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管注射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

翼腭管注射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

一、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正贤[1](2019)在《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的解剖基础研究目的:通过在尸头标本上模拟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对翼腭窝区进行解剖研究,在内镜下对相关解剖标志进行测量。探讨内镜经鼻泪前隐窝-翼腭窝入路的有效暴露范围及该手术入路的优势,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挑选福尔马林固定并行血管灌注的尸头标本4例(共8侧),排除颅底结构异常。模拟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翼腭窝入路进行解剖研究,在内镜下对翼腭窝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进一步探讨内镜经鼻泪前隐窝-翼腭窝入路的有效暴露范围及该手术入路的优势。结果:1、成功在4例(8侧)尸头标本实施模拟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对翼腭窝进行解剖研究,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内镜下相关解剖结构测量的结果:鼻泪管开口到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为36.89±2.87mm;上颌窦开口到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为45.84±3.07mm;蝶腭孔到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为67.44±3.18mm;翼管前口到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为72.04±3.17mm;圆孔前口到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为77.03±4.35mm。颌内动脉翼腭段、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三支的走行呈“M”型1侧,“T”型2侧,“Y”型2侧,中间型3侧。2、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能够完全显露整个翼腭窝区,可显露内侧大部分颞下窝区,同时有效保留鼻腔结构。该入路向外侧可显露颞肌,向后上可达Meckel囊腔、蝶窦底壁旁。结论: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翼腭窝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既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入路的面部切口、上颌骨切开等缺点,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保护鼻腔结构的完整,但该入路对内镜操作技术要求高是对临床医生的一大挑战。第二部分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总结运用此手术入路的早期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分别在2016年11月和2018年06月采取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侵犯翼腭窝肿瘤的2例病例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资料、手术方法、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例病例均成功应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侵犯翼腭窝的肿瘤。病例一因恶性肿瘤巨大,血供极其丰富,术中出血迅猛导致只能部分切除肿瘤,病理报告提示腺泡样软组织肉瘤,术后随诊复查MRI可见肿瘤持续增大,预后极其不良。病例二术中全切囊性肿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病理报告提示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诊复查MRI未见复发,预后良好。结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侵犯翼腭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应用导航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肿瘤的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王臻妮[2](2018)在《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位置深在,虽然体积较小,但其解剖结构复杂,有自然的管道和裂隙沟通鼻腔、鼻咽、口腔、眼眶、中颅窝和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是鼻眼、鼻颅底沟通性病变常累及的地方。累及翼腭窝的病变以肿瘤多见,良性肿瘤常见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淋巴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和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等均有见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的主要部位和累及周围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分析患者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一般可提示肿瘤病变的原发部位及可能累及的重要结构。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除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外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为该部位结构深在,结构复杂,且毗邻颈内动脉和中颅窝底,如何有效切除肿瘤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尤其是避免大血管和卢颅神经的损伤,是国内外各学者专家一直关注并讨论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鼻内镜手术的进步,对累及翼腭窝的沟通性病变的诊断和手术入路的经验总结逐渐深入。目的通过探讨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资料、手术入路及经验、预后,为临床诊疗翼腭窝肿瘤性病变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确诊的30例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临床症状较单一,以头痛为主诉者2例,以颌面部肿物逐渐增大就诊者2例,以颌面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及鼻塞1例,以渐进性鼻塞伴或不伴反复鼻出血6例,以耳闷为主要症状者1例;另有18例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肿瘤不同程度侵犯上颌窦各壁而导致的临床表现类似。30例患者术前均经鼻窦鼻咽部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6例患者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加行CTA检查,6例加行DSA检查,证实为翼腭窝不同程度受累的占位性病变:5例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瘤体主要位于翼腭窝、颞下窝;6例瘤体主要位于鼻咽鼻腔,向外侧不同程度累及翼腭窝,术前诊断为鼻咽纤维血管瘤;19例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18例原发于上颌窦,1例原发于颞下窝,均侵袭翼腭窝。手术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式麻醉,根据瘤体原发部位、侵犯范围以及距离体表的远近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经鼻内镜入路14例(其中2例怀疑神经源性肿瘤,因瘤体巨大且侵犯中颅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上颌骨部分或扩大切除入路14例,下颌下入路1例,下颌骨劈开入路1例,鼻内镜联合耳前颈侧入路1例。术后通过电话随访、鼻内镜复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大于1000ml的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出现。11例良性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19例恶性患者除1例黑色素瘤颅内部分无法全切外,其余患者均肉眼全切。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19例,符合术前大体评估;分别为神经鞘瘤5例,血管纤维瘤6例,鳞状细胞癌8例,腺样囊性癌3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肌上皮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黑色素瘤3例(见图1)。术后随访4个月至64个月不等,平均随访22个月,至随访终末时间,良性肿瘤患者无复发,2例患者有颌面神经分布区麻木感,其中1例术后半年恢复,1例患者有患侧口角略歪斜。19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进行放化疗,其中13例至今生存,3例放疗后出现口鼻漏。2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半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8个月死亡,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结论1、累及翼腭窝的肿瘤以多部位沟通性肿瘤多见,早期累及翼腭窝的良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累及翼腭窝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上颌神经分布区感觉或功能异常多见。