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包括固定套管及安装在固定套管内的转轴,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汽车刹车轴连接,固定套管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固定套管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踏板通过踏板套管套设于转轴上,踏板套管上设有凹槽口,踏板套管右侧安装有限位套管,限位套管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安装有第二螺丝,限位套管通过第二螺丝与转轴固定连接,凹槽口与第二螺丝相适配凹槽对接。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当需要踩刹车时,刹车踏板套管向右移动,当踏板的凹槽口对应第二螺丝时,通过踩下踏板带动转轴转动,复位弹簧带动转轴复原,从而实现副驾驶对汽车刹车的控制,通过这样实现对汽车制动刹车,且结构简单,保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管(1)以及安装在固定套管(1)内的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与汽车刹车轴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套管(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支架(5),所述转轴(2)位于固定套管(1)入口端处安装有第一螺丝(6)与转轴(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的扭臂与第一螺丝(6)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的扭臂与第一固定支架(4)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8),所述踏板(8)通过踏板套管(9)套设于转轴(2)上,所述踏板套管(9)上设有凹槽口(10),所述踏板套管(9)右侧安装有限位套管(11),所述限位套管(11)套装在转轴(2)上,所述限位套管(11)上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处安装有第二螺丝(13),所述限位套管(11)通过第二螺丝(13)与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口(10)与第二螺丝(13)相适配凹槽对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管(1)以及安装在固定套管(1)内的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与汽车刹车轴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套管(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支架(5),所述转轴(2)位于固定套管(1)入口端处安装有第一螺丝(6)与转轴(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的扭臂与第一螺丝(6)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的扭臂与第一固定支架(4)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8),所述踏板(8)通过踏板套管(9)套设于转轴(2)上,所述踏板套管(9)上设有凹槽口(10),所述踏板套管(9)右侧安装有限位套管(11),所述限位套管(11)套装在转轴(2)上,所述限位套管(11)上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处安装有第二螺丝(13),所述限位套管(11)通过第二螺丝(13)与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口(10)与第二螺丝(13)相适配凹槽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4)的一端与固定套管(1)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分支架(14),所述第一分支架(14)与第一固定支架(4)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5)的一端与固定套管(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分支架(15),所述第二分支架(15)与第二固定支架(5)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分支架(14)和所述第二分支架(15)安装于汽车中央扶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11)上还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处安装有第三螺丝(17),所述限位套管(11)通过第三螺丝(17)和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丝(17)为限位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套管(9)的直径大于限位套管(1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7)为扭转弹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汽车刹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辅助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俗称“刹车”,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汽车刹车踏板在方向盘下面,踩住刹车踏板,则使刹车杠杆联动受压并传至到刹车鼓上的刹车片卡住刹车轮盘,使汽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现在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生活中,导致城市交通的日益拥挤;然而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能力参差不齐及驾驶人员驾车时不专注经常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轻微事故导致车辆碰擦,严重事故则会导致车毁人亡。据相关部门统计,2018年度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6-6.5万,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

例如:驾校的学员在驾驶培训中经常会有对车辆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的问题,因此,也就需要教练员在副驾驶位置陪同,一方面是指导学员驾驶,另一方面是在发生突发紧急情况时协助刹车。

另外,新的学员从驾校出来、还在实习期、没有实践经验、技术还不熟练,但可上路驾驶。这是危险期,是发生交通事故率最高的时期。人们称新手为马路杀手。这给他人和家人还有自己在生命上、精神上和财产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无法挽回的伤害和巨大损失。

