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释继道[1](2021)在《佛教中国化中的宗法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互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宗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佛教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故而,若要了解佛教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就有必要来探析中国传统宗法思想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曹振明,方光华[2](2020)在《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文中提出"祖庭"起源于儒家尊祖敬宗的浓厚观念,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隋唐以来,随着中国汉传佛教宗派祖统法脉意识的日益高涨,中国汉传佛教自唐中叶开始使用"祖堂"一词,北宋时开始采用"祖庭"一词,并逐渐赋予其多重的内涵和厚重的价值意义,使其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突出标识。我国古代教内外学人对此已有自觉的认同和表达,为我国佛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传统。
陆阳[3](2019)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五四时期总司令、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与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就了陈独秀。整个五四时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触发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觉悟,深刻影响了整个时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是他思考和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展开分析,剖析其主要内容、社会影响、价值意义以及历史局限,进而通过陈独秀这一五四核心人物的哲学思想,探寻五四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而又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五四精神。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创新点、重难点以及存在不足。第二章纵论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内忧外患形势严峻,陈独秀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他的一生经历了几重身份的转变,从秀才到乱党,从报人到五四运动总司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到托派领袖,最后回归成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尽管身份角色不断转换,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如何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危局,是他一直思考的核心问题。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特别是在五四时期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站在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中国的主张,影响培养了一代青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第三章探讨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阶段陈独秀哲学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范畴,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潮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场境中交汇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进化论色彩,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陈独秀围绕唯物论、发展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他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法则,要在中国实现救亡存续,必须适应社会进化发展的需要,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新伦理、新道德,抨击守旧复古复辟思潮。陈独秀指出,欲让中国不被世界历史淘汰,必须实现“伦理觉悟”,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他将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看成是决然对立的事物,反对调和论,认为要在中国拥立“民主”与“科学”,必须提倡个人独立自主、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批判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陈独秀认为,自周汉以来中国文化崇尚虚文,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在批判佛教文化时,他阐述了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认为原子种性不灭则世界无尽。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靠新青年创造,必须树立新的人生观,实现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他倡导“治本的爱国主义”,强调不能因为爱国而模糊了对袁世凯统治下北洋军阀政府反动性的认识,真正的爱国是“为国家惜名誉、弭乱源、增实力”。第四章探讨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一阶段陈独秀完成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国际局势的变动、陈独秀的个人经历、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标志着他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后陈独秀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大力宣扬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学说,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此同时,陈独秀开始在上海领导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中共成立后,他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陈独秀在中共二大前后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陈独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批判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观点,就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论争中传播宣扬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有独到的理解,强调“实际研究的精神”和“实际活动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精神,认识到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第五章探讨了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哲学、科学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革新性,是五四时代精神的重要反映。受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虽然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内容比较简单粗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和现实性,其中所包含着的“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则是超越时代的。五四已逝,精神永存。
