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天道观的逻辑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孝斌[1](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研究表明《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仲昭龙[2](2020)在《论《左传》的“天命”叙事与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经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向来为人们所熟悉的是,《左传》好谈巫鬼占梦之事,且较为关注上天对人事的影响,从中可以窥见当时人的思想倾向。在《左传》里,有关“天命”的描写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天自天,人自人,一是重视征兆,说明春秋时期的“天命”与人事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在《左传》中,对“天命”的书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有关阴阳历数自然现象的方面已经较多的开始有理性精神,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而有关王朝更迭和“天命”对政治的影响,还大致保留了“天道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至于个人人生际遇和禄命,子孙爵禄,有很大一方面还是归结于决定论和术数,也有一部分归于对“守礼”的福报或“非礼”的惩罚,虽然仍保留了许多神秘主义的因素,但也体现了新兴的知识阶层对礼乐的重视与获得话语权力的尝试,这是一种新的构建。对《左传》“天命”叙事与书写模式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左传》“天命”叙事背后所呈现出来史官独特的叙事声音,史官通过情节安排与各种叙事手段,隐含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念。同时,《左传》中“天命”叙事的因素不断地影响着后来的史学书写与文学创作,形成了一种“天命”叙事传统,影响深远。
孟嵊[3](20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世界主义思想》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主义的概念虽源于古希腊,世界主义的视野和理念却早已孕育在古代中国哲学和文化传统中。植根中国土壤的世界主义思想就是其"天下"观。该思想发轫于周朝,历经先秦至明清沿袭嬗变,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几千年圣贤志士思考世界的方式、视野、政治对象及最高理想。文章试图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出发,循着"天"—"天下"—"天下大同"的发展路径,厘清"天下"观生发、演变,再到孕育出"天下大同"的世界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中国古代对于"天"的认识始于先民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夏商时期"天"已具有人格化的神义性;周革殷命后,周人对"天命靡常"的认识使得"天"被赋予道德意义,形成"以德配天"的思想,"天"开始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至春秋时期,儒道两家分别形成道德之"天"及无为之"天"的观念。古人在对"天"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天下"的观念。"天下"观主要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地理空间的"天下"、文化意义上的"天下"、及伦理政治上的"天下"。先秦时代,儒、道、墨、法的政治哲学思想均已显现出超越国家主义的世界主义特征。在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秩序亟待重塑的背景下,"天下"观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和哲学思想的根基,其世界主义视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其一,"天下"观构筑的世界秩序具有超越国家主义的真正的世界性;其二,"天下"观从空间尺度来看,无内外之分;其三,"天下"观从时间尺度来看,具有稳定性;其四,"天下"观以礼、仁为基石,构筑的是一个和谐、兼爱的世界。"天下"观在当代的重新挖掘为构建世界秩序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赵月刚[4](2019)在《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墨家天道观的构建及其思想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天道观的演变是墨家天道思想产生的重要思想源泉。殷周神学天道观崩溃之后,如何重建秩序,墨家首先重建"天"的观念,从传统的天命、天道发展出天志思想;同时,在春秋"道"观念的基础上,墨家构建了"法"的观念,提出了明故、求法。墨家天道观的思想意义在于,一是以天道为基础重建以"兼爱"等为核心的人道论,这与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论相对应;二是构建自然法则的理念,并以探索自然之道为旨趣,重塑自然知识的类型。
孙柏林[5](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提出“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王启发[6](2018)在《郭沫若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的郭沫若,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具影响力的成就和贡献,而且在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上也有着丰厚的研究着述和突出的理论贡献。郭沫若的思想史研究,一方面集中考察了中国思想历史源头性的发展与变迁,对上古时代的思想史有着细致的梳理和论述;另一方面对春秋战国时代及后世思想学派、思想人物的学说和主张,则有着或批判或弘扬的研究与论证。这些研究,不仅体现了郭沫若的史学成就和思想贡献,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推进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很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对郭沫若在思想史研究上的学术历程、成就与贡献做学术史的梳理和考察,在今天思想史研究中也就是十分必要和有多重意义的工作。
