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颈淋巴清扫,鳞状细胞癌,cN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论文文献综述
廖贵清,梁立中,张同韩[1](2017)在《对比口腔鳞状细胞癌cN+患者行选择性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如何合理处理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关于临床颈部淋巴结阳性(cN+)的口腔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cN+口腔癌患者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可行性。方法:搜索PubMed和EMBASE在2015年4月以前的文献,收集在cN+OSCC患者中比较择区性颈淋巴清扫(SND)与根治颈淋巴清扫术(CND)的对照研究。数据由两位作者提取。Meta分析以颈部复发和疾病特异性死亡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5项研究中共有443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结果发现SND和CND组之间的颈部复发,疾病特异性死亡或总体死亡没有显着差异。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cN+OSCC患者行SND辅助放疗与CND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4)
李少明,高岭,任文豪,薛令法,许尧祥[2](2017)在《功能性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functional neck dissection,FND)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FND组(n=30)和RND组(n=33),FND组保留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内静脉及耳大神经,术后随访2组患者的肩外展功能、耳大神经功能、颈部是否明显凹陷及颈部复发率。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以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FND与RND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术前化疗及术后化疗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为N0或N1期,FND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耳垂感觉麻木及颈部凹陷改善程度显着优于RND组(P<0.05);术后随访2年,FND组的颈部复发率与RND组无显着差异(P=1.000)。结论 :对于N0或N1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FND与RND相比,患者颈部复发率无显着差异,但其并发症显着减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17年03期)
郭英[3](2011)在《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练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自术后6 h全身麻醉清醒后至术后7 d依次进行相关各项功能锻练。结果:患者很快认识到功能锻练的重要性,在康复功能训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术后功能锻练的方法顺利实施,无一例发生功能障碍。结论:本组患者在术后6h(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开始按计划行渐进式功能锻练,本组无一例发生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1年25期)
文建民,唐恩溢,朱锋,孙国文[4](2009)在《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中两种副神经解剖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两种不同的副神经解剖方法的差异。方法:对我院81例术前判断cNo的口腔癌患者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副神经解剖方法分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两种,记录观察统计副神经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比较副神经解剖时间,术中误伤副神经几率及术后肩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胸锁乳突肌前缘解剖方法快速简便,受颈丛神经干扰少,不易误伤副神经,术后肩综合征发生率低,易于掌握,平均副神经解剖时间10~15 min;而斜方肌前缘解剖方法平均20~30 min,术中易受颈丛神经分支的干扰,容易误伤副神经。结论:胸锁乳突肌前缘解剖方法比斜方肌前缘解剖方法有较明显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耿冲[5](2009)在《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中副神经定位及保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头颈部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副神经定位及保留方法对象和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既往无颈部手术史)的病例178例(201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副神经与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记录我院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时术中寻找、定位、解剖、保留副神经的方法。结果:副神经于二腹肌后腹的后下缘穿出。56%(112/201)越过颈内静脉浅面,44%(89/201)经颈内静脉深面;81%(163/201)副神经穿过胸锁乳突肌,19%(38/201)在胸锁乳突肌深面行走;副神经入胸锁乳突肌点距乳突尖距离:(5.03±0.85)cm;副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点位于耳大神经出肌点上方,二者出肌点距离为(1.01±0.49)cm,64%(128/201)副神经在进入斜方肌前与斜方肌前缘平行下行后进入该肌;36%(73/201)与斜方肌前缘呈一定角度进入该肌;副神经入斜方肌点在斜方肌前缘,入肌点到锁骨中点距离为(4.77±0.82)cm.各测量值男女及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叁个标志可较恒定的定位副神经:一是胸锁乳突肌前缘距乳突约5cm处;二是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约2cm以内;叁是在锁骨中点上方4~5cm斜方肌前缘处。但在行颈清扫术时,手术中完全按照此叁点寻找副神经并非完全实用;我院在行颈清扫术时,通常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上1/3处于内侧的结缔组织中较细小的血管下面寻找副神经,此种方法是最易寻找副神经的方法。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点上约2cm处亦可准确寻找副神经。在锁骨中点上方4~5cm斜方肌前缘处寻找副神经比较困难,以此定位副神经在手术中并无实际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01)
杨凯,张福军,李雅冬,张劲松,陈睿[6](2007)在《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新型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或称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NM分期在T2N1M0~T4N3M0之间的口腔鳞癌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RND组和RRND组),RND组行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2例),RRND组行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3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RRND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显着低于RND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RRND组患者耳廓和肩部麻木感显着低于RND组,耳廓皮肤感觉功能和肩运动功能显着高于RND组(P<0.05);随访3年,RRND组和RND组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8.70%、4.5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4期)
浦歧,潘朝斌,李荣盛,梁国健[7](2006)在《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改善术后肩功能的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改进根治性颈清扫术式对术后肩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需行颈清扫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时保留颈丛深支,对照组行常规根治性颈清扫术。术后3周及6个月随访,对术后患侧斜方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周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功能受损;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患侧肩部无明显下垂,患侧上肢外展稍超越水平线。对照组患侧肩部有不同程度下垂,肩部疼痛,麻木,上肢外展不能超过水平线。结论保留颈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能明显改善术后患侧的肩臂功能,减轻传统术式术后肩部的疼痛、麻木感。该术式不影响根治颈清扫术的疗效,易于临床开展。(本文来源于《广东牙病防治》期刊2006年04期)
