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谢治菊,陆珍旭[1](2022)在《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文中研究表明口述史是基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利用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整理和保存受访者口头叙述历史记忆的研究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社会学、传媒学、心理学、医学、档案学等学科领域。其中,社会学与口述史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通过社会性、功能性与历史性的逻辑互构,从而在个体既视感的群体幻象、个体生命历程的社会轨迹和个体记忆的集体表征中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但也存在着规律的域限性、记忆的主观性及时间的纵向性藩篱。随着跨学科的发展趋势,社会学视域下的口述史研究应在研究场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分别注重情景性、大众化和田野性的研究取向。
唐晓琦,徐选国[2](2021)在《反思性转化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社会学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但社会学本土化却是百年历史进程中受到持续热议、"争而未果"的核心议题。文章采用"社会史"的方法,结合社会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本土化进程划分为社会学传入时期的"强势植入与民族自省"、恢复重建后的"主动吸收与本土自觉"和新时代背景下的"通用规则与中国品格"三大阶段。通过这一历时性的考察,认为各个阶段的本土化因受限于特定时空脉络而呈现出差异性,但对当下社会学本土化的论争应回归到学科主体性这一内核上来,提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强调中国情境下的实践自觉和在中西平等的框架下发展学科主体性的建构路径。
那瑛[3](2020)在《中国特色质性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意识与反思》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本土建构需要研究者具备"方法自觉"的意识和素养,全面梳理民国时期社会学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当代社会学的本土化努力,提炼和构建质性社会学研究的本土传统。"方法自觉"基于反身性的方法论,在内容上涵括认知型方法自觉与反思型方法自觉,是方法的多层次交互式反思与接续开新的结合。"反身性方法自觉"下的中国质性社会学研究,应注重梳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构建质性社会理论、质性社会研究理论与质性策略技术,以呈现本土质性研究的知识谱系。
王小章[4](2020)在《社会学中国化:学术?政治?抑或学术政治?》文中指出从纯粹学术的角度看,在中国社会学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情形下,"社会学中国化"乃是一个毋须讨论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有两个非纯粹学术性的因素推动了"社会学中国化"讨论:一是政治性的,与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地位声望或者说合法性有关;二是学术政治的,与中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者在现代世界社会学学术共同体中的身份焦虑有关。社会学不仅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更主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由此,在社会学中国化讨论中一些被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的认识是值得重新思考的。有两种学术的主体性:一是张之洞式的"中体西用"的主体性;二是马克思式的将自己置身于现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并立足于"人类社会"来检视中国社会的主体性,后者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追求确立的。如果说"从中国看世界"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起步,那么,"从人类看中国"则是中国现代学术走向成熟的开始。
李文珍[5](2019)在《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社会学长江学者十人谈》文中认为如果从19世纪末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开始算起,中国社会学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在百余年发展中,中国社会学经历了对西方社会学成果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并开始尝试探索中国人自己的社会学理论,前后数代中国社会学学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1)应该说,作为主要自西方引进的社会科学,当其抵达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之日起,中国
滕金达[6](2019)在《戈夫曼情境思想:内涵、渊源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戈夫曼毕生关注微观情境中的个体命运,他以情境为基础范畴来讨论个体在微观情境中的互动问题。戈夫曼的情境概念代表一种监视性的空间环境,情境是一种即时性生成且具有交往属性的社会实体,同时为个体参与行为的秩序与规范提供控制场域。戈夫曼以情境为基础范畴考察互动的内在逻辑层次同个体在情境中的遭遇紧密相连:个体的互动策略确保了情境涉入的有效程度并维持现有的情境秩序;情境性礼仪与情境失当作为互动有效程度的外在表征分别标记了个体情境行为在“得宜”与“失当”区间中的坐标;情境中个体的行为通过协商形成一致性的规范,而外在的规范性则规定了情境中的道德评价准则,也为个体的道德沦落提供了依据。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齐美尔关于形式社会学与空间秩序的观点,同时他批判继承了托马斯关于情境定义的理论观点,此外还深受符号互动主义思潮中情境观和自我观的影响。在戈氏情境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他的情境分析视角逐渐走向窄化,表现出较强的结构功能主义倾向,其情境决定论色彩和无视社会环境多样性的理论偏向也饱受诟病与争议。戈夫曼通过情境互动的阐释机制实现了对符号互动论中情境观的纠偏与回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境社会学的发展。此外,戈夫曼的情境观对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研究具有深远启示:对个体所处情境的考察与分析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传播学的媒介观,将人际传播的视野引向情境中的日常琐碎,同时勾连了传播情境中的具身化问题;他高度结构化的情境观也为公共事件中的传播效果研究与社会运动研究提供了以框架为基础的跨学科对话空间。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解读戈夫曼的经典着作发掘其情境概念的内涵与情境思想的层次,并结合对思想史的梳理追溯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渊源,厘清其情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线索,并从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争议、价值与对传播研究的启示等方面作出了评价。
