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变形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轧辊,组织,结晶,温度场,奥氏体,钛合金。
热变形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孙皓,梁益龙,张雄菲,李伟,杨明[1](2019)在《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大塑性热变形Ti-6Al-4V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Ti-6Al-4V双相钛合金加热至α+β相区,利用墩拔方式进行大塑性热变形,然后将其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再结晶保温热处理。结果表明:材料经形变热处理后,晶粒转变为细小的等轴α晶粒以及条状α+β组织,随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α晶粒逐渐长大,条状α+β组织也逐渐变大,发生再结晶晶粒的体积分数增加,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减小。800℃再结晶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高达19.9%及42.5%,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则随再结晶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原因归结于晶粒的粗化及晶粒的均匀性变差。(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黄定春,温焕翃,李宏杰,戴培元[2](2019)在《轴承装配过程中加热温度及热变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开发了计算轴承装配过程中加热温度及膨胀量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实际装配所需的过盈配合量和装配间隙,计算出GCr15轴承装配所需的加热温度为195.3℃,比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精度更高。此外,讨论轴承装配过程中的温度下降对装配间隙的影响,并导出了装配间隙随装配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这一结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9年14期)
姚川,郭凯,孟康,缪顿[3](2019)在《热变形温度对Ti8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量海洋工程,Ti80钛合金由于其高冲击韧性、低密度及优异耐蚀性能成为理想的材料,但目前对于Ti80合金的报道较少,因此对于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i80钛合金进行恒应变速率的热压缩试验,设定的变形温度分别是900,950和1000℃,热变形后钛合金试样利用金相观察、拉伸试验和夏比冲击试验,研究热变形温度对Ti8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80钛合金在900,950和1000℃变形后,得到的组织分别为等轴组织、混合组织和片层组织; 3种变形温度变形后的Ti80钛合金室温强度差别不大,塑性和冲击韧性差别较大。Ti80钛合金在1000℃变形后冲击韧性较好,900℃变形后钛合金的塑性较好,950℃变形后钛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盼盼,张城瑞[4](2019)在《热变形温度对Cu-Sn-P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EBSD,TEM等方法对Cu-Sn-P在合金200~500℃的热变形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经热变形后的晶粒组织垂直于受力方向被拉长,大部分为变形晶粒,应变硬化效果明显,基体内部存在较大的形变储能。再结晶主要在位错密度较大区域形核,软化作用比较微弱。热变形组织内部亚晶组织及位错聚集区密集分布,发现了刃型位错的交割以及位错列的滑移作用。当变形温度为500℃时,在再结晶晶粒内部会出现台阶状的退火孪晶。(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3期)
白龙[5](2019)在《铸轧温度场与辊套热变形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铸轧技术因具有短流程、低能耗、投资少等特点被推崇为21世纪冶金领域最具发展的技术之一,因此受到企业、高校、研究所的青睐。但是,在铸轧过程中,由于铸轧辊处在铸轧力与温度交变作用的复杂工况之中,交变温度成为辊套失效的主要原因,辊套的失效大大制约着铸轧辊和与之接触的侧封板的使用寿命,影响生产顺行,降低铸轧成品板带材质量,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使铸轧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作为直接与金属熔液接触的辊套,对所铸轧的金属熔液既要起到冷却的作用,又要对其进行轧制,铸轧辊转速、熔池温度是影响铸轧辊温度场及辊套热变形的主要工艺参数。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铸轧辊转速以及不同的热源接触温度对铸轧温度场以及辊套热变形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设计并搭建铸轧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设计并完善辅助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开展铸轧辊套温度场测试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合仿真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建立两种与实验相对应的仿真模型体系,分别从线接触和面接触两种形式对不同铸轧辊转速和不同铸轧接触温度对铸轧温度场以及辊套的热变形进行分析。在进行仿真模拟时,结合实际铸轧过程建立了瞬态流体模型,依据铸轧过程中热量的转换理论,分析了不同热源接触温度以及不同铸轧辊转速下的辊套温度场及其变化规律;在静力学仿真分析中,将瞬态流体模型温度场数值施加到静力学模型中,得到了不同铸轧辊转速和不同铸轧接触温度的辊套热变形云图,通过分析,绘制了不同热源接触温度以及不同铸轧辊转速下的辊套圆周温度分布曲线。进一步,对热源接触温度、铸轧辊转速的实际生产工况参数进行模拟,针对铸轧辊的周向温度场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铸轧辊转速提高,铸轧区温度有轻微下降,但铸轧辊套外表面温度差明显降低,铸轧辊套的温度梯度明显降低,对提高铸轧辊套的寿命、生产率以及铸轧产品质量均有利;铸轧区热源温度越高,铸轧辊的周向温度以及整体温度场幅值越大,铸轧辊套外表面温度差也越大,铸轧辊套热变形量越大,对铸轧辊套和侧封板的寿命和铸轧产品质量均不利。研究结果有助于铸轧生产工艺参数的合理设定,为铸轧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5)