2、CT及MRI是诊断翼腭窝肿瘤的主要方法,CTA可很好的显示卢颅内血管与瘤体的关系,脑血管造影(DSA)及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可有效诊断纤维血管瘤并减少瘤体血供。3、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受累范围,选择距离肿瘤径路较短、功能性结构破坏较少的手术入路。其中鼻内镜入路适用于原发肿瘤主要位于近颅底中线者,如上颌窦后壁、鼻腔后段及鼻咽腔或肿瘤累及中颅窝的翼腭窝神经鞘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翼腭窝和颞下窝局限性恶性肿瘤,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无面部瘢痕形成、恢复快等优点。颈侧、下颌下或下颌骨劈开入路主要适用于瘤体接近体表、远离颅底及中线者,如颞下窝原发性肿瘤累及翼腭窝者。上领骨切开入路:适用于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侵袭翼腭窝、颞下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多学科合作及术者的精确操作可有效切除翼腭窝巨大良性肿瘤并预防周围重要结构(颈内动脉、视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于累及咀嚼肌、颅神经、眶内的患者,功能性结构的破坏有时不可避免;累及颅内者,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张路[3](2015)在《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优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1.1明确“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比较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势。1.2评价“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的安全性。1.3评价“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的卫生经济学效益。1.4探讨“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1.5应用模拟干预措施临床操作的解剖学试验明确如下问题:A.沿颞下窝入路进针盲刺,针具是否可触碰到“蝶腭神经节”?B.临床出现的针刺后次日针刺侧下眼睑淤青原因。C.进针深度是否与面颅宽度有关?如有关,其关系为何?2.研究方法2.1临床研究采用随机、“传统针刺技术”对照临床试验。随机、分配隐藏方法为:随机序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应用计算机随机生成。随机序列生成后制作不透明随机信封做分配隐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每周1~2次,疗程四周,最多8次;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技术”,每周2次,连续治疗四周,共8次,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评价: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描述。主要结局指标:治疗期间鼻炎症状总分量表(TNSS)较基线变化情况。次要结局指标:①治疗期间鼻炎伴随症状量表(TNNSS)较基线变化情况;②治疗期间鼻炎症状2004年版得分较基线变化情况;③治疗期间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得分较基线变化情况;④随访期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发作天数;⑤针刺起效时间;⑥疗效持续时间;⑦治疗结束后血清嗜酸粒细胞数量较基线变化情况;⑧治疗结束后血清IgE水平较基线变化情况;⑨患者就诊等待时间。2.2解剖学研究对6具成年男性湿颅取脑后,行经颞下窝入路针刺操作,打开翼腭窝后壁暴露翼腭窝,精细分离辨认蝶腭神经节,原位保留上颌动脉翼腭段,观察:针灸针是否进入翼腭窝。测量:进针深度;两侧眉弓下稍凹陷处距离;针与蝶腭神经节间距离;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间距离,上颌动脉翼腭段与翼腭窝内走形的上颌神经间距离。3.结果3.1临床研究3.1.1主要结局指标(TNSS)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间各时点TNSS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各时点均数较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1.2次要结局指标①TNNSS: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问各时点TNNSS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各时点均数较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治疗期间鼻炎症状2004年版得分: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间各时点鼻炎症状2004年版得分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各时点均数较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期间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得分: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间各时点鼻RQLQ量表得分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各时点均数较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随访期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发作天数:IIT、PP集治疗组、对照组组内随访期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发作天数均少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随访期间复发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针刺起效时间: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间针刺起效时间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⑥ 疗效持续时间:IIT集、PP集治疗期间组间疗效持续时间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组疗效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⑦治疗结束后血清嗜酸粒细胞数量较基线变化情况:患者血清EOS数量无论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学均无差异(P均>0.05)治疗前后两时点组间比较亦无差异(P均>0.05)。⑧治疗结束后血清IgE水平较基线变化情况:患者血清IgE水平无论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学均无差异(P均>0.05)治疗前后两时点组间比较亦无差异(P均>0.05)。⑨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毫针盲刺刺入翼颚窝技术”平均等待时间为:6.640±3.035分,传统针刺技术为:31.19± 10.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3不良反应描述ITT集对照组在总计215次操作中仅5次出现轻微皮下出血,无患者因此不良反应退出研究;治疗组总计116次操作中2次出现轻微皮下出血,1次针刺过程中局部血肿,1次针刺后次日针刺侧下眼睑淤青,出现局部血肿与下眼睑淤青的患者因此退出研究,但局部血肿经即刻冰敷后血肿体积大幅减小,次日回访血肿消失。针刺后次日下眼睑淤青给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3天预防继发感染,服用抗生素后第二天下眼睑淤青消失。3.2解剖学研究12侧操作针均进入翼腭窝,平均进针深度(mm):左侧:55.89±1.87、右侧:55.26±1.59;进针深度与两侧眉弓下稍凹陷处距离间比例关系区间为:44%-54%。12次操作中仅2次针尖触碰蝶腭神经节,针与蝶腭神经节平均距离(mm):左侧5.88±3.70、右侧:6.43±5.54,近蝶腭神经节(针与蝶腭神经节距离小于1Omm)概率:75%。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平均距离(mm):左侧:2.77±3.99、右侧:5.67±4.95,针贴近(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紧贴)上颌动脉翼腭段概率:58.33%。上颌动脉翼腭段与翼腭窝内走形的上颌神经间平均距离(mm):左侧:2.83±4.05、右侧:5.67±4.95,两者紧贴概率:41.67%,以上各测量维度中双侧数据间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结论①“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相比其优势为:起效时间快,疗效持续时间长,就诊等待时间短。②“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在治疗期症状改善、随访发作天数减少、生活质量改善上,疗效无差异。③“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操作安全性均较高,但前者可出现患者针刺后面部血肿、针刺侧下眼睑淤青的不良反应,虽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会影响患者依从性,建议医师在完成严格技术培训前切勿操作。④目前尚无证据证实以上两种针刺技术可改变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EOS数量。⑤沿颞下窝入路针灸针可刺入翼腭窝,但针具直接触碰到“蝶腭神经节”的概率不高。⑥临床操作中出现的非即刻不良反应----针刺次日针刺侧下眼睑淤青的原因为:“针灸针刺破上颌动脉翼腭段或其向前分支----眶下动脉”。⑦针刺深度(A)与颅骨宽度(B)间存在相关性:A/B比例区间为:44%--54%。综合考虑临床操作安全性、有效性,建议针对不同患者,进针深度选取比例区间下限。