张建锋[7](2018)在《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学的研究范式正在迎来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源于上世纪以来西方诗学的持续涌入与跨文化比较诗学的不断推进所引发的身份危机,另一方面则受益于中国诗学研究者自身在危机之中的主动求变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建构民族学术话语诉求在中国古典诗学领域引发的回响。在这一多维度综合性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语境之下,笔者尝试性地提出“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这一论题。提出这一论题的目的在于,退回至中国诗学的原初状态,将先秦儒家诗学置于“轴心时代”这一共时性语境当中,并从天人视域这一思想史维度出发,以“大文论”的视角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先秦儒家诗学作一发生学的考察,在勾勒出其起源与发生的基本线索的同时,标识出先秦儒家诗学之于同时期他种诗学的独特话语身份。本论文援引的主要理论框架为“轴心时代”与“天人视域”,前者来自于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的“轴心期”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后者则是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轴心时代”作为贯通古代文明的基本假定,为古希腊诗学和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存有域,而“天人视域”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则为轴心时代古希腊诗学与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思想域。具体到先秦儒家,随着思想在存有域中的展开,其天人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周公德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到孔子仁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再到孟子诚本性质的“天人合一”以及荀子自然性质的“天人之分”的这一独特历程。以此为主线,先秦儒家在诗学领域也相应地生成了一系列话语表达。这些话语表达的生成与儒家思想的生成基本同步,其最初是内隐的,其后才逐渐走向明晰,并最终初步确定其范型。轴心时代儒家诗学的发生和性质与早期中国国家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与古希腊诗学与古希腊城邦关系的平行比较中显得尤为明显。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古代文明的发展路径是有根本差异的,西方更多是“突破式”的,而中国则较倾向于“连续性”。西方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打破,而中国的“连续”则体现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世界以及自然关系的延续。具体到国家的形成时期,则“突破”与“连续”又表现为“革命”与“维新”的不同。西方的“革命”体现在古希腊国家的形成是以“地缘”突破“血缘”;而中国的“维新”则体现在西周国家的形成是在保持旧的“血缘”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地缘”的组织方式,呈现出“血缘+地缘”的复杂形态。由于上述不同,中西古代社会在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文学和诗学领域也呈现出差异。宗法社会的古代中国形成了以抒情诗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抒情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言志诗学;城邦社会的古希腊则形成了以戏剧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叙事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摹仿诗学。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第一章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第二章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第三章心知性天:孟子天人新范式的生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和“第四章天人之分:荀子对西周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以及“结语”。
王震中[8](2017)在《商周之变与从帝向天帝同一性转变的缘由》文中研究说明一、商周至上神的演变:从帝到天帝同一性王国维认为商周之际发生过一次巨变:"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
李勇[9](2017)在《同道异趣:郭沫若和范文澜的先秦诸子研究》文中提出郭沫若和范文澜,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子、墨子和老子,这可谓是其同道。但郭、范二氏在先秦诸子研究中存在异趣。郭沫若由于关注无神论和革命性,且把老子视作孔子之师,因此推崇孔子而贬低墨子,视老子落后于孔子而进步于墨子;范文澜则因秉持经学传统,以孔子和儒家为大宗,把老子和墨子作为孔子及其儒家的理论对立者,又因关注下层劳苦大众的意识,从而推崇墨子而贬低孔子,尤其攻击老子。
李勇[10](2017)在《杜国庠和郭沫若在孔墨研究上的学术分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国庠和郭沫若都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孔子、墨子,然而在具体问题上两人存在着严重分歧。杜国庠批评孔子的保守而郭沫若则赞扬其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这与杜国庠批判"新理学"和郭沫若支持"叛党"精神有一定关系。历史上的墨子以孔子学说的反对者的面目出现,于是郭沫若就不能不对墨子的思想作贬低性的判断,相反杜国庠则处处高标墨子的进步性。不过他们的学术分歧并未影响两人多年友谊;相反在先秦诸子研究上,杜国庠不仅给予郭沫若以材料上的帮助,并且促使他把逻辑关系做得更为细致和严密。他们之间这种学术关系对于当下学界具有示范意义。
二、先秦天道观的逻辑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天道观的逻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
一、“生成论”之太极 |
二、中士的“敬”意识 |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
三、天主:“正意”之源 |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
一、什么是“真学问”? |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
一、理性与灵修 |
二、“诚-性”与检慎 |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论《左传》的“天命”叙事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前诸子时代“天命观”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天命”观念的早期形态 |
第二节 商周之际的“天命”观念 |
第三节 周代礼乐文化下的“天命”革新 |
第二章 春秋时期“天人关系”的新变 |
第一节 “天人之分”与理性精神的发展 |
一、“天人之分”的神话渊源 |
二、春秋时期“天人之分”思想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天人感应”与天命人事的纠缠 |
第三章 《左传》的“天命”叙事表现 |
第一节 “天命”与自然现象 |
第二节 “天命”与现实政治 |
第三节 “天命”与人生际遇 |
第四章 《左传》“天命”叙事的策略与书写模式 |
第一节 时序视角下的《左传》“天命”叙事 |
一、倒叙、插叙与“天命”叙事 |
二、预叙与“天命”叙事 |
第二节 “隐喻”、“反讽”模式与“天命”叙事的合法化、合理化 |
第三节 “养福”、“取祸”叙事模式及其对礼乐文化的建构 |
一、“养福”叙事模式与礼乐文化的规劝作用 |
二、“取祸”叙事模式与礼乐文化的警戒功能 |
第五章 “天命”叙事中的意识形态蕴涵模式与史官的叙事声音 |
第一节 必然性的“天命”与叙述者的历史解释 |
一、“天命”叙事的必然性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
