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包括减速器、桥壳和两根车轴,桥壳包括上桥壳和下桥壳,上桥壳上设有安装口;减速器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口上的减速器壳体、下端部伸入减速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的下端的动力输入齿轮以及与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连接的差速器;差速器包括空心内转体、差速器输入齿轮、两个可转动的支撑于空心内转体内的半轴齿轮、支撑于空心内转体内的十字行星轴以及四个分别空套在十字行星轴的四根轴臂上的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四个行星齿轮相啮合;两根车轴分别与两个半轴齿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小了桥壳断裂的可能性,提升了差速器的承载能力,提升了减速器的防尘性能和防水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桥壳和两根均与所述桥壳同轴的车轴(8),所述桥壳包括均由钢板冲压而成的上桥壳(17)和下桥壳(18),所述上桥壳(17)为槽口朝下的槽状件,所述下桥壳(18)为槽口朝上的槽状件,所述上桥壳(17)的槽口和所述下桥壳(18)的槽口焊接在一起以拼成中空的所述桥壳,所述上桥壳(17)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减速器包括下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上的减速器壳体(1)、下端部伸入所述减速器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固定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下端的动力输入齿轮(3)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的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包括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的空心内转体(20)、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内转体(20)上的差速器输入齿轮(5)、两个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半轴齿轮(21)、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十字行星轴(22)以及四个分别空套在所述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上的行星齿轮(23),所述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均垂直于左右方向,所述差速器(4)出入齿轮和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的中心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十字行星轴(22)位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之间,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均与四个所述行星齿轮(23)相啮合;两根所述车轴(8)分别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5)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桥壳和两根均与所述桥壳同轴的车轴(8),所述桥壳包括均由钢板冲压而成的上桥壳(17)和下桥壳(18),所述上桥壳(17)为槽口朝下的槽状件,所述下桥壳(18)为槽口朝上的槽状件,所述上桥壳(17)的槽口和所述下桥壳(18)的槽口焊接在一起以拼成中空的所述桥壳,所述上桥壳(17)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减速器包括下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上的减速器壳体(1)、下端部伸入所述减速器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固定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下端的动力输入齿轮(3)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的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包括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的空心内转体(20)、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内转体(20)上的差速器输入齿轮(5)、两个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半轴齿轮(21)、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十字行星轴(22)以及四个分别空套在所述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上的行星齿轮(23),所述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均垂直于左右方向,所述差速器(4)出入齿轮和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的中心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十字行星轴(22)位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之间,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均与四个所述行星齿轮(23)相啮合;两根所述车轴(8)分别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1)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5)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5)和所述动力输入齿轮(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的下端部设有第一法兰盘(6),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法兰盘(6)相连接的第二法兰盘(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的中部为能够容纳所述差速器(4)的中心壳体部(15),所述桥壳的左部和右部为分别套在两根所述车轴(8)外的桥管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桥管部(9)的端部均焊接有与其同轴的法兰件(10),所述法兰件(10)上固定安装有刹车盘(11),所述法兰件(10)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制动鼓(12),两根所述车轴(8)的端部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法兰件(10),且两根所述车轴(8)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制动鼓(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安装有防尘罩(14),所述防尘罩(14)不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接触,且所述防尘罩(14)的下部位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的外围,所述防尘罩(14)的下部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