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区干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区,糖尿病,盐类,糖类,氨基,癫痫,药膳。
社区干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柳晓涓[1](2019)在《基于真实世界社区试验的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及个性化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其患病率不断上升,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作为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已经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运动、饮食和体重管理等)及降糖药物干预(如二甲双胍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所以,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已将其纳入作为常规干预措施。然而,在真实世界社区人群中,通过推行指南落实这些干预措施时,却发现其干预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脱离RCT严格纳入、排除标准所选择的同质患者试验对象”的真实世界社区糖尿病患病人群中,患者的异质性程度高、病情复杂多样、依从性差、综合干预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因此,在真实世界社区背景下,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系统、客观地评价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对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探究干预依从性对于干预效果的影响,对于优化干预措施、筛选糖尿病干预基本药物,指导社区糖尿病干预措施和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此外,由RCT得出的疗效评价结果,主要关注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ATE),即评价受试人群在平均水平上能否从干预中获益。然而,在糖尿病防治实践中,医生面对的却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个体病例,更需要针对个体特征选择适宜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真实世界社区试验覆盖更广泛的患病人群,且患者根据实际病情和自身意愿非随机地选择干预措施,为个性化疗效(Individualtreatmenteffect,ITE)评价提供了有效信息。因此,在真实世界社区人群背景下,如何在评价平均处理效应(ATE)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个性化疗效(ITE),进而根据患者个性化特征指导其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利用真实世界的观察性、非随机化研究,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和因果推断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此外,针对真实世界研究的个性化效应评价方法发展迅速。其中,uplift模型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净效应值估计方法,该模型可以在个体水平上估计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概率的差值,即净效应,从而实现了个体收益的评价,并能有效识别出受益个体。因此,探讨该模型在真实世界社区试验个性化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将有助于糖尿病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和优化。[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托山东胶南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项目中的2型糖尿病队列,设计2型糖尿病真实世界社区试验,主要研究目的如下:1.评价以真实世界社区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措施(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对于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有效性;探究降糖药物的使用和药物依从性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2.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基于真实世界社区试验,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等策略设计模拟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真实世界社区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3.基于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评价降糖药物的平均处理效应(ATE),进而利用uplift模型评价个性化疗效(ITE)并识别受益个体及其特征;并探索uplift模型在评价个性化疗效和指导个性化用药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山东胶南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项目由胶南市卫生局主导实施,山东大学负责技术评价,正式实施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研究基于其中的2型糖尿病队列,设计2型糖尿病真实世界社区试验,并获取基线、干预过程和干预结局信息。其中,基线测量包括人口学特征、体格和实验室检查、生活方式,病史相关信息等;干预过程信息为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的动态变化及历次随访信息(一年至少四次随访,随访项目包括空腹血糖、血压、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情况、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等降糖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依从性评估);结局信息为空腹血糖水平及其控制达标。本研究从该队列15348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84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年间总随访次数达38557次。2.基于2型糖尿病队列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以空腹血糖测量值为评价指标,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价不同性别和不同用药组的血糖变化轨迹及组间差异;进而,以相邻两次随访的空腹血糖测量值之差(本次随访测量值-前次随访测量值)为评价指标,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逐步调整混杂因素,获得相邻两次空腹血糖变化差值的估计值,采用核密度图评价不同用药组和不同依从水平组的该指标的组间差异。3.基于2型糖尿病队列的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基于2型糖尿病队列每月一次的随访信息(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共48个月),设计针对不同降糖处方的模拟随机对照试验,以此进行药物干预效果评价。依据如下纳入标准选择当月的受试对象:1)当月新纳入的糖尿病病例(保证每位对象最终仅纳入一次);2)持续干预至少6个月(期间未用药,或用药并且未更换药物和用法);3)在干预期满后半年内有至少一次的空腹血糖测量记录。