二、《左传》人物对待“天命”必然性的态度与史官的叙事倾向 |
第二节 偶然性的阐释与史官的态度 |
一、“天命”叙事过程中天意的无常与试探 |
二、对征兆充满偶然性的解读与史官的独特意图 |
余论 《左传》与中国古代的“天命”叙事传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世界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天”之观念的萌芽与演进 |
(一)三代之“天” |
(二)先秦儒家之“天” |
(三)道家之“天” |
三、“天下”观的发端及内涵 |
(一)地理空间的“天下” |
(二)文化意义上的“天下” |
(三)伦理政治上的“天下” |
四、“天下”观的世界主义传统与承袭 |
(一)先秦哲学的世界主义传统 |
(二)先秦之后———世界主义在中国的承袭 |
五、“天下”观的世界主义特征及启示 |
六、总结与展望 |
(4)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墨家天道观的构建及其思想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建“天”的观念:从天命、天道到天志 |
1.先秦“天”观念的演变 |
2.墨家对“天”观念的重建与天志思想的提出 |
3.墨家天志思想的本质和超越性 |
二、构建“法”的观念:从“道”到“法” |
1.“法”作为墨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
2.“法”与“道” |
3.人间法则与自然法则 |
三、墨家天道观的思想意义 |
1.重建人间之道 |
2.探究自然之道 |
结 语 |
(5)“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 |
一、问题意识 |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
二、理论视域 |
第二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第三节 文本 |
一、文献资料 |
二、考古材料 |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德礼”体系 |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
第二节 “天道”体系 |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
本章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6)郭沫若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种子的初播及对思想史书写的尝试 |
二、古代社会研究与理论基础的奠定及思想史研究的深入 |
三、对先秦诸子研究的细化及对诸家学派思想的评价 |
(一) 作为观念与思潮史考察的思辨性篇章 |
1.《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
2.《名辩思潮的批判》 |
(二) 作为思想人物和学派研究的代表性篇章 |
1.屈原研究 |
2.墨子研究 |
3.孔子研究 |
4.对诸家学派及人物的研究 |
余论 |
(7)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题解 |
二、诗学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本论文的意义 |
四、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源头 |
第一节 “以德配天”:周人基于政治理性的德本天人观的形成 |
第二节 以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礼乐文化正统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礼乐文化下的含蓄诗学: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 |
第二章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儒家诗学的正式产生 |
第一节 孔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 |
第三节 思无邪: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 |
第三章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新范式的形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 |
第一节 孟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的新范型 |
第三节 以意逆志:先秦儒家诗学主体维度的开辟 |
第四章 依礼立义:荀子对上古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 |
第一节 荀子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天人之分:荀子对周初以来天人观的绝地天通式突破 |
第三节 依礼立义:先秦儒家诗学范式的定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同道异趣:郭沫若和范文澜的先秦诸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范文澜是先秦诸子研究的同道者 |
1. 都重视研究先秦诸子 |
2. 都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阈下考察先秦诸子 |
二、在孔子、儒家问题上的同异 |
1. 郭沫若和范文澜论孔子地位的观点完全一致 |
2. 在给孔子定性上, 郭、范二人的观点完全对立 |
三、在墨子、墨家问题上的严重对立 |
1. 被郭沫若批评的范文澜的观点 |
2. 与范文澜严重对立的郭沫若的意见 |
四、在老子、道家问题上的歧见 |
1. 范文澜关于老子和《道德经》的说法 |
2. 郭沫若关于老子和《道德经》问题的梳理与考证 |
五、郭沫若、范文澜在先秦诸子问题上异趣的学理原因 |
1. 郭沫若早年服膺泛神论为评价老子、孔子和墨子定下了基调 |
2. 郭沫若利用《非儒篇》坐实孔子思想先进性和墨子思想反动性 |
3. 经学传统和群众观念在范文澜诸子学中的影响 |
(10)杜国庠和郭沫若在孔墨研究上的学术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国庠与郭沫若在孔子研究上的分歧 |
二、杜国庠与郭沫若在墨子问题上的分歧 |
三、杜国庠、郭沫若学术关系中值得揭示的意义 |
四、先秦天道观的逻辑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2]论《左传》的“天命”叙事与书写[D]. 仲昭龙.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世界主义思想[J]. 孟嵊.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墨家天道观的构建及其思想意义[J]. 赵月刚.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12)
- [5]“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6]郭沫若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J]. 王启发. 晋阳学刊, 2018(05)
- [7]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D]. 张建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商周之变与从帝向天帝同一性转变的缘由[J]. 王震中. 历史研究, 2017(05)
- [9]同道异趣:郭沫若和范文澜的先秦诸子研究[J]. 李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0]杜国庠和郭沫若在孔墨研究上的学术分歧[J]. 李勇.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