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瓜的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宏宇[1](2020)在《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的重要栽培品种之一,是菜油兼用的蔬菜也是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我国既是南瓜消费大国也是南瓜种植大国,南瓜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现代都市农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南瓜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大众喜爱的瓜子,其籽粒大小和百粒重是评价南瓜籽粒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解析印度南瓜籽粒性状的QTL位点,可以提高印度南瓜育种效率。本试验以印度南瓜自交系‘2013-12’和‘9-6’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籽粒大小进行QTL定位分析,前期研究已经将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相关的QTL位点定位在6号染色体上。为进一步验证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的定位结果,本研究在印度南瓜6号染色体上开发CAPS和In Del引物扫描150株F2群体。将F2和F2:3群体的表型数据和F2群体的基因型数据结合分析,定位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QTL位点。根据印度南瓜基因注释,在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QTL区间内筛选影响籽粒大小的候选基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长宽比、百粒重和单瓜籽粒数5个籽粒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2)由F2:3群体籽中粒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呈正相关;籽粒长宽比和籽粒长度呈正相关,籽粒长宽比与籽粒宽度呈负相关;百粒重与籽粒宽度和籽粒长度皆呈正相关;单瓜籽粒数与其余4个籽粒性状均无相关性。(3)利用亲本重测序和印度南瓜基因组数据,在印度南瓜6号染色体上开发17个CAPS标记和7个In Del标记,其中9个CAPS标记和2个In Del标记具有多态性,CAPS标记多态率为52.94%,In Del标记多态率为28.57%。(4)在印度南瓜6号染色体上构建一张包含1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该图谱总长为64.48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86c M。在标记Chr06_2374213和Chr06_3507675(2.37-3.51Mb)之间检测到1个与籽粒长度相关的QTL位点SL6-1F2,该QTL的LOD值为3.6,可解释22.2%的表型变异率。在标记Chr06_1468248和Chr06_1929605(1.47-1.93Mb)之间检测到1个与籽粒宽度相关的QTL位点SW6-1F2,该QTL可解释20.8%的表型变异率,LOD值为4.8。(5)籽粒长度QTL区域中有15个基因在两亲本间存在非同义SNP突变位点,籽粒宽度QTL区域中有7个基因在两亲本间存在非同义SNP突变位点。根据印度南瓜参考基因组注释,筛选出3个可能是籽粒大小的候选基因,并分析3个基因在两亲本间的多态性。在控制籽粒长度QTL区域中,基因编码富含泛素连接酶E3的Cma Ch06G005450.1和基因编码富含VQ序列的Cma Ch06G005530.1,其保守区域中各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在控制籽粒宽度QTL区域中,基因编码为亮氨酸(LRR)重复序列的Cma Ch06G004140.1,其C2末端保守结构域和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保守结构域中各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3个基因中保守序列的非同义SNP突变位点,可能会影响蛋白质功能,进而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对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有潜在影响。
汪春玲[2](2020)在《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文中指出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别称寒瓜、枕瓜,属于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缘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南菜北运,周年供应的特色蔬菜。冬瓜果皮颜色是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鲜艳的果皮颜色能提高商品价值,满足人们对蔬菜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而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等基础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冬瓜生物学功能,为定向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本研究利用果皮墨绿色父本(kx-2)和果皮黄白色母本(yo-16)为材料构建F2作图群体,对冬瓜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基于测序结果开发SNP标记并构建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图谱与F2子代表型数据相结合完成QTL定位;最后利用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对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行注释并预测控制冬瓜果皮颜色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父本、母本和F1代果皮颜色以及叶绿素含量对比发现,冬瓜果皮墨绿色对黄白色不完全显性,F1果皮颜色为亲本的中间色-淡绿色;统计和分析F2子代的表型数据,发现F2群体果皮颜色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由此可推断出冬瓜果皮颜色性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241株F2群体以及父母本进行测序,开发了SNP标记并构建了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12条连锁群和5072个SNP标记,图谱长3140.35 c M,平均图距0.62 c M,是迄今为止分子标记数量最多且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冬瓜遗传图谱。3.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与F2群体表型数据相结合,对冬瓜果皮颜色进行QTL定位。一共检测到两个QTLs位点,分别是Bpc.8.1和Bpc.8.2,位于第8条连锁群的84 c M-156.6 c M区间,表型贡献率分别为8.1%和6.53%,LOD值分别为3.02063和2.859935,推测Bpc.8.1可能是调控冬瓜墨绿色果皮的相关QTL位点。4.基于QTL定位结果,在候选区间发现20个基因,11个基因成功获得注释。其中,Bch8G004450注释结果与叶绿体外膜孔蛋白合成有关,Bch8G004050注释结果与细胞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构成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因此,推断Bch8G004450和Bch8G004050可能为控制冬瓜墨绿色果皮的候选基因。
李丽[3](2019)在《利用连锁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的QTLs》文中研究说明花生是一种豆科作物,起源于南美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花生株型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农艺性状,与花生产量、抗病性和机械化采收密切相关。在花生种质资源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花生株型(匍匐和直立)和几种中间形态。为更好的研究花生株型的遗传结构,将其分解为五个相关性状,包括侧枝基角(Lateral branch angle,LBA)、主茎高(Main stem height,MSH)、侧枝长(Lateral branch length,LBL)、扩展半径(Extent radius,ER)和株型指数(Index of plant type,IOPT)。由于花生株型相关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存在基因和环境互作的影响,利用传统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其遗传机理进行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序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物种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因此,高通量测序技术与传统定位方法以及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已成为育种家进行QTL定位和挖掘相关性状基因的一种高效的方法。本研究以直立型花生材料“冀花5号”和匍匐型花生材料“M130”为亲本构建的F2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筛选出匍匐和直立的极端分离株系各35株,分别构建两个DNA池;采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A 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分别对两个混池的特异性DNA片段进行测序。通过筛选两个混池内特异DNA片段上的变异位点,获得与株型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其次,经过连续自交获得F8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采用SLAF-seq对群体进行测序并开发株型相关的SNP标记,通过构建高密度花生遗传图谱结合7个环境的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获得与株型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最后,本研究以103份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构成的自然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Affymetrix 2.0芯片筛选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群体结构、亲缘关系以及连锁不平衡分析;基于最优模型对该群体的5个株型相关性状(侧枝基角、主茎高、侧枝长、扩展半径和株型指数)结合两个环境下的表型鉴定结果进行GWAS。