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政策论文_王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戒急用忍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戒急用忍,台湾,经贸,政策,李登辉,经济,台湾当局。

戒急用忍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云[1](2003)在《台湾“戒急用忍”经贸政策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前当局领导人李登辉于1996年提出了意在阻碍限制两岸经贸交流发展的“戒急用忍”政策。本文对“戒急用忍”经贸政策的提出、发展及可能的最终走向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剖析,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戒急用忍”政策提出的背景。1、经济上:担心经济上依赖大陆会受制于大陆,亦怕引起岛内产业空洞化。2、政治上:两岸关系由于台湾搞“台独”而陷入僵局。3、外交上:大搞“务实外交”,意在拓展国际生存空间。 第二部分分析了“戒急用忍”经贸政策的主要体现。1、阻挠“西进”,限制台湾厂商到大陆投资。2、促进“南向”,积极鼓动台湾厂商到东南亚地区投资。 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戒急用忍”经贸政策的松绑及其原因。1、原因:(1)迫于岛内经济陷入谷底的严峻形势;(2)迫于即将加入WTO形势的压力;(3)迫于新形势下岛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压力;(4)迫于国际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亚洲新经济格局的形成;(5)台湾产业升级的需要;(6)原政策执行上出现缺陷;(7)“戒急用忍”政策无法阻止两岸经贸交流;(8)取消“戒急用忍”政策,发展两岸经贸,已成为台湾工商界的强烈愿望;(9)为获取选票而摆出高姿态。2、松绑表现;(1)正式松绑“戒急用忍”审查原则;(2)有限开放台湾与大陆直接通商;(3)适度放宽两岸的金融往来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戒急用忍”政策的影响及评价。1、违背经济规律;2、两岸经贸交流利大于弊;3、台湾政治的弱化;4、“戒急用忍”政策缺乏民意基础;5、台湾当局应树立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新思维 第五部分对民进党新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进行了评价及其应获得的启示。1、评价:仍秉持“戒急用忍”精神;2、启示:民进党新当局在对大陆经贸政策上应导而非禁。(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时寒冰[2](2001)在《紧箍咒何时能解除?》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7日,台湾行政院主计处表示,由于全球景气降温速度超乎预期,台湾出口不振,加上内部需求因为财富与所得缩水效应出现而减少甚多,(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01-08-27)

王义伟[3](2001)在《戒急用忍政策走到尽头》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者王义伟19日综合报道】1996年8月,李登辉提出了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竭力控制、阻挠台商到祖国大陆的投资活动,5年后,这一政策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17日,(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01-08-20)

胡创伟,卫铁民[4](2001)在《台湾各界促当局调整“戒急用忍”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台北6月21日电(记者胡创伟 卫铁民)台湾各界人士今天在此间一个公开场合纷纷敦促当局调整“戒急用忍”政策,他们认为恢复台(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1-06-22)

[5](2001)在《台湾当局坚持“戒急用忍”政策是自掘坟墓》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台湾当局企图借用一项民调为由,再次拖延“戒急用忍”政策,台湾多家报纸今天对此发表评论指出,台湾当局为了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而坚持“戒急用忍”政策,正是自掘坟(本文来源于《海峡时报》期刊2001-04-11)

廖翊,赵卫[6](2001)在《台湾各界人士批评“戒急用忍”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台北3月15日电(记者廖翊 赵卫)台湾部分产学界人士今天举行座谈会,对当局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戒急用忍”政策进行剖析。一些与会者提出,事实已经证(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1-03-16)

舒萍[7](1999)在《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政策及其对台资流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戒急用忍”政策是现今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主轴 ,该政策自出台以来 ,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尤其是大型台商的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戒急用忍”以政治取向主导经济行为 ,违背客观规律 ,长期来看 ,这种政策必将失败。然而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戒急用忍”政策的不利影响还不能即刻消除。台资是祖国大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的资金力量 ,进一步加大吸引台资的力度 ,无论对两岸经济的发展 ,还是对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未来的引资工作中 ,应将吸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台资作为重点 ,同时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 ,使中小台资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以引资为窗口 ,增进台商对祖国大陆社会制度的了解(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魏大业[8](1998)在《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的由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当局于1996年提出了“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实践证明,这个政策是不得人心的,是违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然台湾当局并不以为然,近一个时期来仍多次刻意表示将继续推行这一政策。1996年7月底,李登辉对国民党中常委、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愿等企业家来(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1998年03期)

戒急用忍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8月17日,台湾行政院主计处表示,由于全球景气降温速度超乎预期,台湾出口不振,加上内部需求因为财富与所得缩水效应出现而减少甚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戒急用忍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树云.台湾“戒急用忍”经贸政策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

[2].时寒冰.紧箍咒何时能解除?[N].华夏时报.2001

[3].王义伟.戒急用忍政策走到尽头[N].中华工商时报.2001

[4].胡创伟,卫铁民.台湾各界促当局调整“戒急用忍”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1

[5]..台湾当局坚持“戒急用忍”政策是自掘坟墓[N].海峡时报.2001

[6].廖翊,赵卫.台湾各界人士批评“戒急用忍”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1

[7].舒萍.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政策及其对台资流向的影响[J].南开学报.1999

[8].魏大业.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的由来[J].台声.1998

论文知识图

1 1997 年至 2002 年台商在大陆和福建的...台塑集团经营业绩台湾对外投资分布情况的一肇第叁篇 中国经济及投资环境入世后海峡两岸...中国台湾概述(2)

标签:;  ;  ;  ;  ;  ;  ;  

戒急用忍政策论文_王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