张志强[4](2019)在《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文中指出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想认识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引导。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是一种人的社会意识、观念形态,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因而不同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就参差不齐。分布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原因,其内部多数人受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的影响,但从历史脉络及现实生活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联系又具有显着区别。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生机勃勃、思维活跃,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由于成长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例如较易受到宗教文化因素等多元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成功开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也证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于中国实践的正确指导意义。按照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的宗教观,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正是这一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为正确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思想之中,也反映在同时代和之后赞同并用以研究宗教问题的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的赓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教育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遵循。“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宗教观作为宗教工作重点之一,作为“主要矛盾”和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待。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涉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关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和巩固,关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关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一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宗教观重在引导。那么,如何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与传统习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解答的重要时代命题。概而言之,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问题的总体看法与时代进步相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也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如何以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研究意义。除了导论,本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的系统阐释,通过探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进路,深切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宗教观的科学内涵;第二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总结了引导实践的辉煌成就与有益经验;第三章是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宗教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第四章在整理归纳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上述实证调研与学理分析,本文第五章提出了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对策建议。本研究全文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针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等问题的观念现状及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组织座谈、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既有对实践引导成就与经验的总结凝炼,也有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认识现状及引导不足的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利因素和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足之处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建议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与完善,以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金国[5](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谭智昌(Tam Chicheong)[6](2018)在《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古知今,研究“三虚”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这有助我们为中国佛教找出更合适的发展道路。“三虚”所处身的时代就好像是一个被掏空了的时代,对传统的否定,对新思潮的敬畏,人人都像在白日里提灯,茫茫然迷失了方向,都希望为中国佛教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烂摊子摆在眼前,百废待兴,只要谁有使命感,敢于承担,能为时代呐喊,历史就由这些人来改写。论行事作风,太虚可说是极具开创性的人物,果敢前卫;但由于行事过于急激,招致他的佛教改革以失败告终,却成为近代佛教发展道路的指路明灯,开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潮。