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胶料论文_任宏远,吴友平,张立群,黄强,王有治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混胶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胶料,弹性体,包层,结构,热稳定性,胶粉,凝胶。

共混胶料论文文献综述

任宏远,吴友平,张立群,黄强,王有治[1](2016)在《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和丁苯橡胶共混胶料的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硅橡胶产量的增加,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但是,硅橡胶的强度低,与通用橡胶的相容性差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论文开展硅橡胶与丁苯橡胶共混胶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期望为拓展硅橡胶的应用提供参考。为了解决硅橡胶与丁苯橡胶共混时黏度相差太大的问题,采用白炭黑填充的硅橡胶母胶与丁苯橡胶共混,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对白炭黑增强硅橡胶/丁苯橡胶共混胶料结构和性能的(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1-01)

刘霞[2](2014)在《无卤阻燃EVM和EVM/HNBR共混胶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防火灾以及因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都提高了对环保产品的要求。为此,人们都选择使用无卤弹性体,并加入各种配合剂,使这种材料能够使用在建筑、汽车和石油勘探等领域中。(本文来源于《世界橡胶工业》期刊2014年08期)

曲丽[3](2013)在《白炭黑改性及其在共混胶料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磨耗性能是橡胶制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摩擦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系统研究白炭黑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白炭黑在不同相中的分散状态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于制备高耐磨橡胶和揭示橡胶磨耗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以SSBR2557A, SSBR72606, ESBR1502为研究对象,研究白炭黑用量及表面改性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然后以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SSBR2557A为基体,采用不同混炼工艺,研究白炭黑在SSBR2557A/BR9000、 SSBR2557A/NR、SSBR2557A/ESBR1502的两相共混体系中偏析行为,并对白炭黑的偏析行为对胶料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磨耗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加,叁种丁苯橡胶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值、最高转矩值和最低转矩值也都明显升高,硫化时间延长。对于阿克隆磨耗性能,ESBR1502的耐磨性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而呈近乎线性的提高,而SSBR72606和SSBR2557A则在白炭黑用量为40phr时,耐磨性能达到最高。白炭黑用量对ESBR1502的DIN磨耗的影响非常小,而对于溶聚丁苯橡胶2557A和72606影响较大。离子液体可以提高白炭黑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当离子液体[AMIM]Cl加入量为1.0和1.5phr时,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好,耐磨性也最好;离子液体[BMIM]Cl的最佳用量为0.5和1.0phr,此时硫化胶的耐磨性最好。随着Nanoprene加入量的增加,两种Nanoprene都使硫化胶的耐阿克隆磨耗性能下降,而对DIN磨耗性能影响不大。对于SSBR2557A/BR9000体系,混炼工艺SSBR(MB)/BR和SSBR/BR(MB)的混炼胶和硫化胶的Payne效应都较小,说明白炭黑的分散性较好。TEM电镜观察与RPA分析一致。混炼工艺SSBR(MB)/BR的硫化胶耐磨性较高,而且其在0℃的tanδ高,60℃的tanδ值较低。对于SSBR2557A/NR体系,无论是混炼胶还是硫化胶,混炼工艺SSBR(MB)/NR和SSBR/NR(MB)的Payne效应相差不大,都低于SSBR/NR和SSBR(MB)/NR(MB),它们的拉伸、撕裂性能也比较高,耐阿克隆磨耗性能也较好。对于SSBR2557A/ESBR1502体系,无论混炼胶还是硫化胶,混炼工艺SSBR(MB)/ESBR的Payne效应都是最小的,白炭黑分散比较好,硫化胶的强伸性能、抗湿滑性能和DIN磨耗性能也是最好的。(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3-06-04)

丁国新,程国君,杨小龙[4](2011)在《天然橡胶/废胶粉共混胶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废胶粉添加量、废胶粉目数、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对共混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废胶粉添加量为10%,废胶粉目数为80目,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为1.5%时,共混胶料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27.89MPa。实验证明,废胶粉的改性有助于提高共混胶料的力学性能。而热重分析表明,改性废胶粉的加入对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在同等老化条件下,硅烷偶联剂KH550和废胶粉可以改善共混胶料的热氧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1年09期)