苗小培,苏肖群,杨化浩,魏记福,丁金海[6](2019)在《结构因素对聚丙烯热变形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按ISO 75-2规定的聚丙烯热变形温度测试方法,对4种聚丙烯分别进行平放样条和侧放样条实验方式的国内外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侧放样条的热变形温度偏差一般都在标准规定的5℃范围内,数据分散度较好;而平放样条的热变形温度实验偏差在2.3~22.6℃,远超过标准规定范围。采用DSC,POM,2D-WAXD等方法研究了聚丙烯平行试样间的结构差异以及平放方式数据偏差较大的原因。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注塑成型的聚丙烯样条,芯层的结晶度高于皮层,但皮层的取向度高于芯层,皮层厚度也不同;结晶度越高,取向度越大,皮层越厚,则热变形温度越高。该结论对于修订标准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沈雨苏,陈蔚芳,罗勇,崔榕芳[7](2018)在《电主轴温度场与热变形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etco 231A240型高速电主轴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内置电机的损耗生热和轴承的摩擦生热,计算了电主轴各部分之间的传热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建立电主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电主轴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温度场分布,基于电主轴热-结构耦合关系分析得到了温度影响下电主轴的热变形。仿真结果显示,较低转速下电主轴转子温度最高,转速对电主轴温度影响较大;电主轴头尾部热变形较大,主要为轴向变形。最后,将温度场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8年12期)
龚伟,毛爽,罗涵,张雯,王耀弘[8](2018)在《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温度校准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温度校准情况,总结并指出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温度指示误差的现有各种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测量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分析,提出更优的计量方法,同时研制一种以温度信号控制图像采集测试数据的温度校准装置,可以精确测量使用温度点的误差,并减小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张威,朱丽丽,郭宏钢,韩英[9](2018)在《热变形温度对254SMo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演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对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微观组织演化以及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低于1050℃时,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小于30%;当变形条件为1200℃/0.01s~(-1)时,再结晶体积分数接近90%。较高的变形温度有利于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3期)
史安娜,曹富荣,刘斯妤,马晓波[10](2018)在《数控机床主轴温度控制及热变形测试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GMB2560龙门铣镗床主轴为研究对象,对数控机床热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温度场以及热变形测试方案,利用FLIR红外热像仪测温技术与米铱激光叁角测量仪激光测距技术,对数控机床主轴箱的温度变化与分布数据,以及主轴各个方向的热变形进行了测量。实验测得,机床主轴的Z向伸长量较X、Y向变形量更大,机床的热态性能优异。测试结果为后续进行主轴系统的加工设计和热变形控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6期)
热变形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开发了计算轴承装配过程中加热温度及膨胀量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实际装配所需的过盈配合量和装配间隙,计算出GCr15轴承装配所需的加热温度为195.3℃,比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精度更高。此外,讨论轴承装配过程中的温度下降对装配间隙的影响,并导出了装配间隙随装配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这一结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变形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孙皓,梁益龙,张雄菲,李伟,杨明.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大塑性热变形Ti-6Al-4V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2].黄定春,温焕翃,李宏杰,戴培元.轴承装配过程中加热温度及热变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起重运输机械.2019
[3].姚川,郭凯,孟康,缪顿.热变形温度对Ti8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材料进展.2019
[4].张盼盼,张城瑞.热变形温度对Cu-Sn-P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5].白龙.铸轧温度场与辊套热变形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6].苗小培,苏肖群,杨化浩,魏记福,丁金海.结构因素对聚丙烯热变形温度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9
[7].沈雨苏,陈蔚芳,罗勇,崔榕芳.电主轴温度场与热变形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8
[8].龚伟,毛爽,罗涵,张雯,王耀弘.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温度校准方法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8
[9].张威,朱丽丽,郭宏钢,韩英.热变形温度对254SMo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演变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10].史安娜,曹富荣,刘斯妤,马晓波.数控机床主轴温度控制及热变形测试与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