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麦草,植物,生物,孢子囊,巢湖,漆树,环带。
植物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洁[1](2019)在《安徽巢湖平顶山剖面微古植物演化研究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P/T之交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容、特点规模及其成因,一直是当今地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安徽巢湖平顶山剖面部分层位的微古植物化石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作为第一营养级的微古植物绝灭和复苏早于微古动物。同时印证了许多学者关于二迭纪末的生物大绝灭,许多生物的绝灭不是正在界线上,而是在界线以下就发生,以及二迭纪—叁迭纪界线附近存在两次生物危机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6期)
周喜乐,严岳鸿[2](2019)在《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很大程度源于孢子囊及孢子囊群的多样性,其着生位置和结构在蕨类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种类的孢子囊由囊柄、囊蒴及里面的孢子组成,囊蒴又由环带、囊壁和裂口带组成,而环带的类型在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徐景先,毕海燕,黄满荣,刘迪[3](2019)在《绿野“先宗”——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演化厅里的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斗转星移,地球环境沧桑变化,植物家族里曾经鲜活的生命大部分都随着时光流转消失得无影踪,只有少数经受住了大自然的严酷考验,最终蜕变成美丽的化石。植物化石更像已经逝去的植物家族遗落在地球的"秘密天使",静静地等待人们去发现、去解密。(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9年04期)
蒋颖,高敏,孟盈,聂泽龙[4](2019)在《漆树科植物漆酚的多样性及演化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漆酚是漆树科植物独有的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极具药物和工业生产开发价值。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漆树科各类群有关漆酚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开展漆树科漆酚的多样性与分布情况的综合统计;同时在利用核基因ETS和叶绿体基因rps16和trnL-F重建漆树科系统发育树的基础上,探讨漆酚在漆树科及各属间的起源和演化关系。结果表明:(1)漆树科漆酚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在其苯环和-R链上都有很大的变异。(2)发现漆酚仅存在于Anacardioideae亚科中,是该亚科的一个重要界定特征。(3)基于漆酚苯环结构和-R链特征的祖先性状重建分析表明,漆树科的漆酚是由邻苯二酚向间苯二酚演化,而漆酚-R链的十五烃(烯)基则是向十七烃(烯)基平行演化。(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温才妃[5](2019)在《北京林业大学 揭示植物假基因演化起源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温才妃)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植物假基因的演化及其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假基因是由功能基因通过复制或反转座事件形成,并以孟德尔方式在基因组中遗传至今,是功能基因的残余,被认(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3-01)
王晓月,汤晓辛,童泽宇,黄双全[6](2019)在《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过程、证据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同演化是两个或更多互作物种间,因交互选择导致特征发生交互式的演化转变.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理论认为,成对协同演化发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水平上.对植物与传粉者而言,地理镶嵌式的协同演化是指在不同地方的植物,其传粉者的不同导致了植物花部特征的分化,也被称为传粉生态型.对传粉生态型概念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的海拔以及生境传粉者体型、传粉者功能群与植物花部特征或花报酬的协同演化.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可将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的形式归纳为5类:花形态、花结构、花颜色、花气味信号成分、花报酬与传粉者的种类或者体型的协同演化关系.未来在研究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时,不仅要关注植物与传粉者特性本身,还应关注非生物环境因子.高通量基因测序以及新的分析手段的引入,可进一步推进植物与传粉者的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研究.(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九庆[7](2019)在《作为植物的苹果:物种演化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苹果是一种生物:生存与分类当我们把苹果是当做一种生物的时候,是指它具有与非生命不同的特征。不管是我们自己、猛兽宠物、鱼鸟昆虫,还是花草、苔藓、霉菌,这些生物有着共同的六大特征:它们都具有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最小的单位。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人则有数兆个细胞构成;细胞都由化合物组成,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和核酸。核酸被认为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并维持生(本文来源于《科技中国》期刊2019年02期)
程唯珈[8](2019)在《远古大灭绝的“幸存者”》一文中研究指出距今约2.52亿年的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为严重的全球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短时间内造成了超过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灭绝。但是有迹象显示,植物可能存在较优的应对方法。2018年12月2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1-11)