胡玉婷,韩卉,孟庆玲,庞刚,朱有余[4](2003)在《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为临床口腔颌面外科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 3 0例干性颅骨标本的翼腭窝及其通道的形态、大小 ,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1)上颌神经阻滞点至颧弓下缘中点的距离 ,左侧为41 0 4± 2 43mm ,右侧为 41 63± 2 19mm ;(2 )圆孔至腭大孔的距离 ,左侧为 3 1 98± 2 2 4mm ,右侧为 3 1 73± 4 2 9mm ;(3 )硬腭至腭大孔的距离 ,左侧为 3 46± 1 12mm ,右侧为 3 54± 1 12mm ;(4)硬腭后缘可作为进针的解剖学标志。结论 本研究可为经颧弓下缘中点和经翼腭管上颌神经阻滞入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

喻学洲,陈书杰,柯松林[5](2002)在《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 2 80例病例分为二组分别进行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 (A组 )和上颌结节注射法麻醉上牙槽后神经 (B组 ) ,比较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A组一次麻醉成功率为 99% ,B组为 88% ,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方法

李又三[6](1997)在《一种改良翼腭管注射法的临床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自1991年至1996年间,笔者采用经改进的翼腭管注射方法阻滞上颌神经,用于上颌后磨牙的拔除及牙髓治疗,上颌骨囊肿手术等。临床应用2212例,操作顺利,麻醉效果良好,现将此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辜祖谦[7](1984)在《经翼腭管阻滞上颌神经的进一步临床研究——(附1513例次注射结果分析)》文中提出 1961至1980年间,笔者继续对本注射法进行临床研究,现仅就资料完整者作统计分析,并将主要结果与原作的540例次对比,结合国内相关的资料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器械与药物采用牙科或普通Zm工注射器及长度为40mm的5号(原为25号)短斜面针尖(SMIC出品)。

