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亲家庭教子5招(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祥[1](2017)在《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作为传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派别,把修身齐家作为人生轨迹的基始性工作,特别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整体关联。儒家自创始以来就尤为重视家庭血缘亲情,重视对涉及家庭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众多理论特质明显、思想脉络清晰的家庭教育理性认识。本研究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从构成理论研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价值诉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入手,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注重史论结合,以展现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优秀理念。儒家学说诞生于先秦,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萌生。“五经四书”奠定了儒家家庭教育的基本格局。孔子已经自觉地开展了家庭教育,并对家庭教育发表了诸多的见解。汉代,儒家学说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影响力下降,但由儒家倡导的封建家庭理念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着——《颜氏家训》。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丰富和发展,《帝范》的出现展示了帝王之家家庭教育的系统全面。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思考异彩纷呈,思想家还有意建构系统完善的家庭教育理论。明清时期是家庭教育的繁盛时期,该时期保存下来的家教文本远超历史上的其它阶段,且家教文本在体例上多有创新。晚清以来,儒家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家庭教育开始解体,朝着近代新式家庭教育转型。天人关系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人生境界、轨迹的最高行事准则就是天道,人道是对天道的遵循和践行。儒家认为人的德性是人具有的天性(天赋)。在儒家那里,天有“神圣之天”、“德性之天”、“自然之天”的分别,因而人具有不同的天性。儒家“天人合德”的理念认为人只有完善自我,才能最终成就天所赋予人的宝贵德性。儒家认为人之施教和受教都要遵从人性,家庭教育之所以必需且紧要,就在于教育本身能促进家庭成员个性的完善。儒家家庭教育首重“明人伦”,即使家人、子弟形成相亲相爱的人伦道德理念。儒家家庭教育在“亲亲”之外,还重视“尊尊”,要求家庭成员养成尊重家庭以外人员的道德意识。儒家注意到家庭成员间的亲爱有可能发展成为溺爱,故强调“知爱与知教”的结合,不能置应有的教育和引导责任于不顾。儒家家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以循礼守制为核心的家风,以累世美德为核心的家风,以传世之学为核心的家风。儒家认为正己才能正家,只有家庭施教主体修养得法,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家风。儒家尤其重视女性(特别是主妇)在家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儒家尤其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在化民导俗方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两相促进,才能营造出良风美俗。“正家之道”是儒家关于和顺家庭关系的教育。儒家在父子关系上倡导“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关爱教育晚辈,晚辈则要孝敬长辈;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即同辈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协助和睦相处;夫妻间要做到“夫义妻贤”,即夫妻双方在婚姻缔结及存续期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共建美好家庭;儒家强调“长幼有序”,倡导代际之间要尊长爱幼。儒家提倡的家庭美德主要有勤俭、礼让、仁爱、谦虚、忠孝、敦学、和睦等。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的“家国情怀”包含四方面:首先是“齐家”,一是“修身以齐家”,二是“治生以齐家”,三是“制用以齐家”。其次是“亲宗族”,一方面,儒家提倡要“周济族人”,即宗族间要扶危救困患难相恤;另一方面,要“教导族众”,加强对族人的规戒引导和教育。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睦乡邻”,做到“与邻为善”、“礼待乡曲”、“里仁为美”。最后是“爱国家”,教育家庭成员要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惜牺牲自我以维护国家统一。家训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施教者的一系列训诲、示教的总结。这种教育方式促进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家规教育把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用硬性规定表达出来,要求家庭成员普遍遵守。家礼教育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使家庭伦理道德具体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素养。私塾也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儒家家庭教育把人际交往看成是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所谓“以友辅仁”说的就是这种理念。儒家家庭教育也提倡游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儒家家庭教育还注重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宽严相济、榜样示范、说理教育、启发诱导、内省自觉等都是儒家最为普遍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是儒家家庭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借鉴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现代家庭教育要注重道德涵养,要注重方法得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家风。
张莹[2](2016)在《台湾子职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子职教育是指按照社会规范要求,对个体进行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有关子女如何对待父母或长辈合理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专门或非专门的教育活动。子职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家庭需要着重加强的项目。它对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子女责任感、使命感、传承中国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意义重大。台湾的子职教育起步早,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管理、实践层面都已取得初步成绩且已确立法律地位。大陆在这方面发展还较薄弱,需要学习和借鉴台湾子职教育的经验,以促进其有序、和谐、健康发展。文章是基于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本人亲身赴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写成的。此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台湾子职教育的资料。本文首先阐释子职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再从历史脉络中梳理了台湾子职教育发展的历程,接着基于文献资料和现场考察与访谈的资料展现台湾子职教育推展现状,其后对台湾子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实施评价,最后提炼出台湾子职教育的经验,分析其借鉴价值。
