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第二洞穴”:康德、维特根斯坦与“自然权利”

走向“第二洞穴”:康德、维特根斯坦与“自然权利”

论文摘要

列奥·施特劳斯在1953年出版的《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似乎有意地省略了诸如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以及胡塞尔等哲学大师的理论洞见,这或许和施特劳斯所定义的"政治-哲学"有关——上述的哲学家更多着眼于对本体论的认识论的探索。在笔者看来,上述哲学家同样是施特劳斯所谓的"现代性共谋者"的成员。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得知,康德以"自然"和"自由"的分离推动了"哲学的认识论",将其理论洞见以施特劳斯的观点进行批判,并且指出其对"自然权利"的解构的"贡献"是必要的。此外,我们也需要了解康德哲学对语言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即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学"转向对"自然权利"概念的解构。对引发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康德和引发"语言学转向"的维特根斯坦的理论的探讨,也有利于我们将施特劳斯"回返古典"的思想纳入哲学的历史脉络之中。

论文目录

  • 一 《自然权利与历史》的架构
  •   1.施特劳斯的任务
  •   2.对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的思考
  • 二 “自然”和“自由”的分离——康德和“自然权利论”
  •   1.康德的“二元论”及其整合方式
  •   2.康德式的“二元论”对“自然权利”的解构
  • 三 康德“二元论”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
  •   1.早期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论
  •   2.施特劳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
  • 四 结论:我们何以走入“第二洞穴”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胡宗亮

    关键词: 自然权利,第二洞穴,自由,自然概念,逻辑实证主义

    来源: 法律与伦理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法理,法史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 D909

    页码: 14-28

    总页数: 15

    文件大小: 161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突破及其所带来的启示[J]. 江科学术研究 2018(03)
    • [2].论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关联性维度[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Z1)
    • [3].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否定了什么?[J]. 哲学分析 2019(06)
    • [4].重思维特根斯坦之意向性和遵守规则问题——基于“内在关系”概念的思考[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情怀[J]. 中国宗教 2020(01)
    • [6].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对机构话语研究的启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1)
    • [7].前期维特根斯坦的艺术价值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维特根斯坦“意义即使用”中的意义观探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维特根斯坦的“文学性” 关于《文化和价值》[J]. 上海文化 2020(05)
    • [10].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确实性》对近代怀疑论的驳斥[J]. 理论界 2020(05)
    • [11].跨文化语境中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视域下的《恋人版中英词典》[J]. 怀化学院学报 2020(03)
    • [12].狂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J]. 检察风云 2019(01)
    • [13].保持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协调关系——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社会价值观比较[J]. 人文杂志 2019(02)
    • [14].《维特根斯坦剑桥书信集(1911—1951)》[J]. 文艺研究 2019(08)
    • [15].维特根斯坦论作为语言游戏的宗教[J].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5)
    • [16].“心理概念:维特根斯坦论心理现象”国际研讨会侧记[J]. 哲学动态 2017(11)
    • [17].理解的范围:艺术阐释的巨大空间——维特根斯坦的视角(英文)[J].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1)
    • [18].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兼答欣提卡问题[J]. 哲学研究 2018(04)
    • [19].维特根斯坦遗作:编辑历史、方法与冲突[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5)
    • [20].对维也纳小组在1930年代有关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的微观考察[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9)
    • [21].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房子”——一种现代之魅的制造方法[J]. 书城 2018(10)
    • [22].“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之区别——前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根本问题[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3].何为“综观式的表现”——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的研究[J]. 哲学动态 2016(11)
    • [24].论维特根斯坦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批判[J]. 心理学探新 2016(06)
    • [25].法律场域中知识观的两种层次及其价值——基于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启示及其展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6)
    • [26].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到绘画语言[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3)
    • [27].美国新维特根斯坦研究探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8].感知、性质与关系——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内在关系”概念的辨析[J]. 哲学研究 2017(02)
    • [29].维特根斯坦与R.里斯的哲学谈话录(1939—1950):出自R.里斯的笔记(上)[J]. 世界哲学 2017(01)
    • [30].维特根斯坦与R.里斯的哲学谈话录(1939—1950):出自R.里斯的笔记(下)[J]. 世界哲学 2017(02)

    标签:;  ;  ;  ;  ;  

    走向“第二洞穴”:康德、维特根斯坦与“自然权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