重复该纳入标准至48个月中的每个月,在其中36个月中挑选出了合格的受试对象(其他12个月无合格的受试对象),即构造了36次“试验”(表2-1),共纳入4226名受试对象;其中,2723例用药者作为处理组(包括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两者联用叁种降糖处方),1503例非用药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结局指标均为干预期满后半年内首次空腹血糖测量值。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以糖尿病相关混杂因素为协变量,计算每位受试对象的倾向性评分,随后在基线空腹血糖精确匹配的基础上,采用最近邻匹配按1:1的比例为处理组的每位受试对象匹配对照组的一名对照,构造匹配后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从而平衡两组间的基线差异,达到拟随机化的目的。最终,二甲双胍组及对照组各纳入832例,格列吡嗪各纳入190例,二者联用各纳入451例受试对象。4.基于模拟随机对照试验的药物干预效果评价:基于上述模拟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协方差分析进一步调整匹配变量(控制因匹配而导致的选择偏倚),比较各处方处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糖差值(干预后血糖-基线血糖)的组间差异,以此评价平均处理效应(ATE)。进而,以空腹血糖水平是否控制达标(≤7mmol/L)作为结局指标,采用uplift模型通过因果条件推断森林法,以欧几里得距离为分叉标准,估计个体净效应,即接受药物干预和不接受药物干预得以控制血糖达标的概率差,同时,识别各处方的受益个体及其特征,采用5折交叉验证通过Qini曲线和Qini指数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以此评价个性化疗效(ITE)。[研究结果]1.2型糖尿病队列的描述性分析:8499名受试对象平均年龄64.88岁,37%为男性,63%为女性;59%为用药者,41%为非用药者。用药者相对于非用药者更为年轻,吸烟、饮酒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比例较高,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均较高。经4年随访干预,人群空腹血糖平均水平较基线的变化为-0.36 mmol/L[95%CI(-0.38,-0.35)],其中男性为-0.40 mmol/L[95%CI(-0.47,-0.34)],女性为-0.49 mmol/L[95%CI(-0.54,-0.43)],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按用药分组,用药者为-0.56 mmol/L[95%CI(-0.62,-0.50)],非用药者为-0.29 mmol/L[95%CI(-0.34,-0.24)],用药者的血糖平均下降大于非用药者(P<0.001)。2.基于2型糖尿病队列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1)不同性别和不同用药组的空腹血糖平均水平随干预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时间点上表现为男性低于女性,用药组低于非用药组,可能与基线血糖水平不同有关(图3-1);以两组基线血糖为基准标化后,血糖水平仍表现为随随访干预时间而下降。经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调整协变量后发现,不同性别间血糖水平变化无差异(P=0.101),而用药和非用药组组间血糖水平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经协变量调整后的用药组的平均血糖水平较基线的变化值为-0.124 mmol/L[95%CI(-0.125,-0.122)],多于非用药组的-0.065 mmol/L[95%CI(-0.067,0.063)],两组相差-0.059 mmol/L[95%CI(-0.061,-0.056)]。2)经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调整协变量估计相邻两次血糖测量值之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图3-2,3-3),结果显示用药组的相邻两次血糖下降值(中位数-0.106 mmol/L)多于非用药组(中位数-0.049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依从组(中位数-0.102mmol/L)多于不依从组(中位数-0.069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效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多数具有统计学差异;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上述指标在二甲双胍组及对照组、格列吡嗪组及对照组、及二者联用组及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表3-5,3-6,3-7),表明拟随机化效果较佳。4.基于模拟随机对照试验的药物干预效果评价:1)评价平均处理效应(ATE)发现,二甲双胍组相较对照组,平均血糖水平下降值相差-0.04 mmol/L[95%CI(-0.09,0.16)],二甲双胍干预无效(P=0.544);评价血糖控制率发现,二甲双胍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率升高6.97%[95%CI(2.58,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uplift模型评价个性化疗效(ITE)显示,60%的受试对象可从二甲双胍药物干预中受益,经5-折交叉验证所得Qini指数为0.0266大于0,表明按模型选择受试对象进行干预优于在人群中随机挑选个体进行干预。进一步识别个体特征发现,二甲双胍用药收益高者相对与收益低者更为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吸烟率低、基线腰围、收缩压、血脂均较低。2)格列吡嗪组相较对照组,平均血糖水平下降值相差-0.06 mmol/L[95%CI(-0.17,0.29)],血糖控制率相差1.05%[95%CI(-7.62,9.73)],平均处理效应(ATE)评价(P=0.594)及血糖控制率比较(P=0.812)均显示干预无效。而评价个性化效应(ITE)显示50%的受试对象可从格列吡嗪用药中受益,经5-折交叉验证后Qini指数为0.0213。受教育程度高、不吸烟、腰围大者更易从中获益。3)二者联用组相较对照组,平均血糖水平下降值相差0.05 mmol/L[95%CI(-0.24,0.15)],血糖控制率相差3.99%[95%CI(-1.48,9.46)],平均处理效应(ATE)评价(P=0.604)及血糖控制率比较(P=0.812)均显示干预无效。而评价个性化效应(ITE)显示40%的受试对象可从该联用处方中受益,经5-折交叉验证后Qini指数为0.0245。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吸烟,体育锻炼多者更易从中获益。[研究结论]1.基于真实世界社区试验的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降糖药物的使用和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血糖控制。2.基于真实世界社区干预试验,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等策略设计的模拟随机对照试验可用于降糖药物的干预效果评价;;该设计方法为真实世界社区干预试验的分析评价提供了策略。3.以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两者联用叁种降糖处方为例进行的个性化疗效评价表明,仅采用平均处理效应(ATE)评价疗效易掩盖药物真实效应。而采用uplift模型评价个性化效应(ITE),可有效识别出受试者中的受益者比例、受益个体及有助于指导个性化用药的特征指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4-19)