穆凤鲜,白美春,金亚萍[8](2006)在《12例外阴癌行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病人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外阴癌病人能解除自卑心理,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尽早手术,同时满足病人术后性生活和谐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2例拟行外阴癌根治性切除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病人,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其配偶对疾病的认识,收集她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针对病人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及担心术后性反应能力改变的问题,为病人家属提供相关知识;术前一周常规阴道冲洗,术后24小时内髋关节伸直位,术后病人外阴暴露护理, 术后24小时双下肢外展20度,屈髋20度,膝下垫软枕,房间温度保持24-16摄氏度,湿度60%左右,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术后4~6天保持腹股沟持续负压吸引通畅,外阴局部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切口局部用红外线热疗仪热疗, 常规留置导管5—7天,预防褥疮,术后第3、4、6、8周分别使用阴道扩张器进行阴道扩张。结果:12例外阴癌拟行手术的病人自卑心理消失,愉快接受手术,创口愈合1个月后, 12例病人均恢复正常性生活。(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0-01)
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唐休发,王晓毅[9](2006)在《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一种保证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手术彻底性和避免并发症,最大限度保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的最佳颈清扫术式。方法:通过对182例颈淋巴清扫术的回顾性研究,对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颈淋巴清扫术式的根治效果、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与常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维持术中较平稳的生命体征、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接受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的病例,保留颈外静脉将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难度,并有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其术后肩功能和耳郭和(或)耳后区皮肤感觉功能明显优于根治性颈清术式(P<0.05),而术后颈部复发率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术式,在保证颈清扫根治性的前提下,减轻和避免了术中、术后的颅内高压并发症和肩功能损伤及耳部感觉障碍。本术式适应证广泛,可作为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和cN0选择性颈清扫术的常规术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邓芳成,王琼超,云蔓,翁海勇,李素贞[10](2005)在《Y-C型切口对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应用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改良Y-C 型切口在颈淋巴清扫术对口腔颌面部癌的应用,与根治效果的探讨。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共48 例口腔与颌面部癌肿,均行颈淋巴根治术或联合根治术。综合术前平阳霉素化疗。舌癌15例(舌根部癌5例),均为鳞状细胞癌。涎腺癌16例(腮腺9;颌下腺4;舌根1;腭部2)其腺样囊性癌8例,粘液表皮样癌6例,腺胞细胞癌1例,腺癌1例。口底癌3例,口咽癌1例,牙龈癌(上1,下2)3例,颅底区鳞癌1例,颊癌2例,唇癌1例。下牙龈恶性黑色素瘤l例。面部广泛性基底细胞癌1例。4例颈部巨大转移癌不明原发灶。全部病例按UICC 的口腔肿瘤TNM 分类,属于T_3-T_4N_(0-3)M_0;癌肿为临床中晚期,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或隐匿性转移。治疗技术,手术颈淋巴根治术和联合根治术加胸大肌皮瓣修复与重建再造舌、口底、颊和面部缺损占38例。功能性颈淋巴根治术10例。改良颈部Y-C 型切口属于作者在1990年即便创立的。所有手术切口为2-3类,甲级愈合。结果48例存活(94.7%)。99年8例已超过5年生存率。仅有两例因经济极度困难和自暴自气,在术后一年死亡,非癌症直接原因。近期治愈率100%;1-5年治愈率94.7%;已满5年生存率100%(8例/8例)。与作者先前的100例对比5年生存率是70%,二者有着显着性差异,p<0.01。本改良的颈部Y-C 型切口属于作者在1990年即便创立的技术。经过定期复诊和随访,94.7%病例术后生存率高,生存质量优,近期生存率为100%。结论改良颈部Y-C型切口属于自行创新。本组病例生存率高,生存质量优。新改良颈淋巴根治术和联合根治术,综合术前平阳霉素化疗对口腔颌面部癌根治的临床价值可靠,效果显着。还需要远期追踪与随访。(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10-01)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functional neck dissection,FND)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FND组(n=30)和RND组(n=33),FND组保留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内静脉及耳大神经,术后随访2组患者的肩外展功能、耳大神经功能、颈部是否明显凹陷及颈部复发率。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以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FND与RND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术前化疗及术后化疗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为N0或N1期,FND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耳垂感觉麻木及颈部凹陷改善程度显着优于RND组(P<0.05);术后随访2年,FND组的颈部复发率与RND组无显着差异(P=1.000)。结论 :对于N0或N1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FND与RND相比,患者颈部复发率无显着差异,但其并发症显着减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论文参考文献
[1].廖贵清,梁立中,张同韩.对比口腔鳞状细胞癌cN+患者行选择性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的meta分析[C].2017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2].李少明,高岭,任文豪,薛令法,许尧祥.功能性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17
[3].郭英.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练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
[4].文建民,唐恩溢,朱锋,孙国文.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中两种副神经解剖方法比较[J].口腔医学研究.2009
[5].耿冲.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中副神经定位及保留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
[6].杨凯,张福军,李雅冬,张劲松,陈睿.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应用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
[7].浦歧,潘朝斌,李荣盛,梁国健.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改善术后肩功能的方法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2006
[8].穆凤鲜,白美春,金亚萍.12例外阴癌行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病人的护理[C].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9].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唐休发,王晓毅.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疗效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
[10].邓芳成,王琼超,云蔓,翁海勇,李素贞.Y-C型切口对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应用与探讨[C].第四届中国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