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张大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测试钳的结构中,手柄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一支杆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垂直于支撑杆的转轴;手柄与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件,第一触头安装在第一支杆的一端,且弹性结构件和第一触头分别位于支撑杆的两侧;第二支杆安装在支撑杆上,且第二触头安装在第二支杆的一端并与第一触头上下相对设置,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用于与梅花触头的触指抵接。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述测试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不易造成设备损坏,便于操作且安全隐患较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测试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手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其中,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杆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且所述弹性结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头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触头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用于与梅花触头的触指抵接,且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别用于与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测试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手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

其中,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杆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且所述弹性结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头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触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用于与梅花触头的触指抵接,且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别用于与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且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上侧,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绝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均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与触指接触的面均为凸起的弧面,且所述弧面沿梅花触头上触指的排布方向延展。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棱柱结构,所述第二支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杆上的通孔与所述支撑杆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第二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限位卡块之间,且所述限位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杆限制在所述支撑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电流测试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电压测试线可拆卸连接。

10.一种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钳,还包括回路电阻测试仪;

所述回路电阻测试仪上设置有两组测试线,两组所述测试线分别与两个所述测试钳对应,每组所述测试线均包括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所述电流测试线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一触头电连接,所述电压测试线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二触头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中置柜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控制设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导电回路电阻值的大小能够准确反应其产品质量和运行状态,是断路器制造、安装、验收、检修中的一项重要数据,通过实际测量导电回路电阻值,可直接判断断路器长期通流和短路时通过极限电流的性能。

目前,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中的测量钳一般为仪器厂家统一配置的通用弹簧夹式测试钳,测量时需将两个分别与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连接的测量钳同时夹在形成导电回路的同相的两个梅花触头上。测试钳多为锯齿状,若用测试钳夹持触指时易夹伤触指,若用测试钳夹持触指和弹簧时弹簧易被烧伤,造成设备损坏;此外,因梅花触头的触指间隙较小,测试钳很难夹住,即使夹住也有崩开、脱落的风险,不仅对测量工作造成不便,而且对设备和试验人员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中的测试钳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中的测试钳存在的易造成设备损坏、难以操作及安全隐患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钳,包括支撑杆、手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

其中,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杆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且所述弹性结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头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触头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用于与梅花触头的触指抵接,且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别用于与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且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上侧,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下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绝缘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触头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均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与触指接触的面均为凸起的弧面。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为棱柱结构,所述第二支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杆上的通孔与所述支撑杆滑动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第二支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限位卡块之间,且所述限位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杆限制在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电流测试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电压测试线可拆卸连接。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述测试钳,还包括回路电阻测试仪。

所述回路电阻测试仪上设置有两组测试线,两组所述测试线分别与两个所述测试钳对应,每组所述测试线均包括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所述电流测试线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一触头电连接,所述电压测试线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二触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钳,在使用时,可手握手柄和第一支杆,将第一支杆安装有第一触头的一端向靠近第二支杆安装有第二触头的一端转动,以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能伸入到梅花触头的环形固定件内,此时,弹性结构件会发生形变并产生一个趋使第一支杆安装有第一触头的一端远离第二支杆的弹力;将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伸入到梅花触头的环形固定件内,松开手柄和第一支杆,在弹性结构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杆安装有第一触头的一端会向远离第二支杆安装有第二触头的一端转动,从而,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便能够分别与梅花触头上下相对设置的若干触指抵接,以使得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均能与梅花触头的触指电连接,以便于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夹持在梅花触头内时,在弹性结构件的作用下,第一触头与触指之间以及第二触头与触指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并利用这个压力夹持在梅花触头的内部,不会夹伤触指,也不易烧伤弹簧;而且便于操作,减少了停电时间,提升了送电工作效率,夹住之后不易崩开或脱落,降低了安全隐患。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不易造成设备损坏,便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安全隐患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其包括有上述测试钳,因此具备上述测试钳的所有优点,不易造成设备损坏,便于操作且安全隐患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在闲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在进入梅花触头内后与梅花触头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夹住梅花触头时与梅花触头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标:1-支撑杆;2-手柄;3-第一支杆;4-第一绝缘件;5-第一铰接轴;6-第二支杆;7-第二绝缘件;8-第二铰接轴;9-第一触头;10-第二触头;11-转轴;12-弹性结构件;13-限位卡块;14-触指;15-环形固定件;16-电流测试线;17-电压测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钳,包括支撑杆1、手柄2、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6、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

其中,所述手柄2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上,所述第一支杆3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垂直于所述支撑杆1设置;所述手柄2与所述第一支杆3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件12,所述第一触头9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3的一端,且所述弹性结构件12和所述第一触头9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1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杆6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上,且所述第二触头10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杆6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触头9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头9和所述第二触头10用于与梅花触头的触指14抵接,且所述第一触头9和所述第二触头10分别用于与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16和电压测试线17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在使用时,可手握手柄2和第一支杆3,将第一支杆3安装有第一触头9的一端向靠近第二支杆6安装有第二触头10的一端转动,以使得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能伸入到梅花触头的环形固定件15内,此时,弹性结构件12会发生形变并产生一个趋使第一支杆3安装有第一触头9的一端远离第二支杆6的弹力;将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伸入到梅花触头的环形固定件15内,松开手柄2和第一支杆3,在弹性结构件1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杆3安装有第一触头9的一端会向远离第二支杆6安装有第二触头10的一端转动,从而,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便能够分别与梅花触头上下相对设置的若干触指14抵接,以使得回路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测试线16和电压测试线17均能与梅花触头的触指14电连接,以便于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夹持在梅花触头内时,在弹性结构件12的作用下,第一触头9与触指14之间以及第二触头10与触指14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并利用这个压力夹持在梅花触头的内部,不会夹伤触指14,也不易烧伤弹簧;而且便于操作,减少了停电时间,提升了送电工作效率,夹住之后不易崩开或脱落,降低了安全隐患。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不易造成设备损坏,便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安全隐患较小。

