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环境论文_钱春阳,王建春,李凤菊,宋治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面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面,塔里木盆地,环境,叶片,微生物,叶面施肥,油茶。

叶面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钱春阳,王建春,李凤菊,宋治文[1](2019)在《多参数环境因子对黄瓜叶面湿度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日光温室环境下多因子对黄瓜叶面湿度影响情况,采用人造叶片电阻模拟叶面湿度值,试验针对天津地区日光温室环境安装小气候检测设备,分别对温室内湿度群数据(空气湿度RH,叶片湿度RHL,土壤湿度RH_(10)、RH_(20)、RH_(30)、RH_(40))和温度群数据(空气温度T,土壤温度T_(10)、T_(20)、T_(30)、T_(40)),以及太阳辐射W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空气温度T和土壤温度T_(40)与土壤湿度RH_(30)以及土壤温度T_(20)与太阳辐射W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外,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经主成分可将12个指标分为3个主成分,主成分I为土壤温度指标(T_(10)、T_(20)、T_(30)、T_(40))和土壤湿度指标中的RH_(10)、RH_(20)、RH_(40),主成分Ⅱ为空气温湿度指标(T、RH)、太阳辐射指标(W)和叶片湿度指标(RHL),主成分Ⅲ为土壤湿度指标中的RH_(30)。综合而言,本试验所选11个环境因子指标中,叶面湿度受空气温湿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高,空气湿度低,则叶面湿度亦低,其他环境因子指标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林永崇,穆桂金,徐立帅,任晓,赵雪[2](2015)在《策勒绿洲天然环境中几种乔木叶面滞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策勒地区12种乔木天然环境中叶面滞尘和大气降尘的测试分析,揭示了不同乔木叶面对自然沙尘的滞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乔木叶面滞尘能力有所差异,其中新疆杨、苹果、红枣和核桃的叶面滞尘能力相对较强(7~18g/m~2),而银白杨、胡杨、梨树、沙枣、杏树、榆树、灰杨和桑树的叶面滞尘能力相对较弱(2~7g/m~2)。不同乔木叶面滞尘均为单峰态粒度分布,众数、均值、不同粒级组分含量等差异较大,且区别于研究区大气降尘双峰态粒度分布特征,表明植物叶面对大气降尘具有选择性滞留的特点。叶面滞尘能力较强的,其倾向于滞留较粗的颗粒(砂含量较高),而叶面滞尘能力较弱的,则倾向于滞留较细的颗粒(粉砂和粘粒含量相对较高),表明植物叶面滞尘能力与叶面滞尘颗粒粗细呈一定的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发现,植物各种生理特征共同作用,是叶面滞尘能力及滞尘粒度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饶成[3](2010)在《不同环境下几种叶面喷施处理对油茶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价值。从古至今,我国对油茶栽培和利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然而研究主要集中于林木繁殖方面,对于育苗的研究,尤其是促进幼苗生长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将九二零、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设置4个浓度,组合成了16个不同处理,在自然、盖膜、遮阴、遮阴加盖膜四种环境条件下对嫁接后的油茶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综合油茶幼苗茎、叶、根和光合作用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提出了油茶育苗的最优处理方案。得到结论如下:(1)影响油茶幼苗地上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次要因素是磷酸二氢钾和九二零,尿素为不重要因素。最适合油茶幼苗地上茎伸长的环境条件为遮阴环境,单纯盖膜环境下地上茎伸长程度小于自然条件;在磷酸二氢钾浓度小于0.4%范围内浓度越高,对地上茎伸长促进作用越大,最适合油茶幼苗地上茎伸长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4%;九二零在浓度为0.04%时促进作用才明显,高浓度或低浓度喷洒九二零对地上茎伸长均无促进作用。(2)影响油茶幼苗地上茎增粗的主要因素为尿素,次要因素为环境,九二零和磷酸二氢钾为不重要因素。喷洒各个浓度的尿素均能促进地上茎增粗,在浓度为0.4%时促进作用最明显;最能促进地上茎增粗的环境为遮阴,盖膜条件对地上茎增粗无促进作用,在盖膜条件下地上茎增粗程度甚至略小于自然条件。(3)影响新发叶片数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控制,次要因素是九二零,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不重要因素。九二零的最佳浓度为0.02%,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降低,但是仍然高于或不低于未喷洒的植株。环境控制方面,最适合的环境为遮阴+盖膜,其次为遮阴,而盖膜状态下新发叶片数反而低于自然条件。(4)影响地下主根伸长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因素,次要因素为尿素和九二零,磷酸二氢钾为不重要因素。对地下根伸长促进作用最大的环境控制手段为遮阴,盖膜环境下地下根伸长小于自然条件;尿素浓度越高,对主根伸长的促进作用越大;九二零只有在浓度为0.04%时促进主根伸长,其他浓度对主根伸长无促进作用,甚至有可能阻碍主根生长;磷酸二氢钾仅在浓度达到0.4%时对主根伸长有促进作用。(5)影响油茶幼苗地下须根数量的主要因素为尿素,次要因素为磷酸二氢钾,环境控制和九二零为不重要因素。喷洒各个浓度的尿素对油茶地下须根数量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越明显,最佳浓度为0.5%;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对地下须根数量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他浓度也能小幅促进须根生长。(6)影响油茶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九二零,次要因素为磷酸二氢钾和环境控制,尿素为不重要因素。喷洒各种浓度的九二零均能促进光合作用,但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各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也都能促进光合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环境控制总体来说遮阴状态好于不遮阴,但是盖膜有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综合各项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促进油茶幼苗生长的最优方案为:九二零0.04%+尿素0.5%+磷酸二氢钾0.4%+遮阴。总体来说,遮阴有利于油茶幼苗生长,进入叁月份后,盖膜有可能阻碍幼苗生长。(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0-11-28)

