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论文和设计-钱奇旭

全文摘要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盒、倾斜筒、收集盒、分离筒和倾斜板,捕鼠盒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倾斜板,捕鼠盒的左侧嵌入焊接有分离筒,分离筒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倾斜筒,分离筒的左侧嵌入焊接在收集盒的右侧,倾斜板的上表面焊接设置有摩擦棍,收集盒的顶部卡接有顶盖,收集盒内壁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透明板,且活动透明板位于分离筒的左侧。本实用中的翘板,当老鼠走到翘板的左上方时,由于老鼠的重力,翘板会逆时针翻转三百六十度,老鼠瞬间掉落到捕鼠盒中,翘板翻转三百六十度后就完成了复位,能够进行下一次捕鼠,具有捕鼠速率快,能够连续捕鼠,捕鼠复位时间,能够一次性捕捉多只老鼠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盒(1)、倾斜筒(4)、收集盒(5)、分离筒(3)和倾斜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盒(1)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倾斜板(2),所述捕鼠盒(1)的左侧嵌入焊接有分离筒(3),所述分离筒(3)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倾斜筒(4),所述分离筒(3)的左侧嵌入焊接在收集盒(5)的右侧,所述倾斜板(2)的上表面焊接设置有摩擦棍(201),所述收集盒(5)的顶部卡接有顶盖(501),所述收集盒(5)内壁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透明板(502),且活动透明板(502)位于分离筒(3)的左侧;所述分离筒(3)包括中心杆(301)、转筒(302)、分离板(303)、配重块(304)和倒刺(305),所述分离筒(3)的中间嵌入焊接有中心杆(301),所述中心杆(301)活动贯穿在转筒(302)的内壁,所述转筒(302)的嵌入焊在分离板(303)的中间,所述分离板(303)的底部焊接设置有配重块(304),所述分离筒(3)内壁的底部焊接设置有倒刺(305);所述捕鼠盒(1)包括固定杆(101)、套筒(102)、支杆(103)、卡块(104)、弹力钢丝(105)、齿轮环(106)、翘板(107)、透明挡板(108)、凸块(109)、弹簧(1010)、定位块(1011)和定位杆(1012),所述捕鼠盒(1)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固定杆(101),所述固定杆(101)贯穿焊接在套筒(102)中,所述套筒(102)的表面焊接设置有八个支杆(103),所述支杆(10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104),所述卡块(104)的内侧均嵌入焊接有弹力钢丝(105),且弹力钢丝(105)的另一端均焊接设置在套筒(102)的表面,所述卡块(104)的外侧均紧密贴合在齿轮环(106)的内壁,所述齿轮环(106)嵌入焊接在翘板(107)的中间,所述翘板(107)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透明挡板(108),所述翘板(107)的左右两侧均嵌入焊接有凸块(109),所述捕鼠盒(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套焊接有弹簧(1010),所述弹簧(1010)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定位块(1011),所述定位块(1011)的一侧均焊接设置有定位杆(1012),且定位杆(1012)均活动嵌入在捕鼠盒(1)的顶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盒(1)、倾斜筒(4)、收集盒(5)、分离筒(3)和倾斜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盒(1)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倾斜板(2),所述捕鼠盒(1)的左侧嵌入焊接有分离筒(3),所述分离筒(3)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倾斜筒(4),所述分离筒(3)的左侧嵌入焊接在收集盒(5)的右侧,所述倾斜板(2)的上表面焊接设置有摩擦棍(201),所述收集盒(5)的顶部卡接有顶盖(501),所述收集盒(5)内壁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透明板(502),且活动透明板(502)位于分离筒(3)的左侧;

所述分离筒(3)包括中心杆(301)、转筒(302)、分离板(303)、配重块(304)和倒刺(305),所述分离筒(3)的中间嵌入焊接有中心杆(301),所述中心杆(301)活动贯穿在转筒(302)的内壁,所述转筒(302)的嵌入焊在分离板(303)的中间,所述分离板(303)的底部焊接设置有配重块(304),所述分离筒(3)内壁的底部焊接设置有倒刺(305);

