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所收治的60 例行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研究组在术中给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照组在术中未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前两组患者JOA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JO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行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
0 引言
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而椎管中肿瘤手术中,由于肿瘤与颈脊髓毗邻,时常会存在着粘连、分界不清等症状,肿瘤切除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没有明显改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情况[1];因此术中切除肿瘤的范围以及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成为这种手术治疗的重点。本次研究了60 例行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分析了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3.常态化的家访,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留守儿童之所以问题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父母在温州打工,他由奶奶进行监护。我一到他家就感觉到他的学习完全是由着自己来,他的奶奶完全无法干预。我一般保持一个月至少有一次到他的家里进行家访,找他谈心。这种方式既是对他的鼓励,也是一种督促,以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01 月收治的60 例行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其中,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患者的年龄在13-76 岁;平均(46.85±10.12)岁;研究组30 例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患者的年龄在14-78 岁;平均(47.28±9.73)岁;所有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中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研究组患者均给予静脉麻醉,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①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方法:采用刺激电极经皮电刺激对侧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头颅记录点按照脑电图国际10-20 系统C3’与C4’记录皮层体感诱发电位;②运动诱发电位:采用针形电极经颅电刺激,记录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拇短展肌、腓肠肌等肌肉产生的电生理反应;③肌电图监测方法:通过防治皮下针形电极到特定的肌肉或附近,记录手术区域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群。
1.3 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总分为17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脊髓功能越好[2]。
在土建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是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管控,并且遵守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指令,并且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细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发现有工程质量问题存在,及时进行返修,并重视细节质量事项,使工程的质量监控随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细节细部质量得到加强。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临床指标对比。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所示。
2 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以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 值和χ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 评分对比。手术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JOA 评分分别为:(12.04±2.37)分与(12.63±2.15)分;由此可见,手术前两组患者JOA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 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JOA 评分分别为:(15.82±1.47) 分与(14.06±1.62)分;由此可见,手术后研究组患者JO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 =4.4068;P=0.0000;P< 0.05)。
以上4种土地利用分级是在理想状态下划分的,但在实际状态中,这4种土地利用分级都分布在同一地区,有不同的面积比例并根据其权重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刘纪远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分析方法,形成了一个在不同土地利用分级之间连续分布的综合指数,可反映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基础反映土地利用程度差异的模型即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其指标及模型含义如下:
表1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
?
3 讨论
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在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避免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损害,在现阶段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脊柱外科手术当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主要分为了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以及肌电图三种[3];其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能够监测机体整个感觉传导通路功能,并间接反映脊髓同侧的运动情况;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则能够监测运动传导通路,可特异性反映皮质脊髓束功能,与术后运动功能的预后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肌电图则主要用于神经组织的识别,能够有效监测单个神经根功能;三种模式不但能够全面监测脊髓与神经根感觉与运动功能,同时还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监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4];对于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来说,如何尽快切除肿瘤,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的重点。理论上来说,在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后,施术者在对肿瘤组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实时监测并为施术者的各项操作提供反馈信息,以此能够促使施术者更加清晰的识别神经组织与肿瘤;同时,当脊髓与神经根受到手术刺激时,神经电生理监测也能够通过特定的诱发电位进行识别,促使施术者能够更加放心操作,进而有效提高手术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间。而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于术后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中,由研究表明,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数据异常能够表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5-7];同时也有文献报道,神经电生理监测波幅上升表明患者术中神经功能得到了恢复,随着减压范围的增加,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波幅也会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波幅趋于稳定时,则表明减压的彻底。在本次研究中:手术后,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0.25±36.06)min 与(423.43±158.85) mL;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27±43.41)min 与(587.46±210.29)mL; 由 此 可见,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手术前,两组患者JOA 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JOA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在行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万弟,吕金明,马荣兴.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应用的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7,11(4):93-94.
[2] 吴云峰,马远征.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7(15):178-179.
[3] 于涛,林巧珍,林瑞生.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7,22(03):9-13.
[4] 耿玮峥,许则民.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颈椎管内肿瘤手术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8,8(6):795-797.
[5] 郝帅,宋启民,宋启民.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段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8):819.
[6] 赵庆林,步玮,吴健,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8):682-684.
[7] 郭晓隆,赵学明,药天乐,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7):128-131.
中图分类号:R32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046
本文引用格式:巴哈德尔·阿布力米提.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应用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79+82.
标签:患者论文; 椎管论文; 神经论文; 肿瘤论文; 生理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8期论文; 乌苏市人民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