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

◇王建

(威远县铺子湾镇中心学校威远642472)

化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要激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若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化学情景,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在愉悦和自信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职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同探讨化学世界的奥秘。我在教学中经常在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多提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启发性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动机。同时还要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不论是否正确都要给与及时的鼓励,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还常通过谈心、交流,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价值观、以及情绪波动等,这样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让学生少走弯路。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加快加深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实践而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化学走向社会,要学以致用。例如,对“燃烧与灭火”我采用了“调查-决策”模式,一周前布置学生进行火灾情况调查: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火灾中如何自救与救火、如果你在场,你怎么办?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上课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大要素。对于新接触的化学知识,学生通常有很大的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自己的一些猜想与假设。如果教师能适时启发,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成功的快乐,会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在讲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请学生利用这一结论猜想: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与镁带质量相比是增大?减少?不变?很多学生得出应增大的结论。我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后绝大多数同学惊奇的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了,说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减少了。这时有学生大声说“我知道了,我看见白烟了,是这部分氧化镁变成白烟跑到空气中去了,没有称到,所以变轻了”这样的猜想与验证使学生兴致大增,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化学竞赛激发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为学生提供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化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比较枯燥,那么这时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例如:晶体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普通学校是无法观察和实践的,因此要采用动画或观看有关科教纪录片的形式来演示。课件可以自己制作或上网下载,录像资料可以从电视上录制,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探索发现》系列等栏目。

我们在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化学课堂像磁铁一样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标签:;  ;  ;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