所述捕鼠盒(1)包括固定杆(101)、套筒(102)、支杆(103)、卡块(104)、弹力钢丝(105)、齿轮环(106)、翘板(107)、透明挡板(108)、凸块(109)、弹簧(1010)、定位块(1011)和定位杆(1012),所述捕鼠盒(1)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固定杆(101),所述固定杆(101)贯穿焊接在套筒(102)中,所述套筒(102)的表面焊接设置有八个支杆(103),所述支杆(10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104),所述卡块(104)的内侧均嵌入焊接有弹力钢丝(105),且弹力钢丝(105)的另一端均焊接设置在套筒(102)的表面,所述卡块(104)的外侧均紧密贴合在齿轮环(106)的内壁,所述齿轮环(106)嵌入焊接在翘板(107)的中间,所述翘板(107)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透明挡板(108),所述翘板(107)的左右两侧均嵌入焊接有凸块(109),所述捕鼠盒(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套焊接有弹簧(1010),所述弹簧(1010)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定位块(1011),所述定位块(1011)的一侧均焊接设置有定位杆(1012),且定位杆(1012)均活动嵌入在捕鼠盒(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环(106)的内壁设有十六个凹槽,且凹槽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106)的内壁,并且凹槽与卡块(104)的一个角相配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4)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106)的内壁,且卡块(104)的活动角度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挡板(108)呈“曲面”状,且透明挡板(108)的高度为3cm-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30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所述分离板(303)的左下方保持水平,且分离板(303)的左侧比右侧短,并且分离板(303)与倾斜筒(4)内壁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304)呈“锥形”,且配重块(304)的顶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305)呈等距均分分布在分离筒(3)的内壁,且倒刺(305)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并且倒刺(305)的左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其右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棍(201)呈“半圆柱”状,且摩擦棍(201)等距均匀分布在倾斜板(2)的斜面上,并且倾斜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0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且顶盖(501)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60°-80°,并且顶盖(501)的顶部设有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11)分别与两个凸块(109)紧贴在一起,且翘板(107)左侧的定位块(1011)抵在翘板(107)左侧的凸块(109)的左下方,并且翘板(107)右侧的定位块(1011)抵在翘板(107)右侧凸块(109)的右上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捕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连续捕鼠笼。

背景技术

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老鼠为人类讨厌的物种,因鼠类可以直接把疾病传播给人类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传播给人畜,鼠类对农牧业和工业造成巨大损失等时时处处危害人类,所以人们实用的各种捕鼠工具,例如:老鼠夹、老鼠笼、粘鼠板、粘鼠胶、电猫、电子捕鼠笼、老鼠引诱剂等,而捕鼠笼为捕鼠工具中的一种,而现实技术中的捕鼠笼,大多数一次只能捕捉一只老鼠,捕鼠速率慢,经常需要人们更换捕鼠笼,而有一些连续捕鼠笼,在一次捕捉一只老鼠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复位,开始捕捉下一只老鼠,也存在捕鼠速率慢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捕鼠笼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设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一次只能捕捉一只老鼠,准备时间长,捕鼠速率慢的问题。

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盒、倾斜筒、收集盒、分离筒和倾斜板,所述捕鼠盒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倾斜板,所述捕鼠盒的左侧嵌入焊接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倾斜筒,所述分离筒的左侧嵌入焊接在收集盒的右侧,所述倾斜板的上表面焊接设置有摩擦棍,所述收集盒的顶部卡接有顶盖,所述收集盒内壁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透明板,且活动透明板位于分离筒的左侧;

所述分离筒包括中心杆、转筒、分离板、配重块和倒刺,所述分离筒的中间嵌入焊接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活动贯穿在转筒的内壁,所述转筒的嵌入焊在分离板的中间,所述分离板的底部焊接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分离筒内壁的底部焊接设置有倒刺;

所述捕鼠盒包括固定杆、套筒、支杆、卡块、弹力钢丝、齿轮环、翘板、透明挡板、凸块、弹簧、定位块和定位杆,所述捕鼠盒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焊接在套筒中,所述套筒的表面焊接设置有八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均嵌入焊接有弹力钢丝,且弹力钢丝的另一端均焊接设置在套筒的表面,所述卡块的外侧均紧密贴合在齿轮环的内壁,所述齿轮环嵌入焊接在翘板的中间,所述翘板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透明挡板,所述翘板的左右两侧均嵌入焊接有凸块,所述捕鼠盒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套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均焊接设置有定位杆,且定位杆均活动嵌入在捕鼠盒的顶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环的内壁设有十六个凹槽,且凹槽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的内壁,并且凹槽与卡块的一个角相配适。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块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的内壁,且卡块的活动角度为4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明挡板呈“曲面”状,且透明挡板的高度为3cm-6cm。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所述分离板的左下方保持水平,且分离板的左侧比右侧短,并且分离板与倾斜筒内壁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呈“锥形”,且配重块的顶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倒刺呈等距均分分布在分离筒的内壁,且倒刺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并且倒刺的左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其右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摩擦棍呈“半圆柱”状,且摩擦棍等距均匀分布在倾斜板的斜面上,并且倾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盖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且顶盖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60°-80°,并且顶盖的顶部设有支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凸块紧贴在一起,且翘板左侧的定位块抵在翘板左侧的凸块的左下方,并且翘板右侧的定位块抵在翘板右侧凸块的右上方。

