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沿带钢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对辊、脱水风刀组、第一干燥风刀组、CCD相机组、第二干燥风刀组和第二导向对辊,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CCD相机组的图像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的启动和关闭。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带钢干燥处理方式存在残留水分或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沿带钢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对辊、脱水风刀组、第一干燥风刀组、CCD相机组、第二干燥风刀组和第二导向对辊,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CCD相机组的图像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脱水风刀组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所述第一风刀和所述第二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刀,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刀,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风刀和第四风刀,所述第三风刀和所述第四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风刀,所述第四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四风刀,所述CCD相机组包括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CCD相机和所述第二CCD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光源环绕所述第一CCD相机,所述第二光源环绕所述第二CCD相机,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五风机、第六风机、第三加热装置、第四加热装置、第五风刀和第六风刀,所述第五风刀和所述第六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风机连接所述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五风刀,所述第六风机连接所述第四加热装置,所述第四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六风刀。
设计方案
1.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沿带钢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对辊、脱水风刀组、第一干燥风刀组、CCD相机组、第二干燥风刀组和第二导向对辊,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CCD相机组的图像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脱水风刀组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所述第一风刀和所述第二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刀,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刀,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风刀和第四风刀,所述第三风刀和所述第四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风刀,所述第四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四风刀,所述CCD相机组包括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CCD相机和所述第二CCD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光源环绕所述第一CCD相机,所述第二光源环绕所述第二CCD相机,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五风机、第六风机、第三加热装置、第四加热装置、第五风刀和第六风刀,所述第五风刀和所述第六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风机连接所述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五风刀,所述第六风机连接所述第四加热装置,所述第四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六风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对辊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对辊包括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和所述第四导向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干燥装置还包括有清洗喷头组,沿带钢传输方向,所述清洗喷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对辊的上游位置,所述清洗喷头组包括第一清洗水喷头和第二清洗水喷头,所述第一清洗水喷头和所述第二清洗水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
热轧厂生产的热轧带钢板卷,是轧制和卷取的,带钢表面在相应的条件下生成的氧化铁皮,能够很牢固地覆盖在带钢的表面上,并掩盖着带钢表面的缺陷。带钢在冷轧之前,需要清除其表面氧化铁皮,以保证所生产的冷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现有去除钢材表面氧化铁皮主要通过酸洗,在进行酸洗后需要进行水洗以去除带钢上的酸洗剂,再进行干燥后收卷,卷料再用于冷轧,而现有的干燥装置通常采用热风干燥,如果热风的干燥效果不足,则容易在带钢上残留水分,导致带钢的锈化,故需要产生超出理论上干燥所需的热风才能保证干燥效果,避免残留水分,但该种处理方式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带钢干燥处理方式存在残留水分或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钢干燥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带钢的干燥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沿带钢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对辊、脱水风刀组、第一干燥风刀组、CCD相机组、第二干燥风刀组和第二导向对辊,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CCD相机组的图像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脱水风刀组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所述第一风刀和所述第二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刀,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刀,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三风刀和第四风刀,所述第三风刀和所述第四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风刀,所述第四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四风刀,所述CCD相机组包括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CCD相机和所述第二CCD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光源环绕所述第一CCD相机,所述第二光源环绕所述第二CCD相机,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包括第五风机、第六风机、第三加热装置、第四加热装置、第五风刀和第六风刀,所述第五风刀和所述第六风刀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风机连接所述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五风刀,所述第六风机连接所述第四加热装置,所述第四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六风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对辊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对辊包括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和所述第四导向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带钢干燥装置还包括有清洗喷头组,沿带钢传输方向,所述清洗喷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对辊的上游位置,所述清洗喷头组包括第一清洗水喷头和第二清洗水喷头,所述第一清洗水喷头和所述第二清洗水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钢干燥装置在进行带钢干燥作业时,可通过所述脱水风刀组上的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对带钢上的水分进行吹扫,将大部分的水分从带钢上吹落,再通过所述第一干燥风刀组形成热风对带钢的表面进行吹扫,通过所述CCD相机组采集带钢表面的反光图像,从而可通过控制器判断带钢表面是否残留有水分,若带钢表面残留有水分,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启动,对残留水分进行干燥,若带钢表面没有残留水分,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关闭,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同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带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干燥装置,该带钢干燥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带钢的干燥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能源。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干燥装置,包括控制器(未图示)以及沿带钢1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对辊3、脱水风刀组4、第一干燥风刀组5、CCD相机组6、第二干燥风刀组7和第二导向对辊8,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CCD相机组6的图像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7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脱水风刀组4包括第一风机41、第二风机42、第一风刀43和第二风刀44,所述第一风刀43和所述第二风刀44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风机41连接所述第一风刀43,所述第二风机42连接所述第二风刀44,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5包括第三风机51、第四风机52、第一加热装置53、第二加热装置54、第三风刀55和第四风刀56,所述第三风刀55和所述第四风刀56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风机51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3,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3连接所述第三风刀55,所述第四风机52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4,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4连接所述第四风刀56,所述CCD相机组6包括第一CCD相机61、第二CCD相机62、第一光源63和第二光源64,所述第一CCD相机61和所述第二CCD相机62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光源63环绕所述第一CCD相机61,所述第二光源64环绕所述第二CCD相机62,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7包括第五风机71、第六风机72、第三加热装置73、第四加热装置74、第五风刀75和第六风刀76,所述第五风刀75和所述第六风刀76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五风机71连接所述第三加热装置73,所述第三加热装置73连接所述第五风刀75,所述第六风机72连接所述第四加热装置74,所述第四加热装置74连接所述第六风刀76。
所述第一导向对辊3包括第一导向辊31和第二导向辊32,所述第一导向辊31和所述第二导向辊32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二导向对辊8包括第三导向辊81和第四导向辊82,所述第三导向辊81和所述第四导向辊82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
所述带钢干燥装置还包括有清洗喷头组2,沿带钢1传输方向,所述清洗喷组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对辊3的上游位置,所述清洗喷头组2包括第一清洗水喷头21和第二清洗水喷22头,所述第一清洗水喷头21和所述第二清洗水喷头22分别设置于所述带钢1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钢干燥装置在进行带钢干燥作业时,可通过所述脱水风刀组上的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对带钢上的水分进行吹扫,将大部分的水分从带钢上吹落,再通过所述第一干燥风刀组形成热风对带钢的表面进行吹扫,通过所述CCD相机组采集带钢表面的反光图像,从而可通过控制器判断带钢表面是否残留有水分,若带钢表面残留有水分,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启动,对残留水分进行干燥,若带钢表面没有残留水分,则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干燥风刀组关闭,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同时节约能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129.1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9343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26B15/12
专利分类号:F26B15/12;F26B21/00;F26B25/08
范畴分类:35E;
申请人:光丰(肇庆)钢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光丰(肇庆)钢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金利镇金陶工业园内
发明人:吴伟斌;余勇波;彭喜木;彭剑平;林宏彬
第一发明人:吴伟斌
当前权利人:光丰(肇庆)钢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国栋
代理机构:1136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带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