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莫广刚,周雪松[1](2021)在《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这就离不开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在促进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本文从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举措,以期激发农技人员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胡鑫[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赵秋倩[3](2021)在《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命题。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化学投入品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升,而且容易引发农业污染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施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但是农药减量行动的开展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农户家庭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留守劳动力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药减量施用的替代技术较为复杂,农药减量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整。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推广视角研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切实破解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中的劳动力困境与技术难题,达到技术要素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推广框架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构建了“技术推广类别(推广技术属性)——技术推广组织方式——技术推广渠道”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利用山东省和陕西省95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分别从技术推广的内容属性、组织方式、推广渠道三个维度,考察其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的影响机理,并分析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的行为效应,旨在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生产中农户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从农户层面看,菜农过度依赖农药,对农药减量施用存在认知偏差;从村庄层面看,农户行为羊群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从政府层面看,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农药减量支持体系缺乏;从技术层面看,农药减量替代技术较为复杂,替代优势不明显。(2)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在行为意向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在行为决策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3)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在行为意向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三者边际效应绝对值为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在行为决策阶段,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农技推广站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资经销商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负向影响。(4)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替代、互补关系。在技术推广渠道影响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中,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及其下属的人际渠道数量和人际渠道质量、互联网渠道下的互联网浅层使用和互联网深层使用变量均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行为意向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互联网深层使用均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呈现替代关系。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均对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互联网深层使用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均呈现互补关系。(5)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食品安全效应。进行农药减量施用对蔬菜种植户的亩均年产出影响不显着,对蔬菜种植户亩均年净收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户亩均年收入1845.49元。蔬菜种植户进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6)典型案例分析中,合作社的推广示范、替代技术的推广、良好的产销体系,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农药减量会带来经济、生态、食品安全多方面效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梁贤,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4](2021)在《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试点改革,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探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深入分析新建区、石城县和宜丰县三个试点县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点的现状,即新建区通过建立信息化网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石城县通过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创建农技推广联盟,宜丰县通过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发展的农技推广模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推进各试点区的改革和领导、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及建立科学有效农技推广考核机制的对策建议。

程集斌[5](2021)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础性产业。1993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12年又进行了修正,2013年1月1日施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农业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技推广工作逐渐与当前农业生产不相适应,科研、推广和生产融合度不高,推广链衔接不畅,推广行为模式单调,农业技术传输低效,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立法上构建全面、科学、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在顶层设计上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立法目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农业技术推广立法经验,提出对农业技术推广准确定义,规范政府的权利和义务,构建科研、教育、推广的发展联动机制,促进非公有制主体发展,增加规则性条款等立法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陆倩倩[6](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逐渐从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向以政府、市场经济主体、科研院校为主的多元主体推广模式转变。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可以联结不同主体,互相弥补单主体推广时的不足,不仅能提高供给端能力,也能激活需求端的潜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必须要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力量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需要通过推广农业技术给予支撑。就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而言,尽管政府已明确划分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且呼吁各方主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无法形成有效匹配的问题依旧存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读、比较分析数据、实地调研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未能深度耦合的因素。在借鉴了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法国以农民协会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色列以政府系统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日本官民双轨运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4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后,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一是,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贯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尾端;其二是,要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公共农业R&D能力建设和科研院校技术创新辐射能力;其三是培育市场需求端拉力主体,主要包括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技推广中介机构;最后是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的法律政策,激励多元主体积极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存在技术供需矛盾的问题,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与市场接轨不洽等方面。农村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发展农业需要更多具有地域性、针对性的农业关键性技术。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尤其注重地域性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多元主体推广农业技术不断给农民赋能,提高农民可持续自主发展能力。