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设置有翘板,当老鼠走到翘板的左上方时,由于老鼠的重力,翘板会逆时针翻转三百六十度,老鼠瞬间掉落到捕鼠盒中,翘板翻转三百六十度后就完成了复位,能够进行下一次捕鼠,具有捕鼠速率快,能够连续捕鼠,捕鼠复位时间,能够一次性捕捉多只老鼠等优点。

(2)当老鼠从捕鼠盒中跳起然后撞击在翘板的右侧时,使翘板发生逆时针翻转,避免老鼠顺着翘板的表面翘板与捕鼠盒的缝隙出窜出捕鼠盒,能够有效的避免老鼠从捕鼠盒中逃离,分离板能够在中心杆上转动,当老鼠掉落进捕鼠盒后,老鼠攀爬到分离板上,当老鼠移动到分离板的右侧想要进入倾斜筒时,分离板的右侧会翘起左侧会打下,老鼠就掉落分离筒的右侧,当老鼠想要返回时,分离板将老鼠隔开,避免捕鼠盒中的老鼠数量过多影响捕鼠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整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图2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图2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图2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图2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图6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图4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中:捕鼠盒1、固定杆101、套筒102、支杆103、卡块104、弹力钢丝105、齿轮环106、翘板107、透明挡板108、凸块109、弹簧1010、定位块1011、定位杆1012、倾斜板2、摩擦棍201、分离筒3、中心杆301、转筒302、分离板303、配重块304、倒刺305、倾斜筒4、收集盒5、顶盖501、活动透明板50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8中,本实用实施例中,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包括捕鼠盒1、倾斜筒4、收集盒5、分离筒3和倾斜板2,捕鼠盒1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倾斜板2,捕鼠盒1的左侧嵌入焊接有分离筒3,分离筒3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倾斜筒4,分离筒3的左侧嵌入焊接在收集盒5的右侧,倾斜板2的上表面焊接设置有摩擦棍201,收集盒5的顶部卡接有顶盖501,收集盒5内壁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活动透明板502,且活动透明板502位于分离筒3的左侧;分离筒3包括中心杆301、转筒302、分离板303、配重块304和倒刺305,分离筒3的中间嵌入焊接有中心杆301,中心杆301活动贯穿在转筒302的内壁,转筒302的嵌入焊在分离板303的中间,分离板303的底部焊接设置有配重块304,分离筒3内壁的底部焊接设置有倒刺305;捕鼠盒1包括固定杆101、套筒102、支杆103、卡块104、弹力钢丝105、齿轮环106、翘板107、透明挡板108、凸块109、弹簧1010、定位块1011和定位杆1012,捕鼠盒1的顶部嵌入焊接有固定杆101,固定杆101贯穿焊接在套筒102中,套筒102的表面焊接设置有八个支杆103,支杆10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104,卡块104的内侧均嵌入焊接有弹力钢丝105,且弹力钢丝105的另一端均焊接设置在套筒102的表面,卡块104的外侧均紧密贴合在齿轮环106的内壁,齿轮环106嵌入焊接在翘板107的中间,翘板107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均通过结构胶粘接有透明挡板108,翘板107的左右两侧均嵌入焊接有凸块109,捕鼠盒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套焊接有弹簧1010,弹簧1010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定位块1011,定位块1011的一侧均焊接设置有定位杆1012,且定位杆1012均活动嵌入在捕鼠盒1的顶部。

其中,齿轮环106的内壁设有十六个凹槽,且凹槽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106的内壁,并且凹槽与卡块104的一个角相配适,当翘板107逆时针转动时,卡块104顺时针环绕在齿轮环106的内壁,且卡块104的活动角度为40°,齿轮环106跟随翘板107逆时针转动,齿轮环106的凹槽会挤压卡块104,卡块104会逆时针活动一定角度,然后卡块104会卡入另一个凹槽中,当翘板107顺时针转动时,卡块104会顶在齿轮环106的凹槽,避免翘板107顺时针,使老鼠站在翘板107的右上方时,翘板107不会发生反转,使翘板107更换的完成捕鼠工作。