刘峰,黄小明,凌斌[2](2019)在《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联合骨健康操可提高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肌肉力量:一项社区干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是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动物实验还证实其具有协同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但其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关节健康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利用社区干预试验观察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联合骨健康操对绝经后女性骨骼和关节健康的影响。方法:2016年1至6月按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璧山区符合条件的绝经后女性206人,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胶囊3粒/d,并进行每周不低于3次的骨健康操,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骨密度、惯用膝肌肉力量、骨折、骨关节炎和跌倒发生率及功能症状评级。肌肉力量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取惯用膝在角速度0 (°)/s和60 (°)/s屈膝、伸膝时经体质量校正的峰力矩数据。结果与结论:①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在角速度0 (°)/s和60 (°)/s时干预组伸膝和屈膝峰力矩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6个月内对照组跌倒发生率高于干预组(17.00%vs.5.94%,P<0.05),而骨折和骨关节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③2组对象干预6个月后关节疼痛、肌肉支撑力、行走距离和关节僵硬自评分级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④结果说明,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结合规律骨健康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肌肉力量、预防发生关节疼痛或僵硬等症状,从而预防绝经后女性跌倒、骨折和骨关节炎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向玉萍[3](2018)在《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干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规范和改良《养老奉亲书》中健脾益肾经典药膳雌鸡粥的基础上,将雌鸡粥应用于社区老年衰弱患者中,综合探讨其对老年衰弱患者衰弱状态、营养状态、躯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为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老年衰弱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调养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膳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及康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促进中医药膳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华川社区,连续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衰弱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集体讲座及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8周的健康教育。其中,集体讲座分5个专题,包括衰弱与生活方式、营养与老年健康、运动与老年健康等,采用PPT演示及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同时发放自制的老年衰弱健康教育手册,每2周1次,每次40~50分钟;个体化指导采用面对面、电话、微信形式,每周1次,每次10~15分钟。试验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食用药膳雌鸡粥。在正式临床试验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咨询专家(2名中医专家、1名中医药膳专家、1名老年病科医生、1名营养科医生)以及结合预试验结果,对药膳雌鸡粥的药食剂量、食用方法、疗程及烹饪制作进行科学调整和合理改良。改良后的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于早餐空腹食用,每次300~400ml,隔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2个疗程,共计8周。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衰弱表型量表(FP)及衰弱指数量表(FI)评价患者衰弱状态改善情况;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及体重指数(BMI)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简明运动测试量表(SPPB)评价患者的躯体活动能力改善情况;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试验期间,密切观察研究对象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评价雌鸡粥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研究对象,最终共64例研究对象完成整个研究且资料收集齐全,试验组32例(脱落3例、剔除1例),对照组32例(脱落4例),结果显示:1.衰弱状态评价结果(1)衰弱表型(FP):(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FP比较,除无意识体重下降1个条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FP总分及步行速度慢、握力低、躯体活动量低、自诉疲乏4个条目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FP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除躯体活动量低1个条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FP总分及无意识体重下降、步行速度慢、握力低、自诉疲乏4个条目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衰弱指数(FI):(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F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FI干预后与干预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状态评价结果(1)微型营养评估(MNA):(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NA比较,除总体评价1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NA总分及人体测量、膳食评定、主观评分3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MNA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除总体评价1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NA总分及人体测量、膳食评定、主观评分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指数(BMI):(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BMI值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躯体活动能力评价结果(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ADL比较,ADL总分及PSMS、IADL 