杜兰芳[7](2020)在《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完成2020年脱贫任务之后,进一步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持续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其重点在于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尤其是科技人才。虽然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漳县即将整体摆脱绝对贫困,但是整体上乡村产业的发展仍然较落后,特别是主导产业蚕豆产业出现衰落趋势、中药材产业依附的是邻县市场,另外还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种植户数量逐渐减少等很多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健全和结构不合理,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作用弱化,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有效服务不足和服务内容存在局限性,人才工作内容冗杂,科技服务实质性需求不足和需求内容不明确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要建立开放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适应互联网时代农业科技服务方式与手段大变革的趋势和要求,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推行与漳县周边农业科技人才共享模式发展,大力培育支持当地农业科技人才振兴蚕豆、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助推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通过信息的双向流动振兴乡村产业,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李红[8](2020)在《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农技推广服务是引导农民采纳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政府机构部门调整与职能优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政府涉农机构改革,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文以机构改革为背景,以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推广学、公共政策学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系统阐述了农业推广学、公共政策学相关理论基础上,描述了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机构改革,优化该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职能与人员调整衔接不顺畅、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配备不充分、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新业务难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不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权责不清、农技推广投入资金缺乏制度保障、缺乏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影响农技推广业务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偏离农户需求;为此,提出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优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的对策有: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建设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助推产业发展、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训,扶持新型农业主体、开拓农技推广服务新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蔡成业[9](2020)在《苍南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这也是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前提。从我国建国开始,我国政府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方面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和一支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目前,国家正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普及,惠及了很多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乡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推广与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对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苍南县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针对存在问题的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的支持下,结合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从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方法方面阐述了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归纳总结分析了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各种检验仪器设备简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科学素质普遍不高;乡镇基层农技推广站被挤占、挪用严重;涉农企业机构对农业科研不积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缺少科技含量;农民参加农技推广培训积极性不高。并且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不力;由于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不高,造成农技队伍不稳定;基层农技推广站能力较弱;人才不足,影响科研工作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信息建设滞后造成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不强;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低,加大了农技推广的难度;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适合苍南县的对策建议,发挥金融在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提升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职业化水平;强化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基本职能;衔接好农业科研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掌握新技术。以此希望能够借本文为苍南县构建一个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推广体系。

宋雨林[10](2019)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了解大量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运用查阅资料、调查、对比等方式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分析,并借鉴山东省其他12个地市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通过对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山东济南、临沂、聊城和日照等地市的典型做法,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论文认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益于烟台市的农业自然禀赋、推广机构的努力及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过程中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推广模式单一,科研、推广和生产脱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经费不足以及推广法不健全等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要多元化,且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更新,将沟通、咨询、信息化等要素广泛应用结合。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认为:要加强能力建设、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示范带动、帮扶补贴和相关保障等措施。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国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
    1.1 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1.2 人员情况
        1.2.1 人员编制情况
        1.2.2 在岗人员数和工资情况
        1.2.3 年龄结构情况
        1.2.4 层级分布情况
        1.2.5 学历和专技职称情况
    1.3 激发活力的探索
        1.3.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
        1.3.2 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1.3.3 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
2 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 职责任务日益加大——新使命
        2.1.1 肩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政治责任
        2.1.2 推进中央有关政策落地
        2.1.3 履行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
    2.2 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新要求
        2.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量涌现
        2.2.2 多功能农业的快速发展
        2.2.3 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
    2.3 体系建设短板弱项——新挑战
        2.3.1 工作条件
        2.3.2 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与管理
        2.3.3 农技人员编制
3 激发农技推广人员活力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
    3.2 大力营造尊重农技推广人员氛围
    3.3 大力拓展农技推广人员发展空间
