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短缺是目前制约我国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地方院校应结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地区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提供可靠基础支撑。笔者结合绍兴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以绍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为背景研究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对策。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产业工人 培育对策 绍兴市
建筑业在我国仍是一个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经济产业,一直以粗放的经营方式即简单的通过将资源和生产资料再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显然,这种有缺陷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给国民经济注入持续的活力,只具有短期效应。在建筑项目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现有建造模式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建筑产业能耗占全国能耗大约三成左右,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占城市总量的三到四成。高能耗和高消耗的传统建造模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使得经济发展的循环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即违背了新城镇发展的新要求,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因此针对目前建筑业存在问题,必须控制其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建筑质量,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大幅提升建筑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加快建筑产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不是仅仅在传统建筑业上的量变延伸,而是对建筑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展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样势必对传统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有着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传统建产业工人的转型改造是目前制约我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应结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地区培养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提供可靠基础支撑,并寻求出一种与现代建筑产业生产方式相匹配的装配式产业工人的培养模式,从而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来推动地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笔者以绍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为背景研究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对策。
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兼核能司司长Mikhail Chudakov表示:“鉴于各国的发展需要使用更多电力,未来几年电力需求将大幅增加,(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规模增加包括核电在内的所有清洁、低碳技术的使用。”他还表示,如果核电不能跟上未来的发展步伐,其他技术可能无法填补这一空白——气候目标可能无法实现。
1 绍兴装配式产业工人培育基础
绍兴市是传统的建筑之乡,建筑企业发展外向度较高,每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几千亿元。因此绍兴市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建筑业,并在2011年12月被浙江省政府评为“建筑强市”,其所在辖区柯桥、上虞、诸暨被评为“建筑强县(市区)”。目前,绍兴市至少拥有二千家以上建筑以及相关企业,其中仅特级企业就有19家。绍兴市建筑业4项指标的总额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28%,在全省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十三五”期间,绍兴市不断推出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项目达20多个,培养出6个试点企业、4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其中50多个生产基地分布在绍兴、上海、广东等省市。2012年12月,浙江省建设厅命名绍兴宝业集团、精工钢构、亚厦装饰为“全省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5月,绍兴市获批成为省内首个双试点(“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地区”)城市。2017年12月,绍兴市建筑企业宝业建设、精工钢构、亚厦装饰、华汇集团、建业幕墙被建设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17年12月,绍兴市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这些可以作为培养装配式产业工人的现实基础。在绍高校有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上述院校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这些院校可为绍兴市装配式产业工人培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首先,明确办学特色。我国各高校应该基于自身专业背景、师资条件、学科优势等基本情况找出最适合自身的办学风格,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集中资源,打造优势科学方向,例如,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专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加强专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拓宽口径的同时,培养具有特长的人才。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整蛋白型和短肽型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钟海英,黄凌莉,周 斌,等(4·291)
2 建筑企业对装配式产业工人的需求
传统建筑的建造模式较为简单,现场一线工人主要来源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在施工现场经过简单的安全教育后进入现场进行作业,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高,装配式建筑的部品构件连接要求精密,因此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施工技能要求更高。如何将传统建筑的一线工人经过培训改造后,成为一名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最近将成为一个推进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命题。绍兴市的建筑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进行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具有明显的地方产业支撑优势:一方面,作为建筑强市的绍兴拥有多家具有建筑产业现代化能力的知名企业,如全国PC结构领跑的民营企业——宝业集团、全国轻钢结构前列的精工集团以及全国著名木制品企业亚夏集团等。这些企业资源将成为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和对其技能实操部分培训的基础并能对受训后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就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绍兴市原建管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成员包括在绍兴所有高校和建筑企业,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平台,也为进一步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教师提供平台。为充分利用地方建筑业资源,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必将以绍兴所属高校为先导,与建筑知名企业(如宝业、华汇等)进行深入合作,发挥各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方面的优势,继续深化校企联合培养的道路:
3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的装配式产业工人培养对策
装配式产业人才需求及培养路径图
3.2.1 订单式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模式 根据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所应具备技能,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进行培养。这样既能更好地满足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入学前,学生与合作建筑企业签订定向协议,并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尊重企业的实际需求以便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到需求企业就业。
3.1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
装配式建筑虽然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与传统的建筑行业差异较大,但其仍依赖于土木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因此培养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产业工人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土木工程背景。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体系包括技能实操培训体系和技能理论培训体系,而技能实操部分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因为产业工人主要针对施工一线的。相对于技能实操部分,技能理论部分要求相对较低。由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大都来自乡村的农民,其文化水平都很低,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技能理论部分培训难度大,因此需要编制配套的相关教材。对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技能实操培训部分需要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和项目为支撑。
3.2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路径
