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交率论文-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

异交率论文-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交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率,转录组测序

异交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1](2019)在《不同异交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在杂交制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交率差异显着的两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盛花期对其成熟花苞进行转录组测序。经比较分析,筛选出1925条差异基因,其中1361条差异基因注释到GO分类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30个分支中,主要涉及生物过程、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氧化还原过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864条差异基因注释到KEGG分类的114个代谢通路中,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包括13个次生代谢通路,主要为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过对差异显着、富集基因数目较多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到影响花色的基因FLS1,推测花色会影响昆虫对花粉的传播,从而影响异交率。本研究期望有助于解析影响大豆异交率的生物合成通路及明确异交率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井勇,闫昊,彭宝,张春宝,李慧[2](2019)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着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着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着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着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着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着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着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于海天,王丽萍,杨峰,吕梅媛,宗绪晓[3](2019)在《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平均异交率30%左右,高异交率导致其在推广应用中品种一致性、稳定性降低。受媒介及气候因素影响,由传统种质中选育得到的低异交率品种稳定性差。选育具有特殊花器结构的蚕豆品种,减少虫媒觅食授粉,可降低自然异交率,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得以稳定保持。本研究从云南地方资源中发掘自然变异短翼瓣型蚕豆材料1份,命名为81-37。短翼瓣型花器可避免虫媒与花器接触,即短翼瓣花器结构不利于虫媒驻足采蜜,大幅减少虫媒为介质的异交现象,实现自花授粉,使异交率由30%左右降低至5%以内。以短翼瓣型蚕豆材料、普通型蚕豆材料为亲本进行杂交或回交,从子代中选育具有短翼瓣型花器结构的高产优质蚕豆品种进行推广应用,使品种熟期、花色、种皮种脐颜色、子叶颜色、株高、荚形及营养品质得以稳定保持,提高农产品质量,稳固产量;使品种抗逆性、适用性得以稳定保持,增加原种使用年限,推进产业发展。为蚕豆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提供优良材料及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褚旭东,侍守佩,黄廷友,刘定友,彭涛[4](2018)在《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绵53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绵53A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异交率优质叁系不育系,花粉败育彻底,可恢复系性好,配合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制种繁殖产量高。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其在绵阳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8年04期)