    3.4 不断完善农技推广人才评价机制
    3.5 着力提高农技推广人员收入水平
    3.6 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4 结论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人力
        2.1.2 人才
        2.1.3 人力资本
        2.1.4 人才资源
        2.1.5 人才支撑体系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2.2.1 产业兴旺
        2.2.2 生态宜居
        2.2.3 乡风文明
        2.2.4 治理有效
        2.2.5 生活富裕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4.1 以农为本思想
        3.4.2 政以才治思想
        3.4.3 养护农民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1.1 职业农民
        4.1.2 新型农民
        4.1.3 新型职业农民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2.1 乡村专业人才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3.1 农民工
        4.3.2 新生代农民工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4.5.1 社会各界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5.1.1 实施阳光工程
        5.1.2 实施雨露计划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药施用相关研究
        1.3.2 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3 技术推广相关研究
        1.3.4 技术推广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的研究
        1.3.5 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1.3.6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蔬菜种植户
        2.1.2 技术推广
        2.1.3 推广技术属性
        2.1.4 技术推广渠道
        2.1.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
        2.1.6 蔬菜生产中的农药减量施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计划行为理论
        2.2.3 技术扩散理论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5 技术推广框架理论
    2.3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2.3.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阶段划分
        2.3.2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2.3.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蔬菜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趋势
        3.1.1 蔬菜生产特征
        3.1.2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3.2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与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3.2.1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
        3.2.2 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3.3.1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
        3.3.2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
        3.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
        3.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果
    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问题
        3.4.1 农户层面:生产习惯使然,农户农药施用存在认知偏差
        3.4.2 村庄层面:羊群行为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3.4.3 政府层面: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减量支持政策乏力
        3.4.4 技术层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药减量替代技术推广任重道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4.2.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4.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4.3.2 研究方法
    4.4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4.4.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4.4.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4.5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5.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4.5.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4.5.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4.6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4.6.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4.6.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4.6.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4.7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分析
        4.7.1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分析
        4.7.2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5.2.2 农资经销商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5.2.3 农技推广站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5.3 变量说明与研究方法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5.3.2 研究方法
    5.4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5.6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5.7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5.7.1 内在传导机制:安全生产认知的中介作用
        5.7.2 农户感知差异:制度信任的调节作用
    5.8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进一步讨论
        5.8.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空间自相关判断
        5.8.2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施行为实施影响的空间效应
        5.8.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示范效应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6.2.2 互联网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6.2.3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6.3.2 研究方法
    6.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6.5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6.6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6.7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6.8 老龄化背景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与行为实施讨论
    6.9 稳健性检验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分析
    7.1 问题提出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7.3.1 .变量选取
        7.3.2 模型选择
    7.4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7.4.1 t检验结果
        7.4.2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决策方程估计
        7.4.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蔬菜产出和收入影响估计
        7.4.4 双重检验
    7.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
    7.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食品安全效应的实证分析
    7.7 稳健性检验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的案例分析
    8.1 调研方法选择与案例选取
    8.2 访谈设计与过程介绍
    8.3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8.3.1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8.3.2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8.3.3 典型经验总结
    8.4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8.4.1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8.4.2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8.4.3 典型经验总结
    8.5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8.5.1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8.5.2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8.5.3 典型经验总结
    8.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潜力分析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蔬菜生产中农户过量施药问题严重
        9.1.2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
        9.1.3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
