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惠东县白花太阳小学

正文

传统教育一直是"灌输"式的教育,直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如何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何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要成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因而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一些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前瞻性。人类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作为思想的引路人是必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的。高效率的完成课程内容,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很大的程度上积极的做好迎接变革和发展的准备,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前瞻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空间[1]。

一、科学、艺术地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

对于每个人来说,语文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从刚出生的说话、识字到后来的阅读、写作,小学语文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它的不断演进让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展和转变,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发挥。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学科在"高效课堂"构建上的必要性和深远的意义。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程变得丰富,如何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大前提。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依托科学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2]。

二、掌握教学的重点,科学设计教学线索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还没能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往往也不够集中。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跟随朗读,但是往往抓不住重点,所以说老师在教学重要突出课文的重点,纠正学生"舍本逐末"的错误,掌握教学重点和关键点的讲解、引导,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有"太阳"、"北极星"、"大树"等特定事物,要根据这些事物针对课文的主旨"如何辨别"方向作出反馈,文中固然有很多词语也需要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天然的指南针",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小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文字作为导向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要打好文字的基础,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抓住文中的"线索",根据线索学会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的运用。小学语文教材里《太空生活趣事多》中,对于学生是一个抽象性的课文,描绘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先在内容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他们展开联想寻找"线索",太空中是失重状态,"杯子即使……,也不会……""睡觉如果不……,就会……",这样的句子结构让学生可以根据想象参照写,用线索引导学生思维。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过程,在一节课的预习环节要加入"提问题"这一项,而不是以往的以读为本,读过了事的思想,让学生从将要学习的课程中发现问题,这就不得不依赖于平日的思考和训练,如今的学生并不缺乏思考的能力,而是长时间的被动思考使他们的这种能力开始退化,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开掘和促使这种能力的发展。教师也要及时的收集这些问题,归纳出共性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组织教学,同时这也是对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鼓舞,让他们更快更好的培养问题意识,增强思想的深度和对问题的把握能力[3]。

从实践来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对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引导学生先从模仿开始,学会了模仿就是现阶段他们的基础,教材中的各种样本都可以拿来借鉴和使用,这是对学生语言内容的基础训练过程。例如在课文《雷雨》中的有详细的对于雷雨的前、中、后的各种描写,学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对雷雨这样的天气景象的观察重点,其中有"满天的乌云"、"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树枝乱摆"等下雨天的关联景象,在学生了解后可以针对于其他的"雨",让学生借鉴样本的去描绘景象,比如"毛毛雨"、"阵雨"、"暴雨"等。老师应该适时的加以提示和引导,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样式,换成其他"雨"的特点。

四、针对问题自主学习,提升语文教学科学性

带着问题学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而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长此下去,小学生一定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独自前行,小学语文教师也会惊喜的看到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小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一次,班上的小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手机和电脑,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古人又是如何与远方的亲友传递信息的呢?对于小学生的突发奇想,我是非常支持的。于是我告诉小学生:你要自己想办法弄明白这个问题,你就是一个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好小学生。没想到,这个小学生要求父母带着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又去网上搜索查找,他自己详细地做好每一项记录,当小学生欣喜地在课堂上作他的研究成果报告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小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他比成年人更执着。他也有了灵活自主地使用身边资源的能力,这较之其他小学生更有收获。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与教具,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小学生都向往新知,且好奇心重,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它灵活便利的使用方式也为教学解决了不少难题。例如在教学识字时,一些动词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小学生们轻而易举的就了解了词语的内容,为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必然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灵活的操作和丰富形式将小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到最大化,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比如说,语言范例的语用价值支点是指将学生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点,作为学生的启发点或兴趣点,学习的知识不是只具有单一的作用和效果,要启发学生理解和明白如何和其他事物进行关联,让知识点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阅读课文《揠苗助长》中详细解释了成语"揠苗助长"的故事背景,老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以合理的解释告诉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在课文后的练习上要求学生说一说"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这种练习方法就是典型的支点作用,让学生通过一个成语和另一个有共性的成语进行对比,老师用PPT演示,引导学生学会类比的方法,并能加强运用的能力。

六、优化语言的运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小学生的语文首先是要靠积累来完成,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各种词汇、短句、修辞的内容积攒,这些内容的都是学生今后运用语言的素材,算是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原始积累"。但是单纯的积累还不够,要教会学生如何优化语言,老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教学,但是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将语言进行优化和提炼,在语言的运用上更加精准和优美。在小学教材里一篇文章叫《大象的耳朵》中有关以大象为出发点讲述动物耳朵的形态,其中对于大象运用了"耷拉"这个词来描写,讲述了大象的耳朵的状态及其原因,从形态上描述的准确的体现了大象耳朵的"大"和"不得不落下"状态,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词语进行其他内容的描述,还有什么动物的耳朵是"耷拉"的。

结语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主人公"的身份,并付诸行动地去利用自己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升教学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的将课堂当做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殿堂,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学习的枷锁和牢笼,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在科学性与艺术性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安美红,王红梅.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5):114.

[2]赵兴秋.浅谈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7):49-50.

[3]汤斌先,王晓敏.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9):40-40,41.

标签:;  ;  ;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