虚云和谈虚的作风相对低调,他们都是传统佛教的继承者,守住家法,为重建中国佛教默默耕耘,在维护祖师的法统和寺庙的重建上,他们的贡献尤为巨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极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从文明演进史上说,所有文化的交锋都是让自身文化得以反思、吸收、壮大、转化以至超升的一个好机遇,佛教进入中国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大好契机。本文的研究焦点分述如下:在《时代与回应》的一章中,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所经历的兴盛与衰败过程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也点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偏差情况。中国佛教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丛林制度、亩产管理、朝代的更替和佛教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形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彼此互相影响;但真正主宰佛教存亡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佛教自身是否有人才的出现。清末民初,在中国佛教进入灭亡边缘之际,出现了三位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们分别是八宗并弘、酷爱唯识学的太虚法师、兼祧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虚云法师和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倓虚法师。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会以“三虚”合称这三位法师。作为一方领袖,他们都各自有其魅力,有能力感召追随者遵从他们的行为模式以至思想模式从事宗教活动。能否成为一代宗师在于他们可否看到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局势的转移、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回应,把他们的思想言论付诸行动,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在第二、三、四章中,分别对每一位法师作了一个简单而又扼要的论述,勾勒出他们的思想特点、其成长的经历及其宗教向度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以期道出他们的核心思想所在。凭着个人的禀赋与悲愿,身体力行,看他们如何在颓垣败瓦中把中国佛教重新建设起来。在近代的中国佛教界里以“三虚”并称,历史给予他们相当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有时候,把他们齐名看待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历史的偶然。大家都是出了家的僧侣,巧合地都是以“虚”字为自己的法号。尤堪玩味的是这个“虚”字极具道家色彩,凸显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与内蕴。除了法号上的巧合,三位高僧都是出生在清末民初大致相若的时段里,在同一个国度、地域里活动过。他们彼此也曾相遇,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大家也同为佛教出力,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虽然并称为“三虚”,分别都被标签为激进派或保守派等。把他们放回当时的历史现场,整个中国也正是面临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的思潮四方八面地冲击。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他们的回应往往是激进中也有妥协之处,保守中也包含革新的意味。大家似乎都是在矛盾中找出彼此可以调和的地方,在现实坏境中不断磨合,务求找到共识。在这点上,可以从太虚不断的更改他的僧制改革中清楚看到端倪。他顺应潮流,屡易其稿,希望从中可以找到彼此皆能接受的方案,以至出现思想前后不一的现象,甚至被西方学者嘲讽为“儿戏”①,在后文讨论到太虚僧伽制度改革中,他按现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调整,本文有详细的交代。虽然三位法师并称为“三虚”,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事实上,在当时的名望上三位法师也有点悬殊,但这无损他们各自努力,为佛教作出的贡献。在第五章中,比较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以突显三位的思想的独特之处。继而在第六章中,指出“三虚”个人的局限与对佛教思想掌握之不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归咎于时代的局限与断层现象所致,再从一个宗派历代传承的角度去探讨他们的法脉传承,从而梳理出一条脉络,探讨当中所出现的文化断层现象与以及其背后原因,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上述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等问题。在第七章中,论及三位法师对佛教界的贡献,继而探讨“三虚”佛教也就是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如何在秉承中国传统佛教资源的同时,同时在这样一个世俗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把中国佛教重新整合,为佛教找出一条适合现代人去走的新道路。本文采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瞰览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把佛教发展的来龙去脉清楚地勾勒出来,这有助我们了解中国佛教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新的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时代背景所产生出来的问题息息相关,故此,了解时代背景是解开中国佛教一些历史上的悬案的重要锁匙。有了这个基础的认识,再把焦点放在“三虚”佛教的思想上,比较他们思想之间的异同,探讨他们对佛教界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他们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谈到“三虚”佛教返本开新中,本文揭示了在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问题,这问题的缘起已在第一章中由季羡林点了出来,最早的解经家已“不完全忠实地”按照印度空宗的理论去了解佛教。佛教本来探讨是诸法存在的实相,讨论的是认识论上问题。当中心只是一种从属思维形式,而此心并非根源意义;但到了六祖慧能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而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佛教便出现了如麻天祥所说的第一次革命,由“心外佛”转为“心内佛”的探讨,本来是观照实相意义的般若观空思想转变成了具有深层根源义的如来藏系统,这个“心”不单是具有道德良知意义的心,更是具有主宰意义的心,能生万法,正符合了中国道德文化的“心性论”讨论范畴。胡适常常被人批评为佛教的门外汉,未有得到佛教界适当的重视。但事实上,他对佛教经典的辨伪工作尤其是禅宗的经典做了大量的考据工夫,发现六祖慧能或是胡适所说的七祖神会是带有“目的性”的诠释。而这些材料的发现,在佛经的诠释上对确认这个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证据,对佛教文献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加上台湾学者萧政根据Max Muller所编的梵文对读为《金刚经》作为旁证,原文只有要求修行人“荡相遣执”①的意义,主旨是不住于相,不执着“六识”下的对象而已。这发现引证了了禅宗思想是经历了改造与转化,与两位学者胡适和麻天祥的说法不谋而合。在三位法师的思想基础上,本文期望可以为中国佛教找到一条新路向。大抵上,他们都同意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并不宣扬迷信思想。虽然,在具体修行上他们都各有所取,但佛教重理的性格,对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尤为重要。在新道路上,本文确立了一些方向,建议中国佛教走回一条理性的光明正道,以道德为首要,重新宣扬平等与博爱精神为务。过去的佛教理想远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今天的佛教却立足在现实人间,人间佛教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佛教的聚焦点。
