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裂隙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隙,张量,巷道,数值,节理,围岩,单元。
裂隙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奇,薛振晓,穆孟婧[1](2019)在《一维管单元模型确定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直接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蒙特卡洛法随机生成叁维裂隙圆盘网络系统,将复杂的叁维裂隙渗流网络简化为一维管单元渗流模型,以工程实际校正的渗透张量作为参考标准确定目标函数,直接给定管径与隙宽比,相当于给定管单元直径直接进行渗透张量的计算。通过M-f拟合多项式得到目标函数的极小值,优化得到管径隙宽比,渗透张量主值平均误差小于遗传算法优化结果。(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12期)
裴启涛,丁秀丽,黄书岭,景锋[2](2019)在《速凝浆液岩体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及粗糙裂隙等效水力开度的确定方法,同时考虑了浆液自重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恒速率注浆条件下反映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扩散区内的黏度及压力时空分布方程,定量确定了注浆压力与注浆时间及浆液扩散距离的关系。最后,借助于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恒速率注浆时不同裂隙面产状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注浆工程速凝类浆液注浆参数的确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12期)
胡园园,马振乾,焦安军,袁顺林,高方玲[3](2019)在《基于离散元的裂隙岩体巷道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裂隙岩体巷道的安全控制难题,以黄岩汇煤矿典型巷道为工程背景,借助离散单元法程序UDEC研究了不同节理性质对巷道稳定的影响,探讨了巷道塑性区及围岩位移场的演化规律和顶板节理的力学性质对塑性耗散能、节理滑移耗散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节理参数下,巷道塑性区范围影响较小,约为5m左右。顶板变形量由150mm增大到800mm,两帮变形量由350mm增加至700mm。巷道围岩节理参数越小,表现出围岩内部裂隙更加容易发育和相互之间贯通,形成较大裂隙,导致巷道顶板下沉量更大;巷道塑性耗散能增加,围岩出现塑性变形,内部岩石破碎碎胀扩容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23期)
徐帮树,张万志,石伟航,郝广伟,刘性锋[4](2019)在《节理裂隙层状岩体隧道掘进爆破参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爆破开挖引起的隧道拱部易离层以致超挖、掌子面底部欠挖的工程问题,研究了节理裂隙发育的水平层状岩体大断面隧道掘进爆破参数.依托蟠龙山隧道工程,开展了现场掘进爆破试验和层状岩体破坏机理分析,优化了隧道开挖的光面爆破参数、掏槽孔布设方案和最大单孔装药量参数.对比分析爆后围岩特征、毛洞轮廓超欠挖和围岩变形,发现采用掘进爆破优化参数的洞室开挖成型效果更好.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爆破参数进行开挖,可抑制拱顶岩体大面积离层,明显减小拱肩围岩层间错台高度和宽度,避免掌子面中底部岩体"鼓肚"现象;隧道轮廓最大线性超欠挖明显减小,上台阶断面平均超挖面积减小59.3%;至开挖完成15 d,拱顶沉降和拱腰水平收敛量测值较优化前分别减小了21.6%和18.3%.(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嘉夫,齐昕[5](2019)在《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裂隙试件,在考虑裂隙表面粗糙性的立方定理修正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岩石渗透系数的等效沟槽模型对粗糙裂隙的渗流进行分析,推导得到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并根据裂隙试件J1、J2及J3的数值计算结果确定渗流计算公式中的待定常数,然后采用裂隙试件J4、J5对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将本文渗流计算公式得到的裂隙试件渗流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两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裂隙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11期)
谷拴成,孙冠临,苏培莉,李金华[6](2019)在《岩体裂隙动水注浆扩散半径影响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灰比与注浆压力是动水注浆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基于自主设计的模拟裂隙动水注浆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了裂隙动水注浆试验,探讨了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方式,分析了纯水泥浆液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和水灰比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对试验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扩散方式为分区扩散,注浆压力不变时,扩散半径与水灰比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成正比。(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吴伟民[7](2019)在《大坝边坡裂隙发育段岩体处理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裂隙发育岩体存在的危害是很大的。讨论了裂隙发育岩体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坝基开挖已完成,河床部位主体工程开始施工,为保证工期,必须进行立体作业。为此,需要制定一个既能保证裂隙发育岩体处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又能保证立体作业期间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和对已有建筑物进行保护的方案,以利于促进大坝边坡裂隙发育段岩体处理的顺利实施。图3幅。(本文来源于《小水电》期刊2019年05期)
