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芯片的设计及其毒性测试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芯片的设计及其毒性测试

论文摘要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能实时监测体外培养的细胞电生理信号的传感器。在各类细胞电生理信号检测的方法中,具有操作简单、高通量、对细胞干扰与刺激最小、信号采集时间持久的特点。微纳加工技术中涉及多种重金属和多种腐蚀性化学试剂,考虑其原材料和制作工艺所带来的潜在毒性,将该工艺生产的产品用于生物领域,必须经过毒性测试,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本文从生物细胞的生理生化特性出发,结合场效应传感原理,进行高通量的场效应细胞传感芯片的设计;在毒性测试方面,本文选取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以康宁标准24孔板上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通过显微镜的定性观察和四唑盐比色法(MTT法)定量测试,评价由不同厚度SiO2包被传感芯片栅极的场效应细胞培养皿的毒性。本文的工作成果主要为以下4方面:1.设计了一种耗尽型P-沟道的场效应细胞传感器,供电电压为-3~1V,导通电流范围为30~60 μA,漏电流小于1 nA,沟道电阻为10~20 KΩ,单个有效传感面积为2.5 μm2,并具有较好的转移特性,能通过调节背栅电压调整有效工作区间。2.设计了 10×10的场效应细胞传感芯片,并完成了其实物制作。同时设计了二次地址编码,绘制了软件热力图,构建了芯片与软件的对应关系,采用最直观的方式进行信号的显示。3.完成了初代场效应细胞培养皿的组装,并根据芯片等器件的特殊性,设计了以50℃水温,先低频超声清洗5min,再用高频超声清洗10min,同时搭配干热灭菌和紫外灭菌的清洗工艺,并经过多次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成功培养,确定了该清洗灭菌流程能达到实际使用需求。4.证明了 30 nm至100 nm厚度的SiO2绝缘隔离层包被的培养皿在MTT法评价指标中均为1级,无生物毒性;随着SiO2绝缘隔离层厚度增加,海马神经元培养的成活率呈上升趋势。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细胞膜电位检测综述
  •   2.1 细胞膜电位
  •     2.1.1 静息电位
  •     2.1.2 动作电位
  •   2.2 电压钳
  •     2.2.1 电压钳技术
  •     2.2.2 电压钳在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   2.3 膜片钳
  •     2.3.1 膜片钳技术
  •     2.3.2 膜片钳的应用
  •   2.4 微电极阵列细胞传感器
  •     2.4.1 微电极传感器技术
  •     2.4.2 微电极阵列的应用
  •   2.5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
  •     2.5.1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技术
  •     2.5.2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的应用
  • 3.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芯片的设计
  •   3.1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设计
  •     3.1.1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工作原理
  •     3.1.2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结构
  •     3.1.3 场效应管-细胞等效电路
  •     3.1.4 场效应细胞传感器参数设计
  •   3.2 场效应细胞传感芯片设计
  •     3.2.1 多通道传感与阵列传感
  •     3.2.2 芯片参数设计
  •     3.2.3 传感芯片阵列编码
  •   3.3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系统
  •   3.4 传感器特性测试
  •     3.4.1 漏源区和衬底的性能测试
  •     3.4.2 转移特性测试
  •     3.4.3 转移特性工作区间及其调节
  •     3.4.4 传感阵列中器件的一致性测试
  •   3.5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组装
  •     3.5.1 芯片与电路板基座连接
  •     3.5.2 芯片与皿壁的组装
  •   3.6 讨论
  • 4.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芯片的毒性测试
  •   4.1 主要材料
  •   4.2 主要试剂配制
  •   4.3 实验设备
  •   4.4 实验方案
  •   4.5 清洗与灭菌
  •   4.6 实验步骤
  •   4.7 实验流程
  •   4.8 MTT法与t检验评价法
  •   4.9 实验结果
  •   4.10 讨论
  •     4.10.1 清洗灭菌工艺
  •     4.10.2 芯片毒性测试方法
  •     4.10.3 细胞毒性评价方法
  •     4.10.4 后续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傅齐锋

    导师: 包家立

    关键词: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器阵列芯片设计,转移特性,毒性测试

    来源: 浙江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生物学,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技术

    单位: 浙江大学

    基金: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细胞-场效应传感器的研制”(LGF18H180002)

    分类号: Q813.11;TN402;TP212

    DOI: 10.27461/d.cnki.gzjdx.2019.001541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6473K

    下载量: 13

    相关论文文献

    • [1].PTEN在电离辐射诱导旁效应细胞中的表达变化[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02)
    • [2].AP1S1在辐射旁效应中高表达及其在旁效应中的作用[J]. 辐射防护 2010(06)
    • [3].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Warburg效应[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8(05)
    • [4].大气颗粒物生物化学组分的促炎症效应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8(10)
    • [5].H1299旁效应细胞对X-射线辐射的适应性与TGF-β1通路相关[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4(03)
    • [6].耐受调节性CD8~+NKT细胞体外稳定性的研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08)
    • [7].免疫监视下描述肿瘤细胞数量的动力学模型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05)
    • [8].吞噬效应细胞与新生隐球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04)
    • [9].氨基酸对食物过敏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 2020(10)
    • [10].生物体生命初期压力的外界有害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J]. 海南医学 2020(12)
    • [11].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抗癌作用[J]. 中国肺癌杂志 2010(05)
    • [12].天然免疫—肿瘤免疫治疗不容忽视的领域[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2)
    • [13].支气管哮喘的效应细胞[J]. 河北医药 2009(01)
    • [14].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J]. 西北药学杂志 2019(01)
    • [15].辐射旁效应再传递的实验观察[J]. 肿瘤学杂志 2019(11)
    • [16].造血干细胞逃逸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杀伤的机制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 2009(01)
    • [17].芦荟多糖干预的PBMC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08(06)
    • [18].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6(12)
    • [19].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的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9)
    • [20].重症药疹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01)
    • [21].趋化因子CCR5可能作为移植物抗宿主病效应细胞的标记物[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0(03)
    • [22].遵循药理学原理的细胞毒检验方法探讨[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05)
    • [23].靶向T细胞肿瘤治疗临床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17)
    • [24].双特异性抗体潜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10)
    • [25].超抗原SEB诱导的免疫耐受与细胞因子无关[J]. 免疫学杂志 2009(04)
    • [26].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 2008(01)
    • [27].肥大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1)
    • [28].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多抗原肽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J]. 中国药房 2012(17)
    • [29].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的对记忆细胞的深度剖析[J]. 中学生物教学 2019(21)
    • [30].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CIK)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2(04)

    标签:;  ;  ;  ;  

    场效应细胞培养皿传感芯片的设计及其毒性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