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最早刻本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素媛[1](2017)在《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羽翼信史”考论》文中研究指明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的序跋者和评注者确实是将其视为一部"羽翼信史"的通俗史书,但那是在章回小说尚未被视作"文家小说"的时代做出的价值判断。"羽翼信史"之论对后世历史演义小说创作影响深远,但历史演义小说本身"史实"与"虚构"的二元对立应是其陷入创作困境的根本原因。
马学良,陈明,金颖[2](2016)在《明内府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考略》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中国善本书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资料挖掘,明确了通常所说的"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明嘉靖元年内府刻本;该版本目前除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有藏外,大陆公藏尚有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有藏。通过对上海图书馆藏本的实际考察,描述了该版本的版式特征。明代内府刊刻该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明代最高统治者已经接受通俗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结果;二是明代最高统治者对该书宣扬的"仁君贤臣"思想主旨以及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的高度认可。其影响也有两点:一是对明清两代刻书机构刊刻此书起到了引领与助推作用;二是对该书的版本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朱湘铭[3](2014)在《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明清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文本”为依托,通过对各个版本的插图形态、与小说文本所描述故事情节之间关系的梳理,从而归纳出文—图表现的基本形态和互文现象的内在规律。文章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现有研究文献做系统梳理,内容包括本研究的由来、介绍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部分的文献梳理主要涉及国内外学者对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研究视角、内容梗概和存在的不足或尚待深入发掘之点等等,这对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力图从《三国志演义》与相关史传,如《三国志》裴松之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等相关史籍中,钩稽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的小说创作思路。同时,对历代三国故事在民间传说及文人创作中的流传、演绎历程做梳理。另外,本章还将对三国故事的相关图像(历代关于三国的绘画作品)及各类体裁的文本做整体梳理,以探求《三国志演义》产生的源流。第二章主要梳理和论述插图本《三国志演义》文图配置的特色及流变。由于明清通俗小说插图的绘制与刊刻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建阳叶逢春本插图具有明显的闽中地域特征:风格古拙质朴,图形较小,构图简单,线条粗犷,带有民间版画的较多特色,而双峰堂本在沿袭叶逢春本部分插图的同时,还对叶逢春本中不符合文本的插图进行了纠正。故此本章从建阳、金陵和苏杭三地的版画风格特色来研究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图像特色。建阳诸本主要介绍余象斗本、熊清波本、吴观明本及其他诸本,金陵诸本则介绍周曰校本和郑以祯宝善堂本,苏杭刻本主要介绍夷白堂本、吴郡宝翰楼本和绿荫堂本。另外,还有清代各地诸刻本的介绍。这些刻本的图像均具有典型性,代表了当时当地版刻的风格。现存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形式主要有文图一体式和文图分立式。前者包括嵌像式插图、偏像式插图及合像式插图,这些形式的插图大多插图位于文字上方,故又称上图下文式;后者则包括绣像图、卷首/回首图。同时,也注意总结出明清刻本文图形式的传承与演变规律。其中,卷首/回首插图是指在小说开篇(卷首有的在回首)初配一至数张甚至一系列的插图上去,这种方式最早来源于佛经,如晚唐咸通九年刊刻的《金刚经》,就是卷首插图式图文配置方式的最早来源。周曰校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于每卷卷首配有插图两幅。“上图下文式”则是指每一页都配有插图,基本上每页下面三分之二部分抄写或刻印文字,而上面三分之一部分为图像,而且图的左右有对联式的“榜题”。这种图文配置方式在《三国志演义》中较为常见。第三章论述《三国志演义》小说文本与图像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各自特色。在人物塑造方面,语言文字所塑造的人物虽有模糊性,但给读者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绘画所塑造的人物则具体直观,但它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绘画者对文本的解读。因而,这两种人物塑造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这必然会给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带来较大影响。本章既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总体特征,又注重结合个案的具体分析,即针对诸本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形象刻画与性格塑造)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读《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关系。