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太行山北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太行山,大青山,王安,特征,地质,大气,文石。
太行山北段论文文献综述
贾晟菊[1](2019)在《太行山北段中国石黄衣元素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或蓝细菌联合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共生生物体,是进行大气沉降监测的良好监测生物之一。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在京津冀地区尤其严重,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利用地衣进行大气元素沉降的大尺度时空监测,根据元素组成特征评估大气污染程度的研究在我国甚少。本研究采集了太行山北段共32个样点的中国石黄衣(Xanthoria mandschurica)并检测了地衣体内元素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了中国石黄衣地衣体内的35种元素(Al、Be、Bi、Cd、Ce、Cu、Dy、Er、Eu、Fe、Gd、Ho、K、La、Lu、Mn、Mo、Na、Nb、Nd、Ni、P、Pb、Pr、Rb、S、Sb、Si、Sm、Tb、Th、Ti、Tm、Y和Zn),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叁元相图分析、富集系数(EF)和污染载荷系数(PLI)等参数的计算,分析元素来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结合GIS技术,对各样点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和作图。结果表明:1)中国石黄衣可以很好的反映本研究区大气元素沉降的空间格局,适用于大尺度空间监测。2)大气污染在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污染程度自平原/盆地向山地减少,自蒙古高原向山地减少。3)根据污染程度,可以将污染严重区分为叁个部分:a)阳泉-石家庄段,表现为K、P和S的相对富集,其影响来源主要为人类活动和交通运输;b)五台山东部区域,其中北京和保定地区为污染严重区,表现为污染元素(Bi、Cd、Cu、Pb、Sb和Zn)的富集,其来源主要为华北平原的人类活动;c)五台山西部和忻定盆地,表现为土壤源元素(Al、Be、Fe、Mn、Mo、Na、Nb、Ni、Rb、Si、Th和Ti)和镧系元素的富集,其来源为盆地地区大量的工农业活动,特别是朔州和大同地区的工业活动与蒙古高原的扬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萌萌,张华锋[2](2019)在《太行山北段中生代麻棚岩体不同相带的固结条件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发育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对其成因有岩浆分异和岩浆混合两种不同认识。该岩体由边缘相到中心相岩性分别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它们内部普遍存在暗色微粒包体。本文对该岩体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寄主岩石((131.8±1.4)Ma)与暗色微粒包体((129.7±1.2)Ma)锆石U-Pb年龄误差范围内一致,而微粒包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王永超[3](2017)在《华北地块侏罗纪陆内变形与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晚侏罗世,伴随着周缘各板块近于同时向东亚大陆之下俯冲汇聚,华北地块经历了广泛的陆内挤压变形,形成了围绕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展布的陆内造山系统,其中以东西向阴山—燕山构造带和北北东向太行山构造带为典型代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地处阴山构造带和太行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成为研究蒙古—鄂霍茨克洋盆关闭、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它们所引发的陆内造山过程的理想之地。本文选取了阴山东段的大青山构造带和太行山构造带北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地层的识别、系统的构造解析和断层运动学分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大青山构造带侏罗纪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应的古构造应力场序列,并通过详细的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原型盆地重建等技术手段,揭示了太行山构造带的隆升历史,最后探讨了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迭加演化过程。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在大青山石拐盆地南部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变形前锋,可见中侏罗统长汉沟组与倒转褶皱相伴生,并呈现出生长地层特有的同构造沉积地层楔,指示褶皱变形与长汉沟组沉积之间具有等时性。长汉沟组生长地层上部火山灰夹层的锆石U-Pb定年(163.7±1.0Ma)和区域地层对比限定了大青山陆内挤压变形起始于中侏罗世晚期(约170 Ma)。此外,生长几何形态由长汉沟组下部的上超和超覆过渡为上部的退覆,刻画了变形初期构造抬升速率逐渐加快的过程。(2)明确了大青山侏罗纪"叁个阶段"的陆内构造演化过程及相应的古构造应力场序列。第一阶段表现为早中侏罗世南—北向构造伸展,时限介于200-170 Ma之间,对应于石拐盆地的初始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以中侏罗世晚期南—北向构造挤压为特征,时限介于170-160 Ma,控制发育了一系列东西向展布的褶皱和逆冲构造,是大青山褶皱—逆冲系统初始活动的产物。第叁阶段表现为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时限介于160-145 Ma,导致原本呈东西向延伸的构造形迹中穿插发育数个规模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构造凹角,以及盆内切割长汉沟组生长地层的逆冲构造的大量发育和上侏罗统大青山组沉积中心显着向东迁移。