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论文_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墨书

导读:本文包含了王阳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良知,周敦颐,荀子,康德,孟子,格物致知,大同世界。

王阳明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墨书[1](2019)在《王阳明的至圣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就圣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家自孔子以来最为坚定的信仰。虽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都肯定了圣人可学而至,但是,北宋之前儒家圣人观的整体基调仍是“圣人不可慕也”(《成之闻之》),直至被世(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31)

邹建锋[2](2019)在《王阳明治国理政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500年前,王阳明在与亲传弟子同时也是他妹夫的徐横山讨论《大学》一书时,看出当时明朝正德初期政治环境的僵化腐败,他由此上溯总结以前朝代治国理政的得失,尧舜禹叁个人时期的天下大同政局最为他称道。在王阳明早年治国理政的世界里,他对未来盛世的构想略显模糊,但内心充满对大同世界(本文来源于《宁波通讯》期刊2019年23期)

孙勇[3](2019)在《探寻高中语文教学的“心源”——试论王阳明《传习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迪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是我国明代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传习录》,其中记载了他的大量语录与论学书信。从教育思想层面讲,《传习录》所蕴含的思想深刻,甚至其对当今语文教学也有较大的启迪意义,特别是其中对于语文教学的弊端进行了有利的批判与针砭,可称之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心源"。本文就浅层次探析了这一"心源",谈谈《传习录》为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深刻启示。(本文来源于《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2-01)

张学智[4](2019)在《王阳明心学的精神与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龙场悟道的意义、"致良知"的精义、"知行合一"的特点叁个方面探讨了王阳明心学的精神与智慧,认为王阳明是以德性为统领、知识为辅翼,在"致良知"活动中来增进理智、坚韧意志、中和情感、敏锐直觉,进而使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整合成一个总体,且各个方面互相依持、互相激发、互相辅助,共同应对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王阳明思想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朱熹思想的转进,它简易直截,但充满解释的张力。(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11期)

李玮皓[5](2019)在《论唐君毅诠释视域下王阳明思想的治疗学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为其晚年重要之论体,而在唐君毅诠释视域下,王阳明"万物一体"论有其治疗之义蕴。此治疗意义有助于当代之吾人立于生存需求之上,进而追寻"意义价值之需求",自觉自我之生命意义并实践之。在唐君毅之诠释下,阳明良知教之义蕴可体贴于吾人所处之生活世界中,治疗受疏离与异化之苦痛之吾人,使吾人之生命获得"治疗",恢复与天地万物本具之一体感,体现儒者之终极关怀。(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晓杰[6](2019)在《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动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的良知说历来被认为具有道德动力义,但本文认为王阳明思想中该问题具有复杂性。王阳明本人并未对道德动力之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所以要进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做间接探讨与推论。通过对"知者意之体"的分析,可知良知可以作为本体而发用,由此推导出道德动力与情感也可作为"用"而源于良知。但仔细审视王阳明对于孟子四端之心的看法,就会看到他完全是从根源以及究极的意义理解四端之心。又由于王阳明倾向于以"知是知非"来统摄理解四端,导致"恻隐之心"等道德感情更多地被理解为"知恻隐"。这两点理解其实与朱熹并没有本质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顾辰宇[7](2019)在《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实践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以"自由即自律"为道德原则的主题,认为道德自律根源于作为道德主体的行为的自由性,因此道德原则是自由的法则,并且具有实践性。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将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与现实生活联系,从实践的角度来谈道德修养,确立了致良知、知行合一、体证工夫的道德践行途径。他们的道德哲学思想都体现了将道德原则落实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姚新中,张燕[8](2019)在《两种情感主义的“心学”理论——斯洛特与王阳明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比较的视角来考察斯洛特和王阳明两种不同的"心学"理论。斯洛特用中国哲学的"心"(heart-mind)来重新界定西方传统的"心灵"(the mind)概念,反对理性主义把心灵作为纯理智活动的观点,认为所有心灵活动都包含情感因素,所有理智活动都可还原为情感或情感属性,而王阳明认为心即先天的良知。斯洛特认为他的心灵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心概念相一致,并能够为中国思想中理智与情感相融的心学预设提供哲学论证,而阳明心学也可以从情感主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但前者的"情感"和"心学"更多呈现出当代情感主义的基本特质,通过经验性的移情和同情发挥作用,而后者更注重情理交融、以情为主的先验性与直觉性。从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可以在情感主义伦理学框架下为理解两种"心学"理论开拓出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芝,周建华[9](2019)在《凯旋之后的王阳明》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秦刻石颂德以降,历代兴师扬威之人在胜利之后,往往勒石立碑,昭铭其功。东汉窦宪勒石燕然,是中护军班固作《封燕然山铭》,纪汉威德。唐宪宗时,李诉雪夜入蔡州,有行军司马韩愈濡染大笔,作《平淮西碑》。明代王阳明巡抚南赣、江西期间,平“山贼”,平宸濠之乱,凯旋之(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1-11)

王凯立[10](2019)在《王阳明心学中的“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王阳明心学中,"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是致良知落实到市民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王阳明看来,"过"可以与圣贤人格相容,因而"过"与"恶"在根本上就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如此,改过工夫要求调动良知心体来照见、改正过误,因而改过实际上就是致良知。就内容而言,改过工夫可以概括为自思内省、痛自悔咎、洗涤旧染、相责以善四个方面,它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事,而且还是集体的儒学实践。总体而言,"过""恶"之别及改过工夫撬动了王阳明心学融通于哲学与世俗之间的多维面向,王阳明心学并非只是抽象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向世俗教化的适应性转变,即建构起一个创生意义的功夫世界才是王阳明心学乃至整个儒学的核心关切。(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王阳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约500年前,王阳明在与亲传弟子同时也是他妹夫的徐横山讨论《大学》一书时,看出当时明朝正德初期政治环境的僵化腐败,他由此上溯总结以前朝代治国理政的得失,尧舜禹叁个人时期的天下大同政局最为他称道。在王阳明早年治国理政的世界里,他对未来盛世的构想略显模糊,但内心充满对大同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阳明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墨书.王阳明的至圣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邹建锋.王阳明治国理政思想[J].宁波通讯.2019

[3].孙勇.探寻高中语文教学的“心源”——试论王阳明《传习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迪作用[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4].张学智.王阳明心学的精神与智慧[J].哲学动态.2019

[5].李玮皓.论唐君毅诠释视域下王阳明思想的治疗学向度[J].宜宾学院学报.2019

[6].陈晓杰.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动力问题[J].现代哲学.2019

[7].顾辰宇.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实践内涵[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

[8].姚新中,张燕.两种情感主义的“心学”理论——斯洛特与王阳明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

[9].陈芝,周建华.凯旋之后的王阳明[N].光明日报.2019

[10].王凯立.王阳明心学中的“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J].武陵学刊.2019

论文知识图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韶膜细胞EK...电针足阳明经(穴)大鼠胃影膜细胞ERK磷...南宁布人民公园王阳明石刻仲2 王阳明及其后学与明代书院-“阳明...王阳明陈列展琪为言理性和良知来说既然它是啥一硬我们...

标签:;  ;  ;  ;  ;  ;  ;  

王阳明论文_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墨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