张士科,于锦彩,付德伟[8](2019)在《基于离散元法的深部裂隙岩体地层直井井壁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油钻井过程中,深部裂隙地层岩体结构场环境复杂,加之钻井液更容易渗漏及应力场变化,常常容易造成井壁失稳。本文基于多场耦合理论,采用UDEC分析软件,在考虑天然裂缝和井壁周围围岩内摩擦角减小的情况下,研究了钻井液液体压力影响下的深部裂隙岩体在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考虑天然裂缝情况下,欠平衡钻井更有利于减少钻井液的渗透范围,从而减少井壁失稳的风险;欠平衡钻井的井眼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位移变化最为明显,也最容易导致井壁在该方向上由于变形过大而失稳;而当钻井液压力大小与地层最小水平压力大小相当时,井壁相对越稳定。(本文来源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9](2019)在《基于RFPA~(2D)-Flow软件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表征单元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多依附于高陡裂隙岩体边坡而建,而边坡的渗控结构成为研究重点。为进一步研究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基于C语言程序,考虑不同迹长、密度的概率分布,通过蒙特卡罗方法生成随机裂隙,然后将随机裂隙导入有限元渗流计算软件RFPA~(2D)-Flow,形成渗流裂隙网络模型。通过对不同的方位、不同尺寸上的等效渗透系数的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渗透张量,结合类张量特性和类常量特性判定依据,确定渗流表征单元体,并自定义渗透特性各向异性系数,研究裂隙的密度、迹长对岩体渗透张量、表征单元体尺寸和各向异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裂隙密度和裂隙迹长对裂隙岩体的渗透主值影响较大,但对渗透主方向几乎无影响,随密度或者迹长的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主值逐渐增大;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裂隙密度或迹长的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表征单元体尺寸逐渐减小;③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各向异性系数r随密度增大逐渐减小,随裂隙迹长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左岸边坡裂隙岩体为例,根据地质勘探所获的裂隙概率分布特征及相关参数,利用本文研究方法进行渗流数值模拟计算,确定锦屏左岸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和表征单元体尺寸,并结合现场压水试验结果对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在一个数量级之内,说明本文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近。(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玉成,孙浩程,房媛,杨定韬,孟祥瑞[10](2019)在《含平行裂隙节理岩体的破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含平行裂隙相似材料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用PFC3D模型进行了模拟。通过试验和DEM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了含平行双裂隙岩体在单轴压缩下的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破坏阶段,当轴向应变达到0. 02后,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双峰"现象;抗压强度随预制裂隙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变化。预制裂隙倾角较小时(≤45°),抗压强度随裂隙倾角变化规律不明显。预制裂隙倾角在45°时,试块抗压强度最低。预制裂隙倾角较大时(≥45°),抗压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裂纹起裂区域均位于两预制裂隙中间区域。随着预制裂隙倾角的增大,萌生裂纹的端点位置从两端点均在预制裂隙中间,向一端点位于裂隙中间另一端点位于预制裂隙顶端,到两端点均位于预制裂隙顶端转变;试件不同预制裂隙倾角对应不同的岩桥倾角,岩桥倾角较大时(≥60°),岩桥倾角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裂隙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及粗糙裂隙等效水力开度的确定方法,同时考虑了浆液自重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恒速率注浆条件下反映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扩散区内的黏度及压力时空分布方程,定量确定了注浆压力与注浆时间及浆液扩散距离的关系。最后,借助于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恒速率注浆时不同裂隙面产状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注浆工程速凝类浆液注浆参数的确定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隙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奇,薛振晓,穆孟婧.一维管单元模型确定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直接优化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2].裴启涛,丁秀丽,黄书岭,景锋.速凝浆液岩体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3].胡园园,马振乾,焦安军,袁顺林,高方玲.基于离散元的裂隙岩体巷道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9
[4].徐帮树,张万志,石伟航,郝广伟,刘性锋.节理裂隙层状岩体隧道掘进爆破参数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5].刘嘉夫,齐昕.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9
[6].谷拴成,孙冠临,苏培莉,李金华.岩体裂隙动水注浆扩散半径影响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7].吴伟民.大坝边坡裂隙发育段岩体处理方案研究[J].小水电.2019
[8].张士科,于锦彩,付德伟.基于离散元法的深部裂隙岩体地层直井井壁稳定性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9].王振伟,马克,田洪圆,李全生.基于RFPA~(2D)-Flow软件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表征单元体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9
[10].李玉成,孙浩程,房媛,杨定韬,孟祥瑞.含平行裂隙节理岩体的破坏规律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