(3)揭示了太行山构造带的初始隆升发生于云岗组沉积期,即中侏罗世晚期,与大青山陆内造山过程的启动时间相一致(长汉沟组沉积期)。然而,草沟堡原型盆地重建结果表明,太行山中部与云岗组沉积时代相当的九龙山组沉积过程可能受控于南北向构造挤压,暗示了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在中侏罗世晚期尚未完全主导太行山地区的构造变形。髫髻山组埃达克质岩浆的大规模喷发以及土城子组原型盆地普遍呈北东向迭置于早期东西向盆地之上,证明了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派生的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开始主导区域构造变形,使得该时期太行山地区于进入快速隆升阶段。(4)刻画了东西向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域和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之间的迭加作用过程。由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形成的北东向构造体系具有由东向西逐渐扩展的特征,不断迭加、改造着由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域控制发育的东西向构造体系,并在晚侏罗世期间开始主导区域构造变形,其影响范围已扩展至华北地块西部的阴山构造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5-30)
许小明,徐玉霞,张艳[4](2017)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仁用杏霜冻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童建全,叶松青,杨言辰,郭宇飞,侯晓光[5](2016)在《太行山北段石湖金矿的成岩成矿机制:U-Pb年龄及地球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讨论石湖金矿的形成与麻棚花岗岩体、石英闪长玢岩脉之间的联系,对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并分别对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矿化蚀变岩和围岩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测定。麻棚花岗岩体U--Pb年龄为(124.8±1.4)Ma(MSWD=0.74),石英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27.3±1.1)Ma(MSWD=1.15),但二者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不同,应有不同起源。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麻棚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岩具有较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而与围岩差别大,说明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与麻棚花岗岩关系密切。此外,花岗闪长岩具高钾钙碱性,且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富集、弱Eu异常、高Sr--Ba和高Sr/Y、La/Yb比值,表明麻棚岩体的形成有幔源岩浆的混入。笔者认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为幔源岩浆底侵和混合,并以花岗岩浆为载体而迁移上升。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初次提出闪长玢岩脉与矿体时空关系密切,这应是闪长玢岩脉作为隔流体层对来自麻棚花岗岩体的成矿流体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使得矿化、蚀变富集产出,即岩脉封闭作用。石湖金矿的成岩成矿机制与中生代期间岩石圈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应是一种非造山型金矿。(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李瑞玲,段超,陈志宽,李伟,张志远[6](2016)在《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钨矿化区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确定赤瓦屋岩体不同岩性的成岩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赤瓦屋岩体有边缘相石英闪长岩、边缘相花岗闪长岩和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及晚期中酸性岩脉,其中铜钨矿化主要发育于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脉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34±1)Ma、(133±1)Ma、(131±2)Ma和(128±1)Ma,表明赤瓦屋岩体不同岩相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4~131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提出太行山北段晚中生代至少存在两期岩浆-成矿事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6年05期)
张醒,张浩亮[7](2016)在《太行山北段岩体测年方法分析及其岩体形成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前人对太行山北段四个岩体:大河南岩体、王安镇岩体、麻棚岩体、赤瓦屋岩体的年龄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利用岩体测定年龄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得出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离子微探针法(SHRIMP)是目前相对准确的测年方法,根据测年数据得出太行山北段岩体大致形成于130Ma,属于中生代燕山期,并运用幔枝构造理论来解释太行山北段四个主要岩体的形成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17期)
