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极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电功率预测,极限学习机,风速序列,小波去噪
功率极限论文文献综述
盛楠[1](2019)在《基于小波去噪的极限学习机功率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影响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速序列具有非平稳性,针对风速序列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的极限学习机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运用小波去噪的方法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解,采用极限学习机建立了风电功率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具体的风电场实验,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1期)
杨春玲,郑安豫,朱建华[2](2019)在《机电功率扰动下的功角极限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角振荡会破坏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系统可靠运行,针对功率扰动引起功角振荡问题,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求解弱非线性方程的平均法,研究该系统随着机电扰动的功角响应特征,导出机电功率扰动下幅值平方变化规律在受到机械功率的周期性扰动的作用下,系统会出现一个极限环,在受到电磁功率扰动时,系统会出现3种不同的最终状态,最终稳定于哪个状态,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扰动的幅值和频率,相图研究结果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访,潘毅,许丹,周京阳[3](2019)在《基于极限场景分析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备用协调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有功备用在调用过程中因线路传输容量不足而无法投入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场景分析的有功功率和备用协调调度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备用可用性的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基于连续贪婪算法,提出计及备用调用时机组出力调整范围的极限场景生成方法。最后,将模型分解为预测场景下的备用经济性分配主问题和若干极限场景下的备用可行性校核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通过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备用可用性问题,还可以识别影响备用可用性的关键线路和时段。(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22期)
赵睿智,丁云飞[4](2019)在《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风功率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功率预测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研究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对确保电网在安全稳定运行下接纳更多的风电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极限学习机(ELM)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受输入参数影响的问题,现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应用于ELM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风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数值天气预报信息(NWP)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构建出训练样本集,随后建立ELM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ELM中的输入权值和阈值,从而建立起基于NWP和PSO-ELM风功率预测模型。对华东地区3个不同装机容量的风场NWP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且稳定性能好,能够为风电场功率预测以及风电并网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卢俊,刘天琪,南璐,苏学能,张华[5](2019)在《基于改进连续潮流的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断面的热稳定功率极限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限制电网功率传输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快速评估电网的热稳定运行状态,提出一种改进连续潮流的输电断面热稳定传输功率极限计算方法。在考虑系统线路热稳定约束、发电机最大有功功率约束和部分支路开断后的线路功率约束下,利用线性最优化方法调整各发电机出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连续潮流法得到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最后通过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不同场景,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0期)
