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性能,溶解度,水合,水气,溶剂,大蒜。
有机硫论文文献综述
陈盈颖,丁士元,李亲凯,冯晓青,李晓东[1](2019)在《大气中有机硫酸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外大气环境中有机硫酸酯(OSs)的研究现状,分别简述了OSs的理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不同分析方法及对应特征、OSs的分类、来源及形成机制、OSs在大气中的转化及归趋等内容,并对目前常见的OSs分子式和结构式以及叁种典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聚焦目前OSs研究的前沿领域,探讨了目前OSs研究中有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梅,金权,孙功成,程雪云,李佳佳[2](2019)在《微波辅助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微波场联合过氧乙酸(PAA)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山西临汾(LF)、宁夏宁东(ND)、山西灵石(LS)和河南洛阳(LY)脱矿物质煤及叁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苄硫醇(Benzyl mercaptan, BM)、苯并(b)噻吩(Benzo (b) thiophene, BT)和二苯基亚砜(Diphenyl sulfoxide, DS)作为研究对象。微波功率为100 W,并联合PAA,辐照1-5 min,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分析固相中硫形态的变化;通过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 IC)分析脱硫后液相中SO_4~(2-)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萃取物中硫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硫化物硫的含量高,脱硫率大,LY和LS最大脱硫率分别高达55.06%和45.78%,ND和LF最大脱硫率分别为31.24%和28.21%,煤中的硫醇比噻吩和亚砜更易脱除,且脱硫过程中硫形态逐渐向高价态转化,含硫键在微波场中断裂,最终可被PAA氧化为SO_4~(2-)。(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3](2019)在《QSJ-04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适用于我国复杂煤炭组成的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制备的粗合成气中CO体积分数和水/气偏高,为下游的有机硫催化转化增加了难度。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采用钛对传统工业有机硫水解剂的载体γ-Al_2O_3进行改性,并采用新型黏结剂C制备了在以上苛刻条件下高COS转化率的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QSJ-04。新催化剂的抗水合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复杂水热条件下γ-Al_2O_3晶相变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催化剂的载体稳定性。作为工业有机硫转化催化剂,于2016年在神华宁煤400万t/a煤制油的变换装置成功应用,工业运行结果表明,QSJ-04催化剂在水气摩尔比为0.6—0.7,距离露点温度20℃左右,空速大于6 000 h~(-1)的条件下使用时,活性稳定性较传统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有大幅提升,COS的转化率均大于85%,满足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新工艺对下游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性能的高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杨世伦,安阳,孙辉,沈本贤,汤晟[4](2019)在《提高UDS溶剂脱除塔河油田伴生天然气中有机硫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新疆塔河油田伴生天然气中高含量有机硫的脱除难题,需开发高效脱硫溶剂。基于已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工业应用的UDS-2溶剂的初始组成,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溶解度COSMO-RS模型预测优选提高甲硫醇(MeSH)溶解性能的溶剂组分,改进原UDS-2溶剂对MeSH的脱除性能,并分别在常压和高压吸收实验装置上对比考察不同溶剂对模拟塔河油田伴生天然气的吸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的聚乙二醇二甲醚(PEGDME-3)与MeSH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对MeSH的溶解性能最好,相同条件下,MeSH在PEGDME-3中的亨利系数最小,40℃时的亨利系数为14.9 MPa·L/mol。PEGDME-3调配入原UDS-2溶剂中获得的改进UDS溶剂,对MeSH和总有机硫的脱除率较改进前原UDS-2溶剂分别提高了10.1%~11.4%和7.2%~8.5%。所得结论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UDS溶剂的有机硫脱除效率,满足塔河油田伴生天然气高含量有机硫的脱除净化需求。(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翁瑞,盛晓婧,刘平香,张继光,邱静[5](2019)在《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及其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是在我国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农产品,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营养健康功能。这些主要得益于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包括蒜氨酸等风味前体化合物、大蒜素等硫代亚磺酸酯和大蒜烯等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硫化合物或各自具有其生物活性,或多种化合物相互协同,共同产生同一种生理功效。但有机硫化合物普遍具有易酶解或稳定性差等特点,且不同类别有机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差异也较大,目前对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仍然存在局限性,现有报道多是对某类化合物进行总量测定,或是针对个别化合物进行测定,尚未有研究对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分别对大蒜中主要风味前体化合物、硫代亚磺酸酯和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讨论和综述,包括其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李佳佳,李梅,程雪云,孙功成,金权[6](2019)在《高硫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时有机硫的迁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晋南和宁东地区的两种高硫煤作为研究对象,用HCl-HF-CrCl_2对煤样进行脱矿物质处理。将脱矿物质煤与稻壳和木屑两种生物质分别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在不同温度下共热解,研究了混合半焦收率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差异,以及脱矿物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对煤中有机硫逸出的促进作用,并对有机硫逸出率最大的样品进行了FTIR,XPS,BET表征,探讨了生物质促进煤热解过程中有机硫逸出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为15℃/min,温度低于700℃时,脱矿物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使得混合样热解的有机硫逸出率高于煤单独热解时的有机硫逸出率。FTIR分析表明脱矿物质晋南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键消失,说明协同效应促进亚砜的分解;XPS分析表明最大有机硫逸出率下有机硫的种类及含量都减少,变化最明显的是脂肪族硫化物和砜类。(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5期)
