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再生论文_肖志峰,陈冰,赵燕南,李佳音,韩素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脊髓再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神经,轴突,髓鞘,电针。

脊髓再生论文文献综述

肖志峰,陈冰,赵燕南,李佳音,韩素芳[1](2019)在《脊髓损伤再生研究进展——搭建脊髓损伤修复的希望之桥》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在局部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使得神经再生尤为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等支持下,我国在脊髓损伤后再生微环境的重建、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支架材料,建立了支架材料与再生因子或干细胞特异结合的功能生物材料制备技术;并通过移植重建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建立了大段缺损的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提出神经桥接是功能生物材料促进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运动恢复的主要机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支架材料结合细胞引导完全性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研究,使得我国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转化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系列产品必将填补市场空白,造福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蒋曦,赵应征,俞雪锋[2](2019)在《阿魏酸钠-肝素-泊洛沙姆水凝胶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修复和再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经肝素-泊洛沙姆(heparin-poloxamer hydrogels, HP)包载后,增强S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HP水凝胶组、SF溶液组、SF-HP水凝胶组。术后第1、3、7、14天行运动能力测试,在d 14,处死大鼠取脊髓行病理染色、检测GFAP、GAP43、Nestin的表达,通过BDA顺行神经示踪法观察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SF-HP水凝胶胶凝温度为37℃,扫描电镜下为叁维网状结构;相比模型组,SF-HP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HE染色:损伤后出现出血、水肿,SF-HP给药14 d后,能改善此现象;蛋白检测:相比SF组,SF-HP给药后GAP43、Nestin表达增加(P<0.05),GFAP表达下降(P<0.05)。此外,BDA示踪显示,SF水凝胶给药组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5),神经传导功能修复明显。结论通过水凝胶载体的缓释作用,增强了SF在受损脊髓处神经功能重建及神经再生的作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瑗锾,位庆帅,石慧娟,曾园山,曾湘[3](2019)在《光遗传学刺激活化大范围大脑皮质促进小鼠皮质脊髓束再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后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再生是恢复自主运动功能的关键因素。在成年哺乳动物,受损的CST很难再生,但给予干预后可以有一定程度再生。有研究报道称,光遗传学刺激可以增强损伤后的神经可塑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叶劲涛,程斌,樊李瀛,吴玮,张格林[4](2019)在《转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转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取SD雌性大鼠的双侧股骨,冲洗髓腔分离培养得到的BMSCs,通过荧光素标记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34、CD45,以确认是否得到BMSCs。构建GDNF过表达慢病毒用以感染BMSCs,加入感染分数分别为10、50、80、100、150、200的重组慢病毒悬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以表达细胞数量,评价转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GDNF在BMSCs中的表达,以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转染GDNF基因的BMSCs的细胞活力。将50只SD大鼠通过Allen′s打击法制备脊髓打击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叁组:A组(20只)为单纯BMSCs组,使用微量注射器移植未转染的BMSCs;B组(20只)为BMSCs转染组,使用微量注射器移植转染GDNF基因的BMSCs;C组(10只)为模型对照组,造模后脊髓内注射DMEM培养基。于造模后7d、14d、28d对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各组均于造模后7d、14d、28d各取5只麻醉处死灌注取材后行HE染色并镜下观察。A、B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NSE、NF-200在脊髓内的表达,以评估神经轴突生长情况。结果:经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呈长纺锤状,以类似成纤维细胞样集落生长。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示所培养的细胞阳性高度表达CD29、CD90,未表达CD34、CD45,表明分离培养所得细胞为BMSCs。当MOI=100时,转染12h后,BMSCs显着表达GFP,提示转染成功。Western blot结果示GDFP表达情况良好。MTT法显示转染7d后BMSCs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未转染BMSCs组。术后7d时,叁组BBB评分无显着差异。术后14d,B组的BBB评分5.80±0.19分与A组3.60±0.18分及C组3.10±0.14分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28d,B组的BBB评分11.90±0.28分与A组8.30±0.29分及C组5.70±0.18分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GFAP、NSE、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统计结果均显示A组和B组有显着性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200神经纤维长度统计结果提示B组为89.98±28.31μm,A组为23.64±13.45μm,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GDNF转染BMSCs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能够提升BMSCs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赵继宗[5](2019)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及临床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在受损脊髓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作为"十叁五"第叁批36个重大项目指南之一,脊髓损伤再生修复这一课题成为当前最热门和最具挑战性的医学难题之一。本文就脊髓损伤的修复与再生机制的研究背景和下一步研究计划予以阐述,以期推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洪飞[6](2019)在《MicroRNA-21-5P通过调控ACVR2B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轴突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SCI)通常引起永久性的躯体残疾,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创伤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无法恢复的原因主要有叁条:1、损伤后再生抑制性细胞微环境;2、神经元自身再生能力不足3、纤维瘢痕和胶质瘢痕形成。神经元再生失败的内在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因此目前尚无彻底治愈SCI的有效手段。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发挥广泛的调控作用,miR-21-5p(miR-2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许多研究发现,miRNA在神经细胞轴突的生长、再生中有重要调控作用,但是miR-21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是否有作用及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提取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构建体外损伤模型,明确创伤性脊髓损伤后microRNA-21a-5p的变化以及对脊髓神经元细胞轴突再生的作用,并探索miR-21a-5p在脊髓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提取小鼠海马神经元,接种在包被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上,培养在24孔板中,体外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检测miR-21a-5p的mRNA表达变化。原代神经元损伤造模后分为叁组,一组使用正常培养基,二组使用添加Activin A的培养液,叁组使用miR-21 mimic上调miR-21表达后添加Activin培养。损伤后两天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轴突再生情况。神经元细胞系Ht22划痕造模后检测Acvr2b蛋白表达量,明确miR-21靶蛋白。通过上调和下调miR-21,检测轴突再生相关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富含脯氨酸的小蛋白1a(Sprrla)、甘丙肽(Galanin)的表达和Gap-43蛋白的表达改变,明确miR-21对轴突再生的作用。使用通路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细胞,检测miR-21是否对Activin通路有调控作用并验证miR-21对通路产生的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神经元细胞提取后,经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神经元细胞损伤后miR-21表达量上升,miR-21的表达变化引起Acvr2b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抑制miR-21表达可以使轴突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并会使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轴突再生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增加。Activin A可以在损伤后15min显着增强Activin通路下游蛋白的磷酸化,上调miR-21可以抑制Activin A对Activin通路下游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iR-21增加可以抑制损伤后Activin A对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抑制miR-21后,Activin A可以显着增加通路蛋白的磷酸化,而这一改变可以被通路抑制剂阻断。ActivinA可以促进Gap-43的表达,通路抑制剂可以抑制Gap-43的表达。结论及意义神经元细胞损伤后miR-21表达显着升高,miR-21通过抑制Acvr2b抑制Activin通路下游Smad2/3蛋白的磷酸化,抑制其神经保护作用,抑制了损伤后神经元轴突的再生,这也为脊髓损伤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2)

