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防腐反应釜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耐压防腐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磁力耦合器、压力表、防腐涂层和进料口,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减速机,且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磁力耦合器,所述磁力耦合器的下端固定有釜盖,且釜盖上安装有压力表和通气管,所述釜盖的下侧连接有外釜体,且外釜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和出料口,所述外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釜体,且内釜体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内釜体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内釜体与外釜体之间固定有加强块,且加强块与内釜体和外釜体之间设置有耐压腔,所述外釜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该耐压防腐反应釜,在外釜体和内釜体之间还设置有高压的耐压腔,可以为内釜体提供耐压条件,从而提高了内釜体的耐压强度。

主设计要求

1.耐压防腐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压力表(4)、防腐涂层(11)和进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下端连接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的下端连接有磁力耦合器(3),所述磁力耦合器(3)的下端固定有釜盖(5),且釜盖(5)上安装有压力表(4)和通气管(6),所述釜盖(5)的下侧连接有外釜体(7),且外釜体(7)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和出料口(9),所述外釜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釜体(10),且内釜体(10)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11),所述内釜体(10)内部安装有搅拌轴(12),所述内釜体(10)与外釜体(7)之间固定有加强块(14),且加强块(14)与内釜体(10)和外釜体(7)之间设置有耐压腔(13),所述外釜体(7)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5)。

设计方案

1.耐压防腐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压力表(4)、防腐涂层(11)和进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下端连接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的下端连接有磁力耦合器(3),所述磁力耦合器(3)的下端固定有釜盖(5),且釜盖(5)上安装有压力表(4)和通气管(6),所述釜盖(5)的下侧连接有外釜体(7),且外釜体(7)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和出料口(9),所述外釜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釜体(10),且内釜体(10)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11),所述内釜体(10)内部安装有搅拌轴(12),所述内釜体(10)与外釜体(7)之间固定有加强块(14),且加强块(14)与内釜体(10)和外釜体(7)之间设置有耐压腔(13),所述外釜体(7)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防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与内釜体(10)内部的搅拌轴(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防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6)分别在釜盖(5)和外釜体(7)上各设置有1个,且釜盖(5)上的通气管(6)连通内釜体(10)内部,外釜体(7)上的通气管(6)连通耐压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防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釜体(7)为碳纤维材料,内釜体(10)为不锈钢材料,且加强块(14)均匀的竖向分布在外釜体(7)与内釜体(10)之间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防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腔(13)均匀的分布在外釜体(7)与内釜体(10)之间,并且耐压腔(13)之间互相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耐压防腐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目前对于反应釜的使用比较常见,但是一些反应釜在使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的反应釜的耐压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一些工作的耐压需求,而且有的一些反应釜的防腐蚀效果不够理想,进而无法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所以我们提出了耐压防腐反应釜,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压防腐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有的反应釜的耐压效果较差,防腐蚀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压防腐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磁力耦合器、压力表、防腐涂层和进料口,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减速机,且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磁力耦合器,所述磁力耦合器的下端固定有釜盖,且釜盖上安装有压力表和通气管,所述釜盖的下侧连接有外釜体,且外釜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和出料口,所述外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釜体,且内釜体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内釜体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内釜体与外釜体之间固定有加强块,且加强块与内釜体和外釜体之间设置有耐压腔,所述外釜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磁力耦合器与内釜体内部的搅拌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分别在釜盖和外釜体上各设置有1个,且釜盖上的通气管连通内釜体内部,外釜体上的通气管连通耐压腔。

优选的,所述外釜体为碳纤维材料,内釜体为不锈钢材料,且加强块均匀的竖向分布在外釜体与内釜体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耐压腔均匀的分布在外釜体与内釜体之间,并且耐压腔之间互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压防腐反应釜;

(1)在装置上设置有通气管和压力表,可以方便装置的进出气工作,进而方便改变装置内部的气压,通过压力表也可以准确掌握装置内部压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

(2)在装置上设置有外釜体和内釜体,外釜体可以对外界进行防护工作,而内釜体可以保证装置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外釜体和内釜体之间还设置有高压的耐压腔,可以为内釜体提供耐压条件,从而提高了内釜体的耐压强度;

(3)在内釜体内侧设置有防腐涂层,可以有效提高内釜体的防腐蚀效果,从而能够保证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釜体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釜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减速机;3、磁力耦合器;4、压力表;5、釜盖;6、通气管;7、外釜体;8、支撑腿;9、出料口;10、内釜体;11、防腐涂层;12、搅拌轴;13、耐压腔;14、加强块;15、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耐压防腐反应釜,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压力表4、釜盖5、通气管6、外釜体7、支撑腿8、出料口9、内釜体10、防腐涂层11、搅拌轴12、耐压腔13、加强块14和进料口15,驱动电机1的下端连接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的下端连接有磁力耦合器3,磁力耦合器3的下端固定有釜盖5,且釜盖5上安装有压力表4和通气管6,釜盖5的下侧连接有外釜体7,且外釜体7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8和出料口9,外釜体7的内部设置有内釜体10,且内釜体10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11,内釜体10内部安装有搅拌轴12,内釜体10与外釜体7之间固定有加强块14,且加强块14与内釜体10和外釜体7之间设置有耐压腔13,外釜体7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5。

驱动电机1通过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与内釜体10内部的搅拌轴12相连接,可以保证装置安全的搅拌混合工作,从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

通气管6分别在釜盖5和外釜体7上各设置有1个,且釜盖5上的通气管6连通内釜体10内部,外釜体7上的通气管6连通耐压腔13,可以方便调节装置内部的压强,从而保证装置耐压性能。

外釜体7为碳纤维材料,内釜体10为不锈钢材料,且加强块14均匀的竖向分布在外釜体7与内釜体10之间的空间内,可以保证外釜体7和内釜体10工作稳定性能,也保证了外釜体7与内釜体10之间受力效果的均匀性。

耐压腔13均匀的分布在外釜体7与内釜体10之间,并且耐压腔13之间互相连通,可以保证耐压腔13正常的工作性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耐压防腐反应釜时,首先,通过进料口15将物料投入装置内,物料会进入内釜体10内,然后密封关闭进料口15,如果不需要调节内釜体10内的压强,则可以启动驱动电机1,通过磁力耦合器3直接使搅拌轴12在内釜体10内转动,便可以完成该反应釜的工作过程;

如果需要装置进行高压或者低压工作时,可以通过通气管6增加内釜体10和耐压腔13内部的压强,使内釜体10和耐压腔13内部的压强同时处于高压或者低压状态,内釜体10内部的压力可以为该反应釜提供工作所需的压力环境,而耐压腔13内部的压力环境,则可以将内釜体10的外侧处于相同的压力状态,以平衡内釜体10内部的压力,从而提高内釜体10的耐压性能,保证了该反应釜能够正常安全的进行工作;

而且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内釜体10内侧的防腐涂层11可以降低物料对内釜体10的腐蚀效果,从而提高了内釜体10的使用寿命,装置工作结束后,在减速机2的作用下,使搅拌轴12停止转动,物料便可以通过出料口9排出装置,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驱动电机1、减速机2、磁力耦合器3、压力表4、防腐涂层11和进料口15,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耐压防腐反应釜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779.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934719U

授权时间:20200114

主分类号:B01J19/18

专利分类号:B01J19/18;B01J19/02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沭阳利民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沭阳利民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元兴村

发明人:武传建

第一发明人:武传建

当前权利人:沭阳利民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耐压防腐反应釜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