摘要:中和之美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的核心,所以,也是我国古代政治美学的意蕴,中和之美也成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审美标准。本文试着分析作为我国古代政治美学意蕴的中和之美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阐释和影响。另外,研究中和之美对于满足人们审美要求、丰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和之美;刚柔相济;政治美学
一、中和之美的提出
“中”,是和四方、上下或者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也有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的意义。在“中和之美”这个观念中,它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有适于、适中、不偏不倚的意思。也表示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比如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和”字在新华字典中有相安、谐调、平静、和睦等意义,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社会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和”也尤为重要。《说文解字》:“中,和也。”因而,“中和”思想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持有的一种不偏不倚、居中适度的思维方式,即避免厚此薄彼,保证持平之论。《周易》是最早提到“中和”思想的一部著作,在《易经》中有解释卦辞和爻辞的论述,其中便提到了“中和”的思想。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可以知道,《易经》中记载的吉卦都是与“中”有关的,要做到“中正”“得中”等才能得到吉卦。我们可以看出,“中和”最早是政治治理所崇尚的观念,“中和”一词并不专用于审美,它同时起源于政治、道德、烹饪、乐舞、器用等方面,而且逐渐向政治与德行集中,也是在政治道德观念中合成为一个词组。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6〕310 号)(以下简称 “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第七条规定: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水利工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指水利工程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水资源费、水质检测费、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儒学思想家最早提出了中和之美。这个观念的产生源自于儒家的世界本源观,他们认为世界起源于阴、阳这两种气的协调作用。在儒家美学思想中,中和之美区别于西方美学中的优美与壮美,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相似但又不尽相同。这种美的形态,介于阴阳刚柔之间,是一种刚柔相济、阴阳中和的美,是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特殊审美观念。从政治文化或者政治美学上来说,中和之美的起源,与政治和德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它的理论表述,存在于以美喻政喻德之中。它也被用作培养政治人才,甚至是直接行政的手段。它具有难以避免的政治特性,体现了统治者的社会一体化追求。
二、先秦儒家对“中和之美”的阐释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之美是从儒家哲学延伸到儒家美学的审美范畴。《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是“中道及常理”,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也就是说情感的抒发不能没有节制,要适可而止。
在为人处世方面,儒家的中庸之道,便是中和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和思维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论语·庸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做人与做事方面都要做到“适度”原则,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即前面所说的要把握合适的“度”。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是“怨上刺政”,不是我们所谓的怨恨,发牢骚,而是用合理的方式向君主表达对政事的不满,以达到引起当政者的重视从而调整政策,最终达到“和”的理想状态。朱熹把“怨”解释为“怨而不怒”,更是说明了诗歌是一种温和、不过激的“中和”的劝谏方式,即《毛诗序》中“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此外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成为人际关系的衡量标准,但不是没有原则的人云亦云,而是在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同时做到与人和睦,这便要求做人要有“中和”思维,能够虚怀若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艺术创作方面,儒家认为文艺所表现的情感应同时具备道德上的崇高性、纯洁性和理性的适度、节制。孔子讲究平和、适度,不能任其泛滥、过于放纵,比如,他认为《关雎》这首诗,快乐中有理性的节制,有悲哀的情感却又不至于过度悲伤,真正表达了中和之美。这其中不仅是孔子对于文学创作的要求,也包含了他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所有的情感表达都恰到好处。
1.引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还原与现代转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注释:
三、“中和之美”的审美意蕴
往日美丽的年轻的小伙子,和死蛇一般爬回来。五姑姑出来看见自己的男人,她想到往日受伤的马,五姑姑问他:“义勇军全散了吗?”
伟翔便不再说话了。他没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没有了独立的生活,他也觉得他欠我的,要加倍报答我,我真的愿意做他的恩人,而不是爱人吗?
中和之美是多种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它融合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优美与壮美,源自中国传统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兼具各种审美意识。静穆、和谐、单纯而又庄严、伟大、气势恢宏。好比“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委婉中带有刚劲,婀娜中含有遒健,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标准,也是最高审美价值追求。它不仅是政治上的“礼”、“乐”相济,还是文学上的“美善相乐”,更是人际交往中的“中庸之道”。
综合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可得而知,中和之美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在先秦儒家文化中,尤其在文学中,“中和”思维的意蕴是含蓄、多义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美学观念的解释,浅析“中和之美”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阐释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传统美学思想的了解,满足当下的审美要求,丰富日渐匮乏的精神生活。以期待在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能为心灵找到一处静谧和谐的居所,不至于堕入庸俗之流;更甚者期望世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合境界。
中和之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蓄性。因为在文学中,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话语语境里,情感的表达往往不是直截了当的,它通常是采取委婉曲折的方式,顾左右而言他。在艺术表现上要求含蓄隐喻、韵味深长。故此便有了《诗》的六义之中“比”和“兴”之说。《周南·关雎》以水鸟鸣叫之声起兴,咏物言志,引出心声。《魏风·硕鼠》以田鼠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阶级,引类譬喻,生动形象却又不失其实。多义性是中和之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这是源于文学意蕴的多义性和朦胧性。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我们中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审美层面亦是丰富多彩。如《秦风·蒹葭》中那对“伊人”感叹,是思慕爱而不得的情人,还是惋惜招引不至的贤士,或是哀叹难以实现的抱负?不管是怎样的解释,是怀人?还是明志?它那恍惚迷离的形象都令人如痴如醉,神往不已。
由于时代特征和个人立场原因,战国后期的荀子对先前的儒家学说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荀子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阐释。政治方面,荀子认为为了巩固统治者的政权,必须重视礼乐的社会作用。“夫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文。乐中则民和而不乱,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先王因势利导,制乐以感化人心,影响社会风尚,决定政治治乱。这“乐中则民和而不乱”,“乐中”、“民和”,说的是要达到政治教化和审美愉悦的和谐统一。“礼”与“乐”必须相辅而行,“礼别异、乐合同,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礼”是用来严肃等级秩序的工具,“乐”是统治者用来感化人民的辅助手段。在荀子的政治观中和法律的性质相近,对社会有强制的规范作用,但是一味的强制不是治国之道,因此要把乐教和礼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安邦定国的效果。文艺方面,荀子的诗教观是对孔子的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他也重视诗、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在政治主张上,《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任能却不拘泥于常规做法。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仁”,他的仁政观,主张用“仁义”统一天下。其中有“与民同乐”的君主政治思想、“制民之产”的经济政策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际关系。综合研究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也有“中和”的体现:“民贵君轻”和“君舟民水”等观念,强调君主与人民的关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要保持协调的君民关系,人民遵纪守法、不逾规越距,敬爱君王;君王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贤明持重,君民之间以“中和”的关系互相存在,那么就会达到国泰民安的状态。纵观孟子一生的思想,除了在政治方面颇有建树,他还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孟子说:“吾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要先做到“知言”,才能“养气”,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是孟子所培养的道德自我、道德精神。孟子认为,将个人的内在品质和人格与外在的精神状态的表现统一起来,亦是“中和”思维的表现。
2.引自薛永武.《礼记·乐记研究》.
3.引自冯珊珊.《浅谈孔子的“中和之美”及其现代意义》.
2.4 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术后前房闪辉阳性率比较 地塞米松组术后1 d前房闪辉率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4。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2]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
[3]张国庆.论中和之美.文艺研,1988年3期.
[4]张文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
罗川勇(1993.4-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 硕士研究生。
标签:之美论文; 政治论文; 儒家论文; 荀子论文; 美学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政治学史论文; 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大众文艺》2019年第16期论文; 贵州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