鉴定与性状相关联的SNP位点,推测与株型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解析花生株型相关的遗传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掘与花生株型性状相关的QTLs,为花生株型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BSA-seq(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sequencing)的方法,在匍匐池和直立池之间共筛选得到1911个候选多态性SLAF标签,其中在A基因组中一共有1023个高质量候选多态性SLAF标签。A09最多为515个,A01最少为18个。在B基因组中共有888个高质量候选多态性SLAF标签,B04最多为192个,B07最少为21个。对得到的候选多态性SLAF标签,通过SNPindex方法分别进行关联分析。匍匐池和直立池拟合后的关联阈值为0.5823,共获得3个与匍匐直立性状(侧枝基角)显着相关的SLAF标签,与匍匐直立性状(侧枝基角)关联的多态性SLAF标签定位在Araip.B05号染色体上,且定位到1个与匍匐直立性状(侧枝基角)关联的区域(142,610,834-146,688,220),大小为4.08M。2.花生高密度遗传图谱共包含2808个SNPs标记,分布在20个连锁群上,总长为1308.20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47 cM。基于7个环境下鉴定的与株型性状相关的表型性状结果,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定位到39个与株型相关性状相关的QTLs,它们分布在10个染色体上,贡献率为4.55%27.74%。其中,6个QTLs与侧枝基角相关、8个QTLs与扩展半径相关、7个QTLs与株型指数相关、11个QTLs与主茎高相关、7个QTLs与侧枝长相关。在这些QTLs中,有12个QTLs共定位在B05上,通过与异源四倍体花生参考基因组“Tifrunner”相比较,其定位区间长0.17 Mb。对共定位区域的分析表明,推测的候选基因可能参与了光和激素的调控,该结果将为花生株型分子育种和花生驯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3.利用花生SNP芯片(Affymetrix 2.0)对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中103份材料进行基因分型。经过过滤掉低质量(call rate<0.95)的SNP和MAF小于0.05的SNP后,共获得了12342个SNPs。其中,B09染色体上的SNP密度最大,为0.10 M/SNP,SNP数量为1428个。而A10染色体上的SNP密度最小,为0.37 M/SNP,SNP数量为293。染色体间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范围为0.260.30,平均PIC为0.28。利用12342个经筛选的SNPs进行了种群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经过种群结构分析表明,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被分为四个亚群,即G1,G2,G3和G4。当r2等于0.2时,LD衰减距离为0.16M。对两个环境获得的株型相关性状进行了GWAS分析,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91个相关的SNPs。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A01,A02,A03,A04,A05,A06,A07,A09,A10,B04,B05,B06,B07,B08和B10。筛选到597个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在生物过程、激素信号、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通过GWAS和BSA-seq联合分析发现,GWAS关联到的与侧枝基角相关的SNP(AX-147251085,144,353,467)和BSA-seq关联到的结果重叠。根据LD衰减距离,将B05上与侧枝基角相关的基因组范围缩短到144,193,467-144,513,467,在该区域内包含与F-box家族蛋白相关的三个候选基因(Araip.E64SW、Araip.YG1LK和Araip.JJ6RA)和与PPP基因家族蛋白相关的一个候选基因(Araip.YU281),它们都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本研究通过利用BSA-seq对花生侧枝基角进行关联分析、构建花生高密度遗传图谱以及结合7个环境下对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鉴定进行QTL定位、首次利用花生Affymetrix 2.0芯片对花生株型相关性状进行GWAS分析,筛选出大量的与株型相关性状相关的SNPs,该结果为花生株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发现为解析花生株型的遗传基础、花生株型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杨森要[4](2019)在《甜瓜短侧枝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甜瓜(Cucumis melo L.)二倍体物种,为黄瓜属的一年蔓生性草本植物。甜瓜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作物,在甜瓜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植株进行吊蔓、打叉、整枝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耗费大量人工,制约了甜瓜产业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甜瓜的株型改良主要集中在株高性状,而对侧枝的改良则十分滞后。甜瓜的侧枝十分发达,其发育伴随着甜瓜的整个生长周期,为了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及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通常需以人工去除。由于缺乏理想株型的品种,机械化、轻简化和省工化栽培管理难以实施,这给广大育种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新挑战。本课题组在田间发现西亚甜瓜种质PI351131中的一个短侧枝变异材料命名为(D581),经多代自交提纯,性状表现稳定,并以此材料开展甜瓜短侧枝性状QTL位点研究。以短侧枝材料D581和长侧枝H465为父母本构建F2及F2:3群体,通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甜瓜侧枝相关性状进行了 QTL位点挖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瓜侧枝性状遗传分析:通过对试验材料群体的表型分析发现,D581和H465在侧枝长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且短侧枝趋向于隐性遗传。F2群体表型数据连续分布且存在超亲现象,频率直方图趋向于正态分布,表明甜瓜侧枝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2、甜瓜图谱的构建:以两亲本对课题组的1136对SSR引物及新合成的132对InDeL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并用于基因分型,通过JionMap4.0软件对94个单株基因型进行图谱,的构建,获得了一张包含12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全长1433.3cM的遗传图谱,图谱上共有253个标记,其中包含193对SSR标记和60对InDeL标记,各连锁群长度在77.8-197.0cM,各连锁群标记数有14-32个不等,各连锁群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3.41-10.94cM,平均标记间距为5.67cM,通过标记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的共线性分析,表明该图谱适合用于QTL定位。3、甜瓜侧枝性状QTL定位:两季中共获得31个QTL位点,在第7、8、12连锁群上分布了 4个以上的QTL位点。在两季中,侧枝总长定位到3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23.90%;侧枝均长定位到4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40.48%;11-15节总长定位到2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33.27%;16-20节总长定位到7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65.27%;21-25节总长定位到7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74.12%;26-30节总长定位到3个QTL,累积贡献率为32.99%;11-20节总长定位到2个QTL,累积贡献率为30.00%;21-30节总长定位到3个QTL,累积贡献率为37.45%。侧枝总长和侧枝均长的QTL位点往往处于同一基因座上,且侧枝总长和侧枝均长在春秋两季中在均在第8连锁群的SSR029716-ECM88标记间检测到QTL位点,在这个标记区间共检测到7个QTL位点,累积贡献率为75.66%,这个区间是以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何梦晓[5](2019)在《黄瓜单性结实QTL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验证》文中指出黄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强单性结实性的黄瓜品种在不利于授粉受精的生长环境中也可以获得稳定的结实率,保证产量,而且单性结实的黄瓜果实无籽,口感较好。因此,探明黄瓜单性结实的分子遗传机制是创新黄瓜单性结实种质、培育强单性结实性黄瓜新品种的必要基础。本研究以单性结实性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黄瓜品系(‘ZK’:弱单性结实品系;‘BY’:强单性结实品系)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90个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构建了一张黄瓜遗传连锁图谱,利用此图谱对黄瓜单性结实主效QTL进行了初步定位;对以弱单性结实的亲本为轮回亲本的回交后代BC1、BC2和BC3群体进行了重组株的筛选;对双亲进行了重测序并基于重测序结果在初步定位得到的主效QTL区间内发掘SNP和InDel位点,开发出相应标记后以BC3重组株为作图群体构建物理遗传图谱,完成黄瓜单性结实QTL的精细定位。对精细定位主效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在3种激素处理和不同黄瓜品系的果实中进行qRT-PCR表达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包含7个连锁群,图谱总长为652 cM。经过初步定位获得3个与黄瓜单性结实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Chr2、Chr5和Chr7上,命名为par2、par5和par7,其中par7的LOD值达到7.9且高于另外两个QTL,而且其遗传贡献率达到13.9%,因此,选择其作为进一步进行精细定位的QTL。par7两端的SSR标记是SSR22643和SSR19437,区间大小为3.49Mb;2.构建了以’ZK’为轮回亲本的BC3回交群体,利用par7初步定位QTL两端标记筛选到了 3个BC3重组株家系,利用InDels和SNPs对70株BC3进行了基因分型,最终将目标QTL定位至60.4 kb区间范围内,物理位置介于5121054和5181487之间,区间内共有14个基因,功能注释涉及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PPR)、MYB家族转录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甲基酯酶、ACC氧化酶和2-氧戊二酸双加氧酶等;3.用CPPU、NAA、GA4+7处理的’ZK’和’BY’未授粉处理的黄瓜果实都正常膨大,‘ZK’未授粉处理的果实产生化瓜现象。在这几种激素处理和不同单性结实能力的黄瓜品系中,C7G074870.1在开花后0-4天内呈现出了规律性表达,与单性结实的关系为负调,该基因是一个MYB家族转录因子。初步结论认为该基因可能是控制黄瓜单性结实的关键基因。