张井勇[5](2018)在《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叁系”异交率相关性状及其异交率鉴定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落后于玉米、高粱、水稻、油菜等大田作物。原因之一是长时间内没有找到避免母本自交的有效机制。孙寰等于1993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可实际应用的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很快实现了“叁系”配套,2002年吉林省审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目前全国已有16个杂交种通过审定,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在该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制种产量较低,也就是母本异交结实率低,仍是制约杂交大豆产业化进程的瓶颈之一,那些产量优势突出的组合,制种产量仍不理想,导致种子价格过高,农民购买杂交种的积极性不高。大豆异交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传粉昆虫种类、群体大小,制种基地的大环境和制种田的局部环境,亲本的基因型以及亲本的田间布局和生长状况都对不育系的田间异交率产生很大影响。在诸因素中,亲本的基因型,特别是与吸引昆虫相关性状的优劣,是决定异交率高低的基础。目前,已找到适宜杂交大豆制种的基地,同时利用野生昆虫及人工驯化蜜蜂为杂交大豆制种授粉技术已经成熟,个别杂交种制种产量已突破1300Kg/hm~2。提高异交率的外部因素已经明确,因此选育高异交率“叁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哪些性状与异交率密切相关?如何鉴定与评价育种群体中异交率高的不育系和可育系?如何应用高异交性状选育出自身产量高且制种产量也高的“两高”杂交种?这些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264份大豆“叁系”为试验材料,在充分研究植株性状和开花特性对异交率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不同异交率大豆“叁系”花蜜分泌规律、花朵芳香物分泌特性,结合苜蓿切叶蜂对不同异交率材料访花特性观察,研究了田间异交率与网室异交率的相关性,设计了利用微型试验小区在开放田间鉴定不育系和可育系异交结实性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叁系”异交率的技术,旨在为大豆高异交率“叁系”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促进杂交大豆产业化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某些性状和特性对异交率无影响,包括:结荚习性、叶形、花颜色和亲本来源。开花期对不育系异交率影响较大,开花日期在6月15日-6月20日的一组不育系,其异交率极显着高于此日期之后开花的基因型,其他开花日期组别间无显着差异;成熟日期也对异交率有显着影响,成熟日期最早的一组不育系(8月21日-8月25日),异交率显着高于其他成熟期组的材料,而其他成熟日期材料间异交率无显着差异。2.在同一熟期组内,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的开花特性对不育系自身的异交率有显着影响,这些性状包括:总花数、开花天数、每天开花数量,花朵大小(长、宽、花托直径及花面积)。恢复系父本的总花数、开花天数、花朵宽度及花朵面积对母本不育系结荚数有显着影响,而每天开花数量及花托直径对母本结荚数无影响。3.大豆“叁系”均分泌花蜜,并且有一个日变化规律:早6:00开始分泌花蜜,花朵开放后在7:00-8:30达到泌蜜高峰,而后泌蜜量逐渐下降,一个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3:00左右,17:00之后几乎检测不到花蜜。花蜜分泌受天气影响很大,当连续多天晴朗高温无降雨时,花蜜分泌量逐天增加;低温降雨影响花朵泌蜜量,并且有一个逐渐恢复泌蜜的过程。泌蜜量在不同材料间存在显着差异,同一材料在不同年度间也存在显着差异,泌蜜量最高者是最低者3倍。恢复系的泌蜜量显着高于不育系及保持系,不育系和保持系间泌蜜量无显着差异。高异交结实率的不育系泌蜜量相对高,它的同型保持系泌蜜量也较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不育系泌蜜量和保持系泌蜜量叁者显着正相关。4.在大豆”叁系””花朵中,共检测到31种芳香挥发物,包括:1-辛烯-3-醇、甲醇、乙醛、己醛、3-辛酮等。不同时间取样对挥发物种类无影响,但对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影响显着。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间花朵挥发物种类无差异,相对百分含量差异较大,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有甲醇等8种挥发物含量存在显着差异;不育系与恢复系比较,有甲醇等15种挥发物有显着差异;保持系与恢复系间仅有3种挥发物有显着差异,分别是异戊醛、2-已烯醛和2-戊基呋喃。有5种挥发物在高异交率不育系与低异交率不育系间差异显着,分别是异戊醛、正戊醛、2-戊烯醛、乙酸甲酯和壬醛;有两种挥发物在高异交率保持系与低异交率保持系间差异显着,分别是乙醛和正丙醇。高异交率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低异交率不育系及保持系间各挥发物含量无显着差异;5.高异交率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比花朵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比花朵雌性育性降低,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好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异交率保持系与中、低异交率保持系比雌性育性无显着差异。6.不育系异交率与传粉昆虫访问不育系次数、不育系累积访问时间、保持系访问次数表现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664~(**)和0.602~(**),与保持系累积访问时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513~*;不育系访问次数与保持系访问次数表现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6~(**)。7.田间异交率与网室异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5~(**)。8.在田间利用3种微型小区对不育系异交率进行鉴定的结果,能够较好反应出网室异交率高低水平,可作为鉴定不育系异交率高低的一种方法,虽然处理I及处理III传粉效果好于处理II,但是因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表型性状一致,秋季对高异交率不育系及保持系进行区分调查困难,处理II(中间行播种母本、两边行播种父本)可作为首选的鉴定方法,该方法不育系及保持系分行种植,播种及调查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可靠。9.在田间利用微型小区,以高异交率不育系做共同母本,以待测可育种质为父本,以已知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为父本对照,不同小区播种同一母本及不同父本,利用天然昆虫传粉,通过调查统计母本结荚数高低差异,可以鉴定可育系的异交结实特性。该方法可高效、大规模鉴定任何一份栽培大豆可育资源的异交结实特性,并在杂交大豆育种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士磊,黄海明,丁正权,黄海祥[6](2018)在《无柱头外露高异交率早熟晚粳不育系嘉禾316A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嘉禾316A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柱头无外露、高异交结实率的BT型早熟晚粳不育系,于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不育系具有开颖角度大、柱头活力好且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交制种产量高,其中中嘉优6号(嘉禾316A/中恢7206)于2017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8年02期)

