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结构包括车架、滑板架、旋钮、滑板、车把、刹把、刹车线、刹夹器、牙盘、曲柄、踏板、链条、后轴、轮子、后座、坐垫、辅助刹车装置和助力器,述车架右端与滑板架左端转动连接,滑板架右端与旋钮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为,解决现有的雪上自行车仅通过刹夹器进行刹车,由于惯性车体仍然会滑动,刹车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车架前端设置了辅助刹车装置,通过对压板施加压力,带动曲杆沿着车架进行转动,使弹簧受力进行压缩,同时带动刹车板紧贴地面使锥齿插入地面,产生与惯性相反的摩擦力与惯性相互抵销,进行刹车,松开压板后,由弹簧提供弹力带动曲杆旋转进行复原,达到良好的刹车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雪上自行车,包括车架(1)、滑板架(2)、旋钮(21)、滑板(3)、车把(4)、刹把(5)、刹车线(6)、刹夹器(7)、牙盘(8)、曲柄(9)、踏板(10)、链条(11)、后轴(12)、轮子(13)、后座(14)和坐垫(15),所述车架(1)右端与滑板架(2)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2)右端与旋钮(21)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架(2)底部与滑板(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车把(4)底部与滑板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把(4)右端与刹把(5)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刹把(5)底部设置有刹车线(6),所述刹车线(6)底部与刹夹器(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刹夹器(7)固定于车架(1)左端,所述牙盘(8)后端与车架(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牙盘(8)中部与曲柄(9)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曲柄(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10),所述曲柄(9)外表面通过链条(11)与后轴(12)转动连接,所述后轴(12)中部设置有轮子(13),所述后座(14)右端与车架(1)左端焊接规定,所述坐垫(15)底部与车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与辅助刹车装置(16)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2)前后两端设置有助力器(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刹车装置(16)和助力器(17),所述辅助刹车装置(16)由曲杆(161)、转轴(162)、压板(163)、横杆(164)、连接杆(165)、弹簧(166)、刹车板(167)和锥齿(168)组成,所述曲杆(161)后端与转轴(162)前端焊接固定,所述曲杆(161)顶部与用于脚踏的压板(163)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压板(163)后端与横杆(164)前端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横杆(164)底部与连接杆(165)顶部呈垂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165)外表面固定有用于提供弹力的弹簧(166)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板(167)呈条状,且刹车板(167)顶部与曲杆(161)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刹车板(167)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大摩擦力的锥齿(168),所述转轴(162)后端与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65)底部与车架(1)中部顶端进行活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雪上自行车,包括车架(1)、滑板架(2)、旋钮(21)、滑板(3)、车把(4)、刹把(5)、刹车线(6)、刹夹器(7)、牙盘(8)、曲柄(9)、踏板(10)、链条(11)、后轴(12)、轮子(13)、后座(14)和坐垫(15),所述车架(1)右端与滑板架(2)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2)右端与旋钮(21)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架(2)底部与滑板(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车把(4)底部与滑板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把(4)右端与刹把(5)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刹把(5)底部设置有刹车线(6),所述刹车线(6)底部与刹夹器(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刹夹器(7)固定于车架(1)左端,所述牙盘(8)后端与车架(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牙盘(8)中部与曲柄(9)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曲柄(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10),所述曲柄(9)外表面通过链条(11)与后轴(12)转动连接,所述后轴(12)中部设置有轮子(13),所述后座(14)右端与车架(1)左端焊接规定,所述坐垫(15)底部与车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与辅助刹车装置(16)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2)前后两端设置有助力器(1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刹车装置(16)和助力器(17),所述辅助刹车装置(16)由曲杆(161)、转轴(162)、压板(163)、横杆(164)、连接杆(165)、弹簧(166)、刹车板(167)和锥齿(168)组成,所述曲杆(161)后端与转轴(162)前端焊接固定,所述曲杆(161)顶部与用于脚踏的压板(163)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压板(163)后端与横杆(164)前端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横杆(164)底部与连接杆(165)顶部呈垂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165)外表面固定有用于提供弹力的弹簧(166)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板(167)呈条状,且刹车板(167)顶部与曲杆(161)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刹车板(167)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大摩擦力的锥齿