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论文和设计-孙学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包括固定套、方向盘、上输入轴和下输入轴,所述下输入轴的顶端开设有与上输入轴相匹配的伸缩槽,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下输入轴顶端的侧壁上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圈齿轮,所述第一圈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下输入轴的顶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螺纹杆,所述上输入轴的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每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延伸至环形板的上侧并与其螺纹连接。本方案通过各个结果的设置可对方向盘的高度进行调节,相比于现有的调节机构具有调节过程稳定,快速精准,反应灵敏度高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包括固定套(1)、方向盘(2)、上输入轴(3)和下输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输入轴(4)的顶端开设有与上输入轴(3)相匹配的伸缩槽(5),所述固定套(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齿轮(7),所述下输入轴(4)顶端的侧壁上套设有转动套(8),所述转动套(8)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圈齿轮(9),所述第一圈齿轮(9)与第一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下输入轴(4)的顶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螺纹杆(11),所述上输入轴(3)的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15),每个所述螺纹杆(11)的顶端均延伸至环形板(15)的上侧并与其螺纹连接,每个所述螺纹杆(11)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齿轮(12),所述转动套(8)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圈齿轮(13),且第二圈齿轮(13)同时与每个第二齿轮(12)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包括固定套(1)、方向盘(2)、上输入轴(3)和下输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输入轴(4)的顶端开设有与上输入轴(3)相匹配的伸缩槽(5),所述固定套(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齿轮(7),所述下输入轴(4)顶端的侧壁上套设有转动套(8),所述转动套(8)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圈齿轮(9),所述第一圈齿轮(9)与第一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下输入轴(4)的顶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螺纹杆(11),所述上输入轴(3)的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15),每个所述螺纹杆(11)的顶端均延伸至环形板(15)的上侧并与其螺纹连接,每个所述螺纹杆(11)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齿轮(12),所述转动套(8)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圈齿轮(13),且第二圈齿轮(13)同时与每个第二齿轮(1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入轴(3)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滑块(17),所述伸缩槽(5)的侧壁上对称开设四个竖向滑槽(18),每个所述滑块(17)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竖向滑槽(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8)靠近底端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环形滑板(10),所述下输入轴(4)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两个所述环形滑板(10)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环形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纹杆(11)的底端均插入下输入轴(4)顶端的内部并安装有转动板(14),每个所述螺纹杆(11)均通过其底端的转动板(14)与下输入轴(4)的顶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纹杆(11)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入端与外接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

背景技术

方向机是汽车用于转向功能的最重要的零件,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证。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8021533U公开了一种多方位调节的方向机,包括转向盘、固定座和转向器,所述转向器顶部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通过上输入轴安装有转向盘,所述第一万向节远离上输入轴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安装有套筒杆,所述下输入轴的底端固定有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的底端安装有输入轴,上述方案中在对现有方向机的方向盘高度进行调节时存在如下缺点:采用伸缩杆与固定板的配合从而对方向盘进行高度的调节,此方式的调节精度低,灵敏度差,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伸缩杆与固定板的配合从而对方向盘进行高度的调节,调节精度低,灵敏度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包括固定套、方向盘、上输入轴和下输入轴,所述下输入轴的顶端开设有与上输入轴相匹配的伸缩槽,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下输入轴顶端的侧壁上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圈齿轮,所述第一圈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下输入轴的顶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螺纹杆,所述上输入轴的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每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延伸至环形板的上侧并与其螺纹连接,每个所述螺纹杆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转动套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圈齿轮,且第二圈齿轮同时与每个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上输入轴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滑块,所述伸缩槽的侧壁上对称开设四个竖向滑槽,每个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竖向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套靠近底端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环形滑板,所述下输入轴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两个所述环形滑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环形滑槽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插入下输入轴顶端的内部并安装有转动板,每个所述螺纹杆均通过其底端的转动板与下输入轴的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外接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控制多个螺纹杆与环形板啮合进而带动上输入轴在伸缩槽内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方向盘高度的调节,调节过程稳定,同时反应灵敏度高。

2、通过两个环形滑板与环形滑槽的滑动连接可增加转动套转动的稳定性,可使第二圈齿轮与第二齿轮精确地啮合。

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各个结果的设置可对方向盘的高度进行调节,相比于现有的调节机构具有调节过程稳定,快速精准,反应灵敏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的B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的C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固定套、2方向盘、3上输入轴、4下输入轴、5伸缩槽、6伺服电机、7第一齿轮、8转动套、9第一圈齿轮、10环形滑板、11螺纹杆、12第二齿轮、13第二圈齿轮、14转动板、15环形板、16限位板、17滑块、18竖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包括固定套1、方向盘2、上输入轴3和下输入轴4,下输入轴4的顶端开设有与上输入轴3相匹配的伸缩槽5,上输入轴3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滑块17,伸缩槽5的侧壁上对称开设四个竖向滑槽18,每个滑块17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竖向滑槽18内。

通过滑块17与竖向滑槽18的相互配合可增加上输入轴3在伸缩槽5内滑动的稳定性,同时可在方向盘2转动时通过上输入轴3带动下输入轴4转动。

固定套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入端与外接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型号可为可编程89S51型单片机,通过外接单片机可控制伺服电机6进行正向和反向转动,具体为升高方向盘2的高度时,控制伺服电机6进行正向转动,需要降低方向盘2的高度时,控制伺服电机6进行反向转动。

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齿轮7,下输入轴4顶端的侧壁上套设有转动套8,转动套8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圈齿轮9,第一圈齿轮9与第一齿轮7相互啮合,转动套8靠近底端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环形滑板10,下输入轴4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两个环形滑板10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环形滑槽内。

伺服电机6驱动时,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一圈齿轮9的啮合带动转动套8在下输入轴4的顶端转动。

下输入轴4的顶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螺纹杆11,上输入轴3的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15,每个螺纹杆11的顶端均延伸至环形板15的上侧并与其螺纹连接,每个螺纹杆11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齿轮12,转动套8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圈齿轮13,且第二圈齿轮13同时与每个第二齿轮12啮合。

转动套8转动时通过第二圈齿轮13与每个第二齿轮12的相互啮合进而可同时带动每个螺纹杆11在下输入轴4的顶端转动,由于每个螺纹杆11均与环形板15螺纹连接,因此可通过螺纹杆11与环形板15的配合带动上输入轴3在伸缩槽5内上下移动,实现对方向盘2高度的调节。

每个螺纹杆11的底端均插入下输入轴4顶端的内部并安装有转动板14,每个螺纹杆11均通过其底端的转动板14与下输入轴4的顶端转动连接,每个螺纹杆11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16,转动板14可对螺纹杆11的底端进行限位,限位板16可对螺纹杆11的顶端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接单片机可控制伺服电机6进行正向和反向转动,伺服电机6驱动时,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一圈齿轮9的啮合带动转动套8转动,转动套8转动时通过第二圈齿轮13与每个第二齿轮12的相互啮合进而可同时带动每个螺纹杆11在下输入轴4的顶端转动,由于每个螺纹杆11均与环形板15螺纹连接,因此可通过螺纹杆11与环形板15的配合带动上输入轴3在伸缩槽5内上下移动,实现对方向盘2高度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191.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53292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2D 1/18

专利分类号:B62D1/18

范畴分类:32B;27C;

申请人:山东奔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奔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双月园路科技创业园D1厅六楼西车间

发明人:孙学勇;闫森森;杨向贞

第一发明人:孙学勇

当前权利人:山东奔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多方位调节方向机论文和设计-孙学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