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泛化”的思考

对“艺术泛化”的思考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对于艺术的泛化论,在艺术圈的讨论声也是此起彼伏的。关于艺术的泛化问题,马克思在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从分工的消亡谈到艺术的泛化,他对艺术问题有很深的思考,对艺术前途的看法也是从分工、从人的本质问题发展等角度来思考的,人一旦开始拥有能称为“人”的本质的东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工这一种历史现象,而这样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艺术是艺术家的产物,艺术家又是分工的结果,随着分工的取消,艺术将不再成为某些人的专利,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创造物,艺术的泛化由此产生了。

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话:“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掉,个人局限于某一艺术领域,仅仅当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因而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也会消失掉。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一段很具有代表性的话。我认为马克思对分工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非常透彻,我们都是群居动物,赖以生存在地球和社会中,与周围的人和事相互依存,艺术只是我们这群热爱并且深爱艺术创作者的众多活动里的一项,有的人是为了陶冶情操,有的人把它当成职业,更有的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中,但他也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活动实践。

艺术泛化的深层原因,是各种劳动,这里将劳动解释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和艺术活动,他们之间的差异其实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首先人类将来可以完全自由的创造对象,创造的对象几乎失去了直接功利性目,其次在艺术领域内的创造性自由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人们对艺术的接受程度也越发提高。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束缚艺术创作的各种物质性因素也不断减少,艺术领域将会不断扩大,从而最终导致艺术泛化,这里的泛化我认为也可以叫做普及。人们对美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断增强,使许多潜在的美成为现实,人人都有欣赏美的权利,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当代审美活动也呈现出迥异于前时代的“泛化”表征。一方面,日常生活被有意无意地与审美标准相联系,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精英们的活动范围,而是进入了广泛的社会领域;另一方面,美学也主动走向日常生活,普通百姓的情感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大量美术馆、图书馆的建设使人们对文化方面的汲取变得容易起来,人们参与艺术,参与美的渠道也更加丰富了。这便是艺术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当代中国的审美泛化现象,有学者认为,“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它表面上是对人的感性的解放,实质却是在“民主化”的外衣下,掩盖着等级之分,在这场盛大的审美“盛宴”中,人们的身体在场,精神却是缺席的。生活与艺术关系改变的同时,审美丧失了崇高的精神,内在价值迷失于普遍美化的粉饰性装扮下。“艺术气质”体现于价格不菲的高档时装,“美”成为人们优质生活的证明,艺术成为人们盲目追求的高端价值,审美活动不再只是价值形式的精神存在,而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直观体现。对于当代都市人而言,这种审美的溢出现象似乎更加明显:经典的绘画作品连同它们的仿制品作为装饰出现在宾馆、饭店以及时尚生活广场,经典音乐作品被用作广告的背景音乐时时回荡在人们耳边,经典名著则被搬上银幕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审美和艺术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们借助于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普及化了,“美”装扮着人们的生活空间。这也是艺术泛化的另一个方面,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关于艺术的探究话题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的,艺术的泛化在不同的时期所呈现的特定也大不相同。我认为,艺术的泛化、普及从一方面来讲代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专注度提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泛化的程度需要我们每个人牢牢把握,艺术的泛化、普及化并不代表着庸俗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在追求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己审美情趣的提高。追求美的感受,追求艺术的审美体验,让艺术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化为身体的一份子,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创造自己生活的艺术家。

标签:;  ;  ;  

对“艺术泛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