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构,相机,精度,遥感,空间,光电,测量。
调焦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魏鑫,何鸿涛,王建永,穆生博[1](2019)在《一种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光轴平行性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光轴平行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调焦过程中光学系统主点位置、像质均匀性、像面照度均匀性等多项指标。为了在安装过程中保证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光轴平行,需要测量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光轴之间的角度关系。文章通过叁坐标测量系统和自准直经纬仪,设计了一种对感光元件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来测量调焦机构运行方向与焦平面法线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结构设计与加工补偿实现两者的平行装调。试验结果表明,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焦平面法线方向的角度测量模型准确可靠,数据处理算法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航天返回与遥感》期刊2019年05期)
赵野,高扬,程少圆[2](2019)在《一种新型相位-图像复合被动检测调焦机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系统调焦是保证光电测量系统获取高质量图像的重要步骤之一。当对目标跟踪成像时光电测量系统不能及时调焦,获得的模糊图像对目标姿态、跟踪、识别和辐射特性测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总结地基靶场检测调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位-图像复合被动检测调焦结构。检测调焦系统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采用自动搜索算法,计算出需要的调焦量,最终找到最佳焦面位置。检测调焦样机的调焦对比试验发现,该系统的相位调焦精度优于0.08 mm,复合调焦精度优于0.02 mm,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调焦效率。(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4期)
杜一民,贾学志,安源,柯善良[3](2019)在《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遥感相机在轨运行时由于空间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离焦。针对某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的特点以及焦深,设计了一套蜗轮蜗杆传动驱动偏心凸轮的调焦机构,详细分析了调焦机构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调焦机构的定位精度为0.0042 mm,焦平面组件的倾斜量为5.31?,满足光学系统的要求。最后,建立了工程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调焦机构的一阶模态为176.56 Hz,高于相机的基频,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所设计的调焦机构能够保证高分辨率空间光学遥感器在复杂工况下的成像质量。(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杜倩,章亚男,沈林勇,钱晋武[4](2019)在《大口径精密光学系统中调焦机构静态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CF中终端光学组件的调焦机构作用是调整聚焦透镜的位置使激光准确地聚焦在靶点上。调焦机构的变形会使靶镜的位姿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束的落点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调焦机构的结构特点,通过简化模型法分析其在真空负压、重力下的变形与应力,以及聚焦透镜在Z向(光轴)导轨不同位置的倾角。并且利用有限元法对调焦机构的静态稳定性分析,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相对比,证明简化模型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凯,徐明林,解鹏,徐振,陶淑苹[5](2019)在《空间高光谱相机调焦机构精度分析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空间高光谱相机的使用特性及要求,设计一套调焦范围±3 mm的像面移动式调焦机构,对偏离的焦面进行校正,以满足高光谱相机成像质量要求。介绍调焦机构的工作原理,对调焦机构的传动关系、定位精度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调焦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详细论述编码器码值与CMOS靶面位移关系测试方法,得到真实可靠的调焦公式;动力学试验表明,调焦机构一阶自然频率为182.7 Hz,可以有效地避免共振现象,加速度响应合理,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同时在动力学试验前后,对调焦机构分别进行闭环精度测试,定位精度均优于±6μm,试验结果表明调焦机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满足±10μm的设计指标要求,验证调焦公式以及闭环控制程序设计的有效性。目前,此套调焦机构已经成功在轨运行,各项指标状态良好,满足高光谱相机的成像质量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凯,闫勇,徐明林,左玉弟,金光[6](2018)在《轻小型空间遥感相机精密调焦机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遥感相机在发射过程中及其在轨运行时,由于大气压力、温度、力学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焦面离焦。为了满足成像质量要求,相机在空间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偏离的焦面进行校正。针对轻小型空间相机的使用特性及要求,设计了一套调焦范围±3 mm的像面移动式调焦机构,质量仅为3.25 kg。利用蜗杆传动的自锁性,防止焦面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窜动。选用微型精密级直线滚动导轨保证CMOS靶面的直线性精度。同时利用光电编码器(16位)实时反馈靶面的位置信息,以保证其定位精度。对调焦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动力学分析及试验验证、精度测试及分析、焦面标定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调焦机构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82.7 Hz,可以有效地避免共振现象;CMOS靶面的直线性精度优于20″,定位精度优于±4.2μm,满足调焦精度要求;焦面标定试验验证了调焦机构设计的有效性,满足了空间遥感相机的成像质量要求。(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姜紫庆,贾建军[7](2018)在《空间相机透镜调焦机构的设计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受发射段恶劣的力学环境以及空间复杂的温度环境影响,光学系统会产生微小的离焦量。为保证相机成像质量,本文设计了一种由蜗轮蜗杆与凸轮滑块机构组成的新型高精度调焦机构来修正离焦量。该设计通过蜗轮蜗杆实现第一级减速,并且使驱动器旋转轴与光轴正交,使机构更紧凑。通过凸轮滑块机构进一步进行减速,同时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通过直线导轨保证滑块的直线运动精度。该机构体积小、精度高,并且能实现断电自锁。机构运动副上溅射固体润滑涂层,防止发生真空冷焊。结合机构自身的特点,分析了机构调焦的分辨率与误差。对该机构开展了力学与热真空循环试验,试验前后对机构的精度指标进行了对比测试。试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构环境试验后性能参数正常,其调焦位移误差优于5.8μm,线性度优于0.3%,偏摆角优于14″。在热光试验中通过调整焦面,成像质量有显着的提升。