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机柜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折叠管布、散热风扇和挡风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折叠管布发生形变,散热风扇带动冷风进行对机柜的降温,通过电机带动挡板的转动,挡板对冷却管道闭合和开启,可以对降温区域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的机房降温装置不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的能力,而且在部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会对空闲区域持续降温,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的问题,该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和调节降温区域的优点,值得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包括机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2),所述机柜(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3),所述防撞块(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8),所述套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道(9),所述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管布(11),所述折叠管布(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12),所述活动箱(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靠近连接板(6)的一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活动箱(12)的底部贯穿连接板(6)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板(6)的底部,所述套管(8)包括外壳(801),所述外壳(801)的顶部与冷却管道(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8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02),所述限位板(802)靠近外壳(801)内壁的一侧与外壳(8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03),所述伸缩杆(803)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外壳(80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道(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风机构(15)。

设计方案

1.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包括机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2),所述机柜(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3),所述防撞块(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8),所述套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道(9),所述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管布(11),所述折叠管布(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12),所述活动箱(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靠近连接板(6)的一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所述活动箱(12)的底部贯穿连接板(6)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板(6)的底部,所述套管(8)包括外壳(801),所述外壳(801)的顶部与冷却管道(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8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02),所述限位板(802)靠近外壳(801)内壁的一侧与外壳(8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03),所述伸缩杆(803)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外壳(80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道(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风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机构(15)包括电机(1501),所述电机(1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502),所述旋转杆(1502)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冷却管道(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挡板(1503),所述挡板(1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9)的底部开设有与过滤网(10)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过滤网(10)靠近开口内壁的一侧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箱(12)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活动箱(12)的底部穿过活动孔并与固定杆(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管布(11)内腔为中空构造,所述折叠管布(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钢丝圈,且钢丝圈均匀分布于折叠管布(1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9)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1504)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杆(1504)的底部贯穿延伸至活动槽的内腔并与活动槽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降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机房,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

服务器机房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现有的机房降温装置不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的能力,而且在部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会对空闲区域持续降温,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降低了降温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和调节降温区域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机房降温装置不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的能力,而且在部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会对空闲区域持续降温,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机柜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冷却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管布,所述折叠管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活动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连接板的一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活动箱的底部贯穿连接板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套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与冷却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外壳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挡风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冷却管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的底部开设有与过滤网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过滤网靠近开口内壁的一侧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箱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活动箱的底部穿过活动孔并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折叠管布内腔为中空构造,所述折叠管布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钢丝圈,且钢丝圈均匀分布于折叠管布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贯穿延伸至活动槽的内腔并与活动槽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折叠管布、散热风扇和挡风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折叠管布发生形变,散热风扇带动冷风进行对机柜的降温,通过电机带动挡板的转动,挡板对冷却管道闭合和开启,可以对降温区域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的机房降温装置不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的能力,而且在部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会对空闲区域持续降温,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的问题,该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具备对冷却管道的冷风进行引导和调节降温区域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风机构,能够使挡板对冷却管道进行闭合开启,完成对降温区域的控制,避免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对空闲区域降温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口,可以使冷风通过过滤网进入折叠管布,提高了局部降温的精确控制功能,避免了降温装置不能对冷风进行有效的控制。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孔,可以使活动箱穿过活动孔并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减少了和连接板的摩擦力,提高了调节局部降温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叠管布,能够使活动箱带动折叠管布发生形变,避免冷风的流失,提高了对冷风吹送方向的调节能力。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槽,能够使活动杆在活动槽的内部转动,避免了使用机械部件导致生锈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降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风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与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柜、2散热网、3防撞块、4限位槽、5限位杆、6连接板、7电动伸缩杆、8套管、801外壳、802限位板、803伸缩杆、9冷却管道、10过滤网、11折叠管布、12活动箱、13固定杆、14散热风扇、15挡风机构、1501电机、1502旋转杆、1503挡板、1504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包括机柜1,机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2,机柜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3,防撞块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连接板6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管8,套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道9,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冷却管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管布11,折叠管布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箱12,活动箱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靠近连接板6的一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活动箱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4,活动箱12的底部贯穿连接板6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板6的底部,套管8包括外壳801,外壳801的顶部与冷却管道9固定连接,外壳8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802,限位板802靠近外壳801内壁的一侧与外壳801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板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03,伸缩杆803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外壳80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冷却管道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风机构15,挡风机构15包括电机1501,电机1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502,旋转杆1502的底部贯穿延伸至冷却管道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挡板1503,挡板1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04,通过设置挡风机构15,能够使挡板1503对冷却管道9进行闭合开启,完成对降温区域的控制,避免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对空闲区域降温的问题,冷却管道9的底部开设有与过滤网10配合使用的开口,过滤网10靠近开口内壁的一侧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开口,可以使冷风通过过滤网10进入折叠管布11,提高了局部降温的精确控制功能,避免了降温装置不能对冷风进行有效的控制,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动箱12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活动箱12的底部穿过活动孔并与固定杆1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动孔,可以使活动箱12穿过活动孔并与固定杆13固定连接,减少了和连接板6的摩擦力,提高了调节局部降温的准确性,折叠管布11内腔为中空构造,折叠管布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钢丝圈,且钢丝圈均匀分布于折叠管布11的内壁,通过设置折叠管布11,能够使活动箱12带动折叠管布11发生形变,避免冷风的流失,提高了对冷风吹送方向的调节能力,冷却管道9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1504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活动杆1504的底部贯穿延伸至活动槽的内腔并与活动槽接触,通过设置活动槽,能够使活动杆1504在活动槽的内部转动,避免了使用机械部件导致生锈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降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使用时,使用者在需要对机柜1进行降温速度的提升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带动连接板6向下移动,连接板6带动固定杆13向下移动,固定杆13带动活动箱12向下移动,活动箱12带动散热风扇14向下移动,活动箱12带动折叠管布11向下移动并发生弹性形变,连接板6带动伸缩杆803在外壳801的内腔移动,伸缩杆803带动限位板802在外壳801的内腔移动,连接板6带动限位杆5向下移动,直至限位杆5插入限位槽4内,避免固定杆13与机柜1发生碰撞,启动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14带动冷却管道9内的冷气从活动箱12的底部吹出,对机柜1完成降温,当部分服务器发生损坏,需要对降温区域进行控制时,启动电机1501,电机1501带动旋转杆1502转动,旋转杆1502带动挡板1503转动,挡板1503带动活动杆1504在活动槽的内腔转动,挡板1503对冷却管道9进行闭合和开启,完成对不要降温区域的降温控制,提高了降温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使用。

综上所述:该机房运维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7、折叠管布11、散热风扇14和挡风机构15的配合使用,通过电动伸缩杆7带动折叠管布11发生形变,散热风扇14带动冷风进行对机柜1的降温,通过电机1501带动挡板1503的转动,挡板1503对冷却管道9闭合和开启,可以对降温区域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的机房降温装置不具备对冷却管道9的冷风进行引导的能力,而且在部分服务器损坏后,仍然会对空闲区域持续降温,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损耗的问题,该机房运维降温装置,具备对冷却管道9的冷风进行引导和调节降温区域的优点,值得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820.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45613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5K7/20

专利分类号:H05K7/20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广州金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金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15号自编3号楼1116房

发明人:梁美香

第一发明人:梁美香

当前权利人:广州金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苏雪雪

代理机构:1158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机房运维降温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