周后燕[7](2017)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观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绕不开的问题。所谓传统观就是对传统的理论化认识。传统观有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自成一体的、前后一贯的。它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认识,而不是指对传统的零星的想法或看法。中国近代传统观肇端于学术思想的转变。晚清今文经学研究思潮兴起,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对古文经的质疑,以及对经世之风的倡导,动摇了经学的地位,为人们打开了反思传统的闸口。晚清到民初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为知识分子们从中西对比的视角反思传统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至五四时期,随着学术流派的形成,最终产生了不同思想流派的传统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侧面,将传统观从抽象引向具体、从学术引向实践,找到了推动传统变革的现实力量,奠定了中国近代传统观的科学基础。李大钊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主要从理论层面奠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发展的方向。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到对儒家传统以及史学传统的认识中,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传统的先河。李大钊从新旧之间的联系入手,主张以传统中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为基点,批判地融合新的时代因素,实现传统的现代化。由此,他主要从孔子、民本以及史学传统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基点。通过对真假孔子的辨析以及儒家民本传统的批判,肯定了孔子的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肯定了儒家民德、民力、民意的现代意义,推进了儒家传统的现代化。通过对封建旧史观的批判继承,将传统置于客观的历史进程中,使古今的联系从抽象的儒家道统式的联系转变为具体的历史联系。陈独秀将李大钊开启的新方向从思想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陈独秀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新旧之间的关系是生死存亡的竞争关系。他极力凸显新旧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主张以激烈的革命方式促进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陈独秀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国民性、封建国家观都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试图通过“破旧”的方法达到“立新”的目的。由此,他对传统的弊端,即与现代价值理念性质相反的内容:儒家礼教的等级性、国民劣根性、封建国家观的落后性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通过对传统弊端的批判以及新的价值理念的引入,实现传统的现代化,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国家奠定基础。瞿秋白沿着李大钊、陈独秀的方向将对传统的反思推进到社会革命领域。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到对传统的认识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继承法。瞿秋白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以历史主义的眼光、阶级的立场批判了佛教、儒家以及农民革命传统。他通过对佛教传统的批判改造,消解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肯定了佛教辩证思维与普渡众生的牺牲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通过对儒家传统中带有等级性的制度、思想、伦理等的批判,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扫除封建思想的束缚。最后瞿秋白通过对中国农民革命传统的批判,一方面论证了农民革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瞿秋白认为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才能使传统获得真正的重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三民主义的论争过程中,形成了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以批判继承为方法的传统观。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为中国新的学术形态的发展做了准备,并开创了新的革命道路,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现实的力量,找到了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实践的传统观的基础,开辟了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新路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今天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下,我们借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时代要求,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王荣湟[8](2017)在《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丛林,又称禅林,通常指代禅宗寺院。作为禅宗僧团依托的载体,丛林的兴衰利弊与禅宗发展息息相关。唐初禅宗形成的同时也确立了丛林的基本组织结构和生活规范。中唐时期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禅门规式》,正式将丛林规范法制化、条文化,被后世视为禅宗清规的创立者。降至两宋,随着禅宗支派繁衍,丛林制度建设日益完善,由于各派系在制度规范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形成各有特色的“家风”。元代颁行具有集大成性质的《敕修百丈清规》标志着禅宗丛林制度已经完全成熟。明前期,国家多次颁布敕令维护《敕修百丈清规》的权威性,要求全国丛林寺院遵行。然而政令无法保证清规如法践行,制度本身也历久弊生。明中期以后,禅宗衰微,丛林渐沦为耕田办粮的宗法化世俗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逐渐废弛,《敕修百丈清规》已成一纸空文。晚明禅宗复兴,耆宿禅德重建丛林组织,为使丛林常住于世,在《敕修百丈清规》之外别立寺规、僧制,重新建立起一套有效操作、符合时宜的丛林制度。晚明清代的禅宗丛林制度与《敕修百丈清规》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并呈现出神圣性衰退、世俗性加强的明显特点。