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医呼吸内科研究专家赵丹
中医呼吸内科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历代医学家均有记载,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古人已对呼吸系统病症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喘证”、“肺痹”、“肺胀”、“咳嗽”等病症的论述。经过医学家们的不断发展总结,在医学全面迅速发展的今天,呼吸内科研究亦有了长足进步。而深谙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新时代医者们,更是在呼吸疾病防治和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最新的研究成果赋予了中医呼吸内科更深刻的内涵。中国中医呼吸内科研究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赵丹就是诸多优秀医者中的重要一员,从医十余年,她始终践行医者使命,坚守医者仁心为中医呼吸内科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赵丹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专业毕业并于医药研发企业负责呼吸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相关工作。随后,她继续深造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医学博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这里,赵丹深入研究中医呼吸内科理论,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在临床上跟随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和中医呼吸内科专家张洪春教授深入学习肺病诊治经验,熟练地对患者进行中药汤剂处方治疗和针灸治疗,为其医者生涯的临床实践以及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固本止咳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呼吸道粘膜免疫影响机制的研究”启动,赵丹作为项目组重要成员主导拟定了项目申请书,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负责慢阻肺大鼠模型的制作和相关指标采集工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而西药未能改变COPD自然进程的当下,项目组采用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中药治疗前后COPD模型大鼠呼吸道粘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IgA和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IgA浆细胞、pIgR/SC、NE等指标的含量,阐述"正气卫外"功能同呼吸道粘膜首道防线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粘膜免疫角度诠释了“治未病”理论在COPD防治中的意义。基于实证研究,赵丹发表了《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这一专业学术论文,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此前,赵丹还参与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为项目顺利启动和最终结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赵丹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先后任急诊科住院医师、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为了造福人民,解决呼吸病症对广大患者的困扰,赵丹不断进行科研与实践,借鉴业内先进理念,对领域内技术创新反复尝试和摸索,熟练掌握了气管插管术、纤维气管镜诊疗、动静脉置管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PiCCO、心肺复苏术等。多年来,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况,赵丹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奋战在医疗前线,传递着医者力量,坚守着医者仁心。
除了精于医疗实践,赵丹的学术成就也十分突出。她在中国的知名行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内外合治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中医药对呼吸道粘膜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风咳源流与临床新释义》、《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现状述评》等,充分体现了她的学术能力,其在论文中所做的创新性研究在提升中医呼吸内科研究领域治疗水平,推动技术体系革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着行业进步。
面对呼吸内科领域发展的新挑战,赵丹聚焦中医方向研究,在领域内不断探索创新,有效地提升了中医呼吸内科人研究领域的技术地位,是新时代背景下行业发展的领路人。(文/陈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