其中,透明挡板108呈“曲面”状,且透明挡板108的高度为6cm,透明挡板108能够在老鼠掉落进捕鼠盒1后,当老鼠从捕鼠盒1中跳起然后撞击在翘板107的右侧时,使翘板107发生逆时针翻转,避免老鼠顺着翘板107的表面翘板107与捕鼠盒1的缝隙出窜出捕鼠盒1,能够有效的避免老鼠从捕鼠盒中逃离。

其中,分离板30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倾斜度不高能够节省老鼠攀爬的力气,使老鼠更容易的通过分离板303,分离板303的左下方保持水平,且分离板303的左侧比右侧短,分离板303能够在中心杆301上转动,当老鼠掉落进捕鼠盒1后,老鼠攀爬到分离板303上,当老鼠移动到分离板303的右侧想要进入倾斜筒4时,分离板303的右侧会翘起左侧会打下,老鼠就掉落分离筒3的右侧,当老鼠想要返回时,分离板303将老鼠隔开,避免捕鼠盒1中的老鼠数量过多影响捕鼠速率,并且分离板303与倾斜筒4内壁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倾斜筒4能够迷惑老鼠,又使老鼠爬上分离板303。

其中,配重块304呈“锥形”,且配重块304的顶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配重块304能够使分离板303的右侧的重力大于左侧的重力,从而使分离板303的右侧低于左侧,避免老鼠从分离筒3的右侧移动到分离筒3的左侧,使老鼠全部进入到收集盒5中。

其中,倒刺305呈等距均分分布在分离筒3的内壁,且倒刺305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并且倒刺305的左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其右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老鼠踩踏在倒刺305上时,倒刺305会给老鼠来了不适,将老鼠驱赶到分离筒3的左侧,使老鼠进入收集盒5中。

其中,摩擦棍201呈“半圆柱”状,且摩擦棍201等距均匀分布在倾斜板2的斜面上,摩擦棍201能够增加倾斜板2的摩擦力,并且倾斜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倾斜板2能够使老鼠轻易的爬到捕捉盒1的上方,增加老鼠被捕捉的几率。

其中,顶盖50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且顶盖501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70°,并且顶盖501的顶部设有支架,顶盖501能够卡住收集盒5的顶部,有效的避免老鼠从收集盒5中窜出。

其中,定位块1011分别与两个凸块109紧贴在一起,且翘板107左侧的定位块1011抵在翘板107左侧的凸块109的左下方,并且翘板107右侧的定位块1011抵在翘板107右侧凸块109的右上方,两个定位块1011能够卡住凸块109,使翘板107每一次捕鼠后都逆时针转动三百六十度,避免翘板107转动过度。

在使用本实用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时,首先,将捕鼠盒1沿着老鼠经常活动的墙边放置,老鼠会顺着倾斜板2爬上捕鼠盒1,当老鼠移动到翘板107顶部的左侧时,老鼠的自身产生的重力使定位块1011无法卡住凸块109,定位块1011受到凸块109的挤压收缩进捕鼠盒1,弹簧1010被压缩,翘板107逆时针翻转,凸块109远离定位块1011后,弹簧1010被压缩回弹,定位块1011重新凸出捕鼠盒1,同时翘板107上的老鼠掉落到捕鼠盒1中,翘板107由于惯性持续翻转,翘板107右侧的凸块109会转动到翘板107的左侧抵在定位块1011的上方,翘板107完成复位,老鼠掉落到捕鼠盒1后慢慢的会爬上分离板303,老鼠爬到分离板303的左侧时,分离板303左侧的重力大于分离板303的右侧,分离板303以中小杆301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分离板303右侧的老鼠会掉落到分离筒3的左侧,分离筒3内壁的倒刺305会给老鼠带来不适的感觉,老鼠会移动到分离板303的左侧,然后老鼠会将活动透明板502顶起然后进入到收集5中。

设计图

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182.2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64367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A01M 23/04

专利分类号:A01M23/04

范畴分类:15P;

申请人: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壶山东路237号501室

发明人:钱奇旭

第一发明人:钱奇旭

当前权利人:莆田城厢振达宸贸易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利用翘板的连续捕鼠笼论文和设计-钱奇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