闫昊,张井勇,彭宝,王鹏年,丁孝羊[7](2017)在《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交率是植物不同个体间发生杂交的概率。大豆是一种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低。在杂交大豆育种实践中,要实现制种产量高、成本低的目标,最关键的技术要求是异交性能优良。从异交率研究进展、影响异交率的因素、研究异交率的方法叁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6期)

孙建,颜廷献,乐美旺,饶月亮,颜小文[8](2017)在《芝麻繁育特性研究Ⅳ:海南南繁芝麻的天然异交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显/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单花/叁花性状为标记,对海南南繁芝麻的天然异交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邻近异花粉源的芝麻的天然异交率为4.44%~4.76%;天然异交率与异花粉源距离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r=-0.626**),随着距离的增大,天然异交率不断下降,大约在距离异花粉源15~20行(6~8 m)处未检测到天然异交率;不同种植方向的天然异交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江建华,吴爽,景春雨,王德正[9](2017)在《高异交率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Z913S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Z913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新二S与矮紫S(1892S/紫恢100)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异交率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阐述了Z913S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包括育性表现、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稻米品质,分析了繁殖制种技术要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7期)

赵鑫,彭宝,张井勇,闫昊,张春宝[10](2017)在《异交率对大豆不育系种子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一些大豆不育系成熟期不落叶和皱缩种子比例偏高的原因,2015-2016年以低、中、高异交率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分析了库源流特征和皱缩种子的产生规律,并探讨了不同调控方法对降低皱缩种子比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R6期开始,中低异交率不育系的叶片SPAD值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其同型保持系,而高异交率不育系的变动趋势则与保持系趋同,并且其营养器官内的NPK元素能够更快更彻底地转移至种子;皱缩种子比例偏高会显着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通过改变收获时期降低皱缩种子比例的效果并不明显,过早收获反而不利于种子发育;剪叶和稀植能够有效提高异交率,降低皱缩种子的比例。因此,异交率偏低导致的源库比例失衡是一些大豆不育系成熟期不落叶和皱缩种子比例偏高的直接原因,通过剪叶、稀植等方法提高不育系异交率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异交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着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着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着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着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着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着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着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着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着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交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不同异交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录组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2].张井勇,闫昊,彭宝,张春宝,李慧.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3].于海天,王丽萍,杨峰,吕梅媛,宗绪晓.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

[4].褚旭东,侍守佩,黄廷友,刘定友,彭涛.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绵53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J].杂交水稻.2018

[5].张井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叁系”异交率相关性状及其异交率鉴定方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

[6].王士磊,黄海明,丁正权,黄海祥.无柱头外露高异交率早熟晚粳不育系嘉禾316A的选育[J].杂交水稻.2018

[7].闫昊,张井勇,彭宝,王鹏年,丁孝羊.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7

[8].孙建,颜廷献,乐美旺,饶月亮,颜小文.芝麻繁育特性研究Ⅳ:海南南繁芝麻的天然异交率[J].江西农业学报.2017

[9].江建华,吴爽,景春雨,王德正.高异交率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Z913S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7

[10].赵鑫,彭宝,张井勇,闫昊,张春宝.异交率对大豆不育系种子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方法[J].大豆科学.2017

标签:;  ;  ;  ;  

异交率论文-李蓉,林春晶,彭宝,丁孝羊,李永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