有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第一支杆3位于手柄2与第二支杆6之间,从而,在使用时,便可用一只手握紧手柄2和第一支杆3,压缩弹性结构件12,便可使得第一支杆3安装有第一触头9的一端向靠近第二支杆6安装有第二触头10的一端转动,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将第一触头9与第一支杆3之间绝缘设置,并将第二触头10与第二支杆6之间绝缘设置,以防止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将梅花触头上的电传导到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6上,从而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

优选的,可在第一支杆3的一端安装第一绝缘件4,将第一触头9安装在第一绝缘件4上,从而便实现了第一触头9与第一支杆3之间的绝缘;在第二支杆6的一端安装第二绝缘件7,将第二触头10安装在第二绝缘件7上,从而,便实现了第二触头10与第二支杆6之间的绝缘。

进一步的,可将第一触头9与第一绝缘件4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5铰接,并将第二触头10与第二绝缘件7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8铰接,并将第一铰接轴5和第二铰接轴8设置为与转轴11平行,从而,在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与梅花触头的触角抵接时,能够依据自身与触指14之间的相对位置自动调节角度,以提高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与触指1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测试钳与梅花触头连接的有效性。

具体地,可将第一铰接轴5与第一触头9固定连接,并将第一铰接轴5与第一绝缘件4转动连接;同时,将第二铰接轴8与第二触头10固定连接,并将第二铰接轴8与第二绝缘件7转动连接。

优选的,可将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与触指14接触的面均设置为凸起的弧面,并将弧面设置为沿梅花触头上触指14的排布方向延展,以使得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能够与较多的触指接触,从而进一步加大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与触指1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测试钳与梅花触头连接的有效性。

具体地,可将支撑杆1设置棱柱结构,并在第二支杆6上开设与支撑杆1相配合的通孔,将第二支杆6上的通孔与支撑杆1滑动配合,在需要夹持在梅花触头内时,可将第二支杆6沿支撑杆1向靠近第一支杆3的方向滑动,以缩短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6的距离,在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进入梅花触头内后,可保持第一支杆3与手柄2的相对位置不变,将第二支杆6沿支撑杆1向远离第一支杆3的方向滑动,以加大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6之间的距离,直到第一触头9和第二触头10抵在各自对应的触指14上为止,松开手柄2和第一支杆3,在弹性结构件12的作用下,第二支杆6上的通孔便能与棱柱状的支撑杆1之间形成一个扭力,从而,使得第二支杆6通过该扭力实现自锁,不会再沿支撑杆1滑动,无需其他辅助结构,便巧妙地实现了第二支杆6与支撑杆1之间的相互固定,保证了测试钳与梅花触头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因第二支杆6能够相对支撑杆1上下滑动,故可灵活调节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6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能够与不同尺寸大小的梅花触头相匹配,增强了适应性。

优选的,将支撑杆1设置为四棱柱,并将第二支杆6均垂直于支撑杆1的其中一个侧面,从而使得第二支杆6自锁时第二支杆6上的通孔垂直于第二支杆6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的边缘能够与支撑杆1压紧,提高了自锁的牢固性。

在支撑杆1上设置限位卡块13,将第二支杆6设置在第一支杆3与限位卡块13之间,以利用限位卡块13将第二支杆6限制在支撑杆1上,防止第二支杆6滑离支撑杆1。

优选的,可将第一触头9与电流测试线16可拆卸连接,并将第二触头10与电压测试线17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更换测试钳或更换回路电阻测试仪时,将第一触头9与电流测试线16拆离,将第二触头10与电压测试线17拆离。

特别的,可将电流测试线16采用螺栓压紧在第一触头9上,并将电压测试线17采用螺栓压紧在第二触头10上,安装与拆离都很方便。

优选的,可将弹性结构件12设置为弹簧。

相应的,参见图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其包括上述测试钳(该测试钳的具体结构不再一一赘述),还同时包括回路电阻测试仪;所述回路电阻测试仪上设置有两组测试线,两组所述测试线分别与两个所述测试钳对应,每组所述测试线均包括电流测试线16和电压测试线17,所述电流测试线16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一触头9电连接,所述电压测试线17与对应的所述测试钳上的所述第二触头10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其克服了传统的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中的测试钳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不易造成设备损坏,便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安全隐患较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设计图

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379.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90094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G01R 1/04

专利分类号:G01R1/04;G01R27/08

范畴分类:31F;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申请人地址: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8号

发明人:张大伟;秦松;刘钊;武鲁晓;冯洁;陆琪;张树栋;马云峰;耿嘉轶;李延红

第一发明人:张大伟

当前权利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术兰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测试钳及中置柜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张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