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包括握弯器本体和安装在握弯器本体右侧的握弯杆,握弯器本体包括水平支撑座、布设于水平支撑座后部右侧的圆柱形套筒和固定于水平支撑座后侧的水平连接架,圆柱形套筒呈水平布设且其与水平支撑座呈垂直布设;握弯杆包括能由下至上在竖直面上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带动被弯曲圆钢绕圆柱形套筒进行弯曲的手推杆,手推杆前端位于圆柱形套筒下方且其前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水平支撑座上,水平支撑座右侧安装有供被弯曲圆钢支撑的水平支撑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与移动简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握弯器本体和握弯杆相配合使用,能简便、快速完成圆钢弯曲,并且弯曲位置和弯曲角度均易于控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弯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握弯器本体右侧的握弯杆,所述握弯器本体呈水平布设;所述握弯器本体包括水平支撑座、布设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右侧的圆柱形套筒(3)和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水平连接架,所述水平连接架沿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握弯杆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3)呈水平布设且其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垂直布设,所述水平连接架为T字形连接架且其包括横向支杆(4)和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与横向支杆(4)之间的纵向连接杆(5),所述纵向连接杆(5)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杆(4)和纵向连接杆(5)呈垂直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横向支杆(4)底部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握弯杆包括能由下至上在竖直面上进行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带动被弯曲圆钢(2)绕圆柱形套筒(3)进行弯曲的手推杆(6),所述手推杆(6)为位于所述水平连接架上方的平直杆且其与纵向连接杆(5)呈平行布设,所述手推杆(6)前端位于圆柱形套筒(3)下方,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圆柱形套筒(3)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座右侧安装有供被弯曲圆钢(2)支撑的水平支撑条(7),所述手推杆(6)前端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限位且随手推杆(6)同步进行转动的纵向限位板(8),所述纵向限位板(8)位于水平支撑条(7)后侧。
设计方案
1.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弯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握弯器本体右侧的握弯杆,所述握弯器本体呈水平布设;所述握弯器本体包括水平支撑座、布设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右侧的圆柱形套筒(3)和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水平连接架,所述水平连接架沿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握弯杆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3)呈水平布设且其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垂直布设,所述水平连接架为T字形连接架且其包括横向支杆(4)和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与横向支杆(4)之间的纵向连接杆(5),所述纵向连接杆(5)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杆(4)和纵向连接杆(5)呈垂直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横向支杆(4)底部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握弯杆包括能由下至上在竖直面上进行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带动被弯曲圆钢(2)绕圆柱形套筒(3)进行弯曲的手推杆(6),所述手推杆(6)为位于所述水平连接架上方的平直杆且其与纵向连接杆(5)呈平行布设,所述手推杆(6)前端位于圆柱形套筒(3)下方,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圆柱形套筒(3)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座右侧安装有供被弯曲圆钢(2)支撑的水平支撑条(7),所述手推杆(6)前端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限位且随手推杆(6)同步进行转动的纵向限位板(8),所述纵向限位板(8)位于水平支撑条(7)后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条(7)为焊接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座上的水平钢板条,所述水平钢板条为长方形且其长度为150mm~25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条(7)位于圆柱形套筒(3)的前方,所述水平支撑条(7) 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件(13),所述被弯曲圆钢(2)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所述水平限位件(13)与水平支撑条(7)呈平行布设且其长度小于水平支撑条(7)的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杆(4)和纵向连接杆(5)均为平直钢管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所述横向支杆(4)为供施工人员脚踩的脚踩杆。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座(9)和固定于下支撑座(9)正上方的上支撑座(10),所述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3)布设于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之间的连接处右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均为槽口朝左的槽钢,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的翼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的腹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的腹板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上支撑座(10)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9)位于上方的翼板紧靠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支撑座(10)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9)位于上方的翼板焊接组成加强板(11),所述圆柱形套筒(3)位于加强板(11)的正右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的腹板焊接固定为一体并形成所述水平支撑座的竖向侧板,所述圆柱形套筒(3)上同轴套装有能绕圆柱形套筒(3)进行转动的加固套筒(14),所述竖向侧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加固套筒(14)内端连接的竖向连接钢板(12),竖向连接钢板(12)位于加固套筒(14)的正后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圆柱形套筒(3)为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上的圆钢管。