李佳音,韩素芳,肖志峰,戴建武[7](2019)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性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严重缺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目前主要集中于处理原发性创伤损伤以及通过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方法,而对于神经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却未有有效方法.以干细胞及生物材料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的可能.再生医学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已逐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对干细胞或功能细胞以及生物材料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谭程方[8](2019)在《电针联合雪旺氏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雪旺氏细胞(SCs)移植干预对脊髓压迫性损伤(CSCI)后轴突再生及再髓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SCs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EA组)、雪旺氏细胞组(SC组)、电针联合SCs移植组(EA+SC组),每组33只。本实验采用自制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对照组仅造模,不治疗;EA组大鼠造模成功后次日起给予双侧“足叁里”、“叁阴交”电针干预治疗,SC组术后1周进行SCs移植治疗,EA+SC组给予电针和SCs移植治疗,各组均在干预0、2、4、8周后取材。免疫荧光观察SCs移植后的存活、迁移及髓鞘形成,EdU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SCs的增殖和凋亡,BDA神经示踪标记再生轴突,WB检测损伤局部组织中免疫排斥相关蛋白CD4、CD8及髓鞘蛋白P0的相对表达量,BBB评分评定大鼠的运动功能。结果干预2周后,与SC组相比,EA+SC组Hoechst 33342标记存活的SCs数量显着增加(P<0.05),其迁移距离显着增加(P<0.05)。治疗8周后,EdU和Tunel荧光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EA+SC组里增殖的SCs数量显着升高(P<0.05),而凋亡的SCs数量明显降低(P<0.05)。WB提示:干预第8周时,EA组P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8周时,SC组P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第2、4、8周时,EA+SC组P0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01)。与对照组比较,SC组CD4、CD8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P<0.05);与SC组比较,EA+SC组CD4、CD8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EA+SC组治疗8周后BDA标记的再生轴突分布较密集,连续性明显增加,且BDA轴突的表达量着增加(P<0.05)。EA组和EA+SC组大鼠治疗8周后BBB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SCs移植后脊髓组织内CD4、CD8的表达,提高SCs的存活、增殖及迁移能力,并减少SCs的凋亡,加强CSCI后轴突再生及再髓鞘化,促进CSCI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4-01)