张雯雯[3](2015)在《栖霞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文中认为教育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教育主体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艰巨任务。家校合作不可避免,加强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今日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城乡结合部地区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过于陈旧,极少从孩子全人发展的角度处理问题。本地区的学校更应该重视家校合作,加强指导家长如何进行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应对策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笔者选择研究栖霞区这一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小学家校合作的发展与实施,不仅可以总结本地区学校家校合作已经取得的成绩,发现仍然存在的问题,找到提升家校合作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而且可以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家校合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重点对栖霞区四所小学开展家校合作的情况进行调查,进而对其开展家校合作的情况和效果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分析了开展家校合作的现实意义,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其次,对家校合作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有关家校合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解读;然后实施调查,梳理调查结果,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去分析栖霞区家校合作的问题。调查发现,栖霞区的学校、家庭双方都缺乏家校合作的意识,虽然部分学校一直在开展比较零散的家校合作活动,但对家校合作缺乏整体上的规划和公正客观的评价。此地区的家长群体结构多样化、大多数家长的基本素质不高,对家校合作的责任也不够明确,栖霞的家校合作将迎来更大的挑战;最后,对改善栖霞区的家校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重视家长的作用和教师培训,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制度和评价体系。
胡伟华[4](2014)在《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板结、贫富差距拉大、“二代”等现象的出现正在拷问着我国社会公平机制,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均与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我国新时期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方略,并将社会公平发展列为一项突出的目标,众多举措都是围绕着社会公平机制构建而推出的,而其中的核心是如何推进教育公平问题。从对国内外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理论的文献梳理中发现,大量的实证研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数据背景下展开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更少见以亚洲为背景的研究,我国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应该具有更加典型的意义。我国国内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做为收入、贫困等代际传递问题的一个解释变量,较少真正关注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本身的机制、途径与影响因素,而且比较研究也缺乏广度和深度。本研究选取性别与民族相交叉的视角探讨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问题,必将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并试图探索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代际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理论基础→机制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开发。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机制、动机、经济学模型描述以及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途径,厘清了一些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理论问题。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可以在宏观层面上来进行,其微观传递机制则是在家庭层面来完成的。以家庭为基础所发生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行为的动机是复杂的,家庭总效用最大只有在代际互利模式下才能产生,这种互利的出发点或根本动机应该是利他主义驱动的。在引入社会性别视角来审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动机与模式时,男性(父亲)的动机更倾向于以利己为出发点的互利模式,而女性(母亲)则更倾向于利他为出发点的互利模式或者纯粹的利他动机。女性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途径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直接途径主要通过遗传、家庭教育以及女性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等通道完成的;间接途径则是女性人力资本以生育率、收入和时间为介质完成了向下一代的传递。以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宏观机制为基础,以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测算了我国蒙汉族两个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构造了三个相互交叉的代际关系观察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不均衡的,性别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并保持着代际间的一致性,而城乡差异在代际间的缩减幅度明显滞后于民族本身的差异和性别差异,说明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性失衡具有更顽强的惯性。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明显高于男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可以带来更大的代际增值效益。