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装置论文和设计-简士智

全文摘要

一种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件、固定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收容所述称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动部包括连接轴、二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于所述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称重件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收容所述称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动部包括连接轴、二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于所述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称重件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以使所述连接轴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称重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方向运动,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

设计方案

1.一种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收容所述称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动部包括连接轴、二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于所述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称重件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以使所述连接轴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称重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方向运动,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以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的称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周壁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周缘,以与所述底壁一起形成所述容置部,所述周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与所述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相互连接的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一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将所述其中一第一侧壁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一相对面和第二相对面,所述底壁上凸设有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面和第二相对面之间,用于设置所述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将所述另一第一侧壁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三相对面和第四相对面,所述第三相对面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向所述第四相对面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凸耳,所述第四相对面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向所述第三相对面方向延伸形成一第四凸块,所述第四凸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凸耳,所述卡扣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连接部和若干卡块,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曲面、承载板和若干支撑板,所述底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处,所述曲面由所述底板的一边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底板方向弯曲而形成,所述承载板由所述曲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侧边向远离所述曲面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每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并连接所述曲面,所述卡块凸设于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相配合的若干配合部,以使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配合部,另一侧设置有两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凸耳对应设置于两第二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二凸耳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相邻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卡块朝向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卡槽,相邻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呈一字型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还包括二弹性体,每一弹性体包括螺旋体、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二弹性体分别为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螺旋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二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体的螺旋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耳与邻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分别抵持于对应的底板,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臂抵持于所述第三凸块设置有第一凸耳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臂抵持于所述第四凸块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耳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二滑动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每一滑动部包括滑轨及滑块,每一滑轨的一端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滑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滑轨,并可相对所述滑轨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滑动,所述称重件设置于两滑块之间,以随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称重件中的其中之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收纳的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体重秤大多为可移动式的体重秤。但是,在于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内采用可移动式的体重秤,容易出现遗失或在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寻找不便等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式的称重装置。

一种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件、固定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收容所述称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动部包括连接轴、二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并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于所述二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称重件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以使所述连接轴在所述二第一连接片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称重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方向运动,并活动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以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的称重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周壁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周缘,以与所述底壁一起形成所述容置部,所述周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与所述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相互连接的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一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将所述其中一第一侧壁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一相对面和第二相对面,所述底壁上凸设有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面和第二相对面之间,用于设置所述固定部。

进一步地,另一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将所述另一第一侧壁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三相对面和第四相对面,所述第三相对面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向所述第四相对面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凸耳,所述第四相对面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向所述第三相对面方向延伸形成一第四凸块,所述第四凸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凸耳,所述卡扣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连接部和若干卡块,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曲面、承载板和若干支撑板,所述底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处,所述曲面由所述底板的一边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底板方向弯曲而形成,所述承载板由所述曲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侧边向远离所述曲面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每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并连接所述曲面,所述卡块凸设于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相配合的若干配合部,以使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配合部,另一侧设置有两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凸耳对应设置于两第二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二凸耳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相邻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地,每一卡块朝向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卡槽,相邻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呈一字型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还包括二弹性体,每一弹性体包括螺旋体、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二弹性体分别为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螺旋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二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体的螺旋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耳与邻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分别抵持于对应的底板,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臂抵持于所述第三凸块设置有第一凸耳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臂抵持于所述第四凸块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耳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二滑动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每一滑动部包括滑轨及滑块,每一滑轨的一端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滑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滑轨,并可相对所述滑轨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滑动,所述称重件设置于两滑块之间,以随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称重件中的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所述称重装置中的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墙面上,以避免出现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寻找不便或遗失等状况;并且所述称重件还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件,使得所述称重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称重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称重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称重装置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称重装置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称重装置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称重装置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称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10。所述称重装置10用于称重,并可辅助使用者有效监控自己的体重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装置10可折叠收纳,并可固定放置,以避免出现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寻找不便或遗失等状况。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称重装置10包括固定件11、第一连接件13和称重件15。其中,所述称重件15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件11。

参阅图4,所述固定件11包括底壁111和周壁113。

所述底壁111上开设有至少一安装孔1111。如此,可通过将安装件(图未示)穿过所述至少一安装孔1111,以将所述固定件11固定于平面上,从而达到固定放置所述称重装置10的目的。其中,所述安装件可为螺钉。所述平面可为墙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11大致呈矩形。所述底壁11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1111。所述四个安装孔1111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壁111的四角。