本文一方面将从住持制度、僧职制度、禅堂制度、传法制度等方面来论述明清丛林的制度概貌,归纳丛林制度所具备的基本特性和作用;另一方面将通过具体制度的比较,说明晚明以前与晚明以降制度变革的具体表现和历时性特征,并分析引起变革的历史因素,以期从丛林制度的角度来观照晚明佛教改革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明确明清丛林制度上承宋元、下启近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申屠增群[9](2016)在《宋元禅宗清规孝道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释迦牟尼在长达几十年的传法过程中依据弟子所犯过失以及僧团实际需求"随机设教",制定了用以规范僧团秩序、引导弟子修行的佛教戒律。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教戒律也自此开始了与中土僧团实际相适应的过程,道安所创"僧制"、智顗所创"御众制法"十条以及道宣所创律学体系都是戒律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然随着禅宗兴起,百丈怀海始创清规,禅宗清规便成为了与中土僧团更为契合的新制并且在禅宗日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禅宗清规既继承了佛教戒律的真精神,又与丛林实际紧密关联,因此其文本内容也会随着世殊事异而删繁补阙、因时损益,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清规具体条目的发展过程即可大致揭示其背后概念的流变趋势。"孝"是佛教经典中原本就存有的概念,但在印度佛教中主要表现为以"报恩"为特点的社会道德规范。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在孝道思想层面展开了与本土传统伦理冲突、会通的过程。本文拟从"孝"的角度展开对宋元时期原始清规文本的考察,从寺院内、外两个角度梳理有关孝道的规约之流变,以此对佛教孝道思想在清规层面的发展形成概览,也可以对佛教融入中国本土、儒佛孝道观相互影响的过程形成一个动态认知。
鲁海军[10](2016)在《明清佛教戒律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为中心论述六大问题,即思想概说、宗学并进、大小同归、禅教释律、兼修净密、现实圆融等,主要讨论明清丛林改革及文化嬗变视阈下律宗的发展及佛教戒律思想的调适,即在明清思想文化、律宗法嗣传衍及佛教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对佛教戒律及其理论的考察。具体而言,本文从宗学并进、大小同归、经教释律、禅戒互阐、净律融会、律密相摄、毗尼日用、儒律会通等八个方面对佛教戒律思想的明清调适进行了考察与辨析。“思想概说”,即“明清律学的发展及其思想背景”,为第二章的内容。论述了明清学术流变文化背景下的佛教律学复兴、明清佛教戒律诠释的理论特质等问题。此章具有导论功能,不仅有对明清戒律思想的时代格局、学术背景、佛门现状的讨论,而且还试图厘清明清佛教戒律思想发展的基本逻辑、明清戒律诠释的基本功能、明清戒律思想的基本特质、明清戒律弘传的三大系统等内容,为下文佛教戒律思想的具体讨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宗学并进”,即“明清律宗的展开及佛教律学的弘传”,为第三章的内容。律宗僧人实是戒律的主要实践者及戒律思想的主要诠释者,因此本章以明清律宗为中心展开,论述了律宗“一花开五叶”的发展趋势,即明清律宗的法嗣传衍及其宗派展开、律宗的思想传承及其区域弘化等问题。具体讨论了古心中兴戒法及五系分灯律宗、千华律派的崛起及其法脉传衍、愍忠圣光及古林三系的发展、明清律宗正统之辨、明清佛教律学的区域弘化、戒律学思想的兼容性理解、从寂光到文海的思想传承等内容。“大小同归”,即“大乘菩萨戒与小乘声闻律的诠解与运用”,为第四章的内容。诚然,唐代道宣已基本完成了“会小归大”的理论工作,但因思想文化和时代背景的演化,明清佛教学者在重视菩萨戒的同时,继续阐释声闻律与菩萨戒的兼容性问题。因此本文将其列为一章,论述四分律戒本的注疏及流行、菩萨戒经典的诠解及效应等问题。主要考察明清之际四分律戒本与菩萨戒经典的注疏情况,并指出明清佛教律学菩萨戒与声闻律思想融摄的理论特征。“禅教释律”与“兼修净密”,即“经教释律及禅戒互阐的戒律思想”与“净律融会及律密相摄的修持实践”,分别为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第五章考察了明清佛教经教释律的思想传统、禅戒互阐的理论特质等问题,第六章论述了明清佛教净土法门的践行及其律学关涉、显密戒律的会通及其修持实践等问题。这两章是在明清佛教整体发展的视阈下展开讨论的,即是在禅、净、律、密、天台、华严、唯识等诸宗并进、互阐圆融的佛教思想语境下展开的戒律学思想探讨,其主旨在于说明佛教戒律在明清佛教转型语境下的适用与诠解。“现实圆融”,即“明清佛教戒律思想的圆融倾向”,为第七章的内容,主要论述明清戒律学的日用化倾向、明清佛教戒律的儒学会通。此章在戒律学日用化及戒律的儒学会通的分析中进一步说明明清佛教戒律及戒律诠释的现实圆融倾向。这种圆融是时代沿革、学术流变、佛教发展的整体要求,也是佛教人间化、中国化进程的必然环节,作为中国学术范畴的中国佛学同样具有经世致用的理论品质。当然,在佛教语境中,经世致用是透过大乘精神及其哲学与信仰来诠释的,佛教不仅具有宗教性,而且是宗教性与现实性、实用性与超越性的结合。前面所述六章为本文研究之主体,而本文第一章则对明清佛教研究及佛教戒律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说明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旨趣,以及讨论的问题与方法。
二、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中国化中的宗法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法制度的内涵及礼法结构 |
二、中国的宗法观念与佛教的法统 |
三、国家法律对佛教管理中的宗法思想 |
四、佛教僧制中的礼法理念 |
五、结语 |
(2)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祖庭”源流辨证 |
1.“祖庭”源于儒家 |
2.儒家“祖庭”的文化意涵 |
二、汉传佛教“祖庭”的内涵与特点 |
1.唐中叶以来的“祖堂”意涵 |
2.“祖庭”始于两宋,作为宗派祖统法脉象征 |
3.宋元之际以来“祖庭”的多义运用 |
4.中国古代汉传佛教“祖庭”的范式特点 |
三、“祖庭”:中国化佛教的突出标识 |
1.彰显中国化佛教浓厚的祖统法脉意识 |
2.成为中国化佛教思想创造的集中表征 |
3.构成中国化佛教发展演变的主要骨架 |
4.承载中国化佛教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家园 |
(3)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 |
一、秀才·乱党·报人 |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
三、领导幼年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 |
四、“孤桑好勇独撑风” |
第三章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
第一节 进化论的唯物论 |
一、进化论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 |
二、“崇现实”、“薄虚文”的唯物论 |
三、科学之信仰,人类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 |
第二节 进化论的发展观 |
一、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原则 |
二、进化与否以抵抗力强弱为标准 |
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第三节 进化论的历史观 |
一、“人类光明之历史,愈演愈疾” |
二、解放时代: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
三、民主主义世界之潮流 |
四、革命是“开发文明之利器” |
五、群众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第四节 进化论的文化观 |
一、“道与世更” |
二、“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 |
三、倡导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 |
四、批判传统但非全盘反传统 |
第五节 进化论的人生观 |
一、伦理觉悟:“吾人最后觉悟” |
二、新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
三、“治本的爱国主义” |
小结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四章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
一、最初态度:“社会主义,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