以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微观机制为基础,以调研数据为依据,对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女性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总体效应要高于男性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效应,并且在民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城乡差距因素是影响子代人力资本获得的最显着的因素,农村牧区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全面处于劣势;汉族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要比蒙古族严重,女性受教育程度处于劣势;做为少数民族这一特征仍会对子代的人力资本获得有微弱的负效应,而这种负效应伴随着城乡差距的巨大影响同步存在。母亲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效应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其间蒙汉族之间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基于本研究的机制分析与实证分析,可以证明在当前我国的现实条件下,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对家庭背景因素等先赋条件的依赖,人力资本获得代际固化现象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家庭背景因素对个体受教育机会的干预,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最终影响了个体人力资本获得的公平性。制度安排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的模式,最为公平的人力资本代际流动模式——基于能力的自由竞争模式不具备其存在的基本前提,任由最不公平的人力资本代际流动模式——基于机会不平等的承继模式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政策制定可以干预到个体受教育机会,从而减弱家庭背景等先赋因素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决定作用,这就是更为合理的人力资本代际流动模式——政策干预下的自由竞争模式。针对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分析中的差异性,本研究认为重视并加大汉族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推进民族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能力导向的教育筛选制度等措施将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代际和谐发展。
黄振华[5](2013)在《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农户为考察基点,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农户家庭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的互动关系。作为一项相关性研究,农户家庭与国家政权是笔者考察的中心变量,同时构成本文叙述的基本主体。通过此项研究,笔者力图从农户家庭功能变迁的视角揭示政府介入乡村的动力机制和基本途径,并尝试建构不同于以往的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式。农户家庭是本文研究的中心。为此,笔者不仅选择赣南龙村作为基本的田野调查区域,同时挑选了8户农民作为本文研究的调查基点(参见第一章)。本文所呈现的几乎所有研究内容最初都源于对这些重点农户的一系列深度访谈。在叙述逻辑上,本文以农户功能的多重性理论为基础,沿着“生育—生产—消费—赡养—教育”的研究逻辑展开。在农户生育层面,笔者重点讨论了农户生育功能变迁中政府介入行为的两面性:一方面,出于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性指令,政府强力介入并努力控制农户的生育冲动,促使农户生育功能长期处于弱化状态;另一方面,面对农户家庭提高生育质量的内在需要以及农民保障能力的不足,政府通过“接生革命”、计划免疫等途径适时介入到农户生育过程当中(参见第二章)。在农户生产层面,笔者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界点,重点讨论了农户家庭生产从土地约束型向劳力约束型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土地的集中化还是生产的社会化,都反映了传统家庭生产方式的式微以及农户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公共需求/社会风险的增长。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社会风险,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并没有沉默,而是通过多种生产支持政策逐步介入其中(参见第三章)。在农户消费层面,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民正日益进入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当中,家庭消费的持续扩张产生了诸如公共性依赖、货币支出压力、消费安全等公共需求/社会风险。这些公共需求/社会风险是以往农民不曾遇到或者很少遇到,但随着农户消费的不断扩张却愈益强烈,从而对政府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参见第四章)。在家庭赡养层面,笔者着重讨论了当前农村老人生活的基本境况与现实压力。无论是赡养的阶段性、倒逼式养老抑或子女在赡养老人上的卸责态度,都反映了当下农村孝道的衰弱与家庭养老的困境。伴随家庭赡养功能的持续弱化,作为赡养对象的老人和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均行动起来以应对可能的赡养危机(参见第五章)。在家庭教育层面,由于双系教育结构的弱化、家庭教育价值的消解、教育方式的异化以及代际隔阂的冲击等原因,农户家庭教育功能日趋弱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户家庭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反哺”现象以及国民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更替过程(参见第六章)。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家户主义传统的国家,传统中国农户功能极为完备,农民绝大多数社会需求(生育、生产、消费、赡养、教育等)大体都可以在家庭组织中得到满足,对外部社会的依赖很小,相应对政府介入的需求也很低;然而,伴随新政权的建立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户功能呈现出不断弱化的总体趋势,农民个体需求越来越难以在家庭组织中得到满足,对外部社会的依赖相应大幅增加,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更多的公共需求/社会风险,这些公共需求/社会风险的产生促使政府日益深入的介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参见第七章)。以农户功能变迁视角下政府介入行为的考察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提出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式,即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或者称为政府介入的适应模式。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1)遵循农民本位主义的政府介入原则,以农民需求为基本出发点;(2)政府介入过程中个体农民的自主性和自愿性:(3)政府与农民的利益相容性,农民是政府介入的受益人,并对政府报以政治认同。从理论内涵来看,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强制性政府介入模式的新理论模式,它重构了政府与农民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参见第七章)。