2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ADL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ADL总分及PSMS、IADL 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简明运动测试(SPPB):(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PPB比较,除平衡测试1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SPPB总分及步速测试、起立座椅测试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SPPB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PPB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生活质量(SF-36):(1)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F-36比较,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8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SF-36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8个维度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结果整个试验过程期间,尚未观察到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可有效改善老年衰弱患者的衰弱状态及营养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躯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药膳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雌鸡粥干预老年衰弱的作用机制,以促进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01)
本刊编辑部[4](2016)在《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干预试验:是选择不同的受试社区(或比社区小的群体)分组,分别对其施以不同的干预措施,目的在于评价某项干预措施效果或验证病因假设。即社区干预试验是以社区为单位分配研究人员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设计的是社区范围基础上的干预。如学校等进行碘盐的干预、某一地区自来水加氟等干预。社区干预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1)人群KAP改变,即认知、态度、行为的改变;(2)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如控烟、控酒、合理膳(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17期)
曾庆枝,何燕玲,石振宇,刘威青,陶华[5](2016)在《综合心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一项源于社区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抑郁与焦虑经常出现在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中,通常这会加深这些躯体疾病所造成的损失,但是在中低等收入国家中这一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目标:评估非专业临床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缓解慢性躯体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将共计10,164名接受糖尿病或高血压治疗的上海社区居民任意分配到常规治疗组(n=2042)或干预组(n=8122),对干预组的干预包括社区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同伴支持小组和个人咨询。采用自评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和12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来评定基线和干预6个月后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8813人完成了基线评估,其中16%的人有轻度或较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症状(PHQ-9或GAD-7>5),并有4%的人伴有中度或重度抑郁或焦虑症状(PHQ-9或GAD-7>10)。本研究有效实施了干预内容中的健康教育部分,但是在符合条件成为同伴支持小组的成员中仅31%的对象接受了干预措施,接受个人咨询的仅9%。本研究脱落率较高(51%),并且在完成和没有完成随访评估的人群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经过这些混杂因素的调整后,在完成两项评估的对象中,结果表明抑郁症状(F=9.98,p<0.001)、焦虑症状(F=12.85,p<0.001)以及SF-12中的心理部分总分(F=16.13,p<0.001)均得到显着改善。然而,自我报告未受控制的糖尿病或高血压的率没有显着变化。结论:这些结果支持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以降低在精神科人力资源有限的中低等收入国家中慢性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然而,在确认该措施广泛大规模实施前还有大量方法学上的挑战需在未来研究中解决。(本文来源于《上海精神医学》期刊2016年02期)
本刊编辑部[6](2015)在《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干预试验:是选择不同的受试社区(或比社区小的群体)分组,分别对其施以不同的干预措施,目的在于评价某项干预措施效果或验证病因假设。即社区干预试验是以社区为单位分配研究人员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设计的是社区范围基础上的干预。如学校等进行碘盐的干预、某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5年01期)
[7](2014)在《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干预试验:是选择不同的受试社区(或比社区小的群体)分组,分别对其施以不同的干预措施,目的在于评价某项干预措施效果或验证病因假设。即社区干预试验是以社区为单位分配研究人员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设计的是社区范围基础上的干预。如学校等进行碘盐的干预、某一地区自来水加氟等干预。社区干预试验的原则是随机、对照、盲法。常用的随机分配方法有3种: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常见的对照形式包括:随机对照、非随机对照、历史性对照、安慰剂对照、交叉设计对照、自身对照。常见的盲法包括:单盲、双盲和叁盲。(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4年01期)
陆贤杰,吴琪俊,梁峰,庞雅琴[8](2013)在《桂西社区吸毒人员康复干预措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桂西某县社区吸毒人员中开展康复干预措施试验研究,观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为社区吸毒人员的康复治疗及回归社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桂西某县城郊和一个乡镇吸毒人员36人作为康复干预措施的试验观察对象,康复干预措施包括:采用宣传教育,对吸毒者综合治疗,开展社会帮教和家庭康复矫治等措施,并随机选取同一个县城区和一个乡镇吸毒人员41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康复率及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结果经6个月干预,试验组康复28人,康复率为77.78%,对照组康复22人,康复率为53.65%,两组康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吸毒人员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躯体功能得分、戒断症状得分、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康复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吸毒人员的康复和回归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吸毒人员的心理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3年06期)