        9.1.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
        9.1.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多维效应
    9.2 政策建议
        9.2.1 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
        9.2.2 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
        9.2.3 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9.2.4 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
        9.2.5 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3 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1 江西省新建区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1.1 通过信息化网络丰富农技推广服务途径。
        3.1.2 健全基层农技人员聘用培训机制。
        3.1.3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考评激励机制。
    3.2 江西省石城县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2.1 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
        3.2.2 改革农技推广绩效考评。
        3.2.3 创新农技推广队伍。
    3.3 江西省宜丰县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3.1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
        3.3.2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的成果。
4 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建议
    4.1 加强推进各试点区的改革和领导
    4.2 完善相关政策保障
    4.3 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考核机制

(5)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技术推广概念及我国立法进程
    1.1 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1.2 我国农技推广的立法进程
        1.2.1 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1.2.2 低谷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1.2.3 恢复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1.2.4 重构期(20世纪末至今)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特点
    2.1 立法目的具有直接性
    2.2 主体具有广泛性
    2.3 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具有公益性
    2.4 政府具有主导性
    2.5 客体是单纯的推广行为
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过窄
        3.1.1 没有体现时代性
        3.1.2 没有体现法制现代化
        3.1.3 没有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规定
        3.1.4 没有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
    3.2 政府的权利义务不对称
        3.2.1 强调政府主导地位的权利
        3.2.2 对政府义务规范刚性不足
        3.2.3 农业技术推广负责部门过多
    3.3 科研、教育、推广缺乏联动工作机制
    3.4 非公有制主体的权利没有明确
    3.5 法律激励不足
        3.5.1 原则性条款多,操作性不强
        3.5.2 执法主体不明确
4 国外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先进经验
    4.1 构建健全的法律规范
    4.2 构建完善的推广体系
    4.3 构建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4.4 推广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
5 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对策
    5.1 准确定义农业技术推广
    5.2 规范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5.2.1 对政府权利进行刚性约束
        5.2.2 对政府的义务进行法律保障
        5.2.3 确定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5.3 构建科研、教育、推广的发展联动机制
        5.3.1 构建校地服务推广新模式
        5.3.2 构建良好的农业教育体系
        5.3.3 建立科研、教育、推广的联动机制
    5.4 促进非公有制主体发展
    5.5 增加规则性条款

(6)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研究
        1.4.2 定量研究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精准扶贫
        2.1.2 农业技术推广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农业发展思想
        2.2.2 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科技推力与需求拉力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3.1 1949 —1978 年四级推广网络形成期
    3.2 1979 —2003 年五级推广网络重构期
    3.3 2004 —2016 年多元推广网络形成期
        3.3.1 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十五‖计划
        3.3.2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
    3.4 2017 年至今多元推广网络发展期
        3.4.1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要求
        3.4.2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发展要求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体
    4.1 政府
        4.1.1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
        4.1.2 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
    4.2 科研院校
        4.2.1 科研院校服务动力
        4.2.2 科研院校经典推广形式
    4.3 市场经济主体
        4.3.1 涉农企业
        4.3.2 农民合作社
        4.3.3 农业技术扩散中介机构
第五章 多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5.1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
        5.1.1 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不足
        5.1.2 科研院校辐射范围碎片化
    5.2 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
        5.2.1 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
        5.2.2 涉农企业服务功能弱化
        5.2.3 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成长速度慢
    5.3 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
        5.3.1 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法律留白空间大
        5.3.2 配套政策难调动多元主体推广积极性
第六章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1.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1.2 美国以大学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2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2.1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2.2 法国以农业协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3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3.1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3.2 以色列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4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4.1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4.2 日本以官民双轨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第七章 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7.1 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
        7.1.1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
        7.1.2 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
    7.2 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
        7.2.1 政府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硬件投入
        7.2.2 科研院校提升农技推广辐射能力
    7.3 培育市场需求拉力端主体
        7.3.1 整合壮大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
        7.3.2 挖掘本地涉农企业内生发展力量
        7.3.3 扶助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
    7.4 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法律政策
        7.4.1 更新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耦合法律
        7.4.2 制定配套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激励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观察法
        1.4.4 个案研究法
        1.4.5 问卷调查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的特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6.1 特点
        1.6.2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才
        2.1.2 农业、农业科技人才及其服务
        2.1.3 乡村产业