在记述一个情节时,语言可依时间顺序线性地顺次叙述或呈多线条式的复合叙述,而图像则只能以定格的方式呈现某个场景。在《三国志演义》诸本中,这种差异性普遍存在。如双峰堂《三国评林》对“周瑜喝斩曹公来使”一事,图像与文本叙述出现脱节,即文本叙述该事件是在大帐中进行的,而图像刻画的故事却发生在船上。再如汤宾尹本《新刻汤学士校正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孔明子敬拜探周瑜”一事,图像却将三人相见的场景改成孔明、子敬二人在周瑜府前等候通报的情景。余论部分主要是梳理和总结各章节的论述,而且将尚未涉及的诸多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问题作简单的梳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梳理《三国志演义》中文本与插图的互文现象;二是分析和论述《三国志演义》中文本与插图的修辞现象。
何红梅[4](2012)在《十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文中指出20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各种分歧的认识、观点、说法等。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仍不减以往,仅我国大陆出版发表的各种有关论着就达40多篇(部),其中不乏新的见解与资料。对近10年来的有关研究予以述要,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分歧在新世纪《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延续与演变。
刘世德,夏薇[5](2011)在《《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残本试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韩国相继发现《三国志演义》朝鲜翻刻本、朝鲜铜活字本的情况,以及韩国学者对这两部书的看法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从书名、作者及出版者署名、分卷、行款、正文、有无静轩诗、避讳等七个方面论证了朝鲜铜活字本的底本不是嘉靖壬午本或周曰校刊本甲本,而是某个更早的版本;论证了《朝鲜王朝实录》奇大升所提到的《三国志演义》是刊行于隆庆元年的朝鲜翻刻本;对韩国学者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商榷的意见;初步探讨了这两个版本的发现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李国帅[6](2010)在《近现代三国学研究》文中提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号称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着,而作为诞生最早、对后世有着最广泛深远影响的《三国演义》以其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篇之作在四部小说中独辟先河。一个短暂的历史年代,一部通俗畅销的经典小说,能引起后世历久不衰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给人以启迪,并在以后的千百年间产生深远影响,是唯三国所独有的。举凡与三国有关的,都可从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人才学、谋略学、伦理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经济、科技学、人际关系学,等等,有做不完的文章,道不尽的哲理,这正是三国历史之妙、演义之妙的所在,以至于我们给它冠以“三国学”的名字。因此,探究“三国学”从古代至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三国学”历史发展演变轨迹,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研究其经历的递嬗和转型的过程,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近现代“三国学”的学术脉络,从而有利于就此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普世价值等问题的认识,这对于发掘本源性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复杂性的认识与探究。关于“三国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晚清以前的“三国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探究《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这对研究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和以后的“三国学”的文本研究、传播研究、以及近现代三国学各个时段的学术史研究都有开疆拓土的价值。第二阶段主要是探究明清之际,《三国演义》的抄本传播、明刊本的演化和后来清刊本的流行的发展演变轨迹,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普及了《三国演义》这一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使其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次,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特别是在近代中西新旧文化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下,“三国学”研究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文学至此终结,近代文学由此而生。