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肥料葬』是个好创意论文

张田勘:『肥料葬』是个好创意论文

图/东方IC

新闻事件:当地时间5月21日,美国华盛顿州签署法案,允许将“人体肥料”作为去世后的安葬选项之一,称为“肥料葬”。该法案将于2020年5月起正式生效,届时华盛顿州居民可选择让自己的遗体转化成适用于园艺的肥料,回归大地,与植物融为一体。

“肥料葬”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微生物分解来制作堆肥,而非火化。遗体会被放置在一个长约2.67米,宽约1.33米的大型容器中,然后倒入微生物和苜蓿、稻草、木屑。经过30天发酵,容器里的温度会升至150℃,遗体及其大多数病原体和药物残留会一并被分解。之后,根据遗嘱,该肥料可以埋于逝者生前所喜欢的各种植物、花卉之下,供给它们养料。

在土葬、火葬、水(海)葬、天葬、太空葬、树葬等回归方式中,“肥料葬”可以说是回归自然的最好方式。这种回归,也是对养育了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绵薄回报。肥料中所含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除了能吸引更多的温室气体,为阻止全球变暖提供绵薄之力外,还能向大自然提供更多的新鲜氧气。

⑭Grant,A.M.,“Relational job design and the motivation to make a prosocial differ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2),pp.393 ~417.

“肥料葬”属于生态葬的一种,它既能减少碳排放,还可以节省费用。在美国,传统葬礼的费用超过7000美元,而“肥料葬”为5500美元。此外,“肥料葬”还可以节省土地。在今天,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减少造成的。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其为社会和自然提供和创造了多少资源,同时又占用了社会和自然多少资源。对于前者,应当是越多越好;对于后者,应当是越少越佳。因此,“肥料葬”的优势也体现在,即使生命终结,一个人所占用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也是较少的。当然,“肥料葬”的优势还在于,以最为洁净的方式融入大地,一样可以获得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缅怀。

正如支持这一法案的一位网友所说:“我想变成一棵小树的肥料。当它长大了,它能为我遮风挡雨,爱我的人也可以来看看我、回忆我。‘肥料葬’能让我们变成对后代有益的资源,而不是死后继续占据后代的土地资源。”

初中阶段是学生最先接触物理课程的阶段,不少学生还对物理知识存在强烈的陌生感,此外枯燥沉闷的课程,压抑的学习氛围,更是加重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厌倦心理。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富有趣味性的生活小案例穿插在教学中,这样可以活跃教学气氛,缓解学生焦虑紧张的心情,从而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积极构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尤其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向学生揭示有关的物理规律,可以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国,已经有人选择了树葬,著名环保人士、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的骨灰就是撒在一棵柏树的周围。如果“肥料葬”在美国推行,相信未来也会有国人仿效这种既具生态意义,又能让生命“永生”的回归方式。

计算相邻两次数据的速度变化率获取加速度as(t),as(t) >0即为加速. 判定驾驶人是否有急加速行为产生,通过参数设置对急加速的判定阈值进行. 在本驾驶行为评价模型中,结合学者已有研究[8],分析百公里油耗随速度变化率,根据道路实际运行情况,设定急加速阈值为加速度大于4 km/h,连续出现的急加速事件合并作为一次事件. 在同样的车速下,猛踩油口会带来更高的发动机瞬时喷油量和转速,消耗更多的燃油,还会对气缸壁、活塞、活塞环造成损伤,或者烧坏电器设备,造成大量的燃油浪费,加重尾气污染.

当然,“肥料葬”也要遵循科学,例如可能有导致炭疽病病原体的遗体就不适宜。总之,采用这样的方式安葬,会不会成为人们丧葬方式的一场革新,可以让时间来检验。(据光明网)※

标签:;  ;  ;  ;  ;  ;  

张田勘:『肥料葬』是个好创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