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平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平,马克思主义,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农村,均等,公共卫生。
公平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威[1](2019)在《马克思公平观对学生公平感的建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届叁中全会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公平观贯穿着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马克思公平观对于学生公平感的建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1期)
黄山[2](2019)在《公平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平观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也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质。但民众素质和品德良莠不齐,加之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容易滋生一些不公平现象。而大学生受个体差异、原生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受到不公平现象的影响,从而作出一些极端行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及身边发生的不公平现象,摆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完成公平观的重构,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成的一个使命。(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9期)
甘伟,巫溢涵,周钰[3](2019)在《罗尔斯公平观视角下的美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亚特兰大环线再开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美国一些以城市更新为导向的大型景观项目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尺度、多元的利益相关方以及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如纽约高线公园、亚特兰大环线。这些景观项目除关注空间设计品质外,相较传统更新实践更加重视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以及景观服务可达性等社会公平议题。基于罗尔斯公平理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以亚特兰大环线项目为代表的美国城市更新策略,重点探讨了程序正义、重迭共识、结果正义的实现方法和形式,以期对中国当下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10期)
魏薇[4](2019)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野中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也是维护居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优化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着巨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野中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霍雨慧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从马克思主义公平视野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公平的阐释,并参考西方国家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措施。该书针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胡娟[5](2019)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具体包括叁大主题:一是以发展生产力与改革开放促公平,普遍实现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二是重视教育公平作为起点公平的基础作用,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叁是把教育公平的实现同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面向教育现代化,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黄娟,司晓宏[6](2019)在《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及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立足时代发展新阶段,心系人民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新期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公正理论,就新时代教育公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它的核心内涵包括"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人本内涵、追求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内涵、深化"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优质"的教育改革动力内涵。它对于我们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回归教育初心,促进社会公平,坚定教育自信,凝心聚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梁怡[7](2019)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平是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价值,同时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当中就很好地诠释了社会公平的概念,并成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思想理念。在马克思公平观的指导下,我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于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重要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正在为缩小差距、实现公平而不断努力。因此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社会的公平性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3期)
朱家玮[8](2019)在《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公平决定了人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推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教育事业尤其是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开始有了新的诉求,所以我们在对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解决。本文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思路方法。本部分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学习后,深入分析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涵,为文章创作提供思路。第一章对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问题进行论述,阐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内涵、背景和理论基础。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是在吸收和借鉴前人教育公平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本章深刻分析了习近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精髓,将教育公平分为叁方面: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条件公平、教育保障公平。第二章论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容体系。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旨在针对国家的教育不公平现状做出指导性的意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让每个人都有发展进步的机会。本章对习近平教育公平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目标、原则、主要内容上进行了具体阐述,构建了相对清晰的逻辑框架。同时笔者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实施方法,这是本文的重要章节。第叁章论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其基本特征被概括为: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正确地认识和学习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精神实质。在价值意义方面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是在吸收前人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与国家的实际际情况相结合而提出的,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提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17)
安超,王旭东[9](2019)在《迈向全面而科学的教育公平观——“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围绕着"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多个议题达成了情境性的共识: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的理解,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约公平的单一决定论转向社会-历史-个体的多元互动视角;在学校生活微观实践中,学校、教师和知识正面临着权威、权力消解的"合法化"危机,充满了多种多样的冲突、矛盾、断裂、不确定性;对"数字化教育公平"的理解,要超越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从"技术至上"观念回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考量;对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研究,要突破阶层二元对立的框架,回归教育生活史的传统,看见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和文化互嵌的现实;对教育扶贫、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教育信息化等全球共通性、热点性难题的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充分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看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6期)
徐赵平,潘荣华[10](2019)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阈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历史发展与实施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来探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视阈下,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发展阶段,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思想,指出以基层为重点,将资源下沉到农村和城市社区,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并坚持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注重公平正义来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施路径。(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公平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平观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也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质。但民众素质和品德良莠不齐,加之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容易滋生一些不公平现象。而大学生受个体差异、原生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受到不公平现象的影响,从而作出一些极端行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及身边发生的不公平现象,摆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完成公平观的重构,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成的一个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平观论文参考文献
[1].刘威.马克思公平观对学生公平感的建立研究[J].现代交际.2019
[2].黄山.公平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9
[3].甘伟,巫溢涵,周钰.罗尔斯公平观视角下的美国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亚特兰大环线再开发为例[J].中国园林.2019
[4].魏薇.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野中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领导科学.2019
[5].胡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观[J].中国教育学刊.2019
[6].黄娟,司晓宏.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及时代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9
[7].梁怡.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J].青年与社会.2019
[8].朱家玮.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9].安超,王旭东.迈向全面而科学的教育公平观——“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9
[10].徐赵平,潘荣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阈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历史发展与实施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