所述周壁113设置于所述底壁111的周缘,以与所述底壁111一起形成一容置部115。所述容置部115用于收容所述称重件15。具体地,所述周壁11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2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4。两第一侧壁112与两第二侧壁114相互连接,以形成所述周壁113。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第一侧壁112上形成有第一缺口1121。所述第一缺口1121将所述其中一第一侧壁112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一相对面112a和第二相对面112b。其中,所述底壁111上凸设有一第一凸出部1112。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面112a和第二相对面112b之间,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3。具体地,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包括至少一第一凸块1113。每一第一凸块111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11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包括两第一凸块1113。所述两第一凸块1113间隔设置,且呈一字型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10还包括卡扣12(参图3)。所述卡扣1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1的另一第一侧壁112上,用于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的称重件15。具体地,所述另一第一侧壁112上形成有第二缺口1122。所述第二缺口1122将所述另一第一侧壁112分隔成两部分,并形成两相对的第三相对面112c和第四相对面112d。所述第三相对面112c远离所述底壁111的一端向所述第四相对面112d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三凸块1123。所述第三凸块1123朝向所述底壁111的表面向所述底壁111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凸耳1125。所述第一凸耳1125朝向所述第三相对面112c的表面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127。所述第一贯穿孔1127贯穿所述第一凸耳1125。所述第四相对面112d远离所述底壁111的一端向所述第三相对面112c方向延伸形成一第四凸块1124。所述第四凸块1124朝向所述底壁111的表面向所述底壁111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凸耳1126。所述第二凸耳1126朝向所述第四相对面112d的表面形成有第二贯穿孔1128。所述第二贯穿孔1128贯穿所述第二凸耳1126。其中,所述卡扣12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所述第二凸耳1126上,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所述第二凸耳1126转动,以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的称重件15。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111上凸设有第二凸出部1115。所述第二凸出部1115位于所述第三相对面112c和所述第四相对面112d之间,用于限定所述卡扣12相对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所述第二凸耳1126转动的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6,具体地,所述卡扣12包括连接部121和若干卡块123。

所述连接部121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所述第二凸耳11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21包括底板122、曲面124、承载板126和若干支撑板128。

所述底板122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边1221及与所述两第一边1221相连接的两相对的第二边1223。所述曲面124由其中一第一边1221的大致中间处向远离所述底板122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底板122方向弯曲而形成。所述承载板126由所述曲面124远离所述底板122的侧边向远离所述曲面124的另一第一边1221方向延伸而形成。其中,所述承载板126与所述底板122相对设置。每一支撑板128设置于所述底板122与所述承载板126之间,并连接所述曲面124。

所述卡块123凸设于所述承载板126远离所述底板122的表面。每一卡块123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卡槽1231。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卡块123之间间隔设置,并呈一字型排列,以通过各卡块123上的卡槽1231一起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内的称重件15。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第二凸耳1126相配合的若干配合部1222。每一配合部1222上均开设有第一配合孔12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2上设置有三个配合部1222,分别为第一配合部1225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部1226。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设置于所述底板12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相邻的支撑板12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上的第一配合孔1224相配合的第二配合孔1281;所述两第二配合部1226设置于所述底板122的另一侧。其中,当所述卡扣12对应设置于所述另一第一侧壁112上时,所述底板122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1122处,所述第一凸耳1125对应设置于所述两第二配合部1226之间,所述第二凸耳1126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与相邻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的支撑板128之间;再利用安装轴127穿过对应的第一配合孔1224和第二配合孔1281,以使所述卡扣12相对所述第一凸耳1125和所述第二凸耳1126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12还包括二弹性体125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25为扭力弹簧,包括螺旋体1251、第一连接臂1253和第二连接臂1255。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1253由所述螺旋体125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旋体125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臂1255由所述螺旋体1251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旋体1251方向延伸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弹性体125分别为第一弹性体1252和第二弹性体1254。所述第一弹性体1252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耳1125与靠近所述支撑板128的第二配合部1226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体1254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耳1126与邻近所述第一配合部1225的支撑板128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1252和所述第二弹性体1254的螺旋体1251分别套设于对应的安装轴127,所述第一弹性体1252和所述第二弹性体1254的所述第一连接臂1253分别抵持于对应的底板122,所述第一弹性体1252的所述第二连接臂1255抵持于所述第三凸块1123设置有第一凸耳1125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体1254的所述第二连接臂1255抵持于所述第四凸块1124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耳1126的表面。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可以理解,当需要使用所述称重件15时,手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所述连接部121至所述支撑板128抵持至所述第二凸出部1115,所述称重件15脱离所述卡扣12,并在自身重力及第一连接件13的作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运动至完成接触到水平面。同时,在手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所述连接部121时,所述第一连接臂1253向所述第二连接臂1255方向运动,并使得弹性体125获得扭力。最后,松开卡扣12,使得所述卡扣12在所述弹性体125的扭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其中,所述水平面可以是地面。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当需要收容所述称重件15时,手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所述连接部121,所述第一连接臂1253向所述第二连接臂1255方向运动,并使得弹性体125获得扭力。接着,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使得所述称重件15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转动,并对应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最后,松开卡扣12,使得所述卡扣12在所述弹性体125的扭力作用下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运动至所述卡槽1231对应卡入所述称重件15,以固定所述称重件15,使得所述称重装置10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占空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扣12亦可通过电磁控制其自动相对所述固定件11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装置10上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图未示)。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1、第一连接件13和称重件15中的其中之一。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蓝牙模块、Wifi模块。如此,使用者可以通过手环等装置感测使得卡扣12自动打开,以使所述称重件15自动降下至地面以供使用者测体重,并将体重信息传送至手环或其他系统。