13),所述连接法兰(13)的下部设有套在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的连接轴,所述防尘罩(14)的上部与所述连接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4)包括与所述连接轴过盈配合的小径段(25)、自所述小径段(25)的上端或下端向外延伸的过渡段(26)以及自所述过渡段(26)的外边缘向下延伸的大径段(27),所述大径段(27)的下部位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的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上与所述大径段(27)的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角(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内转体(20)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内转体和右内转体,所述左内转体和所述右内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四个配合孔,所述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的端部分别与四个所述配合孔相配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一般包括减速器、桥壳和两根车轴,减速器安装在桥壳上,两根车轴位于桥壳内,两根车轴与减速器上的差速器相连以向两个后车轮传递动力。由于后桥总成既要承受三轮摩托车的自重,又要承受三轮摩托车的负载,因此后桥总成需要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的桥壳为三段式结构,由两根桥管和一个用于容纳差速器的中心壳体焊接而成,两根桥管位于中心壳体的两侧,在使用过程中桥管与中心壳体的焊接处局部应力很大,当三轮摩托车负载过大或长时间负载时,桥管和中心壳体之间的焊接处容易开裂,甚至发生断裂。同时当三轮摩托车负载过大或长时间负载时,现有减速器中的差速器的内转体和行星轴容易发生损坏,以至差速器无法正常运行。由于现在三轮摩托车的运行环境一般较为恶劣,雨水、灰尘等杂物容易通过减速器的壳体和减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间隙渗入减速器内,而在减速器的壳体和减速器的输入轴之间增加过多的油封会增大阻力,对减速器的动力输入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以减小桥壳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差速器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包括减速器、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桥壳和两根均与所述桥壳同轴的车轴,所述桥壳包括均由钢板冲压而成的上桥壳和下桥壳,所述上桥壳为槽口朝下的槽状件,所述下桥壳为槽口朝上的槽状件,所述上桥壳的槽口和所述下桥壳的槽口焊接在一起以拼成中空的所述桥壳,所述上桥壳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所述减速器包括下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上的减速器壳体、下端部伸入所述减速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下端的动力输入齿轮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上的空心内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内转体上的差速器输入齿轮、两个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内的半轴齿轮、支撑于所述空心内转体内的十字行星轴以及四个分别空套在所述十字行星轴的四根轴臂上的行星齿轮,所述十字行星轴的四根轴臂均垂直于左右方向,所述差速器出入齿轮和两个所述半轴齿轮的中心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十字行星轴位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之间,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与四个所述行星齿轮相啮合;两根所述车轴分别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和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下端部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法兰盘相连接的第二法兰盘。
进一步,所述桥壳的中部为能够容纳所述差速器的中心壳体部,所述桥壳的左部和右部为分别套在两根所述车轴外的桥管部。
进一步,所述桥管的端部均焊接有与其同轴的法兰件,所述法兰件上固定安装有刹车盘,所述法兰件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制动鼓,两根所述车轴的端部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法兰件,且两根所述车轴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制动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所述减速器壳体,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上端部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不与所述减速器壳体接触,且所述防尘罩的下部位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部的外围,所述防尘罩的下部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下部设有套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连接轴,所述防尘罩的上部与所述连接轴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防尘罩包括与所述连接轴过盈配合的小径段、自所述小径段的上端或下端向外延伸的过渡段以及自所述过渡段的外边缘向下延伸的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下部位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部的外围。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部上与所述大径段的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空心内转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内转体和右内转体,所述左内转体和所述右内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四个配合孔,所述十字行星轴的四根轴臂的端部分别与四个所述配合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小了桥壳断裂的可能性,提升了差速器的承载能力,提升了减速器的防尘性能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桥壳的俯视图;
图3为桥壳的剖视图;