        2.1.4 乡村产业振兴
    2.2 相关理论
        2.2.1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2.2.3 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理论
        2.2.4 双向沟通与农民选择技术行为理论
第三章 漳县乡村产业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
    3.1 漳县农业资源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1.1 农业资源基本情况
        3.1.2 乡村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3.1.3 农业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
    3.2 漳县农业科技人才及其服务体系概况
        3.2.1 农业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
        3.2.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基本情况
    3.3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的主要模式及效果
        3.3.1 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3.3.2 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站服务模式
        3.3.3 产业创新项目带动模式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
        3.3.5 企业销售产品延伸技术服务模式
第四章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4.1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4.1.1 漳县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中药材产业发展案例
        4.1.2 漳县农业科技人才服务蚕豆产业发展案例
    4.2 县外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典型——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4.2.1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4.2.2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4.3 县内外典型案例的比较与启示
        4.3.1 成功的经验
        4.3.2 基于县外典型比较的漳县差距与启示
第五章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供需矛盾调查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人才及其服务的需求侧分析
        5.2.1 农业经营主体的特性
        5.2.2 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依托
        5.2.3 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技术难题
        5.2.4 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5.3 农业科技人才及其服务供给侧分析
        5.3.1 农业科技人才的结构
        5.3.2 县级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服务的动力来源
        5.3.3 农业科技人才的服务方式与面临的困境
        5.3.4 农业科技人才花费主要时间的工作
        5.3.5 农业科技人才自身发展问题
    5.4 漳县乡村产业振兴对农业科技人才及其服务要求的调查分析
        5.4.1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结构
        5.4.2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农民培训改革创新重点
        5.4.3 发挥好农技人员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问题
        5.4.4 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关键举措
        5.4.5 建立重要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
    5.5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分析
        5.5.1 关于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原因
        5.5.2 关于农业科技人才提供科技服务的有效方式
        5.5.3 关于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需求
第六章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SWOT分析
    6.1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
        6.1.1 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渠道呈现多元化
        6.1.2 乡村产业发展对科技需求日益增加
        6.1.3 农业科技服务形式日趋多样化
        6.1.4 农业经营主体思想观念的转变
        6.1.5 政府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
    6.2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劣势
    6.3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遇
        6.3.1 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6.3.2 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6.3.3 乡村产业发展多功能开发需求增加
        6.3.4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
    6.4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威胁
        6.4.1 自然灾害的不可预见性与不可避免
        6.4.2 邻县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县域经济实力
    6.5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选择
        6.5.1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SWOT战略矩阵
        6.5.2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SWOT战略选择
第七章 建立开放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
    7.1 做好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顶层设计
    7.2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思维
        7.2.1 更新漳县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理念
        7.2.2 更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理念
        7.2.3 注重农业科研者、推广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7.3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7.3.1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
        7.3.2 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等的培训
        7.3.3 发挥好共享人才的人才作用
    7.4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制
        7.4.1 改变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安排体制
        7.4.2 更换乡镇农业科技人才的管理体制
第八章 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8.1 推行与邻县农业科技人才共享模式
    8.2 大力培养支持当地农业科技人才振兴优势产业
    8.3 助推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
    8.4 通过信息的双向流动振兴乡村产业
    8.5 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清单
附录

(8)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技术服务
        2.1.2 农业技术推广
        2.1.3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2.2.4 双向沟通理论
第3章 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的现状
    3.1 太仓市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基础设施建设
        3.1.3 人员情况
    3.2 太仓市及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改革做法
        3.2.1 成立改革机构组织
        3.2.2 组织宣传发动
        3.2.3 实施举措
        3.2.4 保障措施
    3.3 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成效
        3.3.1 理顺管理机制
        3.3.2 优化服务职能
        3.3.3 拓展服务内容
        3.3.4 创新服务手段
        3.3.5 提高服务质量
第4章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职能与人员调整衔接不顺畅
        4.1.2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4.1.3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配备不充分
        4.1.4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新业务难拓展
        4.1.5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不高
    4.2 成因分析
        4.2.1 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权责不清
        4.2.2 农技推广投入资金缺乏制度保障
        4.2.3 缺乏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人才
        4.2.4 从业人员素质影响农技推广业务开展
        4.2.5 农技推广服务偏离农民需求
第5章 机构改革后优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的政策建议
    5.1 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建设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5.2 保障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助推产业发展
    5.3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5.4 加强对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训,扶持新型农业主体