宋雪彬[6](2018)在《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高度杂合的人工栽培群体,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不仅不同品种间形态性状千差万别,相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表型性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品种群,准确识别和定义菊花表型性状是识别和鉴定菊花品种的首要条件,而在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对于菊花新品种的定向改良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菊花DUS测试指南》对菊花品种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然而,该标准缺少对性状的数量化和规范化描述及分析,导致对测试品种的鉴定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后续的进一步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据此,本文作者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总结出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重要组成要素,重新定义并从中挖掘了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对其进行了数量化分类分析;继而,对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构建F1杂交群体,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模型、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研究了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基于151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对其299个舌状花形态性状进行分类分析。首先,将影响舌状花形态的关键性状——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定义为花冠筒长/舌状花长(CTL/RFL),并利用概率分级和判定系数对CTMD进行数量化分类,将其分为 3 类:平瓣(0≤CTL/RFL≤0.2),匙瓣(0.2<CTL/RFL≤0.6)和管瓣(0.6<CTL/RFL≤1.0)。然后,利用舌状花宽、开裂处弯曲姿态和先端性状等9个性状,基于Q聚类分析将这3种瓣类进一步分为3型:直型,曲型和畸型。最终构建了3类9型的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分别为直平、曲平、畸平、直匙、曲匙、畸匙、直管、曲管和畸管。(2)基于对436个品种观测得到的24个叶片形态性状,将其中18个性状进一步转化得到13个叶形结构参数性状,结合剩余的4个叶脉角度和2个叶片形态定性性状(共计19个性状)对中国传统大菊叶片形态进行数量化分类分析。对上述19个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它们在品种内一致性较高(C.V<15%),品种间差异明显(C.V为13.32-34.29%),可以作为菊花品种鉴定的辅助性状。基于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了 8个相对独立的性状,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 5个关键性状:叶长/叶宽,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叶柄长/全叶长。利用这5个关键性状对菊花叶片形态进行Q聚类分析,最终将菊花品种的叶片形态划分为16种类型。(3)利用定义的两个影响菊花花型的关键性状并以这2性状差异加大的亲本构建了 2对F1杂交群体:这两个性状分别为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后者定义为舌状花数量/头状花序上小花总数量(NRF/NF)。杂交群体的组合Ⅰ为父本为’红匙’,母本为’388Q-76’;组合Ⅱ父本为’225’,母本为’Candy’。对上述挖掘到的18个重要花部性状、15个叶部性状、花色素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TMD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RNRF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50%;叶长/叶宽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受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控制(B-5),裂片长/叶脉长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A-1),裂片长/裂片宽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40%;总花青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受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44%和86.03%。(4)基于(3)中的有性杂交组合Ⅱ获得的305个F1后代植株(hybrids),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了 905,428个SNP标记,其中有26,085个多态性标记。最终构建了一张包含6452个SNPs标记的菊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27条连锁群,总长度为4301.5 cM,连锁群长度范围为84.66 cM(LG18)-253.37 cM(LG9),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59.315 cM。该图谱的平均图距为0.76 cM,连锁群上的标记数量从124(LG3)到528(LG2)不等。对这6452个标记在作图群体种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检测结果显示有525个标记偏分离,偏分离比为8.14%。(5)基于(4)中获得的图谱,对(3)中得到的花部、叶部和花色各个性状进行QTL分析。采用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了 136个与花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共检测到控制CTMD(CTL/RFL)的16个QTLs和3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控制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的34个QTLs和4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了 51个与叶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控制叶长/叶宽的QTLs有2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的QTLs有6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的QTLs有12个。发现控制总花青素含量的3个QTLs,控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2个QTLs,均为主效QTLs。将这些关键QTL和菊科植物向日葵基因组和生菜基因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了和这些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及相关序列。综上所述,对重新定义并挖掘到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进行数量化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菊花品种分类的重要性,为多样性菊花品种的分类识别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且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而,基于F1杂交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最终挖掘到了影响这些性状的QTLs及主效QTLs,为菊花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图位克隆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菊花重要观赏性状形成机理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吴宗斌[7](2017)在《丝瓜果实苦味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瓜是葫芦科蔬菜重要作物之一,在我国普遍栽植的有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L.)Roxb.]以及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me.]两个亚种,华南地区以种植有棱丝瓜为主。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无棱丝瓜)杂交会产生苦味,并且在生产中有棱丝瓜也常会出现瓜条苦味现象,苦味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健康影响,育种中需要剔除这一性状。本研究利用不苦的有棱丝瓜‘4-0-0-0’与不苦的普通丝瓜‘48-1-0-0’两个亲本构建回交群体,应用SSR及SRAP标记构建了丝瓜分子遗传图谱并对丝瓜果实苦味基因进行了初定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4-0-0-0’、‘48-1-0-0’、‘48-1-0-0’ב4-0-0-0’杂种F1以及[(‘48-1-0-0’ב4-0-0-0’)ב48-1-0-0’]的BC1回交群体植株果实苦味进行品尝鉴定:两个亲本果实不苦,杂种F1果实苦,回交群体87株果实苦味性状分离,苦:不苦比值符合1:1。证明有棱丝瓜中存在一个单显性苦味基因。2.从实验室发展的标记及文献报道的标记中挑选192对SSR引物进行亲本多态性分析,获得90对多态引物;对324对SRAP引物组合在亲本中扩增筛选得到36对扩增稳定、重现性好的多态SRAP标记。用获得的多态标记对回交群体的87个单株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张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含111个标记位点,其中SRAP标记32个,4个未整合进图谱;SSR标记有78个,12个标记没有整合到连锁图谱上。12个连锁群组,遗传距离总长覆盖775.41 cM,标记的平均间距是6.99 cM,单个连锁群的长度为27.1196.14 cM,最长连锁群为LG2,最短连锁群为LG11,标记数目介于418个。3.