图4为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减速器壳体;2—动力输入轴;3—动力输入齿轮;4—差速器;5—差速器输入齿轮;6—第一法兰盘;7—下壳体;8—车轴;9—桥管部;10—法兰件;11—刹车盘;12—制动鼓;13—连接法兰;14—防尘罩;15—中心壳体部;16—第二法兰盘;17—上桥壳;18—下桥壳;19—焊缝;20—空心内转体;21—半轴齿轮;22—十字行星轴;23—行星齿轮;24—倒角;25—小径段;26—过渡段;27—大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包括减速器、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桥壳和两根均与桥壳同轴的车轴8,如图2和图3所示,桥壳包括均由钢板冲压而成的上桥壳17和下桥壳18,上桥壳17为槽口朝下的槽状件,下桥壳18为槽口朝上的槽状件,上桥壳17的槽口和下桥壳18的槽口焊接在一起以拼成中空的桥壳,上桥壳17和下桥壳18之间的焊缝19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上桥壳17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三轮摩托车负载过大或长时间负载时,即使焊缝19上出现开裂的现象,整个桥壳也难以发生断裂,降低了桥壳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并且桥壳由钢板制成,相对于铸造件来说重量较轻;如图1和图4所示,减速器包括下端部固定连接在安装口上的减速器壳体1、下端部伸入减速器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2的下端的动力输入齿轮3以及与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的差速器4;差速器4包括可转动的支撑于减速器壳体1上的空心内转体20、固定连接在空心内转体20上的差速器输入齿轮5、两个可转动的支撑于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半轴齿轮21、支撑于空心内转体20内的十字行星轴22以及四个分别空套在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上的行星齿轮23,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均垂直于左右方向,差速器4出入齿轮和两个半轴齿轮21的中心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十字行星轴22位于两个半轴齿轮21之间,两个半轴齿轮21均与四个行星齿轮23相啮合;两根车轴8分别与两个半轴齿轮21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相连,差速器输入齿轮5与动力输入齿轮3传动连接。十字行星轴22和空心内转体20之间形成四个连接点,提升了十字行星轴22和空心内转体2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且分散了受力,使得每个连接点的受力更小,降低了十字行星轴22和空心内转体20之间连接失效的可能性,能够提升差速器4的承载能力,同时十字行星轴22通过四个行星齿轮23来传动,十字行星轴22的每根轴臂和每个行星齿轮分担的载荷都相对减小,降低了十字行星轴22和行星齿轮23失效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差速器的承载能力。动力输入轴2可以通过轴承支撑在减速器壳体1上,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入齿轮3之间可采用键连接,两个半轴齿轮21均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可转动的支撑于空心内转体20内,空心内转体20可通过两个轴承可转动的支撑于减速器壳体1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差速器输入齿轮5和动力输入齿轮3相啮合,从而实现了差速器4和动力输入齿轮3之间的传动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减速器壳体1的下端部设有第一法兰盘6,安装口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法兰盘6相连接的第二法兰盘16,第一法兰盘6和第二法兰盘16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桥壳的中部为能够容纳差速器4的中心壳体部15,桥壳的左部和右部为分别套在两根车轴8外的桥管部9。进一步,为了方便安装和检修,可以在下桥壳18的中部设置一个下窗口,下窗口处通过法兰结构安装有向下凸出于下桥壳18的下壳体7,下壳体7用于围成容纳差速器4的空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桥管的端部均焊接有与其同轴的法兰件10,法兰件10上固定安装有刹车盘11,法兰件10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制动鼓12,制动鼓12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法兰件10上,两根车轴8的端部分别穿过两个法兰件10,且两根车轴8的端部分别与两个制动鼓12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减速器壳体1,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安装有防尘罩14,防尘罩14不与减速器壳体1接触,且防尘罩14的下部位于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的外围,防尘罩14的下部与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间隙配合。进一步,动力输入轴2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13,连接法兰13的下部设有套在动力输入轴2上的连接轴,连接轴和动力输入轴2之间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防尘罩14的上部与连接轴过盈配合。进一步,防尘罩14包括与连接轴过盈配合的小径段25、自小径段25的上端或下端向外延伸的过渡段26以及自过渡段26的外边缘向下延伸的大径段27,大径段27的下部位于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的外围。进一步,减速器壳体1的上端部上与大径段27的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倒角24。防尘罩14能够减少灰尘和雨水等杂质直接进入减速器壳体1中,但是防尘罩14又不与减速器壳体1发生接触或摩擦,不会对动力的输入带来负面影响,设置倒角24能够增大防尘罩14与减速器壳体1之间的平均间隙,但又不会改变防尘罩14与减速器壳体1之间的最小间隙,在减小防尘罩14与减速器壳体1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的同时,又不会过多的影响防尘罩14的防尘作用。防尘罩14可以由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空心内转体20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内转体和右内转体,左内转体和右内转体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内转体和右内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四个配合孔,十字行星轴22的四根轴臂的端部分别与四个配合孔相配合,这种结构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091.8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336402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60B 35/12
专利分类号:B60B35/12;B60B35/16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重庆乔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乔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1346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石美大道66号曙光工业园区E10栋
发明人:何汉明
第一发明人:何汉明
当前权利人:重庆乔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杰
代理机构:50123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