Silveira,JA,Taddei,JA,Guerra,PH,Nobre,MR,林双[9](2013)在《基于学校的营养教育干预对体质指数的影响——随机对照社区试验的荟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基于学校基础的营养教育干预措施降低或预防青少年和儿童的超重、肥胖的效果。研究者系统搜索了截至2010年5月的14个数据库的文献,参考了8项研究该主题的RCT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者还使用PubMed搜索了截至2012年5月的文献,并没有额外发现。体质指数(BMI)是主要的研究指标,标题、摘要审查及质量评估均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所有数据的存储、处理及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EPPI-Reviewer3。初始4888篇文献中,只有8篇符合meta分析的条件。样本人群是青少年和儿童,样本量(本文来源于《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二期):学生营养专题》期刊2013-10-01)
李娟,司洋,胡佳,刘凌,邓莹[10](2013)在《提高农村社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随机干预对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设计一随机干预试验看能否有效提高中国西部农村社区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提高癫痫发作控制率。方法从四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两个,一个为干预组(IG),另一个为对照组(CG)。制定的干预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咨询服务,提醒日记卡,反复提醒)。治疗依从性包括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其中每个设计为六分制等级的提问,分数分别为0、20、40、60、80和100。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癫痫发作控制率。此外,调查治疗依从性变化与发作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随(本文来源于《第五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9-12)
社区干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是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动物实验还证实其具有协同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但其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关节健康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利用社区干预试验观察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联合骨健康操对绝经后女性骨骼和关节健康的影响。方法:2016年1至6月按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璧山区符合条件的绝经后女性206人,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胶囊3粒/d,并进行每周不低于3次的骨健康操,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骨密度、惯用膝肌肉力量、骨折、骨关节炎和跌倒发生率及功能症状评级。肌肉力量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取惯用膝在角速度0 (°)/s和60 (°)/s屈膝、伸膝时经体质量校正的峰力矩数据。结果与结论:①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在角速度0 (°)/s和60 (°)/s时干预组伸膝和屈膝峰力矩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6个月内对照组跌倒发生率高于干预组(17.00%vs.5.94%,P<0.05),而骨折和骨关节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③2组对象干预6个月后关节疼痛、肌肉支撑力、行走距离和关节僵硬自评分级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④结果说明,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结合规律骨健康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肌肉力量、预防发生关节疼痛或僵硬等症状,从而预防绝经后女性跌倒、骨折和骨关节炎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区干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柳晓涓.基于真实世界社区试验的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及个性化疗效评价[D].山东大学.2019
[2].刘峰,黄小明,凌斌.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联合骨健康操可提高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肌肉力量:一项社区干预试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3].向玉萍.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干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4].本刊编辑部.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6
[5].曾庆枝,何燕玲,石振宇,刘威青,陶华.综合心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一项源于社区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6
[6].本刊编辑部.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5
[7]..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干预试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4
[8].陆贤杰,吴琪俊,梁峰,庞雅琴.桂西社区吸毒人员康复干预措施试验研究[J].右江医学.2013
[9].Silveira,JA,Taddei,JA,Guerra,PH,Nobre,MR,林双.基于学校的营养教育干预对体质指数的影响——随机对照社区试验的荟萃分析[C].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二期):学生营养专题.2013
[10].李娟,司洋,胡佳,刘凌,邓莹.提高农村社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随机干预对照试验[C].第五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