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论文_赵宾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辽东半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辽东半岛,农机,小珠,果园,隆昌,岐山,文化。

辽东半岛论文文献综述

赵宾福[1](2019)在《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徐昭峰教授主要是从事夏商周考古研究的,自2008年入职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以后,为适应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将自己的研究视域扩展到了东北地区,研究时段也上溯到了新石器时代,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我本人长期致力于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9-12-27)

权昊,葛晨东,高建华,盛辉,刘强[2](2019)在《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有机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人类活动及鸭绿江陆源输入对河口海岸及陆架泥质区沉积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017年于辽东半岛泥质区东部采集的Q02柱与西部Q04柱进行~(210)Pb定年、粒度、总有机碳、总有机氮、δ~(13)C同位素等指标综合分析,利用Meyers研究模型结合C/N值及δ~(13)C同位素含量分析不同物源有机质贡献率。结果表明:(1)两根柱样TOC与TN含量近百年来逐渐升高,C/N值在9~11之间为海陆混合来源。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及粘土为主,粉砂含量最高,粘土次之,砂含量较少。(2)有机碳来源占比均呈陆源降低海源升高的特点,分别反映了泥质区东部与西部不同主导因素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东部沉积环境主要受流域环境变化与海域共同作用,垦荒、自然灾害、日俄战争等事件造成了植被覆盖降低,水库建设减少了陆源有机碳输入;西部沉积环境主要受沿岸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弛禁"政策导致植被覆盖被破坏,港口修建、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营养物质增多,引起海洋环境恶化。(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岩,寇林林,张朋,毕中伟,李东涛[3](2019)在《辽东半岛隆昌地区~2113 Ma变辉长岩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研究:对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辉长岩的成岩时代、成因等研究对限定胶辽吉造山带构造背景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U-Pb测年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受蚀变影响不大,TiO_2含量较低(<1.31%),FeOT(11.91%~14.25%)、MgO(6.88%~7.62%)含量不高,K_2O含量中等偏高(0.85%~1.23%),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岩石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P、Hf等,岩石相对富集Nd同位素,ε_(Nd)(t)值介于-1.6~2.6,(~(176)Hf/~(177)Hf)i比值变化于0.281 497~0.281 612之间,ε_(Hf)(t)值变化于2.2~6.3之间,模式年龄t_(DM1)(Hf)值介于2.25~2.33 Ga.多种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图解显示辉长岩具有E-MORB特征,与裂谷构造环境中产出的MORB和OIB不同.研究认为胶辽吉造山带在~2.1 Ga已存在洋壳俯冲,并可能已存在古岛弧,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存在弧陆碰撞.(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4](2019)在《农机地头展走进辽东半岛》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5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流通协会、辽宁省农科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农机地头展——果园机械化走进辽东半岛地区暨东北冷凉地区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营口鲅鱼圈区召开,来自省内外25家企业的60多台机具参展演示,500多人到会参观。省(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李大成,邵魁双,巩宁,于佐安,李石磊[5](2019)在《甲藻孢囊在辽东半岛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孢囊是诸多有毒有害甲藻赤潮暴发的种源,也是底栖贝类毒素积累源之一。近年来,北黄海沿岸海域贝毒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为掌握有毒有害甲藻在辽东半岛沿岸海域的种源分布情况,笔者于2013年在辽东半岛普兰店(皮口)、庄河、东港浅海海域的菲律宾蛤仔增养殖区域布设12个站位,利用柱状采泥器采集表层沉积物,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甲藻孢囊在辽东半岛沿岸海域的空间分布情况,并通过群落相似性分析,研究3个海域甲藻孢囊群落的相似性情况。研究结果显示,3个调查区域共检测出甲藻孢囊10属15种,其中自养型9种,异养型6种。各区域各站位孢囊丰度相差较大,为87~775孢囊/g,平均丰度为393孢囊/g,东港和庄河海域丰度较低,普兰店海域丰度相对较高。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海域孢囊群落组成亲缘关系较远。普兰店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分布广泛,且临近孢囊种类和丰度较高的长山群岛海域,毒素在贝类体内累积的可能性较高,需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柳彤[6](2019)在《农机地头展:果园机械走进辽东半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7月5日,农机地头展—果园机械走进辽东半岛地区暨东北冷凉地区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风景秀美的营口市鲅鱼圈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农业机械流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导报》期刊2019-07-15)

