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他打破了美国开国以来“总统只能担任两届”的不成文规定,连续担任了四届总统。能够屡屡赢得国民的支持,这与他善于表达自己不无关系。
1932年6月,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推选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按照以往的惯例,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为了显示所谓的民主和置身事外,总统候选人要假装不知道选举结果,直到几个星期之后,在一个非常隆重的通知本人的仪式上,才宣布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是,罗斯福得知自己被提名后,却乘坐飞机直飞芝加哥,在民主党大会现场发表自己接受提名的演说:“总统候选人要假装不知道党内推选结果的传统荒谬透顶。这是我们告别传统的时代。”
②面临涉水事务管理困境。在发展交通道路,特别是经济开发区的开发过程中,缺乏对河道的有效保护,随意占用调蓄水面、填堵引排河道、侵占河湖水面事件时有发生;大量泥沙和有害物质的沉积加快了河道淤积和污染;涉水事务管理特别是河道管理还有待完善。
这个做法让他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好感。当时的美国在任总统胡佛因循守旧,民怨沸腾。罗斯福打破传统的做法让美国民众看到了变革的希望。罗斯福众望所归,成为美国新任总统。接手大权之后,他对美国经济结构中的顽疾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复兴计划轰轰烈烈地展开。
通过对A市3个社区拆迁抗争事件的考察,可以发现,在新时代社会转型发展期,地方政府更多是应用一种“软策略”回应钉子户的抗争行为,主要包括妥协让步、间接动员、参与调解三种形式。从本质上看,这种“软策略”其实是一种“非正式策略”,体现的是在压力型体制之下地方政府“避免出事”的治理逻辑。
罗斯福深知,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为了让美国民众了解自己的想法以及政府的政策,罗斯福坐在白宫的壁炉边,通过广播这种大众媒体,向民众介绍自己的新政。
罗斯福虽然十分健谈,善于和人沟通,但在涉及国家秘密时,却又能够做到守口如瓶。
在广播中,罗斯福娓娓道来,语气亲切,就像听众身边的一位长者。这种方式拉近了罗斯福和民众的距离。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中,在战争乌云密布的岁月里,“炉边谈话”让美国民众感受到了希望,并理解与支持政府的法令和决策。许多美国人认为,白宫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比客厅里的收音机远。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和技能,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因此,教师培训必须借助成人学习理论,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师培训课程。[1]基于目标导向的“双主线”新任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依据培训目标设置基于工作绩效改进和专业素养提升两条主线的课程,更关注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又超越当前需求,具有一定的引领性。
希特勒德国在欧洲攻城略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蚕食鲸吞,这让罗斯福意识到战火烧到美国为时不远,于是暗地里开始了参战的准备。罗斯福看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写来的建议信后,决定组织全国的力量研发核武器。在“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罗斯福正式制订了研究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耗时三年半,共投资25亿美元,最多时动用了53.9万人。为了保守秘密,“曼哈顿计划”刚开始时,只有总统罗斯福、陆军部长史汀生、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知道这个计划的目标,而众多技术人员只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病逝,副总统杜鲁门成为白宫的新主人。直到成为总统之后,担任罗斯福总统副手多年的杜鲁门才知道美国有一个名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研发工程。
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堪称楷模。
(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