万俊明[9](2019)在《自组装多肽microRNA缓释体系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脊髓损伤区域抑制性微环境是阻碍轴突再生与康复的重要因素。虽然神经干细胞移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外源性细胞存在伦理、细胞来源、免疫排斥、致瘤性等问题制约了临床转化。如何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证实microRNA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发挥调控神经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者认为人工合成的miRNAs可导入细胞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然而经过人工合成的miRNA在脊髓损伤区域容易被酶解,且带负电的miRNA很难跨膜运输。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载体避免miRNA被降解且可跨膜转运至细胞内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目的: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备miR-29纳米微粒载体,结合自组装多肽纳米支架植入大鼠脊髓损伤区域,探索其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作用,为自组装纳米多肽microRNA缓释体系的研发与临床转化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基础。方法:1.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阶段BBB评分与组织病理;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RT-PCR和WB检测miR-29和Nestin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量。2.采用“氧化还原法”对纳米金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制备PEG-SH修饰的GNPs;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吸收峰值;透射电镜检测粒径分布;Zeta电位检测表面电势;人工合成的microRNA和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在各时间段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CCK-8法检测人工合成的miR-29,PEG-SHGNPs以及PEG-SH GNPs miR-29纳米微粒对神经干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3.固相法合成多肽,调节肽的PH至自组装临界点,形成凝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将神经干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以及预涂多聚赖氨酸的玻片上,滴加DMEM/F12及1%的胎牛血清置入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免疫荧光检测分化。构建PEG-SH GNPs/miR-29复合纳米微粒并将其混悬液缓慢添加至支架。Cy5标记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后逐步滴加于支架后研究miR-29在支架上的分布。选取已经冷冻干燥处理的支架放入扫描电镜下观察。在第0,2,4,6,8,10,12小时完成miRNA定量检测,研究miR-29在支架上的释放。各组材料滴加培养基与血清后免疫荧光检测,使用Image J软件测量轴突再生情况。将自组装纳米多肽miR-29缓释体系移植至脊髓损伤区域后采集样本免疫荧光检测轴突再生。在脊髓损伤各个时间段记录自组装纳米多肽miR-29缓释体系移植后的大鼠运动功能BBB评分的变化。结果:1.miR-29在脊髓损伤早期表达量显着下降,随后升高,21天达峰;Nestin表达量变化与miR-29基本相同;损伤后期神经细胞增多,大鼠运动功能改善。2.成功制备PEG-SH修饰的纳米金颗粒;透射电镜下表现为粒径均匀分布的球形,直径保持在20-25nm;随着PEG浓度增高,Zeta电位逐渐升高达到峰值22.5±5.2mv,PEG可有效吸附带负电荷的microRNA;0-6小时内,人工合成的miR-29具有清晰的表达条带,12-24小时内,miR-29的表达条带迅速消失。PEG-SH GNPs/miR-29组,miRNA条带稳定表达。CCK-8检测各组神经干细胞增殖无显着性差异。3.自组装多肽凝胶具有良好粘弹性,电镜下可见较好孔隙率的纳米纤维;自组装多肽体外试验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镜下见miR-29在支架表面及内部均匀分布,miR-29在支架上呈现出稳定的缓释。自组装纳米多肽miR-29缓释体系移植后可发现内源性轴突再生;材料植入脊髓损伤区域后第1天,BBB评分未见明显变化,至第3天,BBB评分迅速上升,第7天达到峰值,直至第28天一直维持稳定的水平。结论:1.大鼠脊髓损伤各阶段miR-29的表达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miR-29的表达增加可改善运动功能。2.PEG-SH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具备良好的粒径及表面电势,可有效吸附和防止miR降解,且不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3.miR-29在支架表面均匀分布且缓慢释放,体外及体内试验均能促进轴突再生并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3-20)