张朋,赵岩,寇林林,沙德铭,毕中伟[7](2019)在《辽东半岛丹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辽东半岛丹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类型、成岩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选取叁股流岩体、五龙背岩体和丁岐山岩体开展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叁股流岩体由花岗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后两者成岩年龄分别为137.2±1.2 Ma和123.2±1.3 Ma;丁岐山岩体由中细粒碱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获得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21.1±1.5 Ma;五龙背岩体由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组成,成岩年龄为146.8±0.8 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叁股流岩体的花岗闪长岩为钾玄岩系列,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五龙背岩体和丁岐山岩体均为高钾钙碱性,3个岩体不同岩石类型的A/CNK均小于1.1,为I型花岗岩;岩体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具Eu负异常;ε_(Hf)(t)值为-22.40~-9.77,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 999~1 915 Ma,揭示叁股流岩体、五龙背岩体和丁岐山岩体可能是古元古代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叁股流岩体、五龙背岩体和丁岐山岩体均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五龙背岩体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的构造背景,叁股流岩体和丁岐山岩体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后的伸展环境.(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郭建科,王雯雯[8](2019)在《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中心—门户体系比较分析——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IS平台,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山东、辽宁两个典型半岛型省区2002年和2016年中心—门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两省的可达性水平均实现了由"周末生活圈"向"一日生活圈"的转变,其中对内可达性格局呈现出以各自省会城市为核心向外围逐渐扩展的"中心-外围"格局,对外可达性格局辽宁省表现为双核型特征,山东省则呈现出由弱双核向单核结构发展的态势。(2)两省中心—门户体系差异化明显,存在由腹地城市转向门户城市、腹地中心与门户城市等级提升、减弱五种类型,其中山东省门户城市等级提升幅度强于腹地中心城市的衰减速度,而辽宁省中心与门户城市等级变化幅度不大。(3)两省中心—门户体系具有一定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均呈帕累托分布模式,表现为首位城市的集聚效应过于突出,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山东省门户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心城市,其中心—门户体系向开放型的门户主导型转变。辽宁省由于门户与腹地城市发展差距较小,其中心—门户体系的双核特征愈加明显。两省经济、交通可达性等指标对中心-门户等级体系影响较大,区位中心性影响较小,山东省已经出现中心与门户城市合二为一的态势,集聚型、开放型经济地域系统特征明显。(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6-29)

梁军,张胜军,冯呈呈,李婷婷,黄艇[9](2019)在《台风Polly(9216)和Matmo(1410)对辽东半岛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Matmo(1410)和Polly(9216)影响辽东半岛时的路径近乎重合,但台风Polly造成了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而台风Matmo仅个别测站出现暴雨。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FY-2D卫星的黑体亮度温度(TBB)产品(0.1°×0.1°)、日本气象厅TBB资料、大连地区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两个台风影响辽东半岛的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台风均进入西风槽区而变性,在其西侧和北侧分别具有冷锋和暖锋锋生,辽东半岛的降水均发生在台风低压环流北侧的锋生区和环境风垂直切变明显增大过程中。但两个变性台风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却差异显着,台风Polly与西北侧较强冷空气相互作用,锋区随高度增加向西北倾斜,且与低空东南急流相连获得丰富水汽供应,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而台风Matmo与东北部对流层低层冷空气相互作用明显,锋区随高度增加略向东北倾斜,但其低空急流水汽通道被快速隔断,不稳定度和动力抬升条件减弱,强降水持续时间短。(2)台风Polly和Matmo的降水分布非对称明显,均出现在顺垂直切变方向的左侧,但台风相对于高空槽的位置不同,对流活动发展的方位有所差异。台风Polly中尺度对流活动在其北侧发展旺盛,且向西南弯曲,而台风Matmo对流活动仅发生在台风环流东北侧。(3)台风的强降水落区还与其低层环流内冷、暖平流的活动密切相关。台风Polly西北侧的冷平流加强,辽东半岛位于台风北侧低层冷暖平流交汇区,水平辐合加强,深厚的上升运动维持,而台风Matmo东北侧的冷平流加强,辽东半岛逐渐位于台风西侧,低层为冷平流控制的下沉运动区,大气层结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6期)