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为方形钢板,所述圆柱形套筒(3)的外径为φ80mm~φ100mm;所述纵向限位板(8)位于竖向连接钢板(12)正下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限位板(8)、竖向连接钢板(12)与加固套筒(14)连接为一体且三者组成随手推杆(6)同步进行转动的旋转式铰接件,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与所述竖向侧板紧靠;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圆柱形套筒(3)之间通过所述旋转式铰接件进行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杆(5)和手推杆(6)均为圆形钢管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18mm~φ25mm;所述手推杆(6)的后部伸出至横向支杆(4)后侧,所述手推杆(6)的长度为700mm~8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的长度为500mm~6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中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长度为380mm~430mm,所述横向支杆(4)的长度为350mm~400mm。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为400mm~500mm,所述圆柱形套筒(3)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的水平间距为100mm~150mm,所述圆柱形套筒(3)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的竖向间距为100mm~15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防雷接地接地装置施工以及配管施工均至关重要,二者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其中,防雷接地装置也称为避雷装置或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与接地装置之间通过引下线进行连接。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即所施工建筑)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受雷击,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可作为接闪器。避雷带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避雷带一般采用圆钢,多采用镀锌圆钢。接地装置也称为接地网系统、接地网或接地系统,它是接地体(也称为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接地装置由多个埋设于地下的一定深度的金属接地极(包括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和将多个金属接地极相互连接并形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线组成。
配管即线管敷设,是建筑施工或家电装修时用于辅助电路敷设和对电线的保护。配管按其敷设方式分为明配管和暗配管。明配管是指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梁、支架等处的穿线管(也称为电线管);暗配管是指敷设于墙壁、顶棚、楼板及地面等内部的穿线管。实际对地下室(如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活动室)的顶板进行施工时,地下室顶板内暗配管施工至关重要。
接地跨接线是两个金属体(如机柜、桥架、线槽、钢筋、金属管、穿线管等)之间的接地金属连接体,接地跨接线可采用导线、圆钢、扁钢、扁铜等,可作为漏电保护使用。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遇有障碍(如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等)需跨越时相连接的连接线,或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为接地线时需要焊接的连接线。防雷接地装置中接地跨接线主要适用于接闪器和引下线连接、接地线和接地体连接等场合。
另外,在建筑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当1kV及以下配线工程的金属电线保护管(即穿线管)施工时,穿线管与穿线管之间以及穿线管与接线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箍两端必须作跨接接地线(即接地跨接线)。因而配管施工中,接地跨接线主要适用于穿线管与穿线管之间的连接、穿线管与接线盒之间的连接等场合。
由上述内容可知,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防雷接地接地装置和配管进行施工时,通常均需采用接地跨接线。实际进行建筑施工时,当接地跨接线与避雷带均采用圆钢时,便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与移动简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圆钢握弯器(也称为煨弯器),能简便、快速完成圆钢弯曲,并且弯曲位置和弯曲角度均易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与移动简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握弯器本体和握弯杆相配合使用,能简便、快速完成圆钢弯曲,并且弯曲位置和弯曲角度均易于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弯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握弯器本体右侧的握弯杆,所述握弯器本体呈水平布设;所述握弯器本体包括水平支撑座、布设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右侧的圆柱形套筒和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水平连接架,所述水平连接架沿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握弯杆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呈水平布设且其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垂直布设,所述水平连接架为T字形连接架且其包括横向支杆和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与横向支杆之间的纵向连接杆,所述纵向连接杆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杆和纵向连接杆呈垂直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横向支杆底部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握弯杆包括能由下至上在竖直面上进行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带动被弯曲圆钢绕圆柱形套筒进行弯曲的手推杆,所述手推杆为位于所述水平连接架上方的平直杆且其与纵向连接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手推杆前端位于圆柱形套筒下方,所述手推杆前端与圆柱形套筒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座右侧安装有供被弯曲圆钢支撑的水平支撑条,所述手推杆前端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进行限位且随手推杆同步进行转动的纵向限位板,所述纵向限位板位于水平支撑条后侧。