装配式建筑是针对传统建筑的高污染高能耗等缺点发展起来的一种采用新式建造方法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利用建筑标准化设计、建筑工业化生产等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建筑质量的整体水平。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建筑,传统的各层次专业人才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所需,尤其是缺乏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相关专业人员。作为建筑大市的绍兴同样也面临着各种装配式建筑适用人才短缺问题。但目前装配式产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首要问题(见图)。首先,为了实现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建筑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设计标准化和建筑构件部品化,传统的现场大部分湿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与传统湿作业工人相比,工厂化生产的车间工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操作技能,但对其相应的培养却难以跟进,致使缺乏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以及施工工艺流程都与传统建筑相差甚大,现场进行手工作业等传统施工方式以及不具备相应操作能力的农民工——施工现场的主力人员将不再适用。由此可见,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全面铺开,缺乏具备装配式建筑吊装技能的专业工人等问题将日益严重。第三,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采用湿作业施工模式,而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模式是部品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目前,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部品构件的连接主要采用套筒连接。但由于我国缺少灌浆工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部品构件的连接还是主要采用湿连接。在上述三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中,除装吊工人和灌浆工人的培养存在一定困难外,车间工人的培养可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土木专业进行联合培养(见图)。装配式建筑在近五年内才得到国家重视并在近两年内推出大量项目。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模式不同于传统建筑,对一线操作工人技能要求更高。这两年,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速度过快,目前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技能工人的储备存在严重不足。装配式产业工人的培养相对其所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难度较大。一般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的文化水平高,自我学习能力强,转型较快。而装配式建筑所需技能工人基本都来自乡村的农民工,其文化水平低,自我学习能力弱。再者,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需要较强的现场操作能力。为了尽快培养装配式建筑所需的产业工人,地方高校需要和当地建筑企业发挥协同作用,特别是那些具有建筑产业现代化经验的企业。这些企业将成为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现实基础。
国内目前尚未有专门培训机构就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进行专业培养的案例,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项目需要,从传统工人中挑选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培训来满足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业务的需要。这些培训完全封闭,仅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忽略整个行业发展需求。为了开辟一条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新路径,由绍兴市建设局牵头组织绍兴的特级企业和高等院校成立建筑产业队伍培养课题组对急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养进行研究,尝试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进行专门探索,提出一套完整的与绍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相贴切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然后在浙江省推广。
3.2.2 校企资源共享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对传统建筑深刻革新,在建造技术和工人技能方面要求更高,传统建筑适用性人才需要转型改造。目前,在短时间内很难满足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仅仅依靠学校或企业单方面培养是很难填补需求缺口,特别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其包括技能实操培训和技能理论培训。因此校企合作、产学研用联合办学是解决当前矛盾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利用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的平台来实现资源的全方位共享,既可极快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效率与质量,更能有效满足企业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竞争性。在绍高校如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目前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的教师队伍,其中许多教师都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如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具有非常不错的研发以及创新能力。然而绍兴本土建筑企业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中需要大量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而校企合作正好可以弥补建筑企业在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不足。同时,企业的建筑工程师们拥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恰是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实操部分所需要的,培训学校可以定期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讲学,指导学员进行技能实操。另外,建筑企业还可以为产业工人培养提供定向的实习基地,尤其是可以将绍兴市建筑企业已经完成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工程所积累的建设经验作为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宝贵资源。
3.2.3 企业院校间定期进行人才互派交流 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进行培训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技能以及专业素养,在绍兴高校可采用定期分批的模式将青年教师派送到一线建筑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青年教师不仅可以积累一定的实际项目经验,也可以提高其专业领域的技能。当然,针对合作企业的需求,在绍兴高校将定期对企业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专业理论培训,通过提升企业员工专业理论技拓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教师的范围。
3.3 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育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发展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发展方向,可以解决传统建筑结构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弊端。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各种适用性的人才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缺乏,全国各地通过各种路径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进行探索。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产业工人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少规范系统的教材、技能实操基地和培训教师。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行业内知名专家编写专业课程教材的方法来解决教材匮乏的难题,可以聘请业内高级工程师到学校讲学或外派青年教师到建筑产业化龙头企业学习锻炼等方法来解决专业教师紧缺的难题,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哲文.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调研报告[J].住宅产业,2015(1):23-27.
[2]隋明悦.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09-112.
[3]何余良,吴旭东,高越青,等.建筑现代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11):9-13.
[4]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121.
[5]解玉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6]杨慧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1):23-26.
[7]蒋胜永,杨慧瑛,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30-32.
基金项目: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筑工程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和绍兴建筑产业队伍培育课题(项目编号:2018)
标签:建筑论文; 产业工人论文; 绍兴市论文; 绍兴论文; 企业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劳动科学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年第2期论文;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筑工程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和绍兴建筑产业队伍培育课题(2018)论文; 绍兴文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