曹震[6](2019)在《打破硅极限新型功率MOSFET设计及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高效率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关键技术。在全球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军工产品等市场领域对高性能功率器件需求持续增加。虽然不同应用领域对功率半导体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功率半导体技术发展的目标始终是为了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增加系统功能、并减小系统体积。本文主要围绕着提升功率器件耐压,降低器件导通损耗为目标。开展新型功率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简称MOSFET)器件设计,器件仿真优化,器件建模分析和器件流片测试等一系列工作。通过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来提升功率MOSFET的性能,优化击穿电压(Breakdown Voltage,简称BV)和比导通电阻(Specific On Resistance,简称R_(ON,sp))之间的矛盾关系,打破传统功率MOSFET或超结(Superjunction,简称SJ)MOSFET的硅极限关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功耗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关键技术。本文利用电场调制、多数载流子积累和沟槽等技术,共提出两种类型的新型功率MOSFET。一种是采用半绝缘多晶硅(Semi-insulating Polycrystalline Silicon,简称SIPOS)技术的SIPOS MOSFET;另一种是利用体电场调制技术的SJ-LDMOS(Super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ion MOSFET,简称SJ-LDMOS)。并对具有完全3D-RESURF(Reduced Surface Field,简称RESURF)LDMOS和体电场调制SJ-LDMOS分别进行器件建模分析,还对完全3D-RESURF LDMOS进行了流片实验验证。主要的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具有SIPOS场板的新型SIPOS SJ-LDMOS,通过SIPOS场板均匀调制SJ漂移区表面电场,使得SJ-LDMOS达到完全3D-RESURF效果。在SIPOS场板电场调制的作用下,SJ-LDMOS漂移区两端电场峰降低,漂移区中间电场提升,整体电场分布变得非常均匀,从而器件BV提升。SIPOS场板不但使得N-buffer层掺杂浓度提升,而且还在SJ漂移区表面形成多数载流子积累层,从而有效地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On Resistance,简称R_(ON))。在完全3D-RESURF作用下,SJ-LDMOS性能提升,BV和R_(ON,sp)之间的矛盾关系突破了LDMOS硅极限。(2)设计了具有纵向SIPOS场板的SIPOS UMOS(Trench Gate Vertical Double-diffusion MOSFET,简称UMOS)和SIPOS SJ-UMOS两种新型器件,在纵向SIPOS场板的电场调制作用下,UMOS器件Trench底部边角的高峰电场降低,进而优化了漂移区上整体的电场分布。并且对于SJ-UMOS器件,SIPOS场板有效减弱了SJ漂移区中N柱与P柱之间的高峰电场,使得器件在保证一定BV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升N柱的掺杂浓度,从而降低器件的R_(ON)。通过电场调制和多数载流子积累的优势使得两种器件不但BV提升,而且R_(ON,sp)也明显降低。SIPOS UMOS和SIPOS SJ-UMOS两种器件分别打破了传统VDMOS硅极限和SJ-VDMOS硅极限。(3)采用体电场调制技术设计了具有多浮空埋层(Multi Floating Buried Layer,简称MFBL)的MFBL SJ-LDMOS和具有高K(High K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简称HK)介质槽的HK SJ-LDMOS两种新型器件。通过分别采用多层浮空埋层结构和HK沟槽结构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终端技术,有效降低了SJ-LDMOS器件N~+漏区由柱结曲率产生的高峰电场,同时改善了漂移区纵向体电场分布,使得器件的纵向耗尽深度增加,从而提升了SJ-LDMOS的BV。有效解决了随着SJ-LDMOS漂移区长度的增加,由于器件体电场未优化,导致BV易发生饱和的问题。(4)针对MFBL SJ-LDMOS的结构特点,结合仿真分析和闭合公式推导,获得MFBL SJ-LDMOS在多层浮空埋层电场调制作用下,器件的纵向体电势和电场分布的模型。通过数学理论模型,阐述多层浮空埋层进行体电场调制的机理,并说明多层浮空埋层结构参数设计的最优情况。最后通过器件仿真优化的结果对器件模型进行验证。(5)针对FSLDMOS(Fold Silicon LDMOS,简称FSLDMOS)的结构特点,结合器件仿真分析和闭合公式推导,建立了FSLDMOS器件BV与R_(ON,sp)的新型关系模型,突破了传统SJ-LDMOS硅极限关系。通过数学理论模型详细阐述了FSLDMOS在折迭漂移区上完全覆盖SIPOS场板,实现完全3D-RESURF效应的物理机理。其中包括:在器件关断时,通过SIPOS场板均匀调制漂移区电场以提高器件耐压的物理机理;SIPOS场板完全覆盖折迭漂移区上方,使得器件漂移区掺杂浓度提升的等效平板电容模型;在器件开启时,SIPOS层在漂移区形成多数载流子积累使得器件R_(ON)降低的物理机理;折迭状漂移区使得导电路径变宽从而降低器件R_(ON,sp)的物理机理。(6)针对完全3D-RESURF LDMOS进行流片实验。首先通过工艺仿真掌握器件制备的关键工艺条件,然后结合3D-RESURF LDMOS器件结构特点和0.35μm BCD工艺设计规则绘制器件版图并制备掩膜版。经过多次单步关键工艺的摸索与校正,最后通过整轮制备工艺获得器件样品。器件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在一定BV下获得非常低的R_(ON,sp)突破了传统SJ-LDMOS极限关系,并验证了基于完全3D-RESURF LDMOS提出的物理模型。本文共提出了六种新型MOSFET,与传统MOSFET相比,这些器件的BV与R_(ON,sp)之间矛盾关系都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器件仿真,模型分析和流片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这些新型器件具有优越的性能,分别突破了传统MOSFET硅极限和SJ MOSFET硅极限关系,满足高效节能功率MOSFET发展需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马骞,苏寅生,黄河[7](2019)在《基于功率极限在线辨识的风电功率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定规模的风电接入区域电网的某一节点后,对电网的无功平衡和电压稳定将带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功率极限判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风电系统接入节点等效阻抗为变量,描述功率变化状态的功率状态方程;研究了基于符合实际风电场特性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等值模型、功率极限在线判别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改进方法和风电系统并网功率实时在线修正模型,实现了并网输出功率的在线控制。文章还通过电网实例,验证了所述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3期)