将丝瓜果实苦味性状作为一个标记bt,与其他标记一起进行共分离分析,果实苦味基因bt被整合进连锁群3,初定位在SGE292与SGC19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08 cM、3.11 cM。所获得的分子标记可初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付冰冰[8](2016)在《黄瓜无卷须基因Cstd的精细定位及黄瓜茎尖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卷须是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攀援器官。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任卷须自由生长会造成株间、株与吊蔓绳之间相互缠绕遮挡,不仅影响栽培群体的通风与透光,也给植株落蔓等田间管理带来困难;还可能缢伤枝蔓或者果实;更重要的是与雌花同节位的卷须,与雌花有强烈养分竞争(章玉春等2010),在生产上,常将卷须人工摘除,但这种做法势必导致劳动量增加、生产成本加大。因此无卷须的性状对于黄瓜高产和省力化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所有的黄瓜种质及品种都在叶腋间着生卷须,而来源于课题组EMS突变体库中无卷须突变体“B007”,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无卷须,是研究黄瓜卷须形成机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通过无卷须突变体B007(P1),与北美型黄瓜Gy14(P2)和华北型黄瓜9930(P3)杂交,分别构建F2代遗传群体,对无卷须性状进行了遗传规律分析,并对无卷须基因(暂命名为Cstd)进行了基因定位,同时利用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分析,在候选基因定位区间内筛选突变位点和Cstd的候选基因。此外由于黄瓜茎尖(SAM)决定了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了解黄瓜卷须的发生和形成机制离不开对茎尖发育形态和解剖学的研究,本研究对黄瓜茎尖的石蜡切片技术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不同方法对黄瓜茎尖切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从解剖学角度了解卷须发生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卷须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及Cstd基因的初步定位利用B007分别与Gy14和9930杂交的F1代,自交分别获得1673株F2代单株(P1/P2)和834株单株(P1/P3),统计卷须性状的有无及其分离比,结果表明在P1/P2群体中无卷须植株有347株,有卷须植株有1326株;在P1/P3群体中无卷须植株有株196,有卷须植株有株638,经卡方检验(P=0.05),分离比接近1:3,说明黄瓜无卷须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利用2489对SSR引物,在P1/P2群体的双亲中筛选出193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7.8%。P1/P3群体的双亲中筛选出12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为5.2%。在单个群体中,分别选取F2代隐性株和显性株各5株构建基因混池,利用BSA法对上述多态性引物进行了池间筛选,寻找连锁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标记,最终在P1/P2群体中获得16对连锁标记;P1/P3群体中获得5对连锁标记,最终将Cstd基因定位于黄瓜第6号染色体末端的197kb的区间内。2.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分析筛选定位区间内的突变位点及候选基因选取P1/P2的F2代中显性株和隐性株各102株,等DNA量进行混合,构建基因差异池进行重测序,并与9930和野生型的基因组进行比对,依据SNP指数以及突变位点对基因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在197kb的定位区间内筛选到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该位点是9930基因组序列中Chr6的“(G28893996A)”。3.候选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及遗传位点多样性分析利用筛选的突变位点,设计了1对dCAPS标记,在P1/P2、P1/P3的F2群体500个单株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突变位点与Cstd基因共分离;将此dCAPS标记在400余份黄瓜种质中进行位点唯一性验证,结果表明此位点只在B007中存在,从而证明了候选基因就是控制黄瓜无卷须的目标基因。4.候选基因的克隆通过在葫芦科数据库中预测Cstd的位点所在的基因设计扩增引物,从9930和B007中分别扩增了候选基因,并利用TA克隆进行亚克隆,结果显示,9930和B007中的候选基因长度均为1686bp,预测的蛋白质均由5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std氨基酸的第82个氨基酸由野生型的天冬氨酸(D)变为天冬酰胺(N)。5.黄瓜茎尖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进本文在对黄瓜茎尖分生组织的石蜡切片研究中,探讨了影响透明、染色、脱蜡等关键环节的因素,结果表明,整染与片染相结合可提高制片效率和染色效果;用硬脂酸做透明剂,固色鲜艳,切片质量与传统二甲苯透明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硬脂酸处理会造成少许蜡片脱落;脱蜡时将玻片及染缸放入40°恒温箱中预热,二甲苯脱蜡50min,可有效除去细胞中的石蜡;片染时用95%酒精配制的1%番红染液与0.5%固绿染液对染,可简化试验步骤,并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
曲美玲[9](2016)在《黄瓜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认为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重要的果菜类蔬菜,在黄瓜育种中,第一雌花节位(First female flower node,FFFN)低,雌花率(Female flower ratio,SEX)高,早花(Early Flowering,EF)均能有效地提高黄瓜的早熟性和高产性,因此是重要的育种目标。大量研究均认为这三个性状都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利用以全雌黄瓜品系S1000和强雄黄瓜品系S1002为亲本的含153个株系的F2群体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将控制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以及早花的QTL定位在黄瓜分子标记连锁图上,以期为黄瓜早熟、高产育种提供可用的连锁标记,促进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在黄瓜高密度遗传图谱的基础上,通过调查S1000×S1002组合的F2:3群体2015年春季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率性状,对这两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并进一步对主效QTL所在区段进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雌花节位检测出一个QTL,FFFN6.1,位于第6染色体,其贡献率(R2)为9.39%;雌花率检测出两个QTL,位于第3和第6染色体,分别为SEX3.1(R2为6.55%)和SEX6.1(R2为14.03%)。推测FFFN6.1的候选基因为Csa6G216950,SEX6.1的候选基因很可能是F基因。通过调查S1000×S1002组合的F2:3群体三季中的早花性状,对该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并进行候选基因分析。三季共检测出6个QTLs,分别分布在第3、5、6、7号染色体上,分别为EF3.1-1(R2为11.4%),EF3.1-2(R2为10.1%),EF5.1(R2为9.1%),EF6.1(R2为9.2%),EF6.2(R2为13.8%),EF7.1(R2为13.2%),共解释66.8%的表型变异率,在两季中重复检测出的QTL位点有1个,其中EF3.1所在区间,共有140个基因;EF6.2所在区间,共有839个基因;EF5.1所在区间,共有86个基因,这三个区域预测到的基因数目太多,目前还不能确定哪些基因与早花性状相关,尚需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及分离鉴定。EF6.1所在区间共有6个基因,EF7.1所在区间共有23个基因,初步确定Csa6G382930,Csa7G430750和Csa7G431330分别为EF6.1与EF7.1的候选基因。
田丽波[10](2015)在《苦瓜遗传图谱构建及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对白粉病的抗性是苦瓜露地和设施栽培及抗病育种的重要性状,其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和QTL定位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基础,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研究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抗白粉病遗传进行研究;再次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进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取样的最适叶龄,对影响I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然后采用多代自交的野生苦瓜04-17-3和栽培苦瓜25-1杂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120株为构图群体,采用ISSR、SRAP和SSR标记构建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最后,以120个F2单株和F2单粒传获得的120个F2:3家系为白粉病抗性性状调查群体,利用已构建好的苦瓜遗传图谱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系之间白粉病发病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和多样性,28.57%的苦瓜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28.57%表现为中抗,33.33%表现为感病,9.53%表现为高感;抗病品系可通过维持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平,提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增强POD、PPO、PAL、SOD、CAT、APX酶活性清除因病菌侵染积累的H2O2和活性氧,使植物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动态平衡,使细胞壁木质化,阻止病原菌进一步入侵,从而来提高对白粉病的抗性。抗病苦瓜品系叶片的蜡质含量显着高于感病品系,蜡质层是其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一个有力结构屏障。叶背面的气孔及茸毛密度与病情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AL、PPO、POD、S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叶背面茸毛密度及气孔密度、叶片蜡质含量均可作为苦瓜对白粉病抗性早期鉴定的辅助指标。