二、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
三、转变的主要标志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宣传 |
一、唯物史观两大要旨 |
二、马克思之“实际研究的精神”与“实际活动的精神” |
三、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
第三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
一、为幼年中国共产党铸牢思想基础 |
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 |
三、民族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如车之两轮 |
第四节 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
一、前奏:“勿再迷信化石的东方文化” |
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发起与陈独秀的介入 |
三、坚持唯物史观,驳斥唯心谬误 |
小结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 |
一、爱国精神 |
二、民主精神 |
三、科学精神 |
四、创造精神 |
五、奋斗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问题 |
二、列宁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
三、对树立科学宗教观的启示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
一、主张“引而不发,跃如也。” |
二、正确看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三、倡导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研究宗教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 |
一、支持宗教信仰自由但反对搞宗教狂热 |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三、发挥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 |
一、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
三、全面加强党的宗教统战工作 |
四、特别强调了“导”的思维和功夫 |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二节 重要的实践成就 |
一、为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凝聚了共识 |
二、为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实践统一了思想 |
三、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了合力 |
第三节 宝贵的实践经验 |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二、不断推动引导的法治化 |
三、注重合乎实际合乎规律 |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宗教观念现状调研分析 |
第一节 调研对象的总体概况 |
一、藏传佛教文化特色的藏、蒙等族青年 |
二、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回族等族青年 |
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维吾尔等族青年 |
第二节 宗教观念的基本状况 |
一、理想信念与价值遵循方面 |
二、文化习俗与传统观念方面 |
三、法治意识与交往观念方面 |
第三节 宗教观念的影响因素 |
一、成长环境方面 |
二、传统观念方面 |
三、聚居条件方面 |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
第一节 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 |
一、对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解不深 |
二、个别人存在对宗教的非理性观念 |
三、对党的政策不熟与法治意识不强 |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
一、现实生活中某些非宗教因素对宗教的利用 |
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名义实施渗透破坏 |
三、信息时代互联网建设监管方面的短板效应 |
第三节 引导方面的不足之处 |
一、党的全面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深化 |
三、引导过程不连贯不系统不协同 |
第五章 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针对性举措 |
第一节 引导的目标和方向 |
一、夯实各族青年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拥护 |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深刻认识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然性 |
第二节 全方位引导的实现路径 |
一、思想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当代新发展 |
二、政治引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 |
三、法治引导:发挥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
四、实践引导:着力西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民生改善 |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引导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广培厚植各族青年共有精神家园 |
二、强化理想信念引领,发挥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积极引导作用 |
三、完善科学法治教育,提升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政治素质 |
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涉及宗教因素的舆情疏导和网络监管 |
五、协同创新优化,增强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体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选题理由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与回应 |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佛教所面对的问题 |
一、中国佛教衰落的历史背景 |
二、丛林制度之诸多问题 |
三、庙产兴学 |
四、僧侣素质的低落 |
第二节、近代佛教之复兴 |
一、文化意义上的复兴 |
二、唯识学的兴起 |
三、佛教原典的注意 |
四、出世到入世之转向 |
五、居士佛教的抬头 |
第三节 历史洪流中的回应 |
一、僧侣中之典范人物: 三虚 |
二、三虚得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虚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太虚思想总论 |
一、太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太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太虚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太虚真现实论思想 |
一、真现实论思想的发源 |
二、真现实论思想的内容 |
第三节 太虚唯识思想 |
一、太虚唯识思想的内容 |
二、太虚唯识思想的应用 |
第四节 太虚之人生佛教思想 |
一、人生佛教思想内容 |
二、人生佛教的实践 |
第五节 太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太虚僧伽教育改革 |