李燕婷,肖艳,李秀英,赵秉强,王丽霞[4](2009)在《环境条件对叶面施肥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作物叶面吸收而言,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同的喷施时间,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条件等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将对叶面养分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环境条件可以影响作物生长,改变叶片蜡质层与角质层的组成结构,从而影响养分叶面吸收;另一方面,各种环境条件影响喷施液在叶表的浸润时间以致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09年06期)

施雯,张汉波[5](2007)在《叶面微环境和微生物群落》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面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植物叶面微环境和叶面微生物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叶面环境的特点、叶面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叶面微生物的入侵方式和定居位置。最后对叶面微环境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7年04期)

高旭晖,高曙晖[6](2000)在《茶树叶面微域环境的病理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树叶部病害的发生与叶片、病原菌、除病原菌之外的各类微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等组成的微域环境密切相关。构成其微域环境的因子主要包括叁个方面:其一,叶面结构如蜡质层、角质层、茸毛、自然孔口、伤口,还有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次与排列等;其二,病原菌和其它微生物以及它们处于同一时空中的相互作用的情况,还有病原菌作用于叶片后叶片的表观反应及其作用机制;其叁,病害能否发生还涉及到微域环境中非生物因子如作用位点的水分、温度等。笔者从病理的角度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层一层的剖析,旨在为把病害控制在发生之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茶叶加工》期刊2000年04期)

叶面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对策勒地区12种乔木天然环境中叶面滞尘和大气降尘的测试分析,揭示了不同乔木叶面对自然沙尘的滞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乔木叶面滞尘能力有所差异,其中新疆杨、苹果、红枣和核桃的叶面滞尘能力相对较强(7~18g/m~2),而银白杨、胡杨、梨树、沙枣、杏树、榆树、灰杨和桑树的叶面滞尘能力相对较弱(2~7g/m~2)。不同乔木叶面滞尘均为单峰态粒度分布,众数、均值、不同粒级组分含量等差异较大,且区别于研究区大气降尘双峰态粒度分布特征,表明植物叶面对大气降尘具有选择性滞留的特点。叶面滞尘能力较强的,其倾向于滞留较粗的颗粒(砂含量较高),而叶面滞尘能力较弱的,则倾向于滞留较细的颗粒(粉砂和粘粒含量相对较高),表明植物叶面滞尘能力与叶面滞尘颗粒粗细呈一定的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发现,植物各种生理特征共同作用,是叶面滞尘能力及滞尘粒度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面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钱春阳,王建春,李凤菊,宋治文.多参数环境因子对黄瓜叶面湿度影响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9

[2].林永崇,穆桂金,徐立帅,任晓,赵雪.策勒绿洲天然环境中几种乔木叶面滞尘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5

[3].饶成.不同环境下几种叶面喷施处理对油茶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4].李燕婷,肖艳,李秀英,赵秉强,王丽霞.环境条件对叶面施肥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09

[5].施雯,张汉波.叶面微环境和微生物群落[J].微生物学通报.2007

[6].高旭晖,高曙晖.茶树叶面微域环境的病理剖析[J].中国茶叶加工.2000

论文知识图

测试树种叶面环境扫描电镜图历年开花情况叶面尘颗粒的X射线能谱图(a.燃煤颗粒,...湖塘叁勤观赏风梨红星小苗温室设施生产...1特高压直流绝缘子长期带电考核试验系统...北京城区样点位置图

标签:;  ;  ;  ;  ;  ;  ;  

叶面环境论文_钱春阳,王建春,李凤菊,宋治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