    5.5 开拓农技推广服务新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对乡镇农技服务站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太仓市农技推广人员情况表
致谢

(9)苍南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概念
        2.1.1 技术
        2.1.2 推广
        2.1.3 农业技术
        2.1.4 农业技术推广
        2.1.5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1.6 农业推广概念的拓展
    2.2 农业推广的由来
    2.3 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理论
        2.3.1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2.3.2 农业技术推广沟通理论
        2.3.3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2.3.4 农业推广教育原理
        2.3.5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2.4 农业推广现状
        2.4.1 世界农业推广组织的现状
        2.4.2 农业推广体系的结构
        2.4.3 世界农业推广体系的经费情况
    2.5 世界农业推广发展新动向
        2.5.1 发达国家改进农业推广的新动向
        2.5.2 发展中国家农业推广改进与发展任重道远
    2.6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现状
        2.6.1 农业技术推广法
        2.6.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方向
    2.7 农业推广法
第3章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3.1.1 与市场因素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
        3.1.2 以产业协会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3.1.3 以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3.2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3.2.1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况
        3.2.2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第4章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硬件条件差
    4.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学素质普遍不高
    4.3 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被挤占、挪用严重
    4.4 涉农企业机构对农业科研不积极
    4.5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缺少科技含量
    4.6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积极性不高
    4.7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生产需求错位影响推广效果
第5章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5.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不力
    5.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
    5.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能力较弱
    5.4 科研人才不足
    5.5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信息建设滞后造成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不强
    5.6 农民的文化教育文化水平低
    5.7 未能发挥农民合作社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第6章 苍南县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6.1 发挥金融在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6.2 提升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职业化水平
    6.3 强化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基本职能
    6.4 衔接好农业科研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
    6.5 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和服务信息化平台
    6.6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6.7 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独特制度优势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主要研究情况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二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概况
    第二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二、烟台农技推广中心
        三、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四、烟台市果茶工作站
        五、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第三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总体思路
    第四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一、发布全市农业主推技术
        二、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三、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
        四、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六、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八、全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九、举办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大讲堂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案例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三、蔬菜绿色发展技术的推广
        四、苹果集约化果园免袋栽培技术的推广
        五、果菜有机肥替代技术的推广
        六、高产创建技术的推广
        七、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
第三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三、农业科技推广有脱节现象
        四、缺乏经费保障
        五、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业产业自身的性质
        二、农技推广体制的性质
        三、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
第四章 山东省其他地市农业技术推广典型
    第一节 半岛地区
        一、青岛为果农助推新技术
        二、威海举办推介会
    第二节 鲁中地区
        一、济南章丘“粮改饲”
        二、泰安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三、淄博建立山东首家生态无人农场
        四、潍坊“智能种植床”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
        一、济宁减少残膜“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增收
        二、临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三、日照推广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四、菏泽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一、聊城制定新的农技推广模式
        二、滨州打造数字农业样板
第五章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第一节 加强能力建设
        一、加强农技推广系统的自身建设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三、加强合作交流
        四、强化农民培训与科普服务
    第二节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一、提升品牌工程
        二、建设品牌农业
        三、优化地理标志产品
        四、培育品牌农业主体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节 示范带动
        一、发挥农民的示范作用
        二、强化新兴经营主体的引导作用
        三、挖掘公司或企业的潜力
        四、发挥农林院校的导向作用
    第四节 帮扶补贴
        一、完善工作方案
        二、补贴农机购置
        三、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四、强化物化补贴
        五、结合产业扶贫
    第五节 相关保障
        一、完善推广法律法规
        二、加大投入保障机制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投入方式
        五、完善推广队伍管理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J]. 莫广刚,周雪松. 农学学报, 2021(07)
  •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 赵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J]. 梁贤,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07)
  • [5]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研究[J]. 程集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07)
  • [6]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 陆倩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7]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漳县乡村产业振兴研究[D]. 杜兰芳.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8]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D]. 李红. 扬州大学, 2020(05)
  • [9]苍南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蔡成业. 西南大学, 2020(01)
  • [10]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 宋雨林. 烟台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