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装置论文和设计-宋祖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束装置,包括支架和多个集束器,且多个所述集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在所述支架上分布成一排,且相邻两个所述集束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相互靠近。其结构简单,且能经过多个集束器对棉条进行捻合,其捻合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多个集束器(2),多个所述集束器(2)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在所述支架(1)上分布成一排,且相邻两个所述集束器(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相互靠近。

设计方案

1.一种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多个集束器(2),多个所述集束器(2)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在所述支架(1)上分布成一排,且相邻两个所述集束器(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器(2)设有三个,分别为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2b)和后集束器(2c),所述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2b)和后集束器(2c)在所述支架(1)上沿棉纱输送方向依次顺序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2b)和后集束器(2c)均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集束器(2a)为锥状,其内沿棉纱输送方向至少设有两个喇叭形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前集束器(2a)的两端,且其开口较大端位于所述前集束器(2a)的锥底端并构成其入口端,其开口较小端为其出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开口较大端的横截面为腰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背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的孔壁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前集束器(2a)表面的V形缺口(22),且所述V形缺口(22)的两端分别沿棉纱输送方向贯通所述前集束器(2a)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集束器(2b)和所述后集束器(2c)内分别设有沿棉纱输送方向贯穿其两端且为喇叭形的第二通孔(23),且所述第二通孔(2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24),所述隔板(24)用以将所述第二通孔(23)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通孔(231),所中集束器(2b)和所述后集束器(2c)的子通孔(231)个数均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个数一致,且每个所述子通孔(231)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3)开口较大端构成其入口端,其另一端为其出口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梳棉机加工出的棉条通常要进行捻合,将棉条捻合为棉绳状,现有的集束装置捻合效果差,且在捻合时因摩擦力度容易导致棉条起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束效果好的纱条集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束装置,包括支架和多个集束器,且多个所述集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在所述支架上分布成一排,且相邻两个所述集束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相互靠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能经过多个集束器对棉条进行捻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束器设有三个,分别为前集束器、中集束器和后集束器,所述前集束器、中集束器和后集束器在所述支架上沿棉纱输送方向依次顺序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集束器、中集束器和后集束器均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有高润滑性,与棉条的摩擦力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集束器为锥状,其内沿棉纱输送方向至少设有两个喇叭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前集束器的两端,且其开口较大端位于所述前集束器的锥底端并构成其入口端,其开口较小端为其出口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较大端的横截面为腰圆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将棉条进行逐级捻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前集束器的V形缺口,且所述V形缺口的两端贯通所述前集束器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便于棉条穿入到前集束器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集束器和所述后集束器内分别设有沿棉纱输送方向贯穿其两端且为喇叭形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用以将所述第二通孔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通孔,所中集束器和所述后集束器的子通孔个数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一致,且每个所述子通孔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开口较大端构成其入口端,其另一端为其出口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束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集束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集束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集束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后集束器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后集束器的侧视图。

图中:1支架、2集束器、2a前集束器、2b中集束器、2c后集束器、21第一通孔、22V形缺口、23第二通孔、231子通孔、24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束装置,包括支架1和多个集束器 2,且多个所述集束器2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在所述支架1上分布成一排,且相邻两个所述集束器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相互靠近。其结构简单,且能经过多个集束器对棉条进行捻合。

其中,优选的,所述支架为一根直条杆,多个所述集束器在所述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束器2设有三个,分别为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 2b和后集束器2c,所述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2b和后集束器2c在所述支架1上沿棉纱输送方向依次顺序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集束器2a、中集束器2b和后集束器2c均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其具有高润滑性,与棉条的摩擦力小。

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集束器2a为锥状,其内沿棉纱输送方向至少设有两个喇叭形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前集束器2a的两端,且其开口较大端位于所述前集束器2a的锥底端并构成其入口端,其开口较小端为其出口端。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21的开口较大端的横截面为腰圆形。便于将棉条进行逐级捻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21背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的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前集束器2a的V形缺口22,且所述V形缺口22的两端贯通所述前集束器2a的两端。其结构简单,且便于棉条穿入到前集束器内。

如图3-图6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集束器2b和所述后集束器2c 内分别设有沿棉纱输送方向贯穿其两端且为喇叭形的第二通孔23,且所述第二通孔2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24,所述隔板24用以将所述第二通孔23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通孔231,所中集束器2b和所述后集束器2c的子通孔231 个数均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个数一致,且每个所述子通孔231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3开口较大端构成其入口端,其另一端为其出口端。

其中,优选的,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均为腰圆孔形,且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一致,而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通孔内,将所述第二通孔沿其长度方向分割成多个子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集束器上的第二通孔的深度小于后集束器中第二通孔的深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集束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151.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66942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D01H 5/72

专利分类号:D01H5/72

范畴分类:24B;

申请人: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430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斗沙路50号

发明人:宋祖华

第一发明人:宋祖华

当前权利人: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苏明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集束装置论文和设计-宋祖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