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气带土壤论文_周宏,赵文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包气带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水分,干旱,曲线,地下水,特征,洱海。

包气带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周宏,赵文智[1](2019)在《荒漠区包气带土壤物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毛管上升影响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典型的沙丘土壤剖面(沙壤土和砂土混合,均一砂土)进行土壤物理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土壤因素对毛管水上升过程的影响,探讨毛管水上升变化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试图揭示地下水-毛管水-土壤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毛管上升主要受土壤容重和土壤黏粒含量的影响,并且毛管水上升高度在地下潜水层以上为沙壤土的剖面中能够达到152 cm;地下潜水层以上为砂土的剖面中为120 cm.砂土中毛管水补给区域各土层水分分布更为均匀,并且从潜水面至地面方向土壤含水量呈递减趋势,沙壤土中毛管水补给区域土壤水分变异较大.借助Hydrus-3D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多因子影响下的土壤毛管水运动过程.潜水面以上土壤结构变化显着影响毛管水上升和剖面水分分布状况,但毛管水上升是否受季节性蒸发变化的影响以及毛管水与植物需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周宏[2](2019)在《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能量关系及驱动力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气带土壤能量和水分平衡及其驱动因子是维系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G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发生的关键因素。在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形态、运移过程与能量的耦合规律研究对揭示区域水资源形成和转化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土壤水分运移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水分参与水文循环过程及干旱环境下土壤水分可能表现形态及其降雨入渗、再分布、渗漏、蒸发、毛管水上升等过程驱动机制,评述了包气带土壤水分与能量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水分效应。在一个非饱和土壤系统中,水分运移受包气带结构,土壤物理特征,植物根系和土壤生化环境的综合控制,物质和能量平衡改变是驱动水分循环的源动力,而土壤环境变化是导致水分运移形态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干旱区土壤与大气界面以及包气带与饱和带界面水、汽、热耦合转化形式与能量驱动过程,能够提升我们对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机理的深入理解,丰富对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认知。为干旱区生态植被恢复建设和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向导。(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马稚桐,王文科,张在勇,赵明,陈立[3](2019)在《浅层包气带土壤水昼夜分布变化规律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含水率与地温等地下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对保护旱区表生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鄂尔多斯风沙滩地区原位土柱试验为基础,采用HYDRUS-1 D对一维入渗过程的水蒸汽变化、含水率和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测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浅层包气带土壤含水率昼夜变化及水蒸汽通量分布起到主控作用;日尺度剖面水蒸汽运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阶段1(1:00-7:00),阶段2(8:00-16:00)及阶段3(17:00-23:00);当温度梯度方向向上,水蒸汽通量向上运动时,含水率变小,反之,含水率变大。利用HYDRUS模型分析水蒸汽的运动规律,揭示了土壤温度对土壤水分布的影响机制,为旱区蒸发过程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狄龙,刘秀花,胡安焱,谢兰宝,刘光辉[4](2019)在《包气带土壤pH对灌溉施肥响应的变异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灌溉施肥活动引起的包气带土壤pH值变异特征及其对地球化学条件的响应,通过历时3 a的野外原位灌溉施肥试验,应用不同季节灌前、灌后6 m土层中不同深度的测定资料,系统分析了土壤pH对灌溉、施肥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各深度pH值呈弱变异性(CV=1.01%~2.28%),与灌溉前相比,灌后土壤pH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呈现明显的变化;灌前包气带各层pH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灌后受水分、基质等相互作用影响,pH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所减弱,C_0/(C_0+C)和变程a分别由7.23 m和3.54 m(灌前0 d)减少到3.26 m和2.76 m(灌后第10天)。土壤基质是决定土壤酸碱性的主要因素,在灌溉施肥活动对pH的响应过程中,地球化学条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SOM)、氧化还原电位(RP)等)、土壤基质组成和氮底物浓度(NH~+_4-N)等的交互作用影响pH的动态。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单独对pH影响不显着,两者交互作用对pH有显着影响。引起土壤pH变化的主要变异源为Cl~-、土壤有机质(SOM)、NO~-_3-N、NH~+_4-N等营养物质和不同空间深度土壤基质的差异,表明灌溉施肥改变了包气带pH地球化学动力场、营养物质和土壤基质的交互作用,引起各深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控制pH值的空间变异特性。当包气带介质土壤水分变化时,首先营养物氨态氮以分子态或水合态形式被介质吸附,H~+得到释放,使得灌后第4天pH值下降。随着氨氧化过程中H~+的释放,pH在灌前和灌后第10天和第30天有显着差异。氨的氧化引起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使得硝酸盐对pH值的影响在灌后不断增强,相关系数由0.24(0 d,P<0.05)增加到0.41(30 d,P<0.01),而氨态氮对pH值的影响逐步降低,相关系数由0.43(0 d,P<0.01)降低为0.19(30 d,P>0.05)。(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许光泉,汪迁迁,杨婷婷,徐翀,陈永春[5](2018)在《采煤沉陷区包气带土壤水力参数测定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矿山采煤沉陷中的裂隙对包气带土壤水力参数影响,通过对淮南潘一煤矿沉陷区包气带土壤颗粒组成、水分特征曲线(SWCCs)和非饱和导水率曲线(UHCCs)测试分析,并与非沉陷区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处于稳沉阶段的沉陷区,其裂隙对包气带土壤水力参数产生影响表现为沉陷作用降低了包气带SWCCs斜率,且地表深部隐伏裂隙减小了SWCCs中的进气值,导致沉陷区包气带土壤释水能力增大;UHCCs测定分析表明,在相同基质势作用下,沉陷区土壤UHCCs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沉陷产生的裂隙中的水最先被排空,形成不导水的空隙,导致非饱和导水率下降。研究结果为沉陷区水分运移试验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与指导。(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安强,雷宝坤,胡万里,毛妍婷,杨艳鲜[6](2018)在《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是研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目的】明确洱海近岸菜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仪逐层测定了不同高程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水分特征曲线,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加呈先快速下降后变化平缓的趋势,V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各发生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土壤饱和含水率、残余含水率和参数n随着粉黏粒量、有机质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砂粒量和土壤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参数a呈相反的变化。土壤有机质、砂粒和黏粒量是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把各发生层土壤划分为3类,即耕作层A为一类,犁底层P、母质层C和潴育层W为一类,潜育层G为一类。【结论】土层越深或越靠近洱海,土壤持水能力越差,土壤水分或溶质的迁移能力越强。潜育层、潴育层和母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呈较好的规律性变化,而长期耕种扰乱了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的规律性变化。(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茉莉得尔·金斯汗,王晓愚,赵晨曦[7](2018)在《模拟土地处理系统对再生水中氨氮去除效率对比研究——以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典型包气带土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的典型地带土壤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在室内设计3种模拟土壤柱试验,研究氨氮在土壤柱中的迁移规律,探讨不同深度及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对再生水中的氨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各柱在土壤表层30 cm厚度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出水浓度不稳定,受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在土壤层60 cm厚度,各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5%左右,出水达到地下水回灌标准。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主要发生在土层60 cm以内。由于土壤质地的差距,砂柱(柱1)的去除效果最好。系统启动初期,叁柱的氨氮出水浓度均不稳定,因此,该装置在运行的初期,不适宜处理进水氨氮浓度<1mg/L的污水。(本文来源于《新疆环境保护》期刊2018年01期)