曹慧[6](2009)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社区服务不断拓展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的进一步深入的产物。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具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场所的普遍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教育管理的统筹性、教育参与的群众性等诸多特性,这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在社区现有的运行机制下,如何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入社区,使其成为社区服务的一个专业组成部分,如何将社区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而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恰巧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本研究着重研究社会工作方法在介入社区服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有效模式。本研究在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将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诸要素予以整合,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体系机制,以及如何形成相互连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家庭教育指导全新模式,这对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研究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和家庭教育指导,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同时,此项研究突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运作模式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在这个领域研究的不足,改变在研究和实践中重学校、轻社区的状况。在研究中,研究者始终注重在理论研究及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立足本市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试点。以开展相关活动为载体,一方面结合相关部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资源系统;另一方面把理论探讨的成果付诸实践,针对社区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具体需求开展服务,并及时反思服务模式,修正其不当之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以及政府之外的第三方,不断挖掘社区本身的潜力并且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实现社区的需求满足,探索了在社区中实现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同时,社会工作者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研究,并以专家的身份介入到社区的指导服务中,是政府通过项目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个成功经验。最后,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引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是对于传统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创新,它促进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张苗妙[7](2009)在《父教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三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孩子的社会联系中出现得最早同时也是最持久的一种因素,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主要家庭关系。但是,过去众多的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上,父亲的作用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人们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家庭教育的不良,而其中,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一直以来由于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主张“严父慈母”。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父亲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各国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中,父亲成为研究者的新宠。而家庭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也使得我们在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为宽广的教育生态,投向每一个影响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因素。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及探讨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假设,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第二部分:文献述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归纳。第三部分:现状调查。选取了上海市3个区5所小学的500名小学生父亲、及200多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几位特殊家庭的孩子及父亲进行了访谈。对本调查涉及内容进行了总体情况的描述,并将父亲问卷与孩子问卷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调查结果分析。依据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讨论不同背景变项下的父教对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同影响及不同背景变项下四个层面的父教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并用配对T检验讨论父亲理想中与实际中的父教是否存在差异。第五部分:问题及对策。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小学生父教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小学生父教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调查法,试图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国内有关父教的研究较为零散,而且相关的量化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上,而极少有对小学这一学龄段的研究。孩子进入到小学阶段以后,在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父教的所呈现的特殊状态是本研究所关注的。
瞿丽[8](2004)在《单亲家庭教子5招》文中认为
二、单亲家庭教子5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亲家庭教子5招(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
(一)家庭 |
(二)教育 |
(三)家庭教育 |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
第一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周公家教:以《康诰》、《大诰》与《酒诰》为中心 |
二、孔子家教 |
三、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经典:“五经”与“四书” |
第二节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 |