二、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按首字母排序)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的解剖基础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的临床应用
    前言
    临床资料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翼腭窝区的临床解剖与手术入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优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课题来源
    2.研究背景
综述一: 变应性鼻炎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病因病机
        2.1 经典机制
        2.2 速发与迟发相反应
        2.3 Th1与Th2免疫平衡
    3.危险因素
        3.1 遗传和家族倾向
        3.2 变应原暴露
        3.3 空气污染
        3.4 其它
    4.诊断
        4.1 分类与分度
        4.2 诊断标准
    5.对生活质量影响
    6.治疗
        6.1 药物治疗
        6.2 特异性免疫治疗
        6.3 目前我国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现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鼻鼽)的认识
    一、概述
        1.鼻鼽的定义
        2.对中医病名的解释
        3.历史沿革
    二、病因病机
        1.《内经》中的认识
        2.历代医家关于病因病机的学说
    三、古代医家辨证治疗观点
        3.1 散寒
        3.2 温阳
        3.3 双解
    四、近年来中药治疗研究
        4.1 单一经方
        4.2 不同治法指导中药应用
        4.3 自拟经验方
        4.4 中药熏鼻
        4.5 中药外治
        4.6 中药治疗机理研究
        4.7 简要评述:
    五、针灸治疗研究
        5.1 单纯针刺或以针刺为主的治法
        5.2 温针
        5.3 电针
        5.4 对以上研究简要评述
        5.5 蝶(翼)腭神经节刺激技术
        5.6 对蝶腭神经节刺激技术研究的简要评述
        5.7 灸类技术
        5.8 对灸类技术简要评述
    六、其它外治技术
        6.1 穴位埋线
        6.2 穴位注射
        6.3 蜂针
        6.4 自血注射
        6.5 推拿
        6.6 简要评述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毫针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受试者选择
    2.研究方法
        2.1 试验流程图
        2.2 样本量估算
        2.3 随机方法与分配隐藏
        2.4 对照方法
        2.5 治疗方案
        2.6 随访
        2.7 基线
        2.8 结局指标
        2.9 不良反应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2.10 受试者保护
        2.11 统计分析
        2.12 统计内容与方法
    3.研究结果
        3.1 试验完成及脱落病例情况
        3.2 基线数据分析
        3.3 疗效分析
    4.讨论
        4.1 立项依据
        4.2 干预方法的确定
        4.3 对照方法的确定
        4.4 本研究中干预措施的表述
        4.5 干预措施体现的中医思想
        4.6 疗效分析
        4.7 结局指标分析
        4.8 随访结果分析
        4.9 安全性评价
        4.10 卫生经济学评价
        4.11 “毫针盲刺刺入翼颚窝技术”优势分析
        4.12 其它
    附图——上颂动脉沿颞下窝向翼腭窝走形
    参考文献
解剖学研究
    1.引言
    2.研究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标本准备
        2.3 针刺操作
        2.4 暴露蝶腭神经节
        2.5 上颌动脉翼腭段观察
    3.研究内容
    4.研究结果
        4.1 毫针刺入深度(mm)
        4.2 针与蝶腭神经节距离(mm)
        4.3 针接近蝶腭神经节分析
        4.4 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距离(mm)
        4.5 针贴近上颌动脉翼腭段概率分析
        4.6 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翼腭段距离
        4.7 上颌神经紧贴上颌动脉翼腭段概率分析
        4.8 进针深度与人体面颅宽度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4.9 进针深度与人体面颅宽度比例
    5.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语
    1.临床研究部分
    2.解剖学研究部分
本研究创新点
特别声明
问题与展望
附录1: 伦理批件
附录2: 临床研究注册信息
附录3: 临床试验方案SCI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供本院博士论文盲审用)

(4)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翼腭窝的观察和测量
    2.2 翼腭管的观察和测量
    2.3 腭大孔的观察和测量
讨 论
    3.1 侧入法经颧弓下缘中点入路
    3.2 下入法经翼腭管入路

(5)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内镜经鼻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 黄正贤. 深圳大学, 2019
  • [2]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D]. 王臻妮. 山东大学, 2018(11)
  • [3]毫针盲刺刺入翼腭窝技术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优势的临床研究[D]. 张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04)
  • [4]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J]. 胡玉婷,韩卉,孟庆玲,庞刚,朱有余.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3(04)
  • [5]翼腭管注射法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J]. 喻学洲,陈书杰,柯松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S1)
  • [6]一种改良翼腭管注射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 李又三. 北京口腔医学, 1997(02)
  • [7]经翼腭管阻滞上颌神经的进一步临床研究——(附1513例次注射结果分析)[J]. 辜祖谦. 口腔医学, 1984(04)

标签:;  ;  ;  ;  ;  

翼腭管注射麻醉上颌神经280例临床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