刘能,吴苏[7](2019)在《再论作为学术运动的社会学本土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1895—1920)、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1921—1952)、社会学恢复阶段(1979—1998)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1999—2018)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或中外学术态势对比)、内生学术结构特征的变动和技术及其他支持体系的约束(或促进),构成了理解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之兴起和形塑的知识社会学框架的三大核心要件。文章继而对当代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争议中我们认为较为中肯的几个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特别回顾。最后,文章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演进的宏大脉络中,本土化和国际化/全球化之争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关性,而毋宁说其表征的是学者们在各自学力养成基础上的一个"价值有涉"的立场和偏好而已。因此,无论是在研究议题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原则将或者调和持不同立场者间的争端,或者推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
周晓虹,赵鼎新,翟学伟,徐永祥,文军,冯钢,仇立平,周怡,张乐天[8](2018)在《大变革时代的学术回响——社会学家与改革开放4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当前中国国力强大,民众普遍富裕,教育水平和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原创力缺乏,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和人口问题,政府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老化,以及1980年代以来始终影响着国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价值危机",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一大变革时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作为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政府提供了各种极其宝贵的支持、建议和批评,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长三角社会学论坛"成立,九位社会学家以"大变革时代的学术回响"为主题各自探讨了治学之道,展示了社会学视角的魅力和中国社会学的实力。不过,我想强调的不是中国社会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因为这马上要成为过去式,而是我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一些期待。我期待中国社会学能进一步加强对话和学术批评。比如,翟学伟教授的文章强调了面子在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仇立平教授介绍了上海人做事讲规矩、有章程的这一特征,也就是说相比于其他群体,上海人会更不讲面子。我因此想,如果翟教授和仇教授能展开持续对话,他们之间一定会碰出大量的火花。我们也许会发觉面子在中国各地,以及各个行业和群体中的重要性其实是个变量。我们也许还会发觉应该给面子一个n维度的定义——其中有些维度在改革开放中被削弱了,而有些维度则得到了延续甚至加强。探索这些多样性,我们不仅会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使得面子文化得以延续的制度性基础是什么。我期待中国社会学家在以后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加强比较。周怡教授对华西村的研究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华西村的不少做法其实并不特殊,并且任何成功都会产生因为成功而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保持两头一致"也是从南宋到明朝繁荣延续了十几代的着名浙江郑家村的传统。但正是这一传统使得郑家村与元朝统治者关系太过紧密,从而遭到了朱元璋的敌视而走向衰弱。还比如,华西村仅仅是国内"名村"中的一员,其他名村的发展与华西村的发展有什么异同?他们各自所面对的问题又有什么异同?我期待周怡教授日后能领导一个比较"名村"的研究,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总之,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回应周晓虹教授文章中的一个精辟的论断:"事实上,东方和西方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的不同,(而东西方的差异)可能只是我们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触摸到的人类不同的发展侧面而已。"我期待中国社会学能加强在认识论层面上的研究。具体说就是,我们在做社会学分析的时候必须要面对自己的叙事和具体案例之间的紧张,以及自己的叙事和自己的个性与价值观之间的紧张。我们每一个社会学家必须反复思考如下的问题:我怎么能保证我的叙事和分析在经验、理论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可靠性?这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尚处空白,西方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其实也比较薄弱,我们完全可以迎头赶上。我期待中国社会学能自觉地在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寻找独特的本体性资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立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视角和叙事特色。当然,我期待我们建立的是各种能打通本体、认识、社会机制和经验研究方法的社会学理论,而不是只流于哲学层面的讨论、无法在经验上落地的社会理论。最后我期待在改革开放的60年之际,或者说20年以后,社会学能成为中国更大的显学,并且新一代的社会学家能给社会交出一张更好的答卷。