日常的生活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很多驾驶员会使用定速巡航功能,这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但是定速巡航功能不能确保汽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一旦驾驶员出现懈怠,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同时,驾驶员在市内行驶时,由于路口多,等待红绿灯的频次很高,驾驶员需要频繁地拉起和放下驻车制动器,容易产生疲劳感;驾驶员在等红绿灯时,若忘记拉起驻车制动器,当后方车辆刹车不及时的时候,还容易引发连环追尾事故;在有坡度的道路上等红绿灯时,若忘记拉起驻车制动器,很容易发生溜车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安装在副驾驶位置上,通过副驾驶人员操纵辅助刹车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辅助刹车装置,解决驾驶员发生突发紧急情况时不能很好控制车辆,无法刹车制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刹车装置,包括固定套管以及安装在固定套管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汽车刹车轴连接,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套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转轴位于固定套管入口端处安装有第一螺丝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管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的扭臂与第一螺丝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扭臂与第一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固定套管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踏板套管套设于转轴上,所述踏板套管上设有凹槽口,所述踏板套管右侧安装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套装在转轴上,所述限位套管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安装有第二螺丝,所述限位套管通过第二螺丝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口与第二螺丝相适配凹槽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固定套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分支架,所述第一分支架与第一固定支架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固定套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分支架,所述第二分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分支架和所述第二分支架安装于汽车中央扶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套管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处安装有第三螺丝,所述限位套管通过第三螺丝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丝为限位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踏板套管的直径大于限位套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复位弹簧为扭转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套管以及安装在固定套管内的转轴,固定套管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踏板通过踏板套管套设于转轴上,同时,固定套管上装有复位弹簧。这样,当需要踩刹车时,刹车踏板套管向右移动,当踏板的凹槽口对应第二螺丝时,通过踩下踏板带动转轴转动,复位弹簧带动转轴复原,从而实现副驾驶对汽车刹车的控制,通过这样实现对汽车制动刹车,且结构简单,保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套管 2-转轴 3-连接杆 4-第一固定支架 5-第二固定支架 6-第一螺丝 7-复位弹簧 8-踏板 9-踏板套管 10-凹槽口 11-限位套管 12-第一通孔 13-第二螺丝 14-第一分支架 15-第二分支架 16-第二通孔 17-第三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包括固定套管1以及安装在固定套管1内的转轴2,转轴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与汽车刹车轴连接,固定套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支架4,固定套管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支架5,转轴2位于固定套管1入口端处安装有第一螺丝6与转轴2螺纹连接,固定套管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一端的扭臂与第一螺丝6连接,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的扭臂与第一固定支架4连接,固定套管1的出口端处安装有踏板8,踏板8通过踏板套管9套设于转轴2上,踏板套管9上设有凹槽口10,踏板套管9右侧安装有限位套管11,限位套管11套装在转轴2上,限位套管11上设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处安装有第二螺丝13,限位套管11通过第二螺丝13与转轴2固定连接,凹槽口10与第二螺丝13相适配凹槽对接。

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支架4的一端与固定套管1焊接连接,第一固定支架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分支架14,第一分支架14与第一固定支架4螺钉连接,第二固定支架5的一端与固定套管1焊接连接,第二固定支架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分支架15,第二分支架15与第二固定支架5螺钉连接,第一分支架14和第二分支架15安装于汽车中央扶手两侧,第一分支架14和第二分支架15主要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刹车装置。

如图1所示,限位套管11上还设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处安装有第三螺丝17,限位套管11通过第三螺丝17和转轴2固定连接,第三螺丝17为限位螺丝,这样避免了在踏板管往右移动时造成滑落。

如图1所示,踏板套管9的直径大于限位套管11的直径,实现踏板管在限位套管上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复位弹簧8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属于螺旋弹簧。扭转弹簧可以存储和释放角能量或者通过绕簧体中轴旋转力臂以静态固定某一装置。扭转弹簧的端部被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弹簧中心旋转时,该弹簧将它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弹簧用于将转轴复位。

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将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安装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将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汽车刹车轴连接,同时通过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安装于汽车中央扶手两侧,日常行车过程中,将踏板套管往右移动,将踏板套管上的凹槽口对应于第二螺丝并对接。当需要辅助刹车时,通过副驾驶人员踩踏踏板带动转轴转动,制动刹车。同时,通过固定套管上的复位弹簧与第一螺丝和第一固定支架的作用力将踏板还原。当不用时,刹车踏板套管可以向左移动,避免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尤其对新手上路有很大的好处:新的学员从驾校出来、还在实习期、没有实践经验、技术还不熟练,但可上路驾驶。这是危险期,是发生交通事故率最高的时期。人们称新手为马路杀手。这给他人和家人还有自己在生命上、精神上和财产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无法挽回的伤害和巨大损失。这时如果副驾驶装有本实用新型辅助刹车装置,且有三年以上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陪同,就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避免了给他人、家人和自己带来终身悲痛和精神上的打击,并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辅助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828.7

申请日:2019-03-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19549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0T7/06

专利分类号:B60T7/06

范畴分类:申请人:扬州市江都区人和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扬州市江都区人和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267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金陵村东未组

发明人:徐军

第一发明人:徐军

当前权利人:扬州市江都区人和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冠华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辅助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