2.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抗病对感病为不完全隐性: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均为-12.00;2对主基因分别具有正向部分显性和正向超显性作用,加性效应值均大于其显性效应值,上位性效应值(i+jab+jba+1)为负值。从遗传率上看,回交世代和F2的主基因的值分别为55.14%、43.56%和95.22%,多基因的值分别为16.10%、26.57%和0,环境变异在4.78%-29.87%之间。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决定了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还受到环境变异的部分影响。在白粉病抗性育种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加性效应,选用白粉病抗性基因较多的材料作为亲本,并在早代进行选择,尤其是F2代主基因选择效率最高。3.采用改良CTAB法从苦瓜顶端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效果较好。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2.5 mmol/L MgCl2,250 μmol/L dNTPs,10 ng模板DNA,0.75 U Taq酶,引物浓度0.7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引物UBC826最佳退火温度为53℃C。4.构建的遗传连锁图总长为732.1 cM,共116个位点,包含了47个ISSR标记,53个SRAP标记,16个SSR标记,共13个连锁群,平均图距为6.31 cM,基本满足QTL定位的要求。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数为2-33个不等,距离在1.7~131.1 cM之间,偏分离比例为27.50%。5.在F2代中共检测到6个QTL位点,主要位于第1、第8和第10连锁群上,贡献率为0.65-12.15%,6个QTL位点的总贡献率为39.02%。在F2:3家系中共检测到11个QTL位点,第一连锁群上有3个位点,第10连锁群上有5个位点。这两条连锁群上位点比较集中,QTLs贡献率为0.97%-12.16%,F2:3家系中的11个QTL位点贡献率总和为62.86%。2年中有6个QTL在F2(2011年秋季)和F2:3家系(2012年春季)分别定位在了相同的基因座(Bz1.1/LG1,28.4cM;Bz1.2/LG1,77.3cM;Bz1.3/LG1,116.3cM; Bz8.1/LG8,18.0cM;Bz10.4/LG10,62.5cM;Bz10.5/LG10,103.2cM)。6个QTL位点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方向性比较一致。
二、黄瓜的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瓜的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南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1.2 种子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3 种子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种子性状调控机制 |
1.4.1 IKU-MINI3-SHB1 通路调控种子性状的作用 |
1.4.2 泛素途径对种子性状的控制 |
1.4.3 转录因子参与调控种子性状的机制 |
1.4.4 植物激素在种子性状发育中的作用 |
1.4.5 G蛋白信号途径调控种子性状 |
1.5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1.5.2 分子标记技术在南瓜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和籽粒性状表型测量 |
2.3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分析 |
2.3.1 提取试验材料的DNA |
2.3.2 CAPS和 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和筛选 |
2.3.3 CAPS和 InDel引物的PCR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 |
2.3.4 CAPS引物的酶切体系 |
2.3.5 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3.6 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2.3.7 带型整理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表型分析 |
3.1.1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在不同群体中的表型分析 |
3.1.2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 印度南瓜籽粒大小性状QTL定位 |
3.2.1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DNA检测 |
3.2.2 CAPS和 InDel分子标记多态性筛选 |
3.2.3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4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 |
3.2.5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区间候选基因预测 |
4 讨论 |
4.1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表型分析 |
4.2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 |
4.3 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区间候选基因预测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1.1.1 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1.2 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 |
1.2 QTL定位 |
1.2.1 QTL定位原理 |
1.2.2 QTL定位方法 |
1.3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冬瓜果皮颜色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冬瓜皮色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
1.4.2 冬瓜皮色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1.4.3 其他葫芦科蔬菜皮色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2.1 试验材料 |
2.1.1 亲本及作图群体 |
2.1.2 田间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提取和检测 |
2.2.2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3 重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2.4 测序比对分析 |
2.2.5 SNP标记的分型与筛选 |
2.2.6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2.2.7 遗传图谱质量评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重测序数据评估 |
2.3.2 基因分型及SNP筛选 |
2.3.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4 图谱质量评估 |
2.4 讨论 |
2.4.1 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的应用 |
2.4.2 作图群体与图谱质量 |
第三章 冬瓜果皮颜色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表型测定及计算 |
3.2.2 QTL定位 |
3.2.3 候选基因预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
3.3.2 果皮颜色QTL定位分析 |
3.3.3 候选基因预测 |
3.4 讨论 |
3.4.1 冬瓜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
3.4.2 冬瓜果皮颜色的QTL定位 |
3.4.3 冬瓜墨绿色果皮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发表论文情况 |
(3)利用连锁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的QTL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2.1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应用 |
1.2.2 花生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研究进展 |
1.2.3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1.4 利用BSA法进行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BSA-seq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DNA混池构建 |
2.1.2 SLAF-seq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2.1.3 SLAF标记开发与关联分析 |
2.2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2.3 表型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4 基因组DNA提取和SLAF文库构建 |
2.2.5 测序数据分析和基因型编码 |
2.2.6 高密度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7 QTL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
2.3 GWAS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DNA提取、基因分型和SNP筛选 |
2.3.2 群体结构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3 候选基因的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SA-seq的结果与分析 |
3.1.1 酶切方案与建库评估 |
3.1.2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3.1.3 关联分析 |
3.2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结果与分析 |
3.2.1 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
3.2.2 高通量SLAF测序和基因分型 |