夏帅,牛树银,孙爱群,王雨豪,王敏[8](2016)在《太行山北段苇家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苇家峪金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其矿体沿辉绿岩脉与围岩间的破碎接触带产出,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床。基于本区地质特征,采用幔枝构造理论,重点对苇家峪金矿控岩控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燕山期阜平幔枝构造活动期间,NNE向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断裂是区域导岩导矿构造,本区骆驼鞍花岗岩株的侵位活动进一步沟通了深部矿源,使得期后含矿热液沿着早期NW向辉绿岩脉与围岩之间形成构造薄弱带向上迁移,并在辉绿岩顶底板附近富集成矿。(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张海东,刘建朝,王金雅,张苏楠,胡波[9](2016)在《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镇杂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别形成于129±2.7Ma和128.3±1.9Ma,说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王安镇杂岩体具有高Sr/Y比值(3.63~83.5),和高Sr(373×10-6~821×10-6),及低Y(7.36×10-6~22.21×10-6)、Yb(0.95×10-6~1.27×10-6)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与埃达克岩相似。该杂岩体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6538~0.709484)和明显偏低的εNd(128Ma)值(-18.4~-12.8)。结合太行山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中地幔包体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具有高Sr/Y特征的王安镇杂岩体是在下地壳发生大规模拆沉的基础上,随着软流圈上涌其所携带的热促使加厚基性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之后熔融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了角闪石的结晶分异和岩浆混合作用形成。(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时伟,陈志耕,韦运武,卫俊,徐大伟[10](2016)在《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肉眼可识别球文石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球文石是CaCO_3的第3种亚稳定多形体,它常在实验室中被合成,很少在自然界产出。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球文石的野外地质、显微光学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的球文石为紫红色,呈放射状、菊花状及同心圆状结构,长径范围为0.5~3.00mm;光学显微镜下呈六边形结构,发育一组不完全解理。闪突起十分显着,并由低负突起过渡到高正突起,少数呈聚片双晶、集合体等;在红外光谱图中,常发育1494cm~(-1)、1086cm~(-1)、876cm~(-1)+848cm~(-1)、713cm~(-1)+677cm~(-1)等4个特征吸收峰。当前,尚未发现有肉眼可识别的大粒度球文石的报道,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肉眼可识别球文石的发现对未来球文石结构的表征、与其次结构相关的晶体结构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6年02期)
太行山北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发育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对其成因有岩浆分异和岩浆混合两种不同认识。该岩体由边缘相到中心相岩性分别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它们内部普遍存在暗色微粒包体。本文对该岩体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寄主岩石((131.8±1.4)Ma)与暗色微粒包体((129.7±1.2)Ma)锆石U-Pb年龄误差范围内一致,而微粒包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行山北段论文参考文献
[1].贾晟菊.太行山北段中国石黄衣元素组成特征[D].河北大学.2019
[2].张萌萌,张华锋.太行山北段中生代麻棚岩体不同相带的固结条件及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王永超.华北地块侏罗纪陆内变形与沉积记录[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4].许小明,徐玉霞,张艳.北方农牧交错带仁用杏霜冻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地区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7
[5].童建全,叶松青,杨言辰,郭宇飞,侯晓光.太行山北段石湖金矿的成岩成矿机制:U-Pb年龄及地球化学证据[J].世界地质.2016
[6].李瑞玲,段超,陈志宽,李伟,张志远.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钨矿化区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6
[7].张醒,张浩亮.太行山北段岩体测年方法分析及其岩体形成演化[J].世界有色金属.2016
[8].夏帅,牛树银,孙爱群,王雨豪,王敏.太行山北段苇家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J].黄金科学技术.2016
[9].张海东,刘建朝,王金雅,张苏楠,胡波.太行山北段王安镇杂岩体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6
[10].时伟,陈志耕,韦运武,卫俊,徐大伟.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肉眼可识别球文石的发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