在中国学术现代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背景下,《三国演义》研究逐步摆脱了比附经史的传统观念及以感悟式“评点”为主体的传统批评方式的限囿,开始尝试融合西方现代人文科学新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将《三国演义》研究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再次,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国学”研究,经历了建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和新时期的“三国学”研究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在新的时期加强了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思想主题、文学审美、艺术特色、整体结构研究等领域必然会产生与往常不一样的发展轨迹。后一时期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是《三国演义》研究的多元发展阶段,也是20世纪研究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此阶段,除了对中国大陆“三国学”研究的梳理和探讨外,在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最后,是对《三国演义》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学”的宏观文化意蕴。主要是从其现代社会文化影响角度来总体论述“三国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想文化转型中是如何体现的。研究历史,研究文学名着,其落脚点在于有益于现实,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三国学”研究决不能搞成书斋式研究,而应面向社会,面向当代,尽可能紧密联系实际,使之有针对性,对社会有所裨益。当今社会的芸芸百态,从人性角度都可以在三国历史、《三国演义》中找到影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小至我们芸芸众生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学会做人的一些起码准则,都可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缪小云[7](2008)在《建阳本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朝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刊印书籍品种繁多,数量惊人。本文选取建阳所刊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辑录宋、元、明及清初建阳本小说刊本的基础,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南京、杭州、苏州、徽州等地比较中呈现出建阳小说的刊印历史及其特色。本文主体分上下两编组成。上编对建阳本小说进行总体研究,下编为建阳本小说叙录。第一章为建阳本小说研究导言,主要介绍了建阳的历史、建阳刻书概况、建阳本小说的着录情况,建阳二十世纪以前的评价,二十世纪以来出版学和小说学中的相关研究。第二章为宋元建阳本小说研究,首先介绍了宋以前小说书籍以手抄为主的制作方式,而宋代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小说大规模传播的需求,雕版刊印成为文言小说书籍新的制作方式。根据各种书目文献资料,辑录宋刊一百余种。随后介绍了宋元时期建阳刻书的概况,并列出10种建阳本文言小说,文言小说不是建阳刻书的重要门类。并以建阳本文言小说分中心分析宋代文言小说的刊刻者,官府刻书起着重要倡导作用,私家刻书是重要分支,而书坊刻书以杭州和建阳为盛,杭州更盛建阳一筹。第三章为明以后建阳本小说研究,首先介绍了明代全国刻书概况,指出明代刻书高潮在嘉靖以后,故分两个阶段进行研究。明嘉靖前建阳本小说仍以文言小说为主,明嘉靖以后建阳本文言小说非常稀少,但与文言小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俗小说刊印如火如荼,非常兴盛。明代《三国》、《水浒》、《西游》绝大多数的刊本都是建阳本,建阳本《三国》共24种;明代建阳本《水浒》共8种;明代建阳本《西游记》共4种;不仅如此,明代建阳本刊印了大量的历史演义小说、公案小说、神魔小说,促成了这些流派的形成。但是万历末年,随着苏州等地书坊的崛起,推出了一些的小说流派:言情小说、时事小说、拟话本小说,建阳逐渐没落,至清初,建阳仅刊6种刊本。第四章对建阳本通俗小说的编撰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明代24种建阳本《三国》的发展轨迹,其次分析建阳本《水浒》和《西游》的简本,接着对建阳本历史演义小说、公案小说、神魔小说的编撰进行分析,指出建阳本的编撰存在的不足,逐渐为苏州等地书坊所取代的过程。第五章首先分析了建阳本小说的重要特色——“图文并茂”,描述出建阳本小说插图的变迁过程,指出天启崇祯年间上图下文的建阳本小说版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从两个层次分析建阳本小说衰落的原因,一是建阳本小说自身的原因,一是战乱、人才的流失、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导致了清初建阳本急剧的衰落。
蒋正治[8](2007)在《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回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方面几个重要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给学习研究《三国演义》提供借鉴。
何红梅[9](2005)在《近六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文中认为20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各种分歧的认识、观点、说法。进入21世纪,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仍不减以往,仅我国大陆出版发表各种有关论着就达30多篇(部),其中不乏新的见解与资料。对近六年来的有关研究予以综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分歧在新世纪《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延续与演变。
