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论文文献综述)
姚刚,陈芳,殷玉婷[1](2021)在《苦参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苦参素是从豆科属植物苦参或者平科广豆根中分离的生物碱,药理作用广泛,如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等,临床上可用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多种癌症的治疗。现主要对苦参素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苦参素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王绍乐[2](2021)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2组患者均行基础的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水平,以及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AST、ALT、TBIL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51),与对照组的10%(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王岩,高云飞,杨志琴[3](2021)在《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效果分析》文中指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肝区疼痛、恶心、乏力及上腹部不适等[1]。当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患者机体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会明显高于正常值数10倍,虽然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一些患者会进展成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急性发作乙型肝炎(AHB)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较为常见,对患者肝功能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但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指出,长期单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时,部分患者机体会出现耐药性,直接影响临床疗效[2,3]。
张明发,沈雅琴[4](2019)在《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氧化苦参碱治疗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损伤有效,其能增强拉米夫定、干扰素或甘草酸类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氧化苦参碱除了直接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作用外,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间接增强机体清除和抑制病毒。这些作用可能是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炎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张明发,沈雅琴[5](2019)在《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如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都能增强拉米夫定、干扰素或甘草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使疗效稳定持久。氧化苦参碱凭借其自身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机制,提高不同类型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综述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文献,并对其增效作用做了分析。
蒋蔚,占发先,程光文[6](2013)在《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检索2004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英文数据库EMBASE、OVID、PubMed,查找关于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6篇,合计2 068例受试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高于单用干扰素组(P均<0.05),其OR及95%CI分别为2.68(2.223.24)、2.52(2.073.08)。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组患者纤维四项(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干扰素组(P均<0.05),其WMD及95%CI分别为-48.27(-76.27-20.28)、-15.30(-30.23-0.38)、-15.22(-24.82-5.63)、-28.25(-45.08-11.41)。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干扰素在抗病毒和延缓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更好。
马红梅[7](2013)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挖掘和整理滋水涵木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渊源,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同时综合分析“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4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滋水涵木方药及滋水涵木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547条,最后纳入文献35篇,其中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文献2篇(1-2),(2-2);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的文献3篇(1-6)(,1-14),(1-15);随机双盲分组文献2篇(2-6),(4-2);按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分组文献2篇(2-1),(4-3);按分层随机2篇文献(1-10),(4-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2篇文献报告随访,5篇文献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的质量较低,少量文献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的数据,设计方案有待完善和提高。结论:目前,在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补益肝肾类方药中,采用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左归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其他组。滋肾清肝饮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在补肝肾清热利湿方药中,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康大庆,肖淑珺,王鹏[8](2012)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HbsAG和HBV-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素注射液和苦参素胶囊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GPT16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1)。结论: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吴宇峰[9](2011)在《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系统评价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病毒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面广。我国2009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07.30(1/10万),其中乙肝发病率为88.82(1/10万)。我国一般人群的HBs Ag阳性率为9.09%。目前防治乙肝主要手段是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疗效肯定,但费用昂贵,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指南要求干扰素治疗持续1年以上;核苷类抗病毒持续2-3年。长期服药会面临病毒变异而产生耐药,且会进一步加剧医疗费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参制剂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且大量临床研究报告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阳性结果。本研究对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进行疗效评价,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治疗依据。经过检索,电子检索出苦参制剂治疗乙肝相关文献共1123篇,手工检索1篇。通过资料分析比较,共获得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实验相关研究文献460篇,其中157篇文献因比较药物不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被排除,95篇因仅有肝功能数据或者仅有治疗组数据,不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被排除,17篇因重复发表或涉嫌雷同被排除。最终纳入191篇文献研究,共18799例样本。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两项研究属于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双盲试验;5项研究提及随机序列是如何产生的,但没有研究描述是否进行了随机分配隐藏;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没有文献交代了样本量计算;有37项研究报道进行了随访研究,17项研究报道了退出或/和失访病例;104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项研究报告了死亡人数。漏斗图显示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经过数据分析与讨论,在纳入的RcT研究中,有1项研究报告了治疗过程中因慢性乙型重症肝炎导致死亡人数,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CI(0.24,0.99)),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没有研究报告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没有研究报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69项研究报告不良反应,苦参组不良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口苦、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局部有硬结等。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热、乏力、流感样症状、轻度睡眠障碍、白细胞轻度减少(干扰素)、头晕、皮疹(硫普罗宁)、心慌等轻度不良反应,症状自行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sAg转阴方面,治疗共纳入30项研究;随访共纳入7项研究。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eAg转阴方面,治疗共纳入171项研究,随访共纳入36项研究。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V-DNA转阴方面,治疗共纳入179项研究,随访共纳入38项研究。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eAg血清转换转阴方面,治疗共纳入73项研究,随访共纳入19项研究。从临床证据分析结果,发现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血清HBeAg.HBV-DNA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方面存在确实疗效;在血清HBeAg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方面,苦参制剂与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临床指南推荐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比较显示,苦参制剂的疗效并不亚于这些抗病毒药物,且RR值提示优于这些抗病毒药物,然而,要获得更为准确的证据,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试验;在血清HBV-DNA转阴方面,苦参制剂疗效低于拉米夫定,但不低于干扰素;与其他药物或常规保肝治疗相比,苦参制剂疗效均高于这些治疗手段,且在降低重症慢性乙型肝炎病死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效果。目前高质量的严格的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还很少。对照药物使用纯安慰剂的伦理学问题和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采取试验药和阳性对照药都制作安慰剂双模拟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获得更准确的临床证据。