(168),所述转轴(162)后端与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65)底部与车架(1)中部顶端进行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器(17)由外杆(171)、把手(172)、连接扣(173)、塞头(174)和内杆(175)组成,所述外杆(171)顶部与用于抓握的把手(172)底部插接固定,所述外杆(171)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滑板架(2)的连接扣(173),所述外杆(171)内部呈空心状,且外杆(171)底部与塞头(174)顶部相互插接,所述外杆(171)底部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内杆(175)顶部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扣(173)后端与滑板架(2)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3)顶部设置有竖直条纹状的防滑纹,能够加大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板(167)底部设置有两排锥齿(168),且每排上均设置有十个锥齿(1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2)后端沿着车架(1)前端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75)底部呈锥形,且内杆(175)顶部沿着外杆(171)上下滑动的距离为0-70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173)后端大小与滑板架(2)大小相互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上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173)大小与外杆(171)大小相互匹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雪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雪上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雪上自行车则是在雪地冰面上滑动的自行车,但现有的雪上自行车仅通过刹夹器进行刹车,由于惯性车体仍然会滑动,刹车效果不佳,且由于冰面上光滑,踩踏时容易原地打滑,不能行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雪上自行车,解决了现有的雪上自行车仅通过刹夹器进行刹车,由于惯性车体仍然会滑动,刹车效果不佳,且由于冰面上光滑,踩踏时容易原地打滑,不能行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雪上自行车,包括包括车架、滑板架、旋钮、滑板、车把、刹把、刹车线、刹夹器、牙盘、曲柄、踏板、链条、后轴、轮子、后座、坐垫、辅助刹车装置和助力器,所述车架右端与滑板架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右端与旋钮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架底部与滑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车把底部与滑板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把右端与刹把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刹把底部设置有刹车线,所述刹车线底部与刹夹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刹夹器固定于车架左端,所述牙盘后端与车架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牙盘中部与曲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曲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曲柄外表面通过链条与后轴转动连接,所述后轴中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后座右端与车架左端焊接规定,所述坐垫底部与车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中部右端前侧与辅助刹车装置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架前后两端设置有助力器,所述辅助刹车装置由曲杆、转轴、压板、横杆、连接杆、弹簧、刹车板和锥齿组成,所述曲杆后端与转轴前端焊接固定,所述曲杆顶部与用于脚踏的压板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压板后端与横杆前端垂直焊接固定,所述横杆底部与连接杆顶部呈垂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外表面固定有用于提供弹力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板呈条状,且刹车板顶部与曲杆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刹车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大摩擦力的锥齿,所述转轴后端与车架中部右端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与车架中部顶端进行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助力器由外杆、把手、连接扣、塞头和内杆组成,所述外杆顶部与用于抓握的把手底部插接固定,所述外杆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滑板架的连接扣,所述外杆内部呈空心状,且外杆底部与塞头顶部相互插接,所述外杆底部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内杆顶部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扣后端与滑板架插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顶部设置有竖直条纹状的防滑纹,能够加大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板底部设置有两排锥齿,且每排上均设置有十个锥齿。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后端沿着车架前端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杆底部呈锥形,且内杆顶部沿着外杆上下滑动的距离为0-70c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后端大小与滑板架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大小与外杆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板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外杆的材质为:钨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雪上自行车仅通过刹夹器进行刹车,由于惯性车体仍然会滑动,刹车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车架前端设置了辅助刹车装置,通过对压板施加压力,带动曲杆沿着车架进行转动,使弹簧受力进行压缩,同时带动刹车板紧贴地面使锥齿插入地面,产生与惯性相反的摩擦力与惯性相互抵销,进行刹车,松开压板后,由弹簧提供弹力带动曲杆旋转进行复原,达到良好的刹车效果。