汤隆皓[10](2019)在《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中部为山地,多由低山、丘陵组成,沿海一带也有大面积的冲击平原。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因而自古以来,辽东半岛都是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辽东半岛的石棚墓和大石盖墓各具特色,本文在介绍石棚墓和大石盖墓的主要发现及其类型后,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分布地点、形制、年代关系、出土器物、族属、葬俗及葬法的差异,同时还对我国东南地区大石盖墓的类型、东北、东南大石盖墓的渊源以及大石盖墓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有:(1)中国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研究现状;(2)现存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正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辽东半岛的石棚墓”主要介绍了大连石棚、析木城石棚、营口石棚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石棚墓的结构特点、发现情况和相关典故,并总结了石棚墓的类型。石棚墓在辽东半岛分布广泛,并可以分为大、中、小叁种类型。第二章“辽东半岛的大石盖墓”介绍了碧流河、双房等重要的大石盖墓的结构特点、发现情况和出土随葬品,并总结了辽东半岛大石盖墓的主要类型。辽东半岛的大石盖墓多成群出现,墓室的形制也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石盖石板墓、石盖砌石墓、盖石土坑墓和石盖垫石墓。第叁章“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对比分析”从六个方面对两种墓制进行了比较。第一,对已发掘的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分布地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古代先民在辽东半岛生存发展的原因。石棚墓和大石盖墓的分布大致相同,多数集中在辽东半岛的南部,少数位于东北部。第二,根据两种墓制的特点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及建构方式。石棚墓的墓室多位于地表之上,且构筑较为精细,大石盖墓的墓室多位于地表以下,壁石和盖石的制作相对粗糙。第叁,运用类型学原理及交叉断代法并结合东北地区石板墓的出土器物对石棚墓和大石盖墓之间的年代关系进行推断。石棚墓的年代范围大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中晚期,大石盖墓的年代范围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第四,对两种墓制中出土的器物进行总结,并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石棚墓与大石盖墓存在共同的随葬器物组合,但大石盖墓的随葬品比石棚墓的更为丰富。第五,根据古代文献对秽貊的迁徙路线及分布范围的记载,推断两种墓制使用人群的族属。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使用者均应为貊族。第六,对石棚墓和大石盖墓的搭建方式及规模进行分析,并结合考古人员发现的用火遗迹,讨论两种墓制的葬俗及葬法。石棚墓的使用者采用二次迁葬的葬法,大石盖的使用者采用最多为两人的一次捡骨葬为葬法,两者的葬俗均为火葬。第四章“有关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其他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东南地区大石盖墓的主要发现及类型,随后通过比较东北、东南地区大石盖墓的形制及随葬品,分析了两地大石盖墓的渊源关系,进而通过大石盖墓在我国的分布对其传播进行了推测。东南地区的大石盖墓主要集中在浙江,形制多样;东北、东南两地的大石盖墓形制有相似之处,且都分布于我国的沿海地区,直线距离并不是很远,因而很可能存在渊源关系;根据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来看,大石盖墓文化可能是一支来自海上的文化,其最初到达东南海岸的浙江及东北海岸的辽东半岛,然后分别向外辐射传播。结语部分对文中各部分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明确了石棚墓和大石盖墓在形制、年代、族属、葬俗葬法等方面的差异,并对辽东半岛大石盖墓与我国东南地区大石盖墓的渊源及大石盖墓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做了推断。(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辽东半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人类活动及鸭绿江陆源输入对河口海岸及陆架泥质区沉积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017年于辽东半岛泥质区东部采集的Q02柱与西部Q04柱进行~(210)Pb定年、粒度、总有机碳、总有机氮、δ~(13)C同位素等指标综合分析,利用Meyers研究模型结合C/N值及δ~(13)C同位素含量分析不同物源有机质贡献率。结果表明:(1)两根柱样TOC与TN含量近百年来逐渐升高,C/N值在9~11之间为海陆混合来源。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及粘土为主,粉砂含量最高,粘土次之,砂含量较少。(2)有机碳来源占比均呈陆源降低海源升高的特点,分别反映了泥质区东部与西部不同主导因素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东部沉积环境主要受流域环境变化与海域共同作用,垦荒、自然灾害、日俄战争等事件造成了植被覆盖降低,水库建设减少了陆源有机碳输入;西部沉积环境主要受沿岸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弛禁"政策导致植被覆盖被破坏,港口修建、水产养殖等活动造成水体营养物质增多,引起海洋环境恶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东半岛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宾福.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N].中国文物报.2019

[2].权昊,葛晨东,高建华,盛辉,刘强.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有机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海洋环境科学.2019

[3].赵岩,寇林林,张朋,毕中伟,李东涛.辽东半岛隆昌地区~2113Ma变辉长岩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研究:对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J].地球科学.2019

[4]..农机地头展走进辽东半岛[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

[5].李大成,邵魁双,巩宁,于佐安,李石磊.甲藻孢囊在辽东半岛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J].水产科学.2019

[6].柳彤.农机地头展:果园机械走进辽东半岛[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9

[7].张朋,赵岩,寇林林,沙德铭,毕中伟.辽东半岛丹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9

[8].郭建科,王雯雯.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中心—门户体系比较分析——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例[C].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9].梁军,张胜军,冯呈呈,李婷婷,黄艇.台风Polly(9216)和Matmo(1410)对辽东半岛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J].气象.2019

[10].汤隆皓.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按照地理区划的辽宁省森林旅游线路图叁连岛远观图辽东半岛石棚墓方位示意图辽东半岛地震震中分布图辽东半岛第四纪盆地及其边界断裂...辽东半岛主要旧石器遗址分布

标签:;  ;  ;  ;  ;  ;  ;  

辽东半岛论文_赵宾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