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条为焊接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座上的水平钢板条,所述水平钢板条为长方形且其长度为 150mm~250mm。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条位于圆柱形套筒的前方,所述水平支撑条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件,所述被弯曲圆钢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之间;所述水平限位件与水平支撑条呈平行布设且其长度小于水平支撑条的长度。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横向支杆和纵向连接杆均为平直钢管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所述横向支杆为供施工人员脚踩的脚踩杆。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座和固定于下支撑座正上方的上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与上支撑座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布设于下支撑座与上支撑座之间的连接处右侧。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均为槽口朝左的槽钢,所述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的翼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的腹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的腹板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上支撑座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位于上方的翼板紧靠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支撑座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位于上方的翼板焊接组成加强板,所述圆柱形套筒位于加强板的正右方。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座与上支撑座的腹板焊接固定为一体并形成所述水平支撑座的竖向侧板,所述圆柱形套筒上同轴套装有能绕圆柱形套筒进行转动的加固套筒,所述竖向侧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加固套筒内端连接的竖向连接钢板,竖向连接钢板位于加固套筒的正后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圆柱形套筒为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上的圆钢管。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竖向连接钢板为方形钢板,所述圆柱形套筒的外径为φ80mm~φ100mm;所述纵向限位板位于竖向连接钢板正下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限位板、竖向连接钢板与加固套筒连接为一体且三者组成随手推杆同步进行转动的旋转式铰接件,所述竖向连接钢板与所述竖向侧板紧靠;所述手推杆前端与圆柱形套筒之间通过所述旋转式铰接件进行连接。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连接杆和手推杆均为圆形钢管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18mm~φ25mm;所述手推杆的后部伸出至横向支杆后侧,所述手推杆的长度为700mm~8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的长度为500mm~6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中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长度为 380mm~430mm,所述横向支杆的长度为350mm~400mm。
上述一种简易式圆钢握弯器,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为 400mm~500mm,所述圆柱形套筒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的水平间距为 100mm~150mm,所述圆柱形套筒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的竖向间距为 100mm~1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
2、加工制作成本低,并且加工制作简便,能多次重复使用。
3、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省工省时、施工效率高且实现方便,携带与移动简便,握弯器本体和握弯杆相配合使用,能简便、快速完成圆钢弯曲,并且弯曲位置和弯曲角度均易于控制。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被弯曲圆钢; 3—圆柱形套筒; 4—横向支杆;
5—纵向连接杆; 6—手推杆; 7—水平支撑条;
8—纵向限位板; 9—下支撑座; 10—上支撑座;
11—加强板; 12—竖向连接钢板; 13—水平限位件;
14—加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握弯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握弯器本体右侧的握弯杆,所述握弯器本体呈水平布设;所述握弯器本体包括水平支撑座、布设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右侧的圆柱形套筒3和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水平连接架,所述水平连接架沿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其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握弯杆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3呈水平布设且其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呈垂直布设,所述水平连接架为T字形连接架且其包括横向支杆4和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与横向支杆4之间的纵向连接杆5,所述纵向连接杆5与所述握弯杆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支杆4和纵向连接杆5呈垂直布设且二