3.2.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4 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3.3 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1 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
3.3.2 种质群体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
3.3.3 与株型相关性状相关联的SNPs分析 |
3.4 株型相关性状候选基因的鉴定 |
3.4.1 B05 上热点区域候选基因的鉴定 |
3.4.2 通过GWAS方法筛选预测的候选基因 |
4 讨论 |
4.1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
4.2 BSA-seq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甜瓜短侧枝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侧枝及其发育 |
1.2 植物侧枝调控研究进展 |
1.2.1 生长素 |
1.2.2 细胞分裂素 |
1.2.3 独脚金内酯 |
1.2.4 赤霉素 |
1.2.5 脱落酸 |
1.2.6 光 |
1.2.7 营养物质 |
1.3 甜瓜侧枝性状研究进展 |
1.4 其他作物侧枝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1.4.1 调控侧枝形成 |
1.4.2 调控侧枝生长 |
1.4.3 同时调控侧枝形成及生长 |
1.5 植物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5.1 植物QTL作图群体 |
1.5.2 植物常用QTL定位方法 |
1.5.3 分子标记 |
1.6 甜瓜遗传图谱及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6.1 甜瓜遗传图谱构建进展研究 |
1.6.2 甜瓜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种植及群体构建 |
2.3 性状调查 |
2.4 统计分析 |
2.5 基因型分析 |
2.5.1 主要药品及实验仪器 |
2.5.2 DNA的提取 |
2.5.3 DNA质量的检测 |
2.5.4 引物的收集、设计及筛选 |
2.5.5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2.5.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
2.6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作图亲本侧枝性状分析 |
3.2 侧枝性状在F2及F2:3群体的变异分析 |
3.2.1 F2群体的变异分析 |
3.2.2 侧枝性状在F2:3群体的广义遗传率 |
3.2.3 春秋两季F2:3群体相关性分析 |
3.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1 差异引物的筛选 |
3.3.2 遗传图谱构建 |
3.3.3 标记的共线性分析 |
3.4 偏分离标记的分析 |
3.5 甜瓜侧枝性状的QTL定位 |
3.5.1 F2:3群体秋季QTL定位 |
3.5.2 F2:3群体春季QTL定位 |
4 讨论 |
4.1 甜瓜遗传连锁图谱 |
4.2 标记偏分离遗传分析 |
4.3 甜瓜短侧枝性状QTL定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1 |
(5)黄瓜单性结实QTL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瓜单性结实的定义 |
1.2 数量性状的定位研究 |
1.2.1 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基本模型 |
1.2.2 遗传图谱作图群体的构建 |
1.2.3 QTL定位的主要作图方法 |
1.2.3.1 单标记分析法 |
1.2.3.2 区间作图法 |
1.2.3.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2.3.4 多重区间作图法 |
1.2.4 QTL-seq定位研究 |
1.3 分子标记 |
1.3.1 SSR分子标记原理及特点 |
1.3.2 InDel标记原理及特点 |
1.3.3 SNP分子标记原理及特点 |
1.4 黄瓜单性结实研究进展 |
1.4.1 黄瓜单性结实生理机制研究 |
1.4.1.1 植物激素对黄瓜单性结实的作用 |
1.4.1.2 环境对黄瓜单性结实的影响 |
1.4.2 黄瓜单性结实基因定位研究 |
1.4.2.1 黄瓜单性结实遗传模型分析 |
1.4.2.2 黄瓜单性结实QTL定位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黄瓜单性结实QTL初步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单性结实率的测定方法 |
2.1.2.2 DNA提取及检测 |
2.1.2.3 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
2.1.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 |
2.1.2.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位点分析 |
2.1.2.6 SSR标记筛选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黄瓜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亲本间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引物在F2群体中的验证 |
2.2.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4 QTL位点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黄瓜单性结实QTL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双亲重测序及InDel、SNP位点的开发 |
3.1.2.2 重组株的筛选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组株筛选结果 |
3.2.2 精细定位 |
3.2.3 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 |
3.3 讨论 |
第四章 候选基因表达验证及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双亲间的表达验证材料 |
4.1.1.2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的表达验证材料 |
4.1.1.3 不同黄瓜品系间的表达验证材料 |
4.1.2 处理方法 |
4.1.3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4.1.4 反转录 |
4.1.5 引物设计 |
4.1.6 qRT-PCR扩增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下果实的发育状况 |
4.2.2 qRT-PCR表达量验证结果 |
4.2.2.1 亲本间的表达验证 |
4.2.2.2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下5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验证 |
4.2.2.3 不同黄瓜品系间的表达验证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根据不同形态性状进行的菊花品种分类研究 |
1.1.1. 舌状花形态 |
1.1.2 头状花序形态 |
1.1.3. 叶片形态 |
1.1.4. 花色 |
1.2. 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分析方法 |
1.2.1. 数量分类学 |
1.2.2. 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 |
1.3.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1.3.1.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的发展 |
1.3.2.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
1.4. 菊花表型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5.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1. 观赏植物遗传图谱构建 |
1.5.2. 观赏植物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3. 多倍体植物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4. 菊花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6. SLAF-seq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6.1. SLAF-seq测序技术的特点 |
1.6.2. SLAF-seq的应用 |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舌状花形态数量化分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菊花头状花序开放阶段的划分 |
2.1.3. 舌状花形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的划分 |
2.2.2. 舌状花宽度测定部位确定 |
2.2.3. 平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4. 匙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5. 管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6. 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 |
2.3. 讨论 |
2.3.1. 舌状花分类性状的选取 |
2.3.2. 形态学性状数量化分析 |
2.3.3. 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建立 |
2.4. 小结 |
3.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叶片形态多样性的数量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材料采集 |
3.1.2. 叶片形态性状的选取和测量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状的分类价值 |
3.2.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的数量化分类 |
3.2.3. 分类模型的判别分析 |
3.2.4. 花部和叶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叶部形态特征是菊花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
3.3.2. 数学分析方法在叶片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
3.3.3. 叶片形态特征的分类研究 |
3.4. 小结 |
4. 菊花重要花部性状杂种优势及混合遗传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调查形态性状 |
4.1.3. 杂种优势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 |
4.2.2. 头状花序不同位置上舌状花形态相关各个性状之间关系 |