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10](2009)在《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5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个联合治疗方案、4121名患者纳入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程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5,1.97,1.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2,2.84),(1.70,2.27),(1.43,1.88),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由于样本例数少而无法得出结论。
二、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苦参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炎作用 |
2 抗肿瘤作用 |
3 抗病毒作用 |
4 抗肝纤维化 |
5 心脏保护作用 |
6 降血糖作用 |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TBIL水平比较: |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HBV-DNA阴转率: |
2.3 肝功能指标: |
2.4 炎症反应指标: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 |
2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
2.1 im单独用药 |
2.2 静滴与口服给药 |
3 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 |
3.1 联合应用拉米夫定 |
3.2 联合应用干扰素 |
3.3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 |
4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
5 结语 |
(5)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拉米夫定联用的增效作用 |
1.1 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1.2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1.3 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2 与干扰素联用的增效作用 |
2.1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2.2 静脉滴注和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3 与甘草酸类药物的增效作用 |
4 与其他药物的增效作用 |
(6)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资料提取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
2.2.1 HBV-DNA阴转率 |
2.2.2 HBe Ag阴转率 |
2.2.3 肝纤维化四项 |
2.3 不良反应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文献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7)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滋水涵木治法的源流考究 |
1 滋水涵木法的内涵 |
1.1 诸家解释 |
2 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滋水涵木法的历史沿革 |
2.1 肝肾关系 |
2.2 滋水涵木治法与乙癸同源的关系 |
2.3 滋水涵木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
3 滋水涵木治法的外延 |
3.1 养血滋阴法 |
3.2 滋阴温肾法 |
3.3 养阴柔肝法 |
3.4 滋阴清热法 |
3.5 滋阴潜阳法 |
3.6 常用药物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
4.1 湿毒外侵,伏邪而发病 |
4.2 正气内乏,致邪气留恋 |
4.3 肝失疏泄,久病累及肾 |
5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医治法学方面的应用 |
1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
1.1 循证医学概念 |
1.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
1.3 Meat 分析的概念及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
2 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学 |
2.1 循证医学与中医治法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
3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滋水涵木法研究的可行性 |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
3.2 实际上的可行性 |
4 循证医学运用于中医理论的现状 |
5 小结 |
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 |
1.2 检索来源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2 评价方法与内容 |
2.1 评价方法 |
2.2 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
结果 |
1 资料收集 |
2 研究类型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见附录 |
2.3 试验报告的结局指标 |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滋补肝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2 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3 补肝肾健脾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5 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1 滋补肝肾方药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2 滋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3 补肝肾健脾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2 对结论影响的多方因素 |
2.1 方法学质量因素 |
2.2 发表性偏倚 |
2.3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和临床异质性 |
2.4 反映结局的不同效应量的确定 |
3 深化发展,继续完善 |
3.1 对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改进 |
3.2 中医治法学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紧密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系统评价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研究背景 |
1.1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
1.2 乙型肝炎现状调查 |
1.3 乙型肝炎防治 |
1.4 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1.5 Cochrane系统评价介绍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3.研究内容 |
3.1 纳入研究类型 |
3.2 研究对象 |
3.3 干预措施 |
3.4 结局测量 |
3.5 检索策略 |
3.6 资料质量评价与提取 |
3.7 资料分析与合并 |
4. 结果 |
4.1 检索策略 |
4.2 检索结果与筛选 |
4.3 文献特征与方法学质量 |
5.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病死率 |
5.2 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肝癌发病率和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 |
5.3 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 |
5.4 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严重不良反应 |
5.5 HB sAg血清应答指标 |
5.6 HBeAg血清应答指标 |
5.7 HBV-DNA血清应答指标 |
5.8 HBeAg血清转换应答指标 |
5.9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阳性对照药物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
1.2 纳入标准 |
1.2.1 观察对象 |
1.2.2 干预措施 |
1.2.3 结果评价指标血清HBeAg转阴率。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2 结果 |
2.1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
2.2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
2.3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
2.4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 |
2.5 拉米夫定联合其他中药治疗CHB对血清HBeAg的影响 |
3 讨论 |
四、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苦参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姚刚,陈芳,殷玉婷. 江西中医药, 2021(12)
-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辅助治疗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 王绍乐. 实用医技杂志, 2021(12)
- [3]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效果分析[J]. 王岩,高云飞,杨志琴. 山西医药杂志, 2021(22)
- [4]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19(12)
- [5]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9(08)
- [6]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蒋蔚,占发先,程光文. 山东医药, 2013(46)
- [7]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D]. 马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J]. 康大庆,肖淑珺,王鹏. 中国美容医学, 2012(18)
- [9]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系统评价疗效研究[D]. 吴宇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J]. 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