武祥元,黄斌,杨建荣[7](2019)在《QSJ-04有机硫转化催化剂在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宁煤煤制油气化厂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未变换气中COS的转化率,开发了一种可在高压、高水/气和高CO含量条件下使用的QSJ-04有机硫转化催化剂。介绍了QSJ-04有机硫转化催化剂的性能及在400万t/a煤间接液化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工业运行结果表明,QSJ-04有机硫转化催化剂在水气比为0. 6~0. 7,距露点温度20℃左右,空速大于6 000 h-1的条件下使用,COS的转化率均大于85%,活性稳定性好,可满足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艺对下游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少林,孔娇,申岩峰,李挺,杨暖暖[8](2019)在《高有机硫炼焦煤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介质分选法分别将两种高有机硫炼焦煤分选为密度范围不同的五个组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核磁共振波谱仪(~(13)C NM R)和热解质谱联用技术(Py-MS)探究不同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分选组分中硫的分布、赋存形态及其所处化学环境存在显着差异。有机硫主要分布在低密度组分(D1)中,且以噻吩硫的形式存在;无机硫作为矿物质组分主要分布于高密度组分(D5)中。随着分选组分密度的增大,其脂肪碳的比例降低,芳香碳的比例增加,D1中硫醇、硫醚等硫化物的含量明显增加。热解过程中脂肪碳结构裂解生成的挥发分促进含硫气体的释放,进而提高了D1的脱硫效率,D5中硫的热变迁行为则主要受煤中矿物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博男,高辉,张晋,张晓涵,肖杰飞[9](2019)在《高水气比和高CO原料气有机硫转化水解催化剂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压和高水气工艺条件及现有工业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性能达不到要求的现状,研究载体材料和助剂对水解剂抗水合性能的影响,黏结剂对水解剂机械强度和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开发能在高压、高水气比和高CO工艺条件下使用的新型有机硫水解转化催化剂QSJ-04。考察水气比、空速、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中COS含量对水解剂活性的影响,进行水解剂稳定性测试,采用XRD、SEM、IR表征水解剂的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剂QSJ-04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对COS最高水解率92.8%。满足了煤化工新工艺对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07期)
张晋,杨献杰,秦媛媛,纵秋云[10](2019)在《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换反应炉运行过程中生成有机硫化物的问题,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换装置上进行了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考察了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第二变换炉、第叁变换炉入口条件下的有机硫抑制性能,并与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较工业催化剂提高约70%以上,CO变换活性相近;相同条件下,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有效抑制有机硫化物的生成,这是由于升温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硫的水解和氢解。(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有机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微波场联合过氧乙酸(PAA)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山西临汾(LF)、宁夏宁东(ND)、山西灵石(LS)和河南洛阳(LY)脱矿物质煤及叁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苄硫醇(Benzyl mercaptan, BM)、苯并(b)噻吩(Benzo (b) thiophene, BT)和二苯基亚砜(Diphenyl sulfoxide, DS)作为研究对象。微波功率为100 W,并联合PAA,辐照1-5 min,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分析固相中硫形态的变化;通过离子色谱仪(Ion chromatography, IC)分析脱硫后液相中SO_4~(2-)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萃取物中硫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硫化物硫的含量高,脱硫率大,LY和LS最大脱硫率分别高达55.06%和45.78%,ND和LF最大脱硫率分别为31.24%和28.21%,煤中的硫醇比噻吩和亚砜更易脱除,且脱硫过程中硫形态逐渐向高价态转化,含硫键在微波场中断裂,最终可被PAA氧化为SO_4~(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硫论文参考文献
[1].陈盈颖,丁士元,李亲凯,冯晓青,李晓东.大气中有机硫酸酯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李梅,金权,孙功成,程雪云,李佳佳.微波辅助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9
[3].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QSJ-04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2019
[4].杨世伦,安阳,孙辉,沈本贤,汤晟.提高UDS溶剂脱除塔河油田伴生天然气中有机硫效率[J].化工进展.2019
[5].翁瑞,盛晓婧,刘平香,张继光,邱静.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及其分析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19
[6].李佳佳,李梅,程雪云,孙功成,金权.高硫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时有机硫的迁移规律[J].煤炭转化.2019
[7].武祥元,黄斌,杨建荣.QSJ-04有机硫转化催化剂在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中的应用[J].煤化工.2019
[8].刘少林,孔娇,申岩峰,李挺,杨暖暖.高有机硫炼焦煤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9
[9].刘博男,高辉,张晋,张晓涵,肖杰飞.高水气比和高CO原料气有机硫转化水解催化剂研制[J].工业催化.2019
[10].张晋,杨献杰,秦媛媛,纵秋云.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J].煤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