4.2.3. 性状的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4.2.4. 菊花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划分 |
4.2.5. 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和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分布情况 |
4.2.6. 菊花花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2.7. 杂交F_1群体花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4.2.8. 花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4.3. 讨论 |
4.3.1. 菊花花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4.3.2. 构成菊花花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4.3.3. 菊花花部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育种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5.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数量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叶片性状的测量 |
5.1.3. 杂种优势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后代叶部性状之间的变异情况 |
5.2.2. 杂交后代叶片形态的分类 |
5.2.3.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2.4. 叶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5.2.5. 叶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5.3. 讨论 |
5.3.1. 菊花叶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5.3.2.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 |
5.3.3.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5.4. 小结 |
6. 菊花杂交后代花色素分布特征及遗传效应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性状测量 |
6.1.3. 杂种优势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杂交后代花色的变异状况 |
6.2.2. 杂交后代中花色表型的分布情况 |
6.2.3.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6.2.4.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分析 |
6.2.5.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6.3. 讨论 |
6.3.1.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的变异情况及分布特征 |
6.3.2.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间相关性 |
6.3.3.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 |
6.4. 小结 |
7.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作图群体构建 |
7.1.2. 菊花DNA提取 |
7.1.3. SLAF文库的构建及标记开发 |
7.1.4. 基因分型 |
7.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7.1.6. 基因组长度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菊花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7.2.2. 菊花亲本及子代SLAF测序质量值评估 |
7.2.3. 菊花SNP标记分离类型的分布情况 |
7.2.4.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上图标记标记筛选及在连锁群上分布情况 |
7.2.5.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7.2.6. 偏分离标记的检测结果 |
7.2.7. 基因组长度和图谱覆盖率估算 |
7.3. 讨论 |
7.3.1. 基于SLAF技术开发分子标记 |
7.3.2. 菊花遗传图谱的构建情况 |
7.3.3. 菊花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方式 |
7.4. 小结 |
8. 菊花重要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表型数据的测定 |
8.1.2. 花型性状相关标记的关联分析 |
8.1.3. 基因组比对及候选基因筛选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菊花表型性状的变异 |
8.2.2. 基于图谱定位到的和菊花表型性状的QTLs |
8.2.3. 定位到的和表型性状相关的主效QTLs |
8.2.4. 候选基因预测 |
8.3. 讨论 |
8.3.1. 菊花花色性状QTL研究 |
8.3.2. 菊花叶部性状QTL研究 |
8.3.3. 菊花花部性状的QTL研究 |
8.4. 结论 |
9. 结论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 |
(7)丝瓜果实苦味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1.1 丝瓜起源及生物学特性 |
1.2 分子标记在丝瓜上的应用 |
1.3 瓜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1.3.1 遗传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 |
1.3.2 SRAP标记的应用 |
1.3.3 瓜类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1.4 苦味的研究现状 |
1.4.1 营养体苦味 |
1.4.2 果实苦味 |
1.4.3 苦味判定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器材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及配方 |
2.2 试验材料 |
2.3 田间栽培方式 |
2.4 果实苦味性状鉴定 |
2.5 丝瓜DNA的提取和检测 |
2.5.1 丝瓜DNA的提取 |
2.5.2 DNA的检测 |
2.6 SSR分子标记 |
2.6.1 SSR-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
2.6.2 SSR引物来源 |
2.6.3 多态性SSR标记筛选 |
2.7 SRAP分子标记 |
2.7.1 SRAP扩增体系及程序 |
2.7.2 SRAP引物来源 |
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8.1 制胶 |
2.8.2 点样 |
2.8.3 电泳 |
2.8.4 卸板 |
2.8.5 银染 |
2.9 基因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丝瓜果实苦味鉴定及遗传分析 |
3.2 丝瓜遗传图谱 |
3.2.1 DNA检测及引物质量 |
3.2.2 SRAP以及SSR引物构建遗传图谱 |
3.2.3 丝瓜果实苦味基因的初步定位 |
4 讨论 |
4.1 丝瓜果实苦味鉴定 |
4.2 亲本的选配以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
4.3 丝瓜果实苦味基因的定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黄瓜无卷须基因Cstd的精细定位及黄瓜茎尖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子标记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
1.1.1 连锁遗传图谱的建立 |
1.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2 基因定位与克隆 |
1.2.1 寻找多态性标记的方法 |
1.2.2 基因克隆 |
1.3 植物卷须的研究进展 |
1.3.1 葡萄与豌豆卷须研究进展 |
1.3.2 黄瓜卷须研究进展 |
1.4 组织石蜡切片研究 |
1.4.1 卷须形态石蜡切片研究 |
1.4.2 茎尖形态石蜡切片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黄瓜无卷须基因Cstd的定位和克隆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黄瓜无卷须性状观察 |
2.2.2 DNA模板制备及PCR分析程序 |
2.2.3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4 新引物的开发及多态性的筛选 |
2.2.5 图位克隆法对td进行初步定位 |
2.2.6 F2群体中F2代单株的基因型鉴定 |
2.2.7 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 |
2.2.8 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分析筛选候选基因 |
2.2.9 td位点的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0 候选基因的克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黄瓜无卷须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2.3.2 连锁标记的筛选 |
2.3.3 标记进一步开发及无卷须基因Cstd的初步定位 |
2.3.4 无卷须基因Cstd的精细定位 |
2.3.6 极端差异混合基因池重测序及Cstd基因的筛选 |
2.3.7 Cstd基因候选基因的序列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黄瓜茎尖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 |
3.1.4 载玻片、盖玻片的处理 |
3.2 方法 |
3.2.1 取样、固定 |
3.2.2 不同整染时间对黄瓜茎尖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整染时机对黄瓜茎尖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 |
3.2.4 不同的透明剂对黄瓜茎尖石蜡切片质量的效果比较 |
3.2.5 不同脱蜡温度、时间、梯度对脱蜡效率的影响 |
3.2.6 不同染色方式对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 |
3.2.7 改良技术的应用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脱水前不同整染时间对黄瓜茎尖切片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整染时机对切片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透明剂对切片效果的影响 |
3.3.4 不同脱蜡温度、时间、二甲苯梯度对脱蜡效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染色方式对切片质量的影响 |
3.3.6 对卷须黄瓜幼苗与无卷须黄瓜幼苗茎尖的观察 |
3.4 讨论 |
3.4.1 整染时间的确定 |