曾凡伟[5](2011)在《NBR与乙烯基弹性体共混胶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NBR与EVM和CM等乙烯基弹性体的共混性能,课题采用多种乙烯基弹性体对丁腈橡胶进行共混改性,来改进丁腈橡胶本身存在的性能不足,主要探索了NBR与乙烯基弹性体的共混比例对性能的影响和新型补强剂甲基丙烯酸盐对共混胶料性能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优秀特点,探寻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和耐含醇燃油的高性能NBR胶料配方。研究表明,NBR与低VA含量的乙华平400并用,能够明显改善NBR的低温性能。随EVM含量的增加,硫化胶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及回弹性等性能都有所改善;TG分析发现NBR/EVM共混胶料的主链降解温度明显提高,说明EVM改善了共混胶料的热稳定性;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ZDMA和DCP用量对NBR/EVM共混胶料性能的影响,预测了胶料的各综合性能最好时,ZDMA与DCP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7份和3.5份。NBR与高VA含量的乙华平700HV并用,能够明显改善NBR的耐高温、耐老化性能。随着EVM含量的增加,NBR/EVM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压缩永久变形、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硬度和撕裂强度都逐渐增大; TG分析表明,EVM与NBR共混后,热裂解温度提高了6.5℃,明显改善了NBR的耐高温性能;DMA分析表明NBR与EVM有极好的相容性;玻璃化转变对应的峰向高温方向偏移,低温性能比纯NBR下降;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ZDMA和FEF用量对NBR/EVM共混胶料性能的影响,随着FEF或者ZDMA用量的增加,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增大,而拉断伸长率逐渐减小,耐热老化性提高,耐油性提高。NBR与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的并用,能够明显改善NBR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NBR对乙醇汽油的抗耐性。对NBR/CM的硫化体系研究发现,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综合性能比硫磺硫化体系的好。对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硫化胶研究:TG分析发现NBR/CM胶料的降解温度比纯NBR胶料的降解温度降低了18.3℃,高温下CM出现剧烈的脱氯化氢反应,使得NBR/CM的主链降解温度大幅度下降,从而恶化了NBR/CM的耐高温性能;DMA分析可知,NBR/CM有极好的相容性,但低温性能不如纯NBR;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补强剂FEF和ZDMA用量对NBR/CM并用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和最佳用量范围,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胶料各项力学性能与FEF用量和ZDMA用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预测配合剂与胶料的各项物性的关系,实现高硬度、耐温、耐老化,耐油配方设计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1-04-18)

赵伟,赵素合,张许华[6](2009)在《氯醚/丁腈/氢化丁腈共混胶料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氯醚橡胶(ECO)、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加工流动性、ECO/NBR/HNBR共混胶料的结构形态及炭黑填充的不同共混比胶料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ECO生胶和混炼胶的流动性好,但由于其内聚能和密度高,即使在高体积用量条件下,其在(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9-08-18)

赵伟[7](2009)在《ECO/NBR/HNBR叁元共混胶料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二元共聚氯醚橡胶(ECO)/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共混橡胶的配方、硫化工艺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获得可作为密封材料配方及加工工艺。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研究了多个牌号的氢化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和二元共聚氯醚橡胶的综合性能,并系统研究了ECO,HNBR和NBR胶料的门尼粘度和加工流变性能,选择了综合性能较佳且适合共混的的胶料用于叁元共混。第二部分,研究了叁种胶料的硫化体系。主要包括叁种橡胶各自的的最佳硫化体系和用量,硫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硫化时间的匹配以及硫化工艺,最终找出了最佳的硫化体系,正硫化时间和硫化工艺。第叁部分,研究了ECO/NBR,HNBR/NBR二元共混胶料的结构形态和炭黑补强胶的力学性能,耐油性,相容性,共混比,压缩永久变形,为叁元共混体系的制备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制备ECO/NBR/HNBR叁元共混胶料,研究了共混工艺,硫化工艺,共混比对共混胶料力学性能,压缩永久变形,耐油性,耐低温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炭黑种类对共混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CO/NBR/HNBR共混胶料可作为性能较高且价格低廉的密封材料使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6-01)