宋超[8](2017)在《黄土典型堆积区包气带土壤CO_2的变化特征、成因机制及其碳循环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深层(>1 m)碳库的周转速率及其碳循环机制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与南方岩溶区一样,也属巨大的碳库。然而目前对黄土碳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表,黄土深层碳库尤其是针对包气带-饱水带(~100 m)的研究很少。深层黄土碳库及其碳循环是一个水-土-气-生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循环中涉及诸多的科学问题。土壤CO_2是水-土-气-生相互作用下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基于此,笔者在甘肃省灵台县秋射村建立了黄土深层碳循环野外观测试验场。利用便携式气体监测设备对黄土包气带土壤CO_2浓度特征及其向大气碳库的迁移通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通过相关样品的测试分析以及碳同位素技术查明了CO_2的成因机制,并结合黄土剖面出露泉水的水化学及其H、O和C同位素组成、地下水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初步研究了黄土深层碳循环机制及其潜在的碳汇效应。研究表明:(1)不同黄土-古土壤层位土壤CO_2的浓度有所差异,包气带-饱水带界面附近夏季的CO_2浓度观测结果最高,达6970μL/L,但其经黄土剖面向大气碳库进行侧向扩散的迁移通量较小。土壤CO_2的δ~(13)C主要集中在-21.3‰~-15.4‰之间,与1/[CO_2]成正相关,表明黄土CO_2除来源于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机碳外,可能也与碳酸盐矿物-CO_2-H_2O化学平衡体系中碳酸盐沉淀的脱气作用有关。经估算微生物降解有机碳对土壤CO_2的贡献比例平均为65%,碳酸盐矿物风化/沉积过程对土壤CO_2的贡献比例平均为35%,有机碳的贡献随深度递减,碳酸盐矿物沉积过程的贡献随深度递增。(2)黄土泉水和井水的δ~(13)C-DIC值大约在-8.9‰~-9.3‰,其偏正的δ~(13)C与碳酸盐风化-沉积过程中反复的碳同位素交换有关。根据计算得到研究区的碳酸盐风化碳汇为2.82mmol/L。(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进行的区内地下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种群极其丰富,其优势种群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参加Calvin循环吸收CO_2。这表明地下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碳很少,其中的化能自养微生物需要通过吸收CO_2或无机碳来满足自己所需的碳源。因此,在年际时间尺度内,黄土深层土壤碳库也是较为活跃的碳库,其通过降雨-入渗-排泄过程及黄土剖面的侧向气体排泄(主要是CO_2)与大气进行着密切碳交换。黄土浅层含水层中化能自养微生物极有可能具有微生物碳汇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12-01)