参阅图5,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固定部131和转动部133。其中,所述固定部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上,所述称重件15通过所述转动部133可转动连接至所述固定部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为一缓降轴承。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31包括第一固定部132和第二固定部134。

所述第一固定部132包括第一表面1322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32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324。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322相对所述第二表面1324靠近所述底壁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32大致呈矩形片状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部134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2的第一表面13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34呈柱状,包括顶面1342、底面1344及周面1346。所述顶面1342和所述底面1344分别位于所述周面1346的相对两侧。所述顶面1342朝向所述第一相对面112a,所述底面1344朝向所述第二相对面112b。其中,所述周面1346的其中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13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34还包括一通孔1348。所述通孔1348由所述顶面1342向所述底面1344方向贯穿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13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上的第一穿孔1114相对应的第二穿孔1326。所述第二穿孔1326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322和所述第二表面1324。如此,将所述第二固定部134的周面1346抵持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并使所述第一固定部132上的第二穿孔1326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上的第一穿孔1114对齐,再通过将安装件(图未示)依次穿过第二穿孔1326和第一穿孔1114,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132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2上。

所述转动部133包括连接轴135、两第一连接片137和第二连接片139。

所述连接轴135通过所述通孔1348收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34内,并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134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135大致呈圆柱状。

所述两第一连接片137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轴135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固定部134位于所述两第一连接片137之间。每一第一连接片137远离所述连接轴1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1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片137大致呈水滴状。

所述第二连接片139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39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1392。两第一侧边1391和两第二侧边1392相互连接,以构成所述第二连接片139。其中,每一第一侧边1391与其中一第一连接片137远离所述连接轴135的一端连接。如此,转动第二连接片139,以使所述连接轴135在所述两第一连接片137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134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139的称重件15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片139大致呈矩形板状。

所述称重件15用于称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7。所述称重件15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7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片139。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17包括第一连接部171和二滑动部173。

所述第一连接部171包括第一连接板1711和两第二连接板17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71的截面大致呈U型。所述两第二连接板1713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1711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711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715。相应地,所述第二连接片139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1711上的安装孔1715相配合的第三配合孔1393。如此,利用螺丝172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1715和第三配合孔1393,将所述第一连接部17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39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71亦可采用焊接、粘接、卡接等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39上。

每一滑动部173包括滑轨1731及滑块1733。每一滑轨1731的一端对应连接至其中一第一连接板1711。所述滑块1733对应设置于所述滑轨1731,并可相对所述滑轨1731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11滑动。所述称重件15设置于两滑块1733之间,以随所述滑块1733在所述滑轨1731上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731和所述滑块1733均呈长条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7还包括二第二连接部175。所述称重件15通过所述二第二连接部175设置于所述两滑块1733上。

具体地,每一第二连接部175包括第一侧板1751和第二侧板1753。所述第二侧板1753由所述第一侧板1751的一侧边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751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751一起形成截面呈L型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75。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75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753的表面设置于所述滑块1733上。所述称重件15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753朝向所述第一侧板1751的表面。如此,所述称重件15通过第二连接部175连接至所述滑块1733,并随所述滑块1733在所述滑轨1731上朝向或背向所述固定件运动,以方便使用者称重。

下面将详细介绍所述称重装置10的工作原理。

首先,利用安装件穿过底壁111上安装孔1111,将所述固定件11固定设置于墙面上。

当需要测体重时,手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所述连接部121至所述底板122抵持至所述第二凸出部1115,所述称重件15脱离所述卡扣12的固定,并在自身重力及第一连接件13的作用,缓慢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运动至完成接触到地面。接着,松开卡扣12,所述卡扣12在所述弹性体12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然后,在所述滑动部173的作用下,将所述称重件15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拉至方便使用者站立测体重。

当不需要测体重时,在所述滑动部173的作用下,将所述称重件15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至抵持所述固定件11。接着,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称重件15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转动,并对应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同时,手动向远离所述固定件11方向推动所述连接部121至所述底板122抵持至所述第二凸出部1115,当所述称重件15收容于所述容置部115时,松开卡扣12,使得所述卡扣12在所述弹性体125的作用下向所述固定件11方向运动至卡槽所述卡槽1231对应卡入所述称重件15,以固定所述称重件15。

综上所述,所述称重装置10中的所述固定件11固定设置于墙面上,以避免出现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寻找不便或遗失等状况;并且所述称重件15还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活动收容于所述固定件11,使得所述称重装置10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占空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设计图

称重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6257.5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570262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G01G 21/08

专利分类号:G01G21/08

范畴分类:31H;

申请人:佳纶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佳纶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店区北新路3段207之5号15楼

发明人:简士智

第一发明人:简士智

当前权利人:佳纶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芳芳

代理机构:4433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称重装置论文和设计-简士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