3.4.2 整染时机的选择 |
3.4.3 透明方式的结果与分析 |
3.4.4 脱蜡时间长短、温度、梯度对切片效果的影响 |
3.4.5 不同染色方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黄瓜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综述 |
1.1 黄瓜概述 |
1.2 植物的性别决定研究 |
1.2.1 植物花的发育过程 |
1.2.2 花发育的形态学特征 |
1.2.3 植物花发育的性别决定机制 |
1.3 黄瓜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及黄瓜性别表达机制 |
1.3.1 黄瓜花性型研究进展 |
1.3.2 黄瓜性别表达机制有关研究进展 |
1.4 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的研究 |
1.5 植物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研究 |
1.5.1 数量性状位点概述 |
1.5.2 QTL定位的分子标记 |
1.5.2.1 SNP标记 |
1.5.3 QTL定位的群体 |
1.5.3.1 QTL定位的群体类型和特点 |
1.5.3.2 群体的大小 |
1.5.4 QTL测验统计量与定位常用软件 |
1.5.5 QTL作图的方法 |
1.5.5.1 单标记分析法(Single Marker Analysis,SMA) |
1.5.5.2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 |
1.5.5.3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1.5.5.4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ixed-model-based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 |
1.5.5.5 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 |
1.5.6 黄瓜的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1.5.7 黄瓜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5.8 黄瓜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率基因QTL定位 |
2.1 材料 |
2.1.1 亲本材料与群体 |
2.1.2 黄瓜高密度遗传图谱 |
2.2 方法 |
2.2.1 黄瓜田间种植 |
2.2.2 目标性状调查以及遗传分析 |
2.2.3 表型数据分析及QTL定位 |
2.2.4 基因预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第一雌花节位与雌花率性状的统计与分析 |
2.3.2 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率的相关性分析 |
2.3.3 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率的QTL分析 |
2.3.4 QTL候选基因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黄瓜早花性状的QTL定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黄瓜田间种植 |
3.2.2 目标性状调查以及遗传分析 |
3.2.3 表型数据分析及QTL定位 |
3.2.4 基因预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早花性状的统计分析 |
3.3.2 早花、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率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早花的方差分析 |
3.3.3 早花的QTL分析 |
3.3.4 QTL候选基因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苦瓜遗传图谱构建及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抗病的生理生化基础 |
1.1.1 植物抗病性的化学因素 |
1.1.2 植物抗病性的物理因素 |
1.2 瓜类植物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3 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
1.3.1 黄瓜遗传图谱构建 |
1.3.2 西瓜遗传图谱构建 |
1.3.3 甜瓜遗传图谱构建 |
1.3.4 苦瓜遗传图谱构建 |
1.4 瓜类作物主要性状QTL定位及基因精细定位研究进展 |
1.4.1 黄瓜主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
1.4.2 瓜主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
1.4.3 甜瓜主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
1.4.4 苦瓜QTL定位 |
1.5 瓜类作物标记引物的开发 |
1.5.1 黄瓜 |
1.5.2 甜瓜 |
1.5.3 西瓜 |
1.5.4 苦瓜 |
1.6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苦瓜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的生理基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苦瓜种质资源的抗白粉病能力 |
2.2.2 不同品系苦瓜的POD和SOD活性 |
2.2.3 不同品系苦瓜的CAT和PAL活性 |
2.2.4 不同品系苦瓜的PPO活性 |
2.2.5 叶绿素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
2.2.6 可溶性蛋白和AsA质量分数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
2.2.7 APX活性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
2.2.8 生理生化指标与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 |
2.2.9 不同抗感白粉病苦瓜品系叶片蜡质含量和比叶重的比较 |
2.2.10 不同抗感白粉病苦瓜品系叶片气孔密度和茸毛密度的比较 |
2.2.11 不同抗感白粉病苦瓜品系叶片横切面结构的比较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不同苦瓜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的鉴定 |
2.3.2 白粉病抗性的生理生化基础 |
2.3.3 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
2.3.4 小结 |
第三章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世代中白粉病病情指数的次数分布 |
3.2.2 遗传模型的选择和检验 |
3.2.3 遗传参数的估计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4.1.3 DNA的检测 |
4.1.4 原初扩增条件及扩增程序 |
4.1.5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试验设计 |
4.1.6 优化体系的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4.2.2 不同部位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 |
4.2.3 退火温度对ISSR-PCR的影响 |
4.2.4 各组成成分浓度对ISSR-PCR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亲本间表现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5.2.2 F_2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分离 |
5.2.3 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苦瓜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及饱和度分析 |
5.3.2 作图亲本及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 |
5.3.3 分子标记种类的选择 |
5.3.4 偏分离分析 |
5.3.5 结论 |
第六章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年份两亲本和F_2及F_(2:3)的性状变异分析 |
6.2.2 对白粉病病情指数的QTL定位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讨论 |
6.3.2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苦瓜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其抗性的生理生化基础 |
7.1.2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遗传特性 |
7.1.3 苦瓜DNA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
7.1.4 苦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7.1.5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黄瓜的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D]. 韩宏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D]. 汪春玲. 广西大学, 2020(02)
- [3]利用连锁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的QTLs[D]. 李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4]甜瓜短侧枝性状的QTL定位[D]. 杨森要.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黄瓜单性结实QTL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验证[D]. 何梦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6]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D]. 宋雪彬.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丝瓜果实苦味分子标记研究[D]. 吴宗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黄瓜无卷须基因Cstd的精细定位及黄瓜茎尖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D]. 付冰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9]黄瓜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曲美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10]苦瓜遗传图谱构建及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D]. 田丽波. 沈阳农业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