赵文智,周宏,刘鹄[9](2017)在《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气带是指地表到地下水之间垂直剖面中土壤孔隙没有被水充满、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区域,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水的通道。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不仅影响到地下水补给,而且与相邻景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评述了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模拟、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在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影响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对地下水补给的因素、包气带水分运移对景观间水分交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参数的试验观测及数据库建立、加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应借鉴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思路,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溶质运移、地下水补给耦合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9期)

柯浩成,李占斌,李鹏,肖列,张军[10](2017)在《黄土区典型小流域包气带土壤水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茂沟流域降水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黄土区土壤水分运移机制、模型参数识别及生态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降水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中δD和δ~(18) 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08‰)~(-14.37‰),(-16.13‰)~(1.41‰)和(-92.36‰)~(-34.98‰),(-12.48‰)~(-5.01‰),平均值分别为-37.36‰,-5.65‰和-60.18‰,-7.81‰。(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土壤通透性草地>梯田>林地>坝地>坡耕地,表层土壤水分的蒸发分馏程度梯田>草地>坝地>坡耕地>林地。(3)林地和草地"优先流"现象明显,草地"优先流"程度最大,林地能显着延伸"优先流"发生路径。(4)草地、林地和梯田分别在160,200,200cm土层及以下氢氧同位素值相对稳定,坝地和坡耕地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与补给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包气带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包气带土壤能量和水分平衡及其驱动因子是维系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G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发生的关键因素。在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形态、运移过程与能量的耦合规律研究对揭示区域水资源形成和转化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土壤水分运移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水分参与水文循环过程及干旱环境下土壤水分可能表现形态及其降雨入渗、再分布、渗漏、蒸发、毛管水上升等过程驱动机制,评述了包气带土壤水分与能量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水分效应。在一个非饱和土壤系统中,水分运移受包气带结构,土壤物理特征,植物根系和土壤生化环境的综合控制,物质和能量平衡改变是驱动水分循环的源动力,而土壤环境变化是导致水分运移形态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干旱区土壤与大气界面以及包气带与饱和带界面水、汽、热耦合转化形式与能量驱动过程,能够提升我们对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机理的深入理解,丰富对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认知。为干旱区生态植被恢复建设和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向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气带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宏,赵文智.荒漠区包气带土壤物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毛管上升影响的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周宏.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能量关系及驱动力研究评述[J].生态学报.2019

[3].马稚桐,王文科,张在勇,赵明,陈立.浅层包气带土壤水昼夜分布变化规律模拟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4].狄龙,刘秀花,胡安焱,谢兰宝,刘光辉.包气带土壤pH对灌溉施肥响应的变异过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5].许光泉,汪迁迁,杨婷婷,徐翀,陈永春.采煤沉陷区包气带土壤水力参数测定及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8

[6].陈安强,雷宝坤,胡万里,毛妍婷,杨艳鲜.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灌溉排水学报.2018

[7].茉莉得尔·金斯汗,王晓愚,赵晨曦.模拟土地处理系统对再生水中氨氮去除效率对比研究——以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典型包气带土壤为例[J].新疆环境保护.2018

[8].宋超.黄土典型堆积区包气带土壤CO_2的变化特征、成因机制及其碳循环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9].赵文智,周宏,刘鹄.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7

[10].柯浩成,李占斌,李鹏,肖列,张军.黄土区典型小流域包气带土壤水同位素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降水淋滤废物堆污染地下水示意图土壤量对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的Langmu...腐殖酸对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七盖沟采矿塌陷对包气带土壤水...单元划分4浸没程度评价

标签:;  ;  ;  ;  ;  ;  ;  

包气带土壤论文_周宏,赵文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