者布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横向支杆4底部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握弯杆包括能由下至上在竖直面上进行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带动被弯曲圆钢2绕圆柱形套筒3进行弯曲的手推杆6,所述手推杆6为位于所述水平连接架上方的平直杆且其与纵向连接杆5呈平行布设,所述手推杆6前端位于圆柱形套筒3下方,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圆柱形套筒3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水平支撑座右侧安装有供被弯曲圆钢2支撑的水平支撑条7,所述手推杆6前端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限位且随手推杆6同步进行转动的纵向限位板8,所述纵向限位板8位于水平支撑条7后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杆4和纵向连接杆5均为平直钢管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横向支杆4为供施工人员脚踩的脚踩杆。实际使用时,所述横向支杆4以纵向连接杆5为界分为左侧杆段和右侧杆段,施工人员只需双脚分别踩在左侧杆段和右侧杆段上,便能使本实用新型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无需采用其它任何固定措施或限位措施,实现简便,并且固定平稳。
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座9和固定于下支撑座9正上方的上支撑座10,所述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呈平行布设,所述圆柱形套筒3布设于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之间的连接处右侧
由于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之间的连接处强度较大,将圆柱形套筒3布设于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之间的连接处右侧后,能有效确保圆柱形套筒3的固定强度,能对圆柱形套筒3所固定位置处进行有效增强,防止圆柱形套筒3所固定位置处发生扭曲变形等问题,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均为槽口朝左的槽钢,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的翼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下支撑座9和上支撑座10的腹板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的腹板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上支撑座10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9位于上方的翼板紧靠且二者焊接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支撑座10中位于下方的翼板与所述下支撑座9位于上方的翼板焊接组成加强板11,所述圆柱形套筒3位于加强板11的正右方。因而,能简便、有效确保圆柱形套筒3所固定位置处的强度,同时能有效提高所述水平支撑座的自身强度和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的腹板焊接固定为一体并形成所述水平支撑座的竖向侧板。
为进一步增大圆柱形套筒3的整体强度,并为防止圆柱形套筒3发生扭曲变形,影响圆柱形套筒3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减少使用过程中圆柱形套筒3对所述水平支撑座的损伤,且对所述竖向侧板进行进一步增强,具体是对圆柱形套筒3所固定位置处进行进一步增强,所述圆柱形套筒3上同轴套装有能绕圆柱形套筒3进行转动的加固套筒14,所述竖向侧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加固套筒14内端连接的竖向连接钢板12,竖向连接钢板 12位于加固套筒14的正后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圆柱形套筒3 为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上的圆钢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连接钢板 12与所述竖向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紧贴,这样能对所述竖向侧板上圆柱形套筒3所固定位置处进行有些增强,同时能减小弯曲过程中被弯曲圆钢 2对所述竖向侧板造成损伤。所述加固套筒14能对圆柱形套筒3进行有效防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纵向限位板8焊接固定为一体。因而,所述手推杆6前端与所述旋转式铰接件紧固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为方形钢板,所述纵向限位板8 位于竖向连接钢板12正下方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限位板8、竖向连接钢板12与加固套筒14连接为一体且三者组成随手推杆6同步进行转动的旋转式铰接件,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与所述竖向侧板紧靠;所述前端与圆柱形套筒3之间通过所述旋转式铰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的长度和高度均大于圆柱形套筒3的外径。
实际使用时,所述旋转限位件能简便更换。为确保加固套筒14不能进行左右移动,所述圆柱形套筒3右端设置有对加固套筒14进行限位的限位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套筒3左端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上。
为加工制作简便,所述水平支撑座为将两根焊接固定为一体的槽钢进行切割后形成的支座。并且,为进一步增大实用性,减少所述握弯器本体的自重,所述竖向侧板的形状为L形。
如图1所示,所述下支撑座9与上支撑座10的后端经切割后形成圆弧形面,所述上支撑座10为前端位于下支撑座9的前端后侧,所述上支撑座10的前端经切割后形成圆弧形面。所述圆柱形套筒3位于所述上支撑座10的前端后侧。
实际加工时,所述下支撑座9中位于上支撑座10前侧的长度为 200mm~300mm。所述竖向侧板的高度为240mm~300mm。所述圆柱形套筒3 的外径为φ80mm~φ100mm。
所述水平支撑条7为焊接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座上的水平钢板条,所述水平钢板条为长方形且其长度为150mm~250mm。
所述水平支撑条7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的右侧壁上,并且所述水平支撑条7位于圆柱形套筒3的前方。
为防止弯曲过程中被弯曲圆钢2发生左右移动,所述水平支撑条7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件13,所述被弯曲圆钢2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
所述水平限位件13与水平支撑条7呈平行布设且其长度小于水平支撑条7的长度。并且,所述水平限位件13沿水平支撑条7的长度方向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限位件13为钢筋。因而,实际加工简便,并且固定方便、牢靠,并且经济实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限位板8为长条形钢板且其为长方形。