二、太虚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云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虚云思想总论 |
一、虚云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虚云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虚云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虚云禅学思想 |
一、自性是佛的思想 |
二、平常心是道 |
三、农禅的思想 |
四、话头禅的思想 |
五、禅净双修的思想 |
六、禅戒合一的思想 |
七、虚云禅学之实践 |
第三节 虚云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虚云僧伽教育改革 |
二、虚云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倓虚之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倓虚思想总论 |
一、倓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
二、倓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
三、倓虚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倓虚天台宗思想 |
一、一念三千 |
二、圆融三谛 |
三、妄心观 |
第三节 倓虚净土思想 |
一、天台宗与净土宗思想的结合 |
二、他力与自力的结合 |
三、净土法门的简易性 |
四、净土法门的安全性 |
五、倓虚弘法之实践 |
第四节 倓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
一、谈虚僧伽教育改革 |
二、倓虚僧伽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三虚的交往 |
第二节 三虚思想的共同方向 |
一、圆融精神 |
二、兼修净土 |
三、重视戒律 |
四、爱国精神 |
第三节 三虚思想的不同展现 |
一、愿景与理念 |
二、革新与守业 |
三、经教与修行 |
四、出世与入世 |
五、净土思想的比较 |
六、僧伽教育改革的比较 |
七、僧伽制度改革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局限与断层 |
第一节 三虚个人条件的局限 |
一、太虚的局限 |
二、虚云的局限 |
三、谈虚的局限 |
第二节 三虚佛学思想之不足 |
一、太虚对唯识思想掌握之不足 |
二、虚云对禅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
三、倓虚对天台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
小结 |
第三节 太虚与法相唯识宗传承与断层 |
一、太虚与法相唯识宗法脉的传承 |
二、太虚与法相唯识思想的断层 |
第四节 虚云与禅宗的传承与断层 |
一、虚云与禅宗法脉的传承 |
二、虚云与禅宗思想的断层 |
第五节、倓虚与天台宗的传承 |
一、倓虚与天台宗法脉的传承 |
二、倓虚与天台宗思想的断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虚佛教之贡献与返本开新 |
第一节 三虚佛教之贡献 |
一、树立僧人典范 |
二、丛林制度之重建与革新 |
三、僧伽素质的提高 |
第二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时代 |
一、宗教世俗化 |
二、宗教多元化 |
三、宗教庸俗化 |
第三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挑战 |
一、无神论者的责难 |
二、中国佛经翻译的问题 |
三、中国佛教伪经的问题 |
四、净土思想的建构与迷思 |
五、中国佛教正统性的责难 |
六、居士佛教的抬头 |
第四节 三虚思想的开新气象 |
一、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向 |
二、“东方化”的新时代 |
三、中国佛教的多元与整合 |
四、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 |
第五节 三虚佛教的第三条道路 |
一、树立佛教的光明正道 |
二、佛教批判精神的继承 |
三、净土思想的深化 |
四、大小乘佛教之统一 |
五、如实观精神的确立 |
六、佛教的自由意志 |
七、佛学研究的新路向 |
八、人间佛教的新路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谓传统 |
二、何谓传统观 |
三、中国近代传统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四、本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五、本课题研究现状 |
六、本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形成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与传播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论地位的确立 |
一 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 |
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三 五四运动的爆发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
第二章 李大钊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和方法 |
一 自然实体进化论 |
二 新旧“调和论” |
第二节 孔子观 |
一 “实在的孔子” |
二 “历史的孔子”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儒家 |
第三节 民本观 |
一 儒家的民本传统 |
二 对民本的吸收 |
三 从民本到民主 |
第四节 对旧史观的批判与继承 |
一 史学的灵魂是史观 |
二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
三 “对封建旧史观的抗辩” |
四 对史学传统的继承 |
小结 |
第三章 陈独秀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革命进化论 |
二 破旧立新 |
第二节 儒家观 |
一 礼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
二 消解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地位 |
三 儒家思想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国民性 |
一 陈独秀关注国民性问题的原因 |
二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 |
三 陈独秀国民性思想的反思 |
第四节 国家观 |
一 从王朝到国家 |
二 从王权到民权 |
三 从民主共和到无产阶级专政 |
小结 |
第四章 瞿秋白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互辩法唯物论 |
二 批判继承法 |
第二节 佛教观 |
一 “菩萨行”的人生观 |
二 “无常的社会观” |
三 从“唯心”到“唯物” |
第三节 儒家观 |
一 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 |
二 儒家思想的等级性 |
三 对戴季陶“道统”说的批判 |
第四节 农民革命观 |
一 农民土地问题 |
二 农民革命领导权问题 |
三 农民革命的思想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意义与不足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 |
一 从思想革命到社会革命 |
二 以变革社会为宗旨的具体的批判继承 |
三 工农联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主体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意义 |
一 开启了新的革命道路 |
二 开启了新的学术形态 |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不足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缺陷 |
二 对传统的研究不够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概念及范畴界定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以前丛林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丛林制度的形成 |