何红梅[10](2005)在《新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时间及版本问题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近5年来,《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版本问题的研究是基于20世纪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大陆共出版有关论文(着)30多篇(部),为这一“热点”问题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材料或观点。虽然还存在诸说并存的情况,但相对集中的趋势毕竟意味着对学术结论的进一步接近。
二、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最早刻本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最早刻本考(论文提纲范文)
(1)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羽翼信史”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羽翼信史”之通俗史书 |
(一)上承史注的音、义、地名、人名注 |
1. 音注、义注: |
2. 地名、人名注: |
(二)于史有据的补释、释疑 |
1. 补释名物: |
2. 补充史事: |
3. 释疑答惑: |
(三)史家立场的人物形象评价 |
二、“羽翼信史”为哪般 |
三、余论:“羽翼信史”之滥觞 |
(2)明内府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明代内府刻本 |
二、明内府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存藏状况与版式特征 |
(一)明内府本《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存藏状况与着录情况 |
(二)知见明内府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版本特征 |
三、明内府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因与影响 |
(一)明内府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因 |
第一,内府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最高统治者已经接受通俗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结果。 |
第二,内府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最高统治者对该书宣扬的“仁君贤臣”思想主旨[11]26-30,以及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的高度认可。 |
(二)明内府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 |
四、结论 |
(3)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三国故事的演绎与传承及相关图像述略 |
第一节 三国故事的演绎与历史传承 |
一、三国故事的传承与积淀 |
二、《全相三国志平话》中的三国故事 |
第二节 三国人物及故事之图像概述 |
一、历代关于“图”“文”关系的梳理 |
二、三国人物的画像 |
三、三国故事题材的绘画 |
四、其他形式的三国图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的版本与插图形式及演变 |
第一节 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版本梳理 |
一、明代建阳刻本 |
二、明代金陵刻本 |
三、明代苏杭刻本 |
四、清代各地刻本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的结合形式 |
一、文—图一体式 |
二、文—图分立式 |
第三节 明清诸本插图与文本结合形式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中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文本的人物塑造 |
一、《三国志演义》中的“三绝”形象 |
二、《三国志演义》中的君主形象 |
三、《三国志演义》中的武将群像 |
四、《三国志演义》中的文臣群像 |
五、《三国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
六、《三国志演义》中的隐士形象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人物刻绘 |
第三节 明清插图本《三国志演义》人物形象演变 |
一、蜀汉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二、曹魏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三、孙吴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四、三国人物形象演变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及功能 |
第一节 古代典籍的插图及图像叙事传统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一、明代《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二、清代《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功能 |
一、《三国志演义》插图的意会性 |
二、《三国志演义》插图的情理性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的互文现象 |
二、《三国志演义》插图的隐喻现象 |
三、《三国志演义》插图所寓含的立场和倾向性 |
附录一: 明清商业出版与《三国志演义》传播 |
附录二: 图版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十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作者 |
二、关于作者籍贯 |
三、关于成书年代 |
四、 关于版本 |
(6)近现代三国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相关史料的整理与文献研究 |
(二) 相关学术着作 |
(三) 相关专着论述 |
(四) 国外研究成果 |