实际加工时,所述纵向限位板8的长度为50mm~1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限位板8与手推杆6呈平行布设且其沿手推杆 6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纵向限位板8为手推杆6呈水平布设时位于圆柱形套筒3下方的钢板。
所述纵向限位板8位于手推杆6的前端上方且其与手推杆6紧靠。所述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的空腔为供被弯曲圆钢2放置的空腔。所述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的净距大于被弯曲圆钢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的净距比被弯曲圆钢2 的直径大5mm~10mm,这样不仅能简便将被弯曲圆钢2放置于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同时能确保被弯曲圆钢2不会从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掉出,以便弯曲过程简便、顺利进行。
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的净距大于被弯曲圆钢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的净距比被弯曲圆钢2的直径5mm~10mm,这样不仅能简便将被弯曲圆钢2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同时能确保被弯曲圆钢2不会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掉出,以便弯曲过程简便、顺利进行。
这样,通过所述水平支撑座、水平限位件13、纵向限位板8和加固套筒14相互配合,能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有效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的净距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 之间的净距相同。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的净距为20mm。所述被弯曲圆钢2的直径为φ10mm~φ12mm。
实际使用时,根据被弯曲圆钢2的直径对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 之间的净距进行相应调整。
所述被弯曲圆钢2以圆柱形套筒3为界分为前侧节段和位于所述前侧节段后方的后侧节段。所述前侧节段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 之间,弯曲过程中,所述前侧节段保持不动。所述后侧节段位于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弯曲过程中,所述后侧节段随手推杆6和旋转限位件同步转动并完成弯曲。
所述下支撑座9位于下方的翼板为下翼板,所述纵向连接杆5前端焊接固定在所述下翼板与下支撑座9的腹板之间的连接处内侧,所述纵向连接杆5前端与所述下翼板和下支撑座9的腹板均焊接固定。
为确保支撑强度和弯曲效果,所述纵向连接杆5和手推杆6均为圆形钢管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18mm~φ25mm。
为操作简便,所述手推杆6的后部伸出至横向支杆4后侧。并且,所述手推杆6位于横向支杆4上方。所述纵向连接杆5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实际加工时,为确保结构稳固且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所述手推杆6 的长度为700mm~8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的长度为500mm~60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中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长度为380mm~430mm。所述横向支杆4的长度为350mm~400mm。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为400mm~ 500mm。
并且,所述圆柱形套筒3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部的水平间距为 100mm~150mm,所述圆柱形套筒3与所述水平支撑座底部的竖向间距为 100mm~1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连接钢板12的长度为100mm且其高度为13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套筒3的外径为φ86mm,所述纵向连接杆5 和手推杆6的外径均为φ20mm。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圆柱形套筒3、纵向连接杆5和手推杆6的外径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推杆6的长度为L1且L1=76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的长度为L2且其长度为560mm,所述纵向连接杆5的前端与竖向连接钢板12的前端相平齐,因而能有效保证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所述水平支撑座的长度为L3且L3=450mm。
所述纵向连接杆5中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长度为400mm。所述,所述横向支杆4的长度380mm。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竖向连接钢板12的尺寸、纵向连接杆5中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后侧的长度、横向支杆4的长度以及L1、L2 和L3的取值大小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座9为14#槽钢,所述上支撑座10为10#槽钢。
如图4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被弯曲圆钢2进行弯曲时,先将手推杆6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再将被弯曲圆钢2的前侧节段放置于水平支撑条7,并使所述前侧节段位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与水平限位件13之间;同时,将被弯曲圆钢2的后侧节段放置于手推杆6上方,并使所述后侧节段的前端位于纵向限位板8与加固套筒14之间,且使被弯曲圆钢2沿手推杆6的长度方向布设,通过前后移动被弯曲圆钢2,能对被弯曲圆钢2的弯曲位置(即弯曲部位)进行调整,完成被弯曲圆钢2的放置过程;之后,从手推杆6后端由下至上推动手推杆6向上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后侧节段绕加固套筒14进行弯曲,通过调整手推杆6的转动角度对被弯曲圆钢2的弯曲角度进行调整,因而能简便、快速完成弯曲圆钢2的弯曲过程。并且,能获得0°~180°的圆钢弯头。其中,被弯曲圆钢2的弯曲角度指的是被弯曲圆钢2中弯曲成弧形的弧形节段的圆心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5676.8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424445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1F 1/00
专利分类号:B21F1/0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295号
发明人:章辉;刘小燕;郭峰;杨振潮;康斌;刘浩;郭超;吴弈宏;房嘉琳;刘鹏;李楠;苗蕊
第一发明人:章辉
当前权利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谭文琰
代理机构:61213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