彭措,王晶菁,辛存林,任文秀,王军[9](2018)在《甘肃窑街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研究进展及其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起源、演化及分类一直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蚌壳蕨科是真蕨目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种之一,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探究地史时期蚌壳蕨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是了解该类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的重要途径。甘肃窑街盆地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丰富,包括Coniopteris、Eboracia、Gonatosorus,约3属10种。随着近年来部分学者对该地区蚌壳蕨科植物化石逐渐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进展。以保存完好的生殖器官化石标本为基础,分别获得了Coniopteris margaretae、Coniopteris simplex、Coniopteris spectabilis、Coniopteris lanzhouensis、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等种原位孢子,并对其进行了微细构造研究,提供了认识蚌壳蕨科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重要的微观证据。窑街地区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均为原地埋藏,指示当时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型气候。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我国蚌壳蕨科植物不断发展,植株体增大,小羽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变态小羽片也逐步成型,但到早白垩世消失,出现了侏罗纪蚌壳蕨科植物不具备的间小羽片,且植株体发育最好,随后开始衰败。(本文来源于《甘肃地质》期刊2018年Z1期)
周永红[10](2018)在《广义偃麦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偃麦草属Elytrigia Desv.是禾本科小麦族(Triticeae)重要的一个多年生属。Desvaux在1810年以Triticum repens L.为模式建立的,有30-40个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寒温带。该属的显着特征是长花药、异花授粉、具匍匐状根状茎。偃麦草属的物种是重要的牧草,也是麦类作物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L?ve(1980)将Elytrigia elongata作模式种建立了冠麦草属Lophopyrum L?ve,染色体组为E;将Elytrigia juncea作模式建立了Thinopyrum L?ve,染色体组为J;将Elytrigia strigosa作模式种,建立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 L?ve,染色体组为St。L?ve(1984)按照含染色体组分类原则,把广义偃麦草属划分在5个属:(1)Pseudoroegneria(St);(2)Lophopyrum(E);(3)Thinopyrum(J);(4)Elytr/g/a(EJSt);(5)披碱草属Elymus L.(StH)。Dewey(1984)把L?ve的Lophopyrum和Thinopyrum组合到一起成为Thinopyrum。因此,自建立偃麦草属后,该属的系统地位、分类界限和物种数目等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地理分布、物种间杂交、繁育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组、基因组原位杂交以及基因序列等资料分析,解决了一些系统分类和演化上的学术问题,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Lophopyrum和Thinopyrum的系统分类:L?ve(1984)从广义偃麦草属中划分出含E染色体组的Lophopyrum,含J染色体组的Thinopyrum。而Dewey(1984)认为E和J染色体组有密切的关系,将Lophopyrum组合到Thinopyrum中。在第二届国际小麦族会议中,将J修订为Eb,E修订为Ee。由于Thinopyrum和Lophopyrum具相同的染色体组组成,应合并为一个属,建议使用Lophopyrum作为属名,"Lophos"在希腊文中为"冠毛",‘pyrum"为"麦"。因此,建议中文属名为"冠麦草属"。2.具有ESt染色体组组成物种的系统分类:研究发现在传统偃麦草属中具有ESt染色体组组成的物种被不同学者分别处理在Elytrigia、Pseudoroegneria、Thinopyrum和Lophopyrum 4个属中,如Lophopyrum caespitosum(E~eSt)、Pseudoroegneria geniculata ssp.scythica(ESt)和Elytrigia intermedia(EbEeSt)等。第2届国际小麦族会议建议Trichopyrum L?ve为属名,"tricho"在希腊文中为"被毛"。因此,建议中文属名"毛麦草属"。3.具有EStP染色体组组成物种的系统处理:研究发现在传统偃麦草属中具有EStP染色体组组成的物种,如Elytrigiapungens(EStP)和E athericum(E.pycnantha EStStP)。第2届国际小麦族会议建议用Psammopyrum L?ve作为属名,"Psammo"在希腊文中为"沙滩"。因此,建议中文属名"沙滩麦属"。4.偃麦草属的系统地位:研究表明偃麦草属的模式种E repens含StStH染色体组,已经划入披碱草属中;具Ee和Eb物种划分到了冠麦草属中;含ESt染色体组的物种放在毛麦草属中;含EStP染色体组的物种放在沙滩麦属中。那么,偃麦草属就不存在,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它就成为了一个无效的属名。5.物种染色体组的确认:广义偃麦草属有近30个物种或变种的染色体组成没有研究和报道。我们研究发现Elytrigia lolioides具有StStH染色体组,应组合到披碱草属中;Elytrigia elongatiformis、E.ponticum具有EEEEE染色体组,应放在冠麦草属。6.物种及种下等级的界定:在传统偃麦草属及近缘属一些物种的处理上不断地进行种和种下等级分类群的等级调整。如:Elytrigia nodusa被Tzvelev(1973)作为E.caespitosa的变种,研究表明应处理为Lophopyrum nodusum;Pseudoroegneriageniculata ssp.scythica和ssp.pru/n/fera具有ESt染色体组,与原变种P.geniculata仅具St染色体组不同。7.物种起源和演化:从染色体组起源来看,传统偃麦草属具有Ee、Eb、St、H、P五个基本染色体组,其St来自于Pseudoroegneria,H来自于Hordeum,E~e来自于Lophopyrum elongatum,E~b来自于Thinopyrum bessarabicum,而P来源于Agropyron。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许多学者的观点,广义偃麦草属的起源和演化可用下图来说明:(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植物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很大程度源于孢子囊及孢子囊群的多样性,其着生位置和结构在蕨类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种类的孢子囊由囊柄、囊蒴及里面的孢子组成,囊蒴又由环带、囊壁和裂口带组成,而环带的类型在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洁.安徽巢湖平顶山剖面微古植物演化研究及意义[J].科技视界.2019
[2].周喜乐,严岳鸿.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J].生物学通报.2019
[3].徐景先,毕海燕,黄满荣,刘迪.绿野“先宗”——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演化厅里的化石[J].大自然.2019
[4].蒋颖,高敏,孟盈,聂泽龙.漆树科植物漆酚的多样性及演化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9
[5].温才妃.北京林业大学揭示植物假基因演化起源及作用[N].中国科学报.2019
[6].王晓月,汤晓辛,童泽宇,黄双全.植物与传粉者地理镶嵌的协同演化:过程、证据与展望[J].科学通报.2019
[7].张九庆.作为植物的苹果:物种演化的故事[J].科技中国.2019
[8].程唯珈.远古大灭绝的“幸存者”[N].中国科学报.2019
[9].彭措,王晶菁,辛存林,任文秀,王军.甘肃窑街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研究进展及其演化研究[J].甘肃地质.2018
[10].周永红.广义偃麦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研究[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