三、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概念 |
第一章 《三国演义》成书的历史演化研究 |
一、《三国演义》的史书探源 |
(一) 史传奠基元典——陈寿《三国志》 |
(二) 史传的增补与注释——裴松之注《三国志》 |
(三)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部分 |
二、野史传说中的三国故事 |
三、唐代文人诗文 |
四、宋元话本 |
五、三国题材的戏剧化——元杂剧三国戏 |
六、《三国演义》文本研究 |
(一) 作家创作研究 |
(二) 文本的思想文化透视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传播研究(1840 年前) |
一、文本系统的传播 |
(一) 抄本刊刻传播 |
(二) 明刊本的演化 |
(三) 清刊本的流行与评价——以毛评本为例 |
二、戏曲系统传播 |
(一) 明清杂剧传奇三国戏传播 |
(二) 清代“花部”中的三国戏 |
三、说唱系统传播 |
(一) 说书《三国》 |
(二) 唱词三国 |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社会历史大背景的变迁及近代文学的兴起 |
二、晚清绣像插图三国的传播 |
(一) 绣像“第一才子书” |
(二) 《增像三国全图演义》 |
三、晚清戏曲之京剧三国戏 |
(一) 晚清京剧三国戏小考 |
(二) 晚清三国戏京剧人物的塑造 |
(三) 京戏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
四、晚清农民革命与《三国演义》 |
五、“小说界革命”与《三国演义》 |
(一) “小说界革命” |
(二) 《三国演义》对晚清的政治历史小说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五四”时期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五四”社会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
(二) 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
(三) 胡适对《三国演义》的考证 |
(四) 谢无量对三国社会思想方面的研究 |
二、二三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调查与整理 |
(二) 二三十年代的《三国演义》版本衍变的后续考证 |
(三) 二三十年代对罗贯中本源形态的探讨 |
(四) 郑振铎从《录鬼簿续编》中引发的热潮 |
三、四十年代的三国学研究 |
(一) 吕思勉的《三国史话》 |
(二) 李辰冬的《三国水浒与西游》 |
(三) 戴望舒对《三国演义》海外孤本的搜索发现 |
四、民国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前十七年三国学研究 |
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三国演义》的“人民性”问题 |
(一) 对《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观点 |
(二) 《三国演义》正统思想的辩论 |
(三) 《三国演义》“人民性”的论争 |
三、《三国演义》“为曹操翻案”问题 |
(一) 郭沫若等历史学家的“为曹操翻案” |
(二) “为曹操翻案”问题引起的论争 |
四、《三国演义》连环画出版始末 |
五、建国十七年研究总结 |
第六章 新时期三国学研究 |
一、历史的转折 |
二、三国研究组织机构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一) 《三国演义》学会的成立 |
(二) 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 |
三、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
(一) 作者研究 |
(二) 成书年代研究 |
(三) 版本研究 |
(四) 源流研究 |
(五) 文本题旨研究 |
(六) 人物形象研究 |
(七) 关于毛宗岗父子和毛评《三国》 |
(八) 三国文化研究 |
(九) 应用研究 |
四、新时期研究总结 |
第七章 中外学术交融背景下的三国学研究 |
一、近代以来海外学界对《三国演义》研究的认知 |
(一) 日本 |
(二) 朝鲜半岛 |
(三) 东南亚 |
(四) 欧美 |
二、国内传统研究与海外研究的比较 |
第八章 三国学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
一、“三国学”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
二、社会政治影响 |
(一) 强化政治凝聚力之作用 |
(二) 转变政治倾向性之功效 |
三、经济领域影响 |
(一) 经营策略的应用 |
(二) 对现代商机商战的启示 |
四、军事领域的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军事思想 |
(二) 三国军事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五、文学创作影响 |
(一) 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 对诗词歌赋的影响 |
六、少数民族影响 |
(一) 《三国演义》中的少数民族因素 |
(二) 《三国演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七、遗迹旅游影响 |
(一) 天下胜迹三国多 |
(二) 三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
八、文化娱乐影响 |
(一) 三国影视剧的传播 |
(二) 三国游戏题材的开发 |
(三) 专家学者的学术文化普及——以“易中天品三国”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国地图 |
附录2 三国简明年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建阳本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建阳本小说整体研究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以前建阳本小说的评价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出版学中建阳本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小说学中建阳本小说相关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宋元建阳本小说 |