二、董仲舒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三、司马谈的《命子迁》 |
四、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
五、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
第三节 唐宋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 |
一、李世民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二、范仲淹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三、包拯的《包拯家训》 |
四、欧阳修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五、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 |
六、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 |
第四节 明清时期:儒家家庭教育的繁盛及转向 |
一、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二、古代最着名的《朱子家训》 |
三、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家训》 |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近代转向 |
第二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
第一节 儒家天人关系中的人 |
一、天人合一与人的属性 |
二、天人合德对人的本质规定 |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
一、人性 |
二、人性之善恶 |
三、人性之善何以可能 |
第三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明人伦 |
一、人伦 |
二、亲亲与尊尊 |
三、知爱与知教 |
第二节 正家风 |
一、家风 |
二、正己正家 |
三、宜其家人 |
第三节 美风俗 |
一、家风与世风 |
二、厚俗与新民 |
第四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 |
第一节 正家之道 |
一、父慈子孝 |
二、兄友弟恭 |
三、夫义妻贤 |
四、长幼有序 |
第二节 家庭美德 |
一、勤俭 |
二、忍让 |
三、仁爱 |
四、谦虚 |
五、忠孝 |
六、重学 |
七、和睦 |
第三节 家国情怀 |
一、齐家 |
二、亲宗族 |
三、睦乡邻 |
四、爱国家 |
第五章 儒家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
第一节 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
一、家训教育 |
二、家规教育 |
三、家礼教育 |
四、私塾 |
五、交游 |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方法 |
一、因材施教法 |
二、循序渐进法 |
三、宽严相济法 |
四、榜样示范法 |
五、说理教育法 |
六、启发诱导法 |
七、内省自觉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台湾子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内容、过程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台湾子职教育的沿革 |
第一节 台湾子职教育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台湾子职教育推展 |
第三章 台湾子职教育特点及评价 |
第一节 台湾子职教育特点 |
第二节 台湾子职教育评价 |
第四章 台湾子职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台湾子职教育的经验 |
第二节 台湾子职教育对大陆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栖霞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缘于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
二、缘于对城郊结合部家校合作的关注 |
三、缘于本人的专业旨趣和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家校合作 |
二、家校合作的策略 |
第二节 国内外家校合作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章 栖霞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栖霞概况和研究的实施 |
一、栖霞区及其教育概况 |
二、研究的实施 |
第二节 学校的家校合作情况 |
一、学校普遍开展的家校合作活动 |
二、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改善栖霞的家校合作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
一、学校方面 |
二、家庭方面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保障评价制度 |
一、科学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
二、完善“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三、落实家校合作的反馈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 |
1.2.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 |
1.2.3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 |
1.3 基本研究假设:性别、民族与人力资本代际传递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框架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理论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理论国外研究综述 |
2.1.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动机的研究 |
2.1.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途径的研究 |
2.1.3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4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视角下的政策制定 |
2.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教育代际传递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
2.2.2 教育的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教育与贫困的代际传递研究 |
2.2.4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研究 |
2.2.5 少数民族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研究 |
2.3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理论研究总体评述 |
第3章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机制与途径研究 |
3.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机制 |
3.1.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机制 |
3.1.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与社会公平机制 |
3.1.3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经济学模型 |
3.1.4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动机 |
3.2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途径 |
3.2.1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直接途径 |