梁成杰[9](2018)在《国际秩序转型与新型中美关系的建构》文中提出论文整体的脉络与主线是明确国际秩序正在发生转型,阐述国际秩序转型的理由是国际社会逐步走向了规范性,力量已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并且世界性问题凸显,各国应该对自我的行为范式进行调整,增强合作。国际秩序的转型方向是由国际秩序转向世界秩序,当前属于国际秩序向世界秩序转型的过渡期。国际秩序是维系国际体系的准则、规范和保障机制。因此,国际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相匹配的国际秩序作为规范和运行机制进行约束,也说明了国际行为范式的发展也要符合其时期,以及整体国际关系格局,并且在所限定的范围内行动。国际秩序中的行为主体逐渐增多,其相应的合法性也在日益加强,新兴国家群体崛起,造成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从一超多强走向多极化。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孕育了新兴大国的群体成长,但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诉求的不断增加,国际秩序逐步发生变化,以往的秩序在发生弱化。全球化进程将持续深入发展,这造成全球性问题凸显,而这些全球性问题都不是单个独立行为体可以独自解决的,同时个体对自己进化的内在限度的认识程度不同,国际社会的价值观不具有统一性,但为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不论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还是为了群体存续都需要大国间的相互合作。新型中美关系是国际秩序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于国际秩序转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美国全球战略更强调竞争关系,特别是同国家间的竞争关系。一方面美国想要使其他国家继续拥护自己,维持长久以来的霸权地位,打压竞争对少。另一方面又不愿付出,强调利益观和竞争关系,退出许多自己拥有话语权的组织和机构,以获取眼前的利益。美国这种相对矛盾的战略从客观上助推了国际社会多极化道路的发展。但美国的实力仍不可小觑,美国特朗普政府国家战略的变化不仅给新型中美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困境,更为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此时的中国更需要积极构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在发展中转变思维,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这是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大国使命和时代担当的判断。建立多层面双边关系,理性判断彼此认知,避免出现战略误判,努力维系国际体系稳定发展。以培育新的理念,建构新的机制来促进新型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自身更需要以“合作理念”获得认可,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合作,以合作遏制“修昔底德陷阱”,由中美两国携手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丽蓝图。
苗美惠[10](2018)在《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探论》文中认为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是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研究要素的结合体。本研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引言。引言部分包括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第二章: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构建及论证。首先,本章通过界定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趋势、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教育政策研究范式,最终界定了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其次,构建了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体系。一是确定了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背后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要素的构成,认为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即方法论基础由直接方法论和间接方法论构成。直接方法论就是研究某一具体政策研究范式的方法论,间接方法论由西方传统方法论、西方范式方法论和中国传统方法论构成。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研究要素主要体现了做研究的一种稳定方式,这种稳定的方式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运行。这四种研究要素分别是研究主体、内容、过程、方法。二是厘清了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基本范畴即教育政策内容趋势研究范式、教育政策过程趋势研究范式、教育政策环境趋势研究范式和教育政策价值研究范式。三是运用理论和事实对构建的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进行了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第三章: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实践反思。本章运用构建的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对照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教育政策趋势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和对策。教育政策趋势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研究主体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研究的内容不全面,各范畴间的衔接不够,研究过程不完善,研究方法欠科学。本文倡导运用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理论对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进行指导,提出在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改进。改进策略分别从理论基础和研究要素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理论基础的研究。第二,提高研究主体独立性以及专业化程度。第三,拓展研究内容,加强各范畴间的衔接。第四,完善研究过程。第五,研究方法多元化,加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
二、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 |
(一)社会性逻辑 |
(二)功能性逻辑 |
(三)历史性逻辑 |
二、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旨趣 |
(一)个体既视感的群体幻象 |
(二)个体生命历程的社会轨迹 |
(三)个体记忆的集体表征 |