第一节 宋元文言小说刊刻概况 |
第二节 宋元建阳本文言小说 |
第三节 宋元文言小说的刊刻者 |
第四节 以建阳本为中心看宋代文言小说刊本的存在方式 |
第五节 以建阳本为中心—宋元话本小说的刊刻研究 |
第三章 明代建阳本小说刊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嘉靖之前的文言小说刊刻 |
第三节 明成化刊说唱词话与明嘉靖前通俗小说刊刻 |
第四节 明嘉靖之后的建阳本文言小说刊刻 |
第五节 明嘉靖之后的建阳本通俗小说刊刻 |
第四章 建阳本通俗小说的编撰 |
第一节 建阳本《三国志演义》 |
第二节 建阳简本《水浒传》 |
第三节 建阳简本《西游记》 |
第四节 建阳本历史演义小说的编撰 |
第五节 明建阳本公案小说的编撰 |
第六节 明建阳本神魔小说的编撰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建阳本小说特色—“图文并茂” |
第二节 建阳本衰落的原因 |
下编 建阳本小说叙录 |
宋代文言小说 |
1. 类说 |
2. 《夷坚志》 |
3. 《容斋随笔》 |
4. 《挥尘录》 |
5. 《括异志》 |
6. 儒学警悟 |
7. 《涑水纪闻》 |
8. 《东坡志林》 |
9.《石鼎联句诗序》(即轩辕弥明传、怪道人传) |
10. 《柳先生龙城录》 |
元代文言小说 |
1. 新编连相搜神广记 |
2. 《新编分类夷坚志》 |
3. 世说新语 |
4. 《南村辍耕录》 |
元代平话 |
1. 《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三卷(元) 佚名撰 |
2. “元至治刊平话五种” |
3. 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 |
4. 《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
明建阳本文言小说 |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 |
《剪灯新话》四卷附录一卷、《剪灯余话》四卷 |
《湖海奇闻》 |
《新刊奇见异闻笔坡丛脞》 |
《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 |
《新刻增补全相燕居笔记》 |
《新刊列仙降凡征应全编》 |
《新刻耳谈》 |
明代通俗小说 |
明代建阳本《三国志演义》刊本叙录 |
明代其它建阳本历史演义小说 |
建阳本《水浒传》叙录 |
建阳本《西游记》叙录 |
其它建阳本神魔小说 |
建阳本公案小说叙录 |
建阳本“争奇”小说七种及其它 |
清代文言小说 |
《增补批点图像燕居笔记》 |
清代通俗小说 |
清继志堂《三国》刊本 |
《三国》嘉庆七年本 |
《精编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 |
《新刻出像玉鼎列国志》 |
《草间堂新编小史警寤钟》 |
附录1: 余象斗小说编刊研究补遗 |
附录2: 以西汉故事为题材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辨析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者问题 |
(一) 作者之争 |
(二) 罗贯中生平之争 |
(三) 罗贯中的籍贯之争 |
1.东原说 |
2.太原说 |
二、成书年代之争 |
1.宋乃至唐五代说 |
2.元代中后期说 |
3.元末说 |
4.明初说 |
5.明中叶说 |
三、版本问题 |
四、主题研究 |
1.拥刘反曹说 |
2.人才说 |
3.悲剧说 |
4.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
5.兵不厌诈说 |
6.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
7.乱世英雄的颂歌 |
8.多层主题说 |
9.反思历史说 |
10.市井细民写心说 |
11.保国安民说 |
12.天命说 |
13.皇权欲说 |
14.强者的颂歌说 |
15.主题模糊说 |
五、艺术手法 |
1.人物形象 |
2.虚实关系 |
(9)近六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作者 |
二、关于作者籍贯 |
三、关于成书年代 |
四、关于版本 |
(10)新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时间及版本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作者 |
二、关于作者籍贯 |
三、关于版本 |
四、关于成书时间 |
四、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非最早刻本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羽翼信史”考论[J]. 郭素媛. 北方论丛, 2017(01)
- [2]明内府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考略[J]. 马学良,陈明,金颖. 衡水学院学报, 2016(03)
- [3]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D]. 朱湘铭. 南京大学, 2014(04)
- [4]十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J]. 何红梅. 菏泽学院学报, 2012(01)
- [5]《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残本试论[J]. 刘世德,夏薇. 文学遗产, 2011(01)
- [6]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 李国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建阳本小说研究[D]. 缪小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回顾[J]. 蒋正治.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01)
- [9]近六年来《三国演义》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述要[J]. 何红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 [10]新世纪《三国演义》作者、成书时间及版本问题的研究综述[J]. 何红梅. 泰山学院学报,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