薛福连[8](2008)在《NR/SBR/LDPE共混胶料的凝胶现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天然橡胶(NR)与合成橡胶具有不同的塑炼特性。在150℃-160℃高温塑炼时,合成胶容易产生凝胶,这种现象丁苯橡胶(SBR)尤为显着。其原因是:高温塑炼SBR时,随塑炼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在热机械力作用下,SBR的分子链段中可能发生复杂的分子之间的重新(本文来源于《橡胶参考资料》期刊2008年03期)

赵艳芳,朱深禄,陆清,廖建和[9](2007)在《废胶粉/NR共混胶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共混方法、共混时间、废胶粉的用量以及废胶粉经间苯二酚(R)和六次甲基四胺(H)改性后对废胶粉/NR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方法、共混时间及废胶粉用量均对共混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有影响;通过对废胶粉的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废胶粉/NR共混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当改性剂间苯二酚和六次甲基四胺质量比为1/0.5时,胶料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达到17.03MPa。(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6期)

苑伟[10](2006)在《新型热塑性弹性体SEEPS及其共混胶料结构—性能—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苯乙烯-b-聚(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SEEPS)是日本可乐丽公司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它是苯乙烯-b-异戊二烯/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分子中橡胶段的不饱和双键经过选择加氢而制得的。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伸长率、低永久变形、无毒、无味等突出特性,已开始被用来制备各种制品。本论文针对SEEPS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了SEEPS的加工性能、SEEPS/PP和SEEPS/油品/PP/纳米CaCO3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玩具用类皮肤材料的配方。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新型热塑性弹性的广泛应用具有指导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比了SEEPS与SEBS的结构与性能的差异,发现SEEPS的耐热性优异,吸油率适中,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的特点;2、研究了填充油的品种和用量对SEEPS流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相态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并在SEEPS增塑后的微相结构变化、达到最佳效果的增塑分子机理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看法;3、研究了SEEPS的有序一无序转变过程,提出了SEEPS微相分离结构随温度升高的叁阶段变化理论,并用tgδ~T和logG'~logG"间关系曲线的加以表征;4、研究了SEEPS/PP体系以及SEEPS/Oil/PP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并对PP/SEEPS共混体系相态结构演变及PP对SEEPS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5、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的混入工艺及其用量对SEEPS/Oil/PP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共混胶料的老化性能。6、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SEEPS/Oil/PP/纳米碳酸钙体系用作类皮肤玩具材料的配方,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6-06-01)

共混胶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预防火灾以及因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都提高了对环保产品的要求。为此,人们都选择使用无卤弹性体,并加入各种配合剂,使这种材料能够使用在建筑、汽车和石油勘探等领域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混胶料论文参考文献

[1].任宏远,吴友平,张立群,黄强,王有治.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和丁苯橡胶共混胶料的结构与性能[C].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6

[2].刘霞.无卤阻燃EVM和EVM/HNBR共混胶料[J].世界橡胶工业.2014

[3].曲丽.白炭黑改性及其在共混胶料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4].丁国新,程国君,杨小龙.天然橡胶/废胶粉共混胶料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1

[5].曾凡伟.NBR与乙烯基弹性体共混胶料的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

[6].赵伟,赵素合,张许华.氯醚/丁腈/氢化丁腈共混胶料的制备与研究[C].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9

[7].赵伟.ECO/NBR/HNBR叁元共混胶料的制备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

[8].薛福连.NR/SBR/LDPE共混胶料的凝胶现象浅析[J].橡胶参考资料.2008

[9].赵艳芳,朱深禄,陆清,廖建和.废胶粉/NR共混胶料力学性能的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7

[10].苑伟.新型热塑性弹性体SEEPS及其共混胶料结构—性能—应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共混胶料固化后的断面SE...共混胶料的"Cl)A-LxSC曲线常规共混胶料DSC图谱1 废胶粉添加量对共混胶料拉伸强...天然橡胶的TGA-I料{曲线不同配比动态硫化胶料、常规共混

标签:;  ;  ;  ;  ;  ;  ;  

共混胶料论文_任宏远,吴友平,张立群,黄强,王有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