2)为解决由于冰面上光滑,踩踏时容易原地打滑,不能行进的问题,通过在滑板架右端设置了助力器,通过旋紧旋钮,固定车架和滑板架,防止转动,再握住把手,然后拔出塞头,将内杆滑出,通过逆时针旋转内杆,通过内杆顶部设置的外螺纹与外杆底部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通过将内杆插入地面,施加向后的压力,带动滑板和轮子沿着地面向前滑动,达到方便进行行进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刹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器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1、滑板架-2、旋钮-21、滑板-3、车把-4、刹把-5、刹车线-6、刹夹器-7、牙盘-8、曲柄-9、踏板-10、链条-11、后轴-12、轮子-13、后座-14、坐垫-15、辅助刹车装置-16、助力器-17、曲杆-161、转轴-162、压板-163、横杆-164、连接杆-165、弹簧-166、刹车板-167、锥齿-168、外杆-171、把手-172、连接扣-173、塞头-174、内杆-1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雪上自行车:包括车架1、滑板架2、旋钮21、滑板3、车把4、刹把5、刹车线6、刹夹器7、牙盘8、曲柄9、踏板10、链条11、后轴12、轮子13、后座14、坐垫15、辅助刹车装置16和助力器17,车架1右端与滑板架2左端转动连接,滑板架2右端与旋钮21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滑板架2底部与滑板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车把4底部与滑板架2顶部固定连接,车把4右端与刹把5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刹把5底部设置有刹车线6,刹车线6底部与刹夹器7顶部固定连接,刹夹器7固定于车架1左端,牙盘8后端与车架1底部转动连接,牙盘8中部与曲柄9中部固定连接,曲柄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10,曲柄9外表面通过链条11与后轴12转动连接,后轴12中部设置有轮子13,后座14右端与车架1左端焊接规定,坐垫15底部与车架1顶部固定连接,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与辅助刹车装置16后端转动连接,滑板架2前后两端设置有助力器17,辅助刹车装置16由曲杆161、转轴162、压板163、横杆164、连接杆165、弹簧166、刹车板167和锥齿168组成,曲杆161后端与转轴162前端焊接固定,曲杆161顶部与用于脚踏的压板163顶部焊接固定,压板163后端与横杆164前端垂直焊接固定,横杆164底部与连接杆165顶部呈垂直焊接固定,连接杆165外表面固定有用于提供弹力的弹簧166固定连接,刹车板167呈条状,且刹车板167顶部与曲杆161底部焊接固定,刹车板167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大摩擦力的锥齿168,转轴162后端与车架1中部右端前侧转动连接,连接杆165底部与车架1中部顶端进行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助力器17由外杆171、把手172、连接扣173、塞头174和内杆175组成,外杆171顶部与用于抓握的把手172底部插接固定,外杆171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滑板架2的连接扣173,外杆171内部呈空心状,且外杆171底部与塞头174顶部相互插接,外杆171底部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内杆175顶部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连接扣173后端与滑板架2插接固定。
其中,所述压板163顶部设置有竖直条纹状的防滑纹,能够加大摩擦力,方便进行踩踏,防止打滑。
其中,所述刹车板167底部设置有两排锥齿168,且每排上均设置有十个锥齿168,能够加大摩擦力,方便进行刹车。
其中,所述转轴162后端沿着车架1前端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360度,方便带动刹车板167紧贴地面进行刹车。
其中,所述内杆175底部呈锥形,且内杆175顶部沿着外杆171上下滑动的距离为0-70cm,方便进行滑出内杆175进行滑雪。
其中,所述连接扣173后端大小与滑板架2大小相互匹配,方便进行插接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扣173大小与外杆171大小相互匹配,方便进行插接固定内杆175。
其中,所述刹车板167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锻造具有超高的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耐热、耐高温。
其中,所述外杆171的材质为:钨钢;
本专利所述的刹车板167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淬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坐在坐垫15上,用双手握着车把4,通过转动车把4带动滑板架2进行转动,从而控制滑板3的前进方向,再对踏板10施加压力,带动曲柄9进行转动,曲柄9转动带动牙盘8进行转动,牙盘8转动通过链条11带动后轴12进行转动,后轴12转动使轮子13进行旋转,沿着地面进行滑动,当滑动到一些位置,无法行进原地打滑时,通过旋紧旋钮21,固定车架1和滑板架2,防止转动,再握住把手172,然后拔出塞头174,将内杆175滑出,通过逆时针旋转内杆175,通过内杆175顶部设置的外螺纹与外杆171底部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通过将内杆175插入地面,施加向后的压力,带动滑板3和轮子13沿着地面向前滑动,当需要进行刹车时,通过对刹把5施加压力通过刹车线6带动刹夹器7夹紧轮子13,防止轮子13继续滚动前进,如果无法刹住可对压板163施加压力,带动曲杆161沿着车架1进行转动,使弹簧166受力进行压缩,同时带动刹车板167紧贴地面使锥齿168插入地面,产生与惯性相反的摩擦力与惯性相互抵销,进行刹车,松开压板163后,由弹簧166复原,对横杆164施加弹力,带动曲杆161旋转进行复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9762.9
申请日:2019-05-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3(哈尔滨)
授权编号:CN209833900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62M29/02
专利分类号:B62M29/02;B62B19/04;B62L1/00;B62L3/02
范畴分类:32C;27D;
申请人: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第一申请人: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申请人地址: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江避暑城
发明人:王迪
第一发明人:王迪
当前权利人: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自行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