三、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藩篱 |
(一)规律的域限性 |
(二)记忆的主观性 |
(三)时间的纵向性 |
四、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取向 |
(一)研究场域的预设:情景性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大众化 |
(三)研究方法的融会:田野性 |
五、结论与探讨 |
第一,要重视个体生命历程及其体验对口述史的价值。 |
第二,要注意处理口述史中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
第三,要深刻理解口述史对社会学的影响。 |
(2)反思性转化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论争:社会学本土化到底是什么 |
二、社会学传入期的强势植入与民族自省 |
(一)不平等态势下的强势植入 |
(二)“立足中国”的民族自省 |
三、恢复重建后的主动吸收与本土自觉 |
(一)现代化建设视野下的“主动吸收” |
(二)“找回中国”诉求下的本土自觉 |
四、新时代情境下社会学的通用规则与中国品格 |
(一)国际视野中的通用规则 |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品格 |
五、迈向中国社会学学科主体性的建构路径 |
(3)中国特色质性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意识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法自觉:社会学中国化的深入 |
二、“研究方法”研究的两种努力:认知型和反思型 |
三、反身性方法自觉与质性社会学的研究层次 |
四、方法自觉与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
(4)社会学中国化:学术?政治?抑或学术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纯粹从学术看, 社会学中国化乃不是问题的问题 |
社会学中国化讨论背后的非学术性因素:政治与学术政治 |
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社会学与社会学中国化讨论 |
从人类看中国:走向现代学术思想的成熟 |
(5)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社会学长江学者十人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社会学本土化几个分歧的再讨论 |
二、社会学本土化争论背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 |
三、中国社会转型实践与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努力 |
(6)戈夫曼情境思想:内涵、渊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 |
1.2.1 互动论:戈夫曼思想研究的传统立场 |
1.2.2 情境论视角下的戈夫曼思想研究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基本内涵 |
2.1 澄清与回顾:戈夫曼的情境概念 |
2.1.1 情境是监视性的空间环境 |
2.1.2 情境是具有交往属性的社会实体 |
2.1.3 情境是个体参与行为的控制场所 |
2.2 情境中的个体遭遇:情境互动的内在层次 |
2.2.1 场景介入:情境的感知与涉入活动 |
2.2.2 得宜与失范之间:情境性礼仪与情境失当 |
2.2.3 作为道德评价来源的情境规范问题 |
3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线索 |
3.1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渊源 |
3.1.1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空间与空间秩序 |
3.1.2 威廉·托马斯:愿望调节、情境定义与社会影响 |
3.1.3 库利、米德与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和情境观传统 |
3.2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2.1 酝酿 |
3.2.2 初步形成 |
3.2.3 发展与“窄化” |
4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评价及传播学启示 |
4.1 戈夫曼情境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争议 |
4.1.1 回应与纠偏:符号互动的情境论出路 |
4.1.2 确立以情境为基础范畴的微观互动论 |
4.1.3 饱尝诟病的情境主义论争 |
4.2 戈夫曼情境思想对传播研究的启示 |
4.2.1 聚焦日常琐碎:传播研究媒介观的改善与丰富 |
4.2.2 个体遭遇:媒介化时代全控机构的情景再现 |
4.2.3 身体管理:具身化媒介接触与身体呈现 |
4.2.4 情境定义的延伸:框架理论的跨学科对话空间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大变革时代的学术回响——社会学家与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体验:大变迁时代的精神感悟 |
一 |
二 |
三 |
四 |
社会变迁:中国理论的西方超越之努力 |
一 |
二 |
面子:从本土研究反观现代学术 |
如何研究面子 |
从“国民性”到“行为法则” |
面子理论 |
理论自觉与实践建构: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学科使命 |
一 |
二 |
三 |
四 |
社会转型:社会学人对变革时代的理论回应 |
社会学具有回应变革时代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
社会转型为中国社会学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经验场域 |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社会转型研究与转型社会学的兴起 |
从控制到治理———探索一种“权力关系”的转型 |
一 |
二 |
三 |
四 |
回到生活实践:中国社会转型的风险和机制 |
“上海”:来自生活实践的体悟 |
“风险社会”下的社会转型 |
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机制或历史逻辑 |
转型中的共同体意识———基于华西村实践的观察 |
保持两头一致的“家 (村) 国同构” |
“一分五统”制度下的村际合作 |
“选择回村”:华西第三代人的村内凝聚 |
于无声处:从社会生活资料中探索大历史 |
社会生活资料及其特点 |
书信与研究方法 |
(一) “多样性回归” |
(二) “自然选择性抽样” |
大历史探微 |
(9)国际秩序转型与新型中美关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秩序的演进 |
2.1 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与实质 |
2.2 国际秩序演进的行为主体 |
2.3 国际秩序演进中的“合法性”因素 |
第三章 国际秩序转型特征与新趋势 |
3.1 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化与“无政府”结构 |
3.2 全球化发展的双重矛盾 |
3.3 联合国及非传统行为主体影响力的扩大 |
3.4 国际社会面临挑战增多与行为范式转变 |
3.5 国际秩序向世界秩序转变 |
第四章 国际秩序转型与新型中美关系的建构 |
4.1 当前美国的全球战略实质 |
4.2 中美间的竞争与合作 |