一、百丈怀海与《禅门规式》 |
二、《禅门规式》所反映的早期丛林制度 |
三、《禅门规式》在丛林制度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宋元时期丛林制度的成熟及变化 |
一、《禅苑清规》与两宋丛林制度的成熟 |
二、从《敕修百丈清规》看元代丛林制度的变化 |
第二章 住持制度 |
第一节 住持的职责 |
一、说法活动 |
二、寺务管理活动 |
三、祝白活动 |
四、住持的领袖地位 |
第二节 住持的入院与退院 |
一、迎请新住持 |
二、新住持入院 |
三、住持进出寺院 |
四、住持退院 |
第三节 住持的世俗化 |
一、住持的神圣性减弱 |
二、住持的世俗性增强 |
第三章 僧职制度 |
第一节 西序头首 |
一、四大班首 |
二、书记 |
三、知藏 |
四、知客 |
五、侍者 |
第二节 东序知事 |
一、监寺 |
二、副寺 |
三、维那 |
四、典座 |
五、直岁 |
第三节 办公场所和列职杂务 |
一、序执寮舍及其管理 |
二、列职杂务与其办公场所 |
第四节 任免、监督、考核机制 |
一、僧职任免制度 |
二、监督考核制度 |
第五节 僧职制度的特点 |
一、继承并发展宋元僧职制度传统 |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
三、等级色彩鲜明 |
四、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
五、深受子孙化、宗法化现象的影响 |
第四章 禅堂制度 |
第一节 禅堂的空间 |
一、禅堂外部空间 |
二、禅堂内部建置 |
第二节 禅堂管理制度 |
一、禅堂管理僧职 |
二、禅堂出入管理 |
三、禅堂管理规约 |
四、禅堂经济管理 |
五、禅堂管理制度的特征 |
第三节 禅堂修行生活制度 |
一、日常生活作息 |
二、修行活动规范 |
三、结制安居 |
四、打禅七 |
五、禅堂修行生活制度的时代变迁 |
第五章 传法制度 |
第一节 勘验付法 |
一、勘验付法的程序 |
二、付法的主观性和原则性 |
第二节 传法信物 |
一、付法偈与源流 |
二、其他信物 |
第三节 传法活动 |
一、面授付法 |
二、寄送和代付 |
三、关于传法活动的补充 |
第四节 传法制度的特点 |
一、继承性 |
二、宗派性 |
三、特殊性 |
第五节 传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修行与勘验趋于形式化 |
二、传法制度日益僵化 |
三、师家胡妄付法 |
四、付法泛滥 |
第六节 传法制度弊端的消极影响 |
一、使禅师素养普遍低下 |
二、使付法制度形式化 |
三、损害佛法的正信地位 |
四、加剧禅宗衰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9)宋元禅宗清规孝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之由来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3 写作思路与方法 |
2 清规中的孝道思想 |
2.1 禅宗清规的建立与发展 |
2.1.1 从戒律到清规 |
2.1.2 宋元时期的禅宗清规 |
2.2 中国佛教孝亲观的渊源与发展 |
2.3 寺院内部的孝道思想 |
2.3.1 报本—佛祖法恩 |
2.3.2 尊祖—祖师忌辰 |
2.3.3 一寺之"家长"—住持 |
2.4 寺院与世俗的孝道关联 |
2.4.1 "答父母生育恩否" |
2.4.2 "母难求早课"与"父母忌" |
2.5 清规中孝道思想的发展特点 |
2.5.1 法缘宗法家族的形成 |
2.5.2 佛门"大孝"之世俗化进程 |
3 禅宗孝道与儒佛融合 |
3.1 儒佛孝道观的冲突与分歧 |
3.2 儒佛融合中的禅宗孝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明清佛教戒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题的研究回顾 |
一、明清佛教研究之回顾 |
二、佛教戒律研究之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旨趣 |
一、研究的思路及旨趣 |
二、讨论的问题与方法 |
第二章 明清佛教律学的发展概况及其思想背景 |
第一节 明清学术流变与佛教律学的复兴 |
一、社会沿革及其文化嬗变 |
二、丛林之弊及其改革尝试 |
三、律学复兴及其发展逻辑 |
第二节 明清佛教戒律诠释及其弘传系统 |
一、戒律弘传的三大系统 |
(一) 古心如馨之律宗系 |
(二) 汉月法藏之禅宗系 |
(三) 云栖袾宏之净宗系 |
二、佛教戒律的功能诠释 |
(一) 佛教戒律的一般形式 |
(二) 佛教戒律的基本功能 |
三、佛教戒律的思想特质 |
第三章 明清律宗的展开及佛教律学的区域弘化 |
第一节 明清律宗的法嗣传衍及其宗派展开 |
一、古心中兴戒法及五系分灯律宗 |
二、千华律派的崛起及其法脉传衍 |
(一) 法嗣的正统性理解 |
(二) 宗派的多元化发展 |
(三) 律宗的振兴与衰落 |
三、愍忠、圣光及古林三系的发展 |
四、古林、千华两派律宗正统之辨 |
(一) 明清律宗一花五叶说 |
(二) 辅仁仁友古林正派说 |
(三) 文海福聚南山宗统说 |
第二节 明清律宗的思想传承及其区域弘化 |
一、戒律学思想的兼容性理解 |
二、从寂光到文海的思想传承 |
(一) 对菩萨戒经的诠释 |
(二) 对毗尼经典的理解 |
(三) 对传戒仪轨的规定 |
三、明清佛教律学的区域弘化 |
第四章 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之声闻律与菩萨戒兼容 |
第一节 《四分律》及《梵网经》的明清注疏 |
一、《四分律》传统及其明清注疏 |
二、明清《梵网经》注疏与菩萨戒 |
(一) 《梵网经》的明清注疏 |
(二) 明清菩萨戒品的解读 |
第二节 明清佛教菩萨戒与声闻律的思想融摄 |
一、明清佛教菩萨戒思想的流行 |
二、明清菩萨戒与声闻律的融摄 |
第五章 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之经教释律及禅戒互阐 |
第一节 明清佛教经教释律的思想传统 |
一、经典释律:佛教戒律的经论诠释 |
二、援台入律:天台佛教的戒律思想 |
三、华严通律:戒律理论的华严疏解 |
第二节 明清佛教禅戒互阐的理论向度 |
一、以禅说戒与因戒说禅 |
二、无念即戒与无心即禅 |
三、乘戒缓急与禅林清规 |
(一) 戒乘关系与禅戒关系 |
(二) 明清禅林清规之考察 |
第六章 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之净律融会及律密相摄 |
第一节 明清佛教净土法门与戒律的关涉 |
一、持戒束身,非身何束 |
二、受持皈戒,念佛往生 |
三、净土唯心,即心是戒 |
第二节 明清佛教显密戒律的会通与修持 |
一、工布查布与密教经典翻译 |
二、力果性祗及其秘密戒思想 |
三、云栖株宏与佛教坛忏法仪 |
(一) 施食仪轨 |
(二) 水陆道场 |
(三) 准提忏悔 |
第七章 明清佛教律学的时代调适及其圆融倾向 |
第一节 明清戒律学的日用化倾向 |
一、《毗尼日用》与《沙门日用》 |
二、《日用合参》与《在家律要》 |
三、戒律的日用化及其圆融倾向 |
第二节 明清佛教戒律的儒学会通 |
一、儒家伦理的思想转向 |
二、佛教戒律的儒学会通 |
(一) 五戒与五常 |
(二) 孝名与净戒 |
(三) 德性与戒律 |
三、戒律思想的时代调适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中国化中的宗法思想探析[J]. 释继道. 法音, 2021(06)
- [2]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J]. 曹振明,方光华. 世界宗教研究, 2020(02)
- [3]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D]. 陆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 张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5]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6]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D]. 谭智昌(Tam Chicheong). 武汉大学, 2018(06)
- [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D]. 周后燕. 西北大学, 2017(03)
- [8]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D]. 王荣湟. 南开大学, 2017(05)
- [9]宋元禅宗清规孝道思想研究[D]. 申屠增群. 浙江大学, 2016(07)
- [10]明清佛教戒律思想研究[D]. 鲁海军.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