该调焦机构能够满足光学系统的精度与环境适应性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郭冠群,颜昌翔,田海英[8](2018)在《星载光学遥感器调焦机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补偿星载光学遥感器在运载、发射过程中的冲击振动以及空间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离焦,设计了一种采用步进电机和谐波减速器驱动、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配合使用的无偏载、易装调的调焦机构。论述了调焦实现方案,给出了调焦机构结构设计图,计算调焦负载阻力矩并选择了相应的电机,分析了该调焦机构的理论灵敏度为0.14μm,调焦误差为7.56μm;在Patran/Nastran环境下建立调焦组件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空间调焦机构动态刚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能够满足空间调焦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杜一民[9](2018)在《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光学遥感相机是获得地面遥感图像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应用于气象、地质勘探、农林、海洋、环境、军事、救灾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空间相机在运输、发射或在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空间环境(如温度、压力等)的变化以及冲击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相机系统中各光学镜面的位置、面形发生变化,各光学元件的折射率发生改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光学系统焦平面位置的偏移,导致成像质量的恶化,因此,需设计调焦机构以补偿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离焦。随着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发展,大视场、高分辨率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调焦机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空间相机的分辨率不断提高、视场不断增大,导致焦平面的尺寸也在不断地增大,调焦机构负载的重量随之变大,因此,调焦机构必须具有更高的刚度以及稳定性。另一方面,空间相机分辨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口径的增大及焦距的增长来实现的,这使相机的结构更为复杂,环境的变化会对各光学镜面与机械零件产生的影响更大,同时,离焦对遥感图像质量的影响也更为显着,调焦机构必须具有更大的调焦范围和更高的精度以满足空间相机调焦的需求。综上所述,调焦机构提高了光学遥感器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的研制也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挑战。本论文在某型号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研制的背景下,分析了造成相机离焦的主要因素,结合相机光学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双凸轮调焦机构,并应用Monte Carlo法完成了调焦机构各项误差的分配。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机构在振动、冲击载荷下的自锁性。在调焦机构研制完成后,对其开展了试验检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研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器调焦机构的主要结构形式,通过对各种调焦方式进行比较,并结合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实际工程需求,论述了调焦机构设计的必要性。2.阐述了造成相机离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对调焦机构的具体指标要求。根据相机光学系统的特点以及焦平面的结构,确定了调焦方案、调焦范围和调焦分辨力,详细介绍了调焦机构的电机和编码器的选取、材料的选择以及润滑方式的选用。3.分析了调焦机构中各部件的误差来源,基于调焦机构的运动曲线建立其误差合成模型,利用Monte Carlo方法完成了调焦机构各项误差的分配。4.为了保证在轨条件下调焦机构可以正常工作,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详细分析了在复杂动力学环境下调焦机构的自锁性,并对调焦机构进行了模态、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5.对调焦机构的定位精度、全行程焦面晃动量进行检测,完成振动试验,并再次检测机构的精度。结果表明:调焦机构的精度满足指标要求,且振动试验前后定位精度及焦面晃动量变化不大,调焦机构具有良好的自锁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王皆宸,邢晓红,蒋建,韩宇航[10](2018)在《基于超声电机的胶囊内窥镜调焦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胶囊内置镜头的运动控制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由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内窥镜调焦机构。该直线电机为基于圆环形薄板面内非轴对称模态的螺纹型超声电机,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优化了电机尺寸,测得该电机在频率38.6kHz,电压40Vpp的激励下,直线前进速度为137.3μm/s,后退速度为164.5μm/s,直线行程超过5mm。该调焦机构结构简单有良好的精密定位能力,又因采用压电超声电机驱动,该医疗设备可以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相兼容。(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12期)
调焦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学系统调焦是保证光电测量系统获取高质量图像的重要步骤之一。当对目标跟踪成像时光电测量系统不能及时调焦,获得的模糊图像对目标姿态、跟踪、识别和辐射特性测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总结地基靶场检测调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位-图像复合被动检测调焦结构。检测调焦系统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采用自动搜索算法,计算出需要的调焦量,最终找到最佳焦面位置。检测调焦样机的调焦对比试验发现,该系统的相位调焦精度优于0.08 mm,复合调焦精度优于0.02 mm,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调焦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焦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魏鑫,何鸿涛,王建永,穆生博.一种调焦机构运动方向与光轴平行性测试方法[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9
[2].赵野,高扬,程少圆.一种新型相位-图像复合被动检测调焦机构设计[J].应用光学.2019
[3].杜一民,贾学志,安源,柯善良.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设计与分析[J].红外技术.2019
[4].杜倩,章亚男,沈林勇,钱晋武.大口径精密光学系统中调焦机构静态稳定性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
[5].王凯,徐明林,解鹏,徐振,陶淑苹.空间高光谱相机调焦机构精度分析与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19
[6].王凯,闫勇,徐明林,左玉弟,金光.轻小型空间遥感相机精密调焦机构设计与试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7].姜紫庆,贾建军.空间相机透镜调焦机构的设计与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8
[8].郭冠群,颜昌翔,田海英.星载光学遥感器调焦机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杜一民.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设计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10].王皆宸,邢晓红,蒋建,韩宇航.基于超声电机的胶囊内窥镜调焦机构研究[J].科技视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