董春霞,金善[10](2018)在《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大鼠联合应用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其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脊髓横断大鼠腹腔注射Fasudil,同时蛛网膜下腔注射NGF,通过BBB评分及Tau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和评估Fasudil对运动功能和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各时间点Fasudil+NGF联合组、Fasudil治疗组和NGF治疗组BBB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Fasudil+NGF联合组BBB评分均较Fasudil治疗组和NGF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损伤后4 W对照组损伤脊髓节段内免疫荧光阳性纤维数量极少;NGF治疗组阳性纤维较对照组增加,但排列紊乱;Fasudil治疗组阳性纤维也较对照组增加,部分纤维连续性增强;Fasudil+NGF联合组阳性纤维数量较其他叁组均明显增加,连续性也明显增强(P<0.05)。结论 Fasudil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横断损伤具有协同效应,能在更多程度上促进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和改善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脊髓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经肝素-泊洛沙姆(heparin-poloxamer hydrogels, HP)包载后,增强S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HP水凝胶组、SF溶液组、SF-HP水凝胶组。术后第1、3、7、14天行运动能力测试,在d 14,处死大鼠取脊髓行病理染色、检测GFAP、GAP43、Nestin的表达,通过BDA顺行神经示踪法观察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SF-HP水凝胶胶凝温度为37℃,扫描电镜下为叁维网状结构;相比模型组,SF-HP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HE染色:损伤后出现出血、水肿,SF-HP给药14 d后,能改善此现象;蛋白检测:相比SF组,SF-HP给药后GAP43、Nestin表达增加(P<0.05),GFAP表达下降(P<0.05)。此外,BDA示踪显示,SF水凝胶给药组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5),神经传导功能修复明显。结论通过水凝胶载体的缓释作用,增强了SF在受损脊髓处神经功能重建及神经再生的作用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髓再生论文参考文献

[1].肖志峰,陈冰,赵燕南,李佳音,韩素芳.脊髓损伤再生研究进展——搭建脊髓损伤修复的希望之桥[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

[2].蒋曦,赵应征,俞雪锋.阿魏酸钠-肝素-泊洛沙姆水凝胶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修复和再生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3].马瑗锾,位庆帅,石慧娟,曾园山,曾湘.光遗传学刺激活化大范围大脑皮质促进小鼠皮质脊髓束再生的实验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4].叶劲涛,程斌,樊李瀛,吴玮,张格林.转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

[5].赵继宗.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及临床转化研究[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

[6].李洪飞.MicroRNA-21-5P通过调控ACVR2B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轴突再生[D].山东大学.2019

[7].李佳音,韩素芳,肖志峰,戴建武.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

[8].谭程方.电针联合雪旺氏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9

[9].万俊明.自组装多肽microRNA缓释体系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10].董春霞,金善.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移植后4周,各组移植神经段NF200表达...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介导管道侧面...培养8天的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介导...培养2天.贴附在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介导管道显微...术后6周多通道PLGA脊髓再生介导...

标签:;  ;  ;  ;  ;  ;  ;  

脊髓再生论文_肖志峰,陈冰,赵燕南,李佳音,韩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