3.2.2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间接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蒙汉女性人力资本存量评估及其代际传递 |
4.1 人力资本存量评估方法概述 |
4.1.1 基于成本的人力资本测算方法 |
4.1.2 基于收入的人力资本测算方法 |
4.1.3 基于教育指标的人力资本测算方法 |
4.1.4 本研究中人力资本指标的选取 |
4.2 我国主要年份蒙汉女性人力资本存量测算与比较 |
4.2.1 基于教育指数的人力资本测算方法的应用概述 |
4.2.2 数据处理与计算结果 |
4.2.3 我国蒙汉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分析 |
4.3 蒙汉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分析 |
4.3.1 “代际”范畴的界定 |
4.3.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的计算公式及含义 |
4.3.3 我国蒙汉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增值率的计算及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的实证研究 |
5.1 调查数据:来源与获取结果 |
5.1.1 调查地点的选取 |
5.1.2 调查中符合研究需要的家庭条件的界定 |
5.1.3 调查数据的结果 |
5.2 蒙汉人力资本代际流动总体描述 |
5.3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的实证分析 |
5.3.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解析 |
5.3.2 实证分析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3.3 模型拟合结果与讨论 |
5.4 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与蒙汉比较 |
5.4.1 实证分析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4.2 实证分析与蒙汉比较 |
5.4.3 主要结论与讨论 |
5.5 母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差异性分析与蒙汉比较 |
5.5.1 母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的性别差异分析与蒙汉比较 |
5.5.2 母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的城乡差异分析与蒙汉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制度安排 |
6.1 制度安排影响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式 |
6.1.1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两种基本模式 |
6.1.2 合理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式:政策干预下的自由竞争模式 |
6.2 基于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制度安排:教育公平 |
6.2.1 多措并举提升汉族女性人力资本代内存量 |
6.2.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核心举措 |
6.2.3 建立能力导向的教育筛选制度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蒙汉人力资本代际传递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费孝通命题” |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困惑 |
三、研究视角及其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六、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村庄概述与农户背景 |
一、赣闽粤边区与村庄地理 |
二、宗族源流与聚落形成 |
三、村政变迁与村庄经济 |
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
五、8个农户家庭的观察 |
第二章 生育变迁与政府介入 |
一、传统家庭生育形态 |
二、计划生育:政府介入与农户抵制 |
三、“生男偏好”:农户抵制的动因分析 |
四、选择性更替:生育观念的变迁及其机制 |
五、生育质量:农户需求与能力的倒挂 |
六、生育质量的政府保障 |
七、生育:从自发到保障 |
第三章 生产弱化与政策扶持 |
一、实践中的家庭生产方式 |
二、家庭生产:国家介入及其后果 |
三、家庭生产:打工经济的冲击与重塑 |
四、生产弱化的效应分析(一):规模经营的张力 |
五、生产弱化的效应分析(二):社会化及其风险 |
六、生产弱化中的政府扶持 |
七、生产:从自主到扶持 |
第四章 消费扩张与公共保障 |
一、被生产束缚的消费 |
二、消费国家化与糊口经济的延续 |
三、乡村经济的勃兴与消费的扩张 |
四、消费扩张中的公共性依赖 |
五、消费的货币化与压力感 |
六、消费安全观的出现 |
七、基于生活消费的政府保障 |
八、消费:从自足到补足 |
第五章 养老困境与赡养的国家化 |
一、家庭赡养的社会基础 |
二、家庭赡养的弱化:基于老人生活的维度 |
三、家庭赡养的弱化:倒逼式养老的产生 |
四、赡养困境(一):公开的理由 |
五、赡养困境(二):隐秘的机制 |
六、破解困境:父母们的防老策略 |
七、赡养责任的国家化:价值与限度 |
八、赡养:从家庭到国家 |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式微与国民教育的兴起 |
一、家庭教育弱化(一):双系结构的松弛 |
二、家庭教育弱化(二):内在价值的消解 |
三、家庭教育弱化(三):家长心态的转换 |
四、家庭教育弱化(四):代际隔阂的冲击 |
五、文化反哺:逆向家庭教育的凸现 |
六、公共教育需求与国民教育的兴起 |
七、教育:从家庭到学校 |
第七章 理论回应与模式建构 |
一、回应“费孝通命题” |
二、政府介入:从强制到适应 |
三、适应性介入:模式建构与理论启示 |
四、适应性介入:实践困境与约束条件 |
五、强制与适应:解释政府行为的两个面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问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农民萧文枫的百年家史 |
附录C 四户农家2011年家庭收支明细汇编 |
致谢 |
(6)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家庭教育 |
2.1.1 家庭教育的含义 |
2.1.2 家庭教育的模式 |
2.1.3 家庭教育中关于夫妻双方角色的研究 |
2.1.4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途径 |
2.1.5 社区家庭教育 |
2.1.6 家庭教育指导 |
2.1.7 小结 |
第二节 亲职教育 |
2.2.1 亲职教育定义 |
2.2.2 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 |
2.2.3 国外亲职教育发展状况 |
2.2.4 台湾地区开展亲职教育的经验 |
2.2.5 我国亲职教育完成状况 |
2.2.6 促进我国发展亲职教育的途径 |
2.2.7 亲职教育研究小结 |
第三节 文献回顾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系统成长理论 |
第二节 社会支持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法 |
4.1.2 问卷法 |
4.1.3 访谈法 |
4.1.4 行动研究 |
第二节 研究计划及研究框架 |
4.2.1 具体研究计划 |
4.2.2 研究框架 |
第五章 城市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家庭教育的现状 |
5.1.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
5.1.2 现代城市家庭的主要教育观念及行为 |
5.1.3 现代城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社区居民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 |
5.2.1 儿童年龄因素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影响 |