廖敏,许韦华,杨杰,李鹏飞,季明晶[8](2019)在《考虑子模块均压约束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功率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具备降压运行和不闭锁穿越直流故障的能力,子模块均压约束是其降压运行时对稳态功率运行范围起主要限制的运行约束。从满足子模块均压约束的换流器桥臂电流和桥臂电压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降压运行时的功率极限运行范围。提出了快速确定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行功率运行域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解析扫描计算的结果和电磁暂态仿真共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全桥子模块比例对功率运行极限范围的影响。从功率运行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全桥子模块最小比例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李禹鹏,冯煜尧,冯楠,崔勇,朱泽安[9](2019)在《基于戴维南等值和支路传输功率极限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戴维南等值和支路传输功率极限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通过增大所要评估负荷节点的注入功率,并计算该状态下的系统潮流,求得该负荷节点对应的戴维南等值参数。利用所得到的戴维南等值参数构建包含该负荷节点的2节点系统,分析其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其静态电压稳定的判别式。由判别式计算得到2节点系统的支路传输功率极限以及该节点的相对功率裕度,进一步建立整个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将其用于在线评估。此方法无需本地量测数据、计算快速方便、能够给出包含极限传输功率的评估指标,适用于电网调度中心,可实现对电网的在线电压稳定评估。运用该方法对IEEE14节点与118节点系统进行电压稳定评估,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9年01期)
张宇童,汪樟垚,雷怡菲,吴东韶,程韧俐[10](2019)在《考虑自组织临界条件的区域电网风电极限渗透功率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如何评估已有区域电网的最大风电极限渗透功率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复杂电力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提出了基于区间最优潮流的连锁故障模型来评估系统风电极限接入容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建模为区间数,通过区间连锁故障模型模拟在风电比例不断增长情况下的电网连锁故障概率与连锁故障规模的规律,获得电网出现自组织临界特性时的风电渗透平均功率,并以此作为电网的最大风电渗透容量。通过在IEEE30节点系统和IEEE118节点系统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合理地测量电力系统的极限风电接入容量。(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功率极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角振荡会破坏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系统可靠运行,针对功率扰动引起功角振荡问题,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求解弱非线性方程的平均法,研究该系统随着机电扰动的功角响应特征,导出机电功率扰动下幅值平方变化规律在受到机械功率的周期性扰动的作用下,系统会出现一个极限环,在受到电磁功率扰动时,系统会出现3种不同的最终状态,最终稳定于哪个状态,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扰动的幅值和频率,相图研究结果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极限论文参考文献
[1].盛楠.基于小波去噪的极限学习机功率预测[J].电子世界.2019
[2].杨春玲,郑安豫,朱建华.机电功率扰动下的功角极限环特性[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
[3].梁访,潘毅,许丹,周京阳.基于极限场景分析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备用协调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4].赵睿智,丁云飞.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风功率预测[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9
[5].卢俊,刘天琪,南璐,苏学能,张华.基于改进连续潮流的输电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计算[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6].曹震.打破硅极限新型功率MOSFET设计及关键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7].马骞,苏寅生,黄河.基于功率极限在线辨识的风电功率控制模型[J].可再生能源.2019
[8].廖敏,许韦华,杨杰,李鹏飞,季明晶.考虑子模块均压约束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功率极限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9].李禹鹏,冯煜尧,冯楠,崔勇,朱泽安.基于戴维南等值和支路传输功率极限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J].智慧电力.2019
[10].张宇童,汪樟垚,雷怡菲,吴东韶,程韧俐.考虑自组织临界条件的区域电网风电极限渗透功率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