4.3 构建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依据 |
4.4 构建新型中美关系的基本思路 |
4.4.1 以“合作理念”来获得认可 |
4.4.2 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合作 |
4.4.3 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
4.5 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与区域秩序的创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
(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必要性 |
(三)导师课题及个人兴趣 |
二、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育政策趋势研究 |
(二)关于教育政策内容趋势研究 |
(三)关于教育政策过程趋势研究 |
(四)关于教育政策环境趋势研究 |
(五)关于教育政策价值趋势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收集资料的方法 |
2.分析资料的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构建及论证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政策 |
二、教育政策趋势 |
三、教育政策趋势研究 |
四、范式 |
五、研究范式 |
六、教育政策研究范式 |
七、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 |
第二节 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构建和论证 |
一、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 |
(一)直接方法论 |
(二)间接方法论 |
1.中国传统方法论 |
2.西方传统方法论 |
3.西方范式方法论 |
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研究要素 |
(一)研究主体 |
(二)研究内容 |
1.教育政策内容趋势研究的研究内容 |
2.教育政策过程趋势研究的研究内容 |
3.教育政策环境趋势研究的研究内容 |
4.教育政策价值趋势研究的研究内容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三、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构成 |
(一)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子体系 |
(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子体系之间的关系 |
四、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论证 |
(一)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理论论证 |
1.关于范式理论的论证 |
2.从方法论的概念加以论证 |
3.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的逻辑分析 |
(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理论的事实论证 |
第三章 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实践反思 |
一、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现状 |
(一)理论基础方面 |
1.博士学位论文方面 |
2.研究专着方面 |
(二)研究主体方面 |
1.高校中的研究者 |
2.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的研究人员 |
3.专门的教育政策研究部门 |
(三)研究内容方面 |
1.对于某一教育政策内容、过程、价值的趋势判断 |
2.对于某一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 |
3.国外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借鉴 |
(四)研究过程方面 |
(五)研究方法方面 |
二、教育政策趋势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基础方面 |
(二)研究主体方面 |
1.独立性欠缺 |
2.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
(三)研究内容方面 |
1.研究内容不全面 |
2.各范畴之间衔接不够 |
(四)研究过程方面 |
1.缺乏应然到实然的路径 |
2.研究模式固化 |
(五)研究方法方面 |
三、教育政策趋势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四、教育政策趋势研究的改进策略 |
(一)加强理论基础 |
(二)提高研究主体专业知识及技能 |
1.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 |
2.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 |
3.强化职业道德规范 |
(三)丰富研究内容 |
(四)完善研究过程 |
(五)科学运用研究方法 |
1.注重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2.要注重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及记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也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整合——简评周晓虹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整合的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J]. 谢治菊,陆珍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反思性转化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考察[J]. 唐晓琦,徐选国. 河南社会科学, 2021(12)
- [3]中国特色质性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意识与反思[J]. 那瑛. 求索, 2020(05)
- [4]社会学中国化:学术?政治?抑或学术政治?[J]. 王小章. 探索与争鸣, 2020(01)
- [5]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社会学长江学者十人谈[J]. 李文珍.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2)
- [6]戈夫曼情境思想:内涵、渊源及启示[D]. 滕金达. 重庆大学, 2019(01)
- [7]再论作为学术运动的社会学本土化[J]. 刘能,吴苏.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大变革时代的学术回响——社会学家与改革开放40周年[J]. 周晓虹,赵鼎新,翟学伟,徐永祥,文军,冯钢,仇立平,周怡,张乐天. 探索与争鸣, 2018(12)
- [9]国际秩序转型与新型中美关系的建构[D]. 梁成杰. 延边大学, 2018(12)
- [10]教育政策趋势研究范式探论[D]. 苗美惠.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