5.2.2 家庭经济因素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影响 |
5.2.3 家长学历因素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影响 |
5.2.4 特殊群体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 |
5.2.5 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所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6.1.1 基于需求满足视角开展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6.1.2 利用不同专业方法所提供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6.1.3 服务反思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思考 |
6.2.1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的所需资源条件 |
6.2.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的优势及劣势 |
6.2.3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有效机制的建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B “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的运作模式研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7)父教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父教的必要性 |
(二) 父教的可能性 |
(三) 父教相对缺乏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父教 |
(二) 小学生 |
(三) 成长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三) 研究假设 |
(四)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理论背景 |
(一) 生态学理论 |
(二) 家庭系统理论 |
(三) 依恋理论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关于父教的重要性之研究 |
(二) 相关的量化研究 |
(三) 关于父职教育的研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一) 父教的划分维度研究 |
(二) 父亲角色的研究 |
(三) 父教对孩子影响的研究 |
(四) 影响父教的因素的研究 |
第三章 现状调查 |
一、父亲问卷 |
(一) 调查抽样方法及发放和回收情况 |
(二) 问卷的填答情况 |
二、孩子问卷 |
(一) 调查抽样方法及发放和回收情况 |
(二) 问卷填答情况 |
三、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及父亲的访谈 |
(一) 对孩子的访谈结果 |
(二) 对父亲的访谈结果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一、父教与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一) 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孩子的成长 |
(二) 父亲在工作中的职位与孩子的成长 |
(三) 父亲的闲暇时间与孩子的成长 |
(四) 父亲的儿童观与孩子的成长 |
(五) 父亲的亲子观与孩子的成长 |
(六) 父亲的教子观与孩子的成长 |
(七) 父亲的辅导班参加情况、参加意愿、阅读教子书籍情况与孩子的成长 |
(八) 表扬情境及方式与孩子的成长 |
(九) 惩罚情境及方式与孩子的成长 |
(十)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观念态度、参与渠道、参与程度与孩子的成长 |
(十一) 父亲的生活常规指导与孩子的成长 |
(十二) 父亲的人际关系指导与孩子的成长 |
(十三) 父亲的情绪行为问题处理与孩子的成长 |
(十四) 父亲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与孩子成长 |
(十五) 父亲四个层面的指导及参与与孩子的成长 |
二、孩子、父亲自身及家庭等因素与父教的差异显着性及相关分析 |
(一) 孩子年级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二) 孩子性别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三) 父亲是否是独生子女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四) 母亲是否是独生子女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五) 父亲文化程度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六) 母亲文化程度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七) 父亲工作职位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八) 父亲闲暇时间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九) 母亲闲暇时间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十) 母亲的态度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十一) 祖父母参与的多少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十二) 是否参加辅导班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十三) 参加辅导班的意愿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十四) 阅读教子书籍情况与父教差异显着性分析 |
三、父亲理想中与实际中的父教之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一、调查结果及假设检验 |
(一) 调查结果 |
(二) 假设检验 |
二、小学生父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父亲角色意识模糊,教育观念陈旧 |
(二) 父教程度总体较低,内容局限 |
(三) 父亲自我感觉良好,再学习意识薄弱 |
(四) 教育方式总体较极端,缺乏理性 |
三、对策分析 |
(一) 给父亲的建议 |
(二) 给母亲及家庭的建议 |
(三) 给学校、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四) 对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一:父教调查问卷之父亲卷 |
附录二:父教调查问卷之孩子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单亲家庭教子5招(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王永祥. 兰州大学, 2017(01)
- [2]台湾子职教育研究[D]. 张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栖霞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D]. 张雯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4]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研究[D]. 胡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D]. 黄振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6]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曹慧. 南开大学, 2009(07)
- [7]父教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三区